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周忆,廖云飞,刘有海,罗跃飞,王逍

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周忆,廖云飞,刘有海,罗跃飞,王逍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栅拼接装置,有限元分析,振动响应,稳定性

光栅拼接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周忆,廖云飞,刘有海,罗跃飞,王逍[1](2012)在《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微振动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2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在暖通空调振动影响下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以实测的震动功率谱密度为激励,运用ANSYS软件对其随机振动响应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工作环境中满足稳定性要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罗跃飞[2](2012)在《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稳定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强激光的迅速发展,惯性约束核聚变成为可控热核聚变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而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出现加剧了对大口径光栅的需求。由于大口径光栅制造技术难实现和经济代价高昂的限制,因此采用拼接的方法增大光栅的尺寸成为公认的经济有效途径。拼接光栅对其周围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复杂环境下精度指标,就必须研究光学元件的稳定性。论文以ICF驱动器中的光栅拼接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光栅拼接装置是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核心组件,其稳定性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论文首先根据ICF压缩池光路特点,对其时空特性进行了阐释;考察分析了影响拼接装置稳定性的各类激励源,对其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拼接装置稳定性指标研究结构体系,提出稳定性概念;对影响稳定性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环境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测量手段,采集了拼接装置实验场地随机振动激励和温度场分布;利用HHT方法,得到振动激励的分离信号,并得到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通过对振动激励进行处理认识到了环境特征,建立了温度场和时间的关系;将环境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加载到光栅拼接装置有限元模型上,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和热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随机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相应的权重;假定温度变化范围,通过热分析得到了温度的稳定性指标;应用拼接装置对4块反射镜进行拼接,搭建了实验光路并做了光栅拼接实验和稳定性实验,通过对远场焦斑的分析通过光学实验证明拼接装置的拼接精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对稳定性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增强稳定性的有效措施。论文对复杂实验环境下光栅拼接装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认识激励来源,进而更一步认识实验环境特征及由其造成的拼接装置稳定性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5-01)

龙飞[3](2011)在《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结构分析及运动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在天文观测、约束性激光核聚变等科研国防的尖端领域,大口径衍射光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如何获得大口径衍射光栅现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光栅学者的重要课题方向。利用拼接法制取大口径衍射光栅有其明显的优势,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拼接光栅的位置精度及调整精度,这对所设计的拼接装置提出了非常高的运动精度和机构稳定性要求。本文基于光栅拼接装置的技术难点对高精度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进行设计及深入研究。首先,设计应用于叁块光栅拼接的拼接机构及拼接后大光栅整体的四自由度位姿调整机构,这两部分构成高精度大口径光栅拼接和调整装置。其次,建立拼接机构的有限元模型,考察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对机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拼接机构进行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各阶模态等),为控制系统提供数据参考。再次,应用几何解析法建立五维拼接机构的运动耦合方程,求得动光栅调整量与控制系统驱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利用有限元法对光栅拼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进行运动精度研究;利用串联机构运动学分析整体调整机构的位姿描述和空间变换以及该机构的位置反解和控制算法,并对控制链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由度运动控制函数关系。最后,分别对五维拼接机构和整体位姿调整机构进行相关测试实验,考察设计的合理性和验证理论研究的准确性,验证该装置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能否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邵忠喜,张庆春,白清顺,富宏亚[4](2009)在《高精度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宏/微结合双驱动的少自由度并联进给结构,给出了一种光栅拼接装置设计算法。宏动部分是5PTS-1PPS型并联机构,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形式的进给机构;微动部分是5TSP-1PPS型并联机构,采用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形式的进给机构;二者串联构成光栅拼接机构。计算了宏动部分和微动部分的并联机构自由度,利用并联机构运动学的逆解推导出该装置的控制算法,并根据控制算法进行了宏动、微动机构点位控制的运动学仿真。为了提高机构的定位精度,分析了机构的系统误差并提出了误差修正方法。最后,将以上算法应用到光栅拼接装置中。实验结果表明:宏动部分最大移动定位误差为3.6μm,最大转动定位误差为4.4μrad;微动部分最大移动定位误差为0.06μm,最大转动定位误差为1.2μrad;基本满足光栅拼接系统的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孙岩岩[5](2008)在《光栅拼接装置微位移机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衍射光栅是一种精密的分光元件,是各种光谱仪器的核心器件。目前,天文物理学以及高能激光脉冲等研究领域所需的光栅已达到了米量级。因此,大口径光栅的制备十分迫切,大口径光栅的研制也一直是国际光栅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直接制作单块大面积光栅存在诸多技术上的困难,而且制作成本昂贵、加工周期长,需要探索采用其他方法来获得大面积光栅。最常见的是采用多块光栅进行拼接或者全息拼接技术获得。要达到光栅拼接的高精度要求,就要设计出能够进行高精度调整的拼接装置。本文在国内外拼接光栅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研制的以微位移机构为核心的光栅拼接装置,并对微位移拼接调整的实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光栅拼接的现状及采用的调节机构,介绍了微位移机构的发展及控制现状,设计了应用于光栅拼接的基于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的微位移机构;分析了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性能,进行了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以降低压电误差对运动精度的影响;研究了微驱动模块的预紧和位移特性。其次,在分析并联机构的位姿描述及空间变换的基础上,给出了所设计微位移机构的位置反解和控制算法,并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了二者的可行性和效果;对光栅拼接的控制系统做了整体规划。最后,建立了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光栅拼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位移机构转动调整精度可达2μrad,平动的调整精度为50nm;由微位移机构进行驱动调整的光栅拼接装置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光栅拼接,拼接好的两块小光栅具有一块大光栅的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强激光的迅速发展,惯性约束核聚变成为可控热核聚变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而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出现加剧了对大口径光栅的需求。由于大口径光栅制造技术难实现和经济代价高昂的限制,因此采用拼接的方法增大光栅的尺寸成为公认的经济有效途径。拼接光栅对其周围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复杂环境下精度指标,就必须研究光学元件的稳定性。论文以ICF驱动器中的光栅拼接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光栅拼接装置是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核心组件,其稳定性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论文首先根据ICF压缩池光路特点,对其时空特性进行了阐释;考察分析了影响拼接装置稳定性的各类激励源,对其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拼接装置稳定性指标研究结构体系,提出稳定性概念;对影响稳定性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环境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测量手段,采集了拼接装置实验场地随机振动激励和温度场分布;利用HHT方法,得到振动激励的分离信号,并得到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通过对振动激励进行处理认识到了环境特征,建立了温度场和时间的关系;将环境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加载到光栅拼接装置有限元模型上,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和热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随机振动激励和温度激励相应的权重;假定温度变化范围,通过热分析得到了温度的稳定性指标;应用拼接装置对4块反射镜进行拼接,搭建了实验光路并做了光栅拼接实验和稳定性实验,通过对远场焦斑的分析通过光学实验证明拼接装置的拼接精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对稳定性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增强稳定性的有效措施。论文对复杂实验环境下光栅拼接装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认识激励来源,进而更一步认识实验环境特征及由其造成的拼接装置稳定性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忆,廖云飞,刘有海,罗跃飞,王逍.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微振动响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

[2].罗跃飞.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稳定性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龙飞.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结构分析及运动精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4].邵忠喜,张庆春,白清顺,富宏亚.高精度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的控制算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9

[5].孙岩岩.光栅拼接装置微位移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标签:;  ;  ;  ;  

光栅拼接装置论文-周忆,廖云飞,刘有海,罗跃飞,王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