低植酸玉米论文-高庆华

低植酸玉米论文-高庆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植酸玉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低植酸,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分子标记

低植酸玉米论文文献综述

高庆华[1](2013)在《玉米低植酸基因的初步定位和转育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从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并初步鉴定了一个低植酸的材料-齐319。在此基础上,本试验对齐319的植酸含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F2群体进行低植酸基因的初步定位,并试图将低植酸性状转育到重要玉米自交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钼酸铵显色法对不同年份、不同收获地点的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植酸含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齐319自交系种子的磷含量>0.46μg,进一步通过国标测植酸法对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植酸含量的定量分析,发现齐319的植酸含量为1.59 mg g-1,仅为自交系B73的50%,自交系郑58的29%。定量分析结果证明齐319是一个稳定的低植酸自交系。2、对齐319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全株叶片数、雄花序分枝数以及穗长、行粒数、单穗粒重、百粒重和播种后等均表现正常,但齐319的田间栽培发芽率为76%,说明低值酸主要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影响,总体来看,齐319的主要农艺性状优良,有进一步应用的价值。3、根据报道的低值酸相关基因MIPS(肌醇-3-磷酸合成酶)序列,通过PCR和序列分析,比较了齐319和B73的MIPS基因,未发现二者间的实质性区别。4、用Lpa241和齐319进行杂交配组,对F2代群体的分离比例进行卡方测验,其结果符合3:1的比例,说明齐319的低植酸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此基础上,利用隐性个体进行连锁分子标记的筛选,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IDP7818和IDP7635二个标记与低植酸性状相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0.6 c M和1.9 c M。5、将齐319与重要的玉米自交系,如昌7-2、郑58等,进行杂交配组,PCR鉴定结果表明,我们获得了其杂种材料。本试验为创制新的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积累了资源。(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5-27)

高庆华,孟义江,张萃,贾盟,刘钊[2](2013)在《玉米低植酸自交系的鉴定及其连锁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玉米植酸含量对于改善玉米营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挖掘低植酸玉米种质,培育低植酸品种是一种有效降低植酸的途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筛选获得并初步鉴定了1个低植酸的玉米自交系齐319。本研究进一步鉴定了该自交系的植酸含量,发现它仅为常规玉米自交系的1/4左右,田间发现,其发芽率略低,但发芽后的植株生长正常,进而利用齐319与Lpa241杂交获得F2群体,分析表明F2群体的植酸含量呈现分离,符合3∶1比例,确定该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了与低植酸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发现第2染色体长臂上的2个标记(IDP7818和IDP7635)与低植酸性状连锁。这一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的玉米低植酸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3](2012)在《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低植酸玉米突变体的培育、突变体的植酸含量及其他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这些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和种子特性变化、低植酸突变的遗传学研究等方面研究概况,并对低植酸玉米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马磊,李盼,陈哲,赵永锋,祝丽英[4](2011)在《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其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获得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研究低植酸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低植酸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钼酸铵显色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测定,将筛选得到的低植酸自交系鲁原92与已知低植酸突变体Lpa/lpa241、Lpa/Lpa241和齐319进行杂交,分析低植酸性状的遗传;并用钼酸铵显色法和植酸含量国标测定法对6个不同来源的齐319、鲁原92及其杂交种进行植酸含量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发芽试验对齐319、齐319×Lpa241/lpa241、鲁原92×Lpa241/lpa241、鲁原92×齐319苗期表现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钼酸铵显色法显示,鲁原92的无机磷含量达到0.93μg.mg-1水平,初步确定属于低植酸自交系;其低植酸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可能与lpa241等位;齐319在植酸性状上表现杂合性,存在苗期纯合致死现象;齐319×Lpa241/lpa241、鲁原92×Lpa241/lpa241、鲁原92×齐319 F2苗期纯合致死比例相近;不同来源的同一自交系间植酸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结论】筛选得到低植酸自交系1个,分析其低植酸性状为隐性单基因控制,且与lpa241等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3期)

孙丽娟,蒋学皎,谢锋香,吴殿星,祝水金[5](2010)在《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与光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通过田间试验与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光合速率。结果表明,与对应的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播种-抽雄与播种-吐丝时间均有延长,叶面积变小,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减少,根冠比提高,叶绿素计读数值SPAD降低,但净光合速率增加。同时,本文还针对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低植酸玉米育种改良与利用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蒋学皎,孙丽娟,陈进红[6](2010)在《低植酸玉米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培育利用低植酸玉米是提高玉米饲用营养价值,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低植酸玉米的遗传、育种、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低植酸玉米利用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0年01期)

严毅梅,洪家祥[7](2009)在《低植酸玉米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球面临磷资源匮乏和部分地区严重磷污染的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突变手段获得种子低植酸突变系,选育作物低植酸品系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来源于《饲料广角》期刊2009年14期)

马磊[8](2009)在《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是禾谷类作物种子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植酸磷占种子中总磷的60~80%,由于它容易与Zn2+、Fe3+、K+、Ca2+等金属离子鳌合,使得植酸及植酸盐实际上不被人和非反刍动物吸收。同时,植酸还会影响蛋白、淀粉和脂肪等的吸收利用。因此,植酸普遍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籽粒中重要的抗营养成分和造成环境、水体磷富集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低植酸含量的作物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和热点。本试验选用来自于河北农业大学自选和外引的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低植酸(low phytic acid, lpa)自交系的筛选;结合引进的玉米低植酸突变体lpa241进行低植酸的遗传学研究;基于掌握的低植酸自交系进行回交改良,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钼酸铵显色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植酸含量定性分析和鉴别,显色结果表明,在磷标样的五个浓度梯度下,大多数自交系材料表现为黄色,均小于0.15μg的磷浓度,每个材料所随机测定的8粒种子显色基本一致,而各供试材料在无机磷含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在现有玉米材料中能筛选到高无机磷、低植酸含量的自交系。经过进一步显色测定发现,在所测定的100个自交系中,齐319、鲁原92、吉853叁个自交系磷含量>0.46μg的浓度值,齐319、鲁原92的显色最深(接近0.93μg),为筛选得到的高无机磷、低植酸自交系。2.通过国标测植酸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植酸含量定量分析和鉴别,各自交系的植酸含量平均值是7.603mg/g,最高值为10.645mg/g,最低值为5.078mg/g。含量值的差异说明在现有自交系中筛选低植酸自交系的可行性。并由此得到低植酸自交系材料8401。3.对于黑龙江农科院、中国种业集团(武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山市农科院、石家庄市农科院、张家口市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七个来源的齐319、鲁原92、齐319×鲁原92、鲁原92×齐319进行植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齐319,鲁原92在各地区间植酸含量表现不太稳定,其组配后代的低植酸性状部分出现分离,说明环境因素对植酸含量有一定影响。4.利用鲁原92、齐319、低植酸突变体L/lpa241对玉米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杂交种亲本自交系郑58、昌7-2、9058、浚92-8、X178、黄C、P53、农系110进行多代回交改良,并对其各世代籽粒植酸含量进行分析,得出部分植酸含量较低的改良系。5.齐319×L/lpa241、鲁原92×L/lpa241各组合中F_1代种子钼酸铵显色呈高无机磷(HIP)性状分离,说明齐319与鲁原92低植酸控制基因可能呈隐性遗传,并可能与L/lpa241基因等位。齐319×L/lpa241组合F_2代群体植株致死率经χ~2测验符合3:1,说明二者的低植酸控制基因可能为一对等位隐性基因。同时发现低植酸性状可能与粒形(L型,Lpa/lpa241籽粒粒形)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7)

蒋学皎[9](2008)在《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主栽杂交玉米农大108和郑单958的各一双亲自交系X178和郑58及其低植酸突变体X178M和郑58M为材料,于2006-2007年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实验农场进行了低植酸突变体主要性状的比较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影响的田间研究,观测比较了株高、生育期、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值等性状指标,分析测定了不同部位叶片,叶鞘、茎及籽粒、苞叶等不同器官的植酸含量及总P与无机P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与各自的野生型相比,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品种均表现出株高降低、生育期有所延长、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其中,X178M的SPAD值比野生型低8.73%-9.77%,郑58M比野生型低6.44%-9.45%;X178M的净光合速率比X178高7.11%-12.6%,郑58M的净光合速率比郑58高8.95%-14.1%。(2)籽粒植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器官,各营养器官植酸含量表现为叶片≈叶鞘>茎≈苞叶。其中,低植酸突变体籽粒植酸含量为1.5333-1.6071mg/g,野生型为3.0157-3.2169g/mg,野生型的鞘、叶片、茎与苞叶的植酸含量分别为0.0423、0.0419、0.0365与0.0336 g/mg。(3)不同部位叶片、叶鞘、茎的植酸含量均表现为下部各器官显蓍高于中、上部各器官的植酸含量,而中上部间无显着差异。如下部叶鞘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叶鞘高26.21%、20.05%,下部叶片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叶片均高11.88%,下部茎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茎高6.65%、7.27%。(4)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有较大影响,除苞叶外,其他器官总体表现为随施N水平增加植酸含量降低。其中每666.7m~2施用18kgN的处理,籽粒植酸含量仅为1.9047mg/g,显着低于其他叁个处理。(5)低植酸突变均引起各器官总P的下降,无机P的提高,从而导致以植酸磷为主要组分的有机P明显降低。其中突变体籽粒总P含量比野生型低7.8%-10.09%,无机P比野生型高36.55%-45.95%,有机P比野生型低26.57%-28.23%。(6)N素水平对各器官P素组成有较大影响。在每666.7m~2施用0.12kgN的范围内,籽粒总P、有机P均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每666.7m~2施12kgN的籽粒总P与有机P分别比不施N的高19.99%与31.21%。但N过多会弓j起各P素含量的降低,每666.7m~2施18kgN的籽粒总P、无机P与有机P含量均为本研究所有N水平中最低的,分别比不施N的低5.58%、12.37%与18.56%。而叶片、叶鞘、茎及苞叶中各P素含量基本上均随施N量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段智英,韩学孟,杨致荣,武秀荣[10](2008)在《低植酸玉米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植酸玉米是近年来培育的一种新型玉米,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介绍了低植酸玉米及其营养和环保功能,简要分析了其作为一种新的畜禽饲料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低植酸玉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降低玉米植酸含量对于改善玉米营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挖掘低植酸玉米种质,培育低植酸品种是一种有效降低植酸的途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筛选获得并初步鉴定了1个低植酸的玉米自交系齐319。本研究进一步鉴定了该自交系的植酸含量,发现它仅为常规玉米自交系的1/4左右,田间发现,其发芽率略低,但发芽后的植株生长正常,进而利用齐319与Lpa241杂交获得F2群体,分析表明F2群体的植酸含量呈现分离,符合3∶1比例,确定该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了与低植酸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发现第2染色体长臂上的2个标记(IDP7818和IDP7635)与低植酸性状连锁。这一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的玉米低植酸育种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植酸玉米论文参考文献

[1].高庆华.玉米低植酸基因的初步定位和转育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2].高庆华,孟义江,张萃,贾盟,刘钊.玉米低植酸自交系的鉴定及其连锁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J].作物学报.2013

[3].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2

[4].马磊,李盼,陈哲,赵永锋,祝丽英.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其遗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

[5].孙丽娟,蒋学皎,谢锋香,吴殿星,祝水金.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与光合特性研究[J].核农学报.2010

[6].蒋学皎,孙丽娟,陈进红.低植酸玉米的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10

[7].严毅梅,洪家祥.低植酸玉米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前景[J].饲料广角.2009

[8].马磊.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遗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

[9].蒋学皎.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

[10].段智英,韩学孟,杨致荣,武秀荣.低植酸玉米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前景[J].玉米科学.2008

标签:;  ;  ;  ;  

低植酸玉米论文-高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