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囊论文-崔可新,李跃飞,敖放,万福兴

硬膜囊论文-崔可新,李跃飞,敖放,万福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硬膜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囊论文文献综述

崔可新,李跃飞,敖放,万福兴[1](2019)在《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范围为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共入组患者8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社会能力、认知水平、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0期)

武振方,刘晓伟,赵建宁,康治理,童也[2](2019)在《颈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硬膜囊损伤的处理和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硬膜囊损伤是颈腰椎手术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之一,常会引起术后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CSFL)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尽管颈椎手术硬膜囊损伤的几率低于腰椎,但颈前路手术切口较深、视野较小、操作空间有限,一旦术中发生硬膜囊损伤或脑脊液漏往往需术中及术后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才能有效控制。既往研究指出硬膜囊损伤与较多因素有关,其中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被认为是颈前路手术中导致硬膜囊损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本文对OPLL患者颈前路手术中硬膜囊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吕喆,哈婷婷,王娟,张滨,刘正[3](2019)在《CT观察腰椎退行性侧凸对神经根-硬膜囊夹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CT神经重组技术观察腰椎退行性侧凸(LDS)对神经根-硬膜囊夹角(N-E角)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LDS的患者47例(LDS组),均行腰椎CT检查,采用改良Cobb法测量侧凸角。选取同一时期患有腰腿痛的,并经过腰椎CT检查无腰椎侧弯的患者24例为对照组(NLDS组)。将腰椎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同层显示双侧腰N-E角。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侧凸Cobb角7.3~28.8°,平均(15.71±6.04)°,右侧凸31例(65.96%),左侧凸16例(34.04%)。在神经重组图像中,腰神经是发自硬膜囊的条索状结构,与硬膜囊呈一定的夹角。LDS组凹侧的N-E角与凸侧比较,P=0.01。NLDS组两侧N-E角比较,P=0.419。NLDS组双侧N-E角角度差为(1.14±3.81)°,LDS组N-E角角度差为(6.27±7.65)°,两组N-E角角度差比较,P=0.00。LDS组中,N-E角度差与腰椎侧凸Cobb角无相关性(P=0.200,R=0.190)。结论基于CT神经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N-E角,LDS组N-E角在Cobb角<10°时已与NLDS组N-E角存在差异,且凹侧角度大于凸侧,这与LDS患者多出现凹侧疼痛相符,为以后探讨LDS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的原因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影像形态学方法。由于腰椎侧凸Cobb角与N-E角无明显相关性(R=0.190),提示单纯矫正LDS Cobb角可能对N-E角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麻育源,雷兵[4](2019)在《前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前路手术技巧及疗效,探讨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5年01月-2019年01月,采用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共8例。其中采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术中显微镜下经椎间盘间隙及磨除部分椎体后缘,获得操作空间,术中采用金刚砂磨头蛋壳化骨化物后,用剥离子剔除,保(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魏巍,裴仁明,王英,朱芸,孙喆[5](2019)在《MRI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RI测量脊髓与硬膜囊面积比值,探讨该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不同脊髓受压程度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0例及92例健康志愿者,在3.0T MR轴位T2WI图像上分别测量对照组(A组)C3/4~C6/7椎间盘节段及患者组(B~D组)受压最严重节段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分析其组间差异。在每次扫描的之前,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测量神经损害的程度,分析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与JOA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不同节段及同一节段不同年龄、性别C3/4、C4/5、C5/6、C6/7节段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脊髓受压严重/硬膜囊面积逐渐升高,而JOA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859,P=0.000)。对照组与B组获得最佳检验效能的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为0.392,对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为72.6%、88.6%、0.833。C、D组最佳检验效能临界值为0.580,对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7%、51.7%、0.664。结论 MRI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损伤程度的可靠定量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16期)

林国中,马长城,王振宇,谢京城,刘彬[6](2019)在《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特点,探讨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10月35例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年龄6~17岁,平均10. 6岁。均有腰骶部疼痛,双下肢无力32例,下肢畸形17例,二便功能障碍29例。CT均证实腰骶部脊柱裂。MRI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腰骶部椎管内外脂肪信号。手术在显微镜及电生理监测辅助下进行,切除脂肪瘤,切断终丝,彻底解除拴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Hoffman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5例椎管内髓外脂肪瘤均全切,髓内脂肪瘤次全切除(残余比例<10%)。均将终丝切断,并将脊髓从硬脊膜分离,松解粘连,彻底松解拴系。20例使用自体硬膜行终池重建,15例使用自体硬膜和人工硬膜行终池重建。术后除5例有轻度肛周麻木感外,无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查证实病变为脂肪瘤。术后随访3个月~7年,中位数3年,腰骶部疼痛减轻,VAS评分从(5. 83±1. 07)分降到(2. 17±0. 62)分,Hoffman分级均恢复到0级(14例)或Ⅰ级(21例)。无再拴系发生。结论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脂肪瘤切除和拴系松解。通过精细的显微微创治疗,大多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宁聪[7](2019)在《影响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因素,以便指导围术期临床决策的制定,改善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PELD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依据入院记录和影像学收集病例资料:(1)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及体重;(2)理学检查资料:术前症状和症状持续时间;(3)影像学资料:术前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LDH患者椎间盘的突出位置、突出类型、突出方向;术后MRI:术中工作通道的切入角度(切入角)、术中上关节突的磨除面积百分比(面积比);(4)手术资料:PELD手术的入路方向和手术时间;(5)结局指标:术中硬膜囊损伤的发生情况。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影响经PELD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58例患者,男性23例(39.7%),女性35例(60.3%),年龄(46.1±14.2)岁。在所有接受PELD的LDH的患者中,5例出现术中硬膜囊损伤(8.6%),53例未出现硬膜囊损伤患者(91.4%),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为8.6%。(2)单因素分析发现,切入角,面积比和手术时间可能是影响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危险因素。(3)多因素分析发现,切入角和面积比是影响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切入角越小,面积比越大,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越高。结论:接受PELD的L4-5节段的LDH患者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为8.6%。切入角和面积比是影响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切入角越小,面积比越大,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越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万福兴,李跃飞,池学,崔可新[8](2018)在《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优良率,研究组(97.2%)显着高于参照组(77.2%),2组间相比较,P<0.05。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4%)显着低于参照组(28%),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可获取显着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96期)

徐军[9](2018)在《CT测量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退变和硬膜囊横断面积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测量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退变和硬膜囊横断面积(DSC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腰椎间盘退变情况、硬膜囊横截面积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椎间盘退变情况与年龄无相关性,对照组椎间盘退变情况与年龄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观察组L_4-L_5、L_5-S_13个节段的重度椎间盘退变例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节段DSCA测量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_3-L_4节段的轻度退变、中度退变椎间盘DSCA值均显着高于重度退变椎间盘DCSA值。结论 LSS患者的L_4-L_5、L_5-S_1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较健康体检者更为严重,但与硬膜囊横断面积无显着相关性,在L_3-L_4节段硬膜囊横断面积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8期)

唐超,廖烨晖,唐强,马飞,罗宁[10](2018)在《止血海绵覆盖治疗腰椎后路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止血海绵覆盖治疗腰椎后路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导致显性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硬膜囊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腰椎手术治疗的1896例患者资料(初次手术1850例,翻修手术46例),术中发现硬膜囊撕裂86例(初次手术78例,翻修手术8例),其中男35例,女51例,年龄18~72(53.8±8.3)岁,所有硬膜囊破口术中均行缝合修补。根据是否适用止血海绵覆盖分为两组,A组(46例)术中使用止血海绵覆盖硬膜囊联合明胶海绵加压处理缝合后的硬膜囊破口,B组(40例)术中常规皮下深筋膜覆盖硬膜囊联合明胶海绵覆盖加压处理缝合后的硬膜囊破口。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类型、手术时间、硬膜囊撕裂长度、术中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其每日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脑脊液漏早期并发症情况。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末次随访均复查腰椎MRI,观察术后脑脊液漏远期并发症,是否形成硬膜囊假性囊肿或脑脊液窦道形成。结果 :A组与B组之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术中硬膜囊撕裂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15.2%(7/46)低于B组35.0%(14/4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3.5±1.3d)及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量(125.0±59.3ml)明显低于B组(10.5±2.1d;329.0±103.1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起床活动时间7.5±1.6d,B组为14.5±2.2d,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出现低颅压性头痛(2/7)、切口渗漏不愈(0/7)、切口感染(0/7)等早期脑脊液漏并发症低于B组(8/14、2/14、1/14)(P<0.05)。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术后随访复查腰椎MRI,A组未见明确硬膜外脑脊液囊肿或皮下窦道形成,B组存在硬膜外脑脊液囊肿1例,无皮下脑脊液窦道形成。结论:应用止血海绵覆盖硬膜囊治疗后路腰椎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导致的显性脑脊液漏有效,可减少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硬膜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硬膜囊损伤是颈腰椎手术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之一,常会引起术后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CSFL)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尽管颈椎手术硬膜囊损伤的几率低于腰椎,但颈前路手术切口较深、视野较小、操作空间有限,一旦术中发生硬膜囊损伤或脑脊液漏往往需术中及术后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才能有效控制。既往研究指出硬膜囊损伤与较多因素有关,其中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被认为是颈前路手术中导致硬膜囊损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本文对OPLL患者颈前路手术中硬膜囊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膜囊论文参考文献

[1].崔可新,李跃飞,敖放,万福兴.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武振方,刘晓伟,赵建宁,康治理,童也.颈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硬膜囊损伤的处理和预防[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3].吕喆,哈婷婷,王娟,张滨,刘正.CT观察腰椎退行性侧凸对神经根-硬膜囊夹角的影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4].麻育源,雷兵.前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5].魏巍,裴仁明,王英,朱芸,孙喆.MRI脊髓/硬膜囊面积比值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河北医药.2019

[6].林国中,马长城,王振宇,谢京城,刘彬.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

[7].宁聪.影响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术中硬膜囊损伤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9

[8].万福兴,李跃飞,池学,崔可新.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徐军.CT测量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退变和硬膜囊横断面积的关系[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10].唐超,廖烨晖,唐强,马飞,罗宁.止血海绵覆盖治疗腰椎后路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

标签:;  ;  ;  ;  

硬膜囊论文-崔可新,李跃飞,敖放,万福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