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张美婷,万婷

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张美婷,万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氧化二铁,多相芬顿催化,羟基自由基,双活性位点

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文献综述

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张美婷,万婷[1](2019)在《表面缺陷α-Fe_2O_3(001)纳米片双活性位点类芬顿催化剂用于降解污染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纯Fe2O3表面活性位点较少具有较低的催化活性限制了其在多相芬顿催化体系中的应用。通常采用元素掺杂、贵金属负载以及与其它化合物质复合等改性措施来提升催化活性,然而这些措施存在催化剂制备复杂,制备成本高以及催化剂的精细结构难以精准控制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在α-Fe2O3表面引入氧空位缺陷构筑双活性位点(Fe2+和氧空位)用于促进H2O2分解提高降解污染物降解效率。实验结果发现α-Fe2O3-x-330/H2O2体系具有较宽的pH使用范围(pH=2~10)。当pH=4时,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834 h-1,而且催化剂具有磁性,易回收重复使用。催化机理研究表明氧空位缺陷α-Fe2O3-x催化剂的氧空位和Fe2+两种活性位点均可促进H2O2分解,而且氧空位的引入有利于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进一步提高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逍,鲜海洋,魏景明,朱建喜,何宏平[2](2019)在《石英表面束缚态自由基活性位点及其对表面活性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表面活性是矿物表界面反应的重要指标性参数,直接制约着矿物溶解与晶体生长、矿物表面吸附与络合、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和催化反应等化学作用的进行。矿物表面活性受表面功能基团种类和数量的控制,与表面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有关(吴大清,2012)。一般认为,矿物表面悬键由成对电子或空轨道构成,然而,矿物中共价键的破裂除了形成传统理解的含成对电子或空轨道的异裂悬键,还可能存在长期被忽略的均裂悬键,即形成具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马照宇[3](2018)在《光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环境净化和太阳能燃料转化。因此,它引起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光催化技术的核心就是光催化剂的制备,提升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是发展光催化技术的基本途径。因此,提高光催化技术的关键是发展稳定,高效,绿色的光催化剂。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光催化剂用于解决环境和能源危机。但是,这些光催化剂在光催化过程中由于其光子吸收效率和载流子分离效率过低而表现出较低的性能。所以,提高光催化剂的性能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在光催化剂表面构建不同活性位点,探索构建表面活性位点的方法以及光催化机理制备出具有应用前景的、稳定的、高效的、绿色无毒的可见光光催化剂。本文系统介绍了光催化的基本内容,光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并且综合讲述了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详细地研究了氧缺陷,贵金属负载,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作为表面活性位点的制备方法。结合XRD、SEM、TEM、XPS、DRS、PL等的表征测试手段,通过过渡态,分波态密度,吸附能以及电荷转移量等理论计算对反应机理,构建表面活性位点后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论文研究了叁种表面活性位点对光催化剂应用性能的提高。一是通过在氯氧化铋(BiOCl)表面引入氧缺陷表面活性位点,研究氧缺陷对光催化CO2转化的影响,反应结果中CO的生成选择性超过90%,在紫外可见光照射1小时后,表面带有氧缺陷的BiOCl可以将CO_2转化为16.76μmol g~(-1)的CO,比没有氧缺陷的BiOCl(5.88μmol g~(-1))大约高2.9倍。在1小时可见光(λ≥420nm)照射后,带有氧缺陷的BiOCl也显示CO产生的光活性(4.15μmol g~(-1))。但是,对于没有氧缺陷的BiOCl而言只有少量CO(0.36μmol g~(-1))在可见光照射后可以检测到。二是在不同的光催化剂表面负载贵金属铂(Pt),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TiO_2,g-C_3N_4和BiOBr的CO产量分别为2.30,6.56和1.86μmol g~(-1) h~(-1)。然而,当1%Pt加载到叁个光催化剂表面上时,叁种半导体无机光催化剂都没有检测到CO的信号,并且随着光照时间增加,产生的CH_4的量也增加。Pt-TiO_2,Pt-g-C_3N_4和Pt-BiOBr叁种光催化剂分别产生CH_4的量为153.04,8.30和2.34μmol g~(-1) h~(-1)。结果表明,在将Pt负载在光催化剂表面上之后,提高了叁种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成为CH_4产率和选择性,尤其是将CH_4的选择性提高到接近100%。叁是将ReS_2作为助催化剂负载在CdS表面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研究,在可见光照射下,Na_2S-Na_2SO_3作为牺牲电子供体的存在下,纯CdS和纯ReS_2显示出相当低的光催化活性(CdS为3.84μmol h~(-1),ReS_2为2μmol h~(-1))。在负载1wt%的ReS_2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光催化分解水产H_2的生成活性(487.14μmol h~(-1)),这比纯CdS高约127倍。(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12-01)

王嘉,张雅洁,刁江勇,张家云,刘洪阳[4](2018)在《表面暴露活性位点的MoS_2纳米催化剂催化硝基化合物的非均相氢转移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MoS_2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于加氢脱硫过程以及HER反应,而且可以通过减少MoS_2的颗粒尺寸以及层数来进一步改善其催化活性.通过剥离方法得到的MoS_2纳米片虽然表现出优良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容易团聚使其循环使用性能很差.如果通过引入纳米碳将单层的MoS_2纳米片进行有效"隔离",则可明显降低团聚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碳嵌入的MoS_2纳米颗粒(MoS_2@C),将其应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在线质谱检测等手段研究了层间距增加的MoS_2催化剂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XRD,SEM和TEM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碳材料可以明显增加MoS_2的层间距,同时减小其颗粒尺寸,而且使MoS_2表现出弯曲的(002)晶面.由于存在一定的曲率,这种(002)晶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催化能力.氮气物理吸附结果表明,这种MoS_2@C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89 m~2g~(-1))和明显的介孔结构(~20 nm),在催化反应中有利于底物扩散,进而改善催化性能.XPS结果显示,与体相的MoS_2相比,MoS_2@C表面暴露出更多的不饱和Mo原子(Mo/S=0.71(MoS_2@C)vs Mo/S=0.63(MoS_2)),形成了独特的S-Mo-O结构以及缺陷结构.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层间距增加的MoS_2@C由于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和具有弯曲的(002)晶面,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TOF=3.66 s~(-1) vs 1.24 s~(-1)(MoS_2)).通过质谱对反应过程的追踪发现,在只有肼存在的条件下,MoS_2@C催化肼分解的主要气相产物是氨气.这说明MoS_2@C能够使肼发生N-N键的断裂.而当肼和硝基苯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质谱检测的气相产物主要是氮气,表明硝基苯的存在可以诱导肼逐步发生N-H键断裂,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的H物种,进而转移到硝基苯上使其还原得到苯胺.使用偶氮苯和氧化偶氮苯作为反应底物,发现MoS_2@C很难使其还原为苯胺,这说明在该催化体系中,硝基苯的还原过程主要是沿着直接路径(硝基苯-亚硝基苯-苯胺)进行的.(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物表面活性是矿物表界面反应的重要指标性参数,直接制约着矿物溶解与晶体生长、矿物表面吸附与络合、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和催化反应等化学作用的进行。矿物表面活性受表面功能基团种类和数量的控制,与表面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有关(吴大清,2012)。一般认为,矿物表面悬键由成对电子或空轨道构成,然而,矿物中共价键的破裂除了形成传统理解的含成对电子或空轨道的异裂悬键,还可能存在长期被忽略的均裂悬键,即形成具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参考文献

[1].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张美婷,万婷.表面缺陷α-Fe_2O_3(001)纳米片双活性位点类芬顿催化剂用于降解污染物(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2].吴逍,鲜海洋,魏景明,朱建喜,何宏平.石英表面束缚态自由基活性位点及其对表面活性制约[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马照宇.光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南阳师范学院.2018

[4].王嘉,张雅洁,刁江勇,张家云,刘洪阳.表面暴露活性位点的MoS_2纳米催化剂催化硝基化合物的非均相氢转移反应(英文)[J].催化学报.2018

标签:;  ;  ;  ;  

表面酸活性位点论文-邱江源,肖碧源,覃方红,张美婷,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