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斯托论文-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

维拉斯托论文-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拉斯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岩石圈伸展,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

维拉斯托论文文献综述

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1](2019)在《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具有"上脉下体"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矿集区范围内表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高温锡钨钼矿化、中温铜锌矿化、外围低温铅锌银矿化的水平分带。目前,对锡钨锂多金属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及深部地质背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Ar-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区石英脉型矿石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31.7±1.4)Ma,显示其与外围维拉斯托铜锌矿床和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属同一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石英斑岩中铁锂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21.9±1.3)Ma,可能代表了最晚期的岩浆活动时限,暗示维拉斯托矿区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本次研究还获得了维拉斯托矿床东南侧磨盘山岩体边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41.6±1.5)Ma(MSWD=0.75),该年龄不仅与含矿岩体石英斑岩体的年龄一致,也与北大山高分异杂岩体的形成年龄相近,揭示了维拉斯托外围高分异花岗杂岩体深边部及其与地层接触带部位还有寻找锡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综合本次工作和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稀有金属矿床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金属元素在不同的矿化空间内的选择性沉淀是造成元素分带性的直接原因,其成矿特征上可类比南美玻利维亚锡银成矿带。值得提出的是,维拉斯托矿区岩石组合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锂矿化有关的片麻岩穹窿群类似,锡林郭勒杂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对于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过程及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王振亮,邓友茂,孟银生,刘瑞德[2](2019)在《综合物探方法在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第四系覆盖严重,用地表地质手段很难发现该区是否存在隐伏矿体,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及CSAMT法对该区进行了勘查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在该区推断出3条断裂,圈定出2处找矿靶区,通过钻孔验证,成功找到一处隐伏矿体,总结出一套在覆盖区寻找隐伏矿体的技术方法组合。(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5期)

郭祥义,叶荣,鲁美,韩志轩,王永康[3](2019)在《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地气测量方法研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干旱荒漠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地貌景观类型,由于长期受风成沙的干扰,常规化探方法在该区找矿效果不理想。本文以位于内蒙古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的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气测量实验。同时,为筛选地气组分中的有效指示元素,对矿石矿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成矿元素主要为Cu、Zn、Ag、As、Fe,部分矿石中Pb、Bi、Cd、Mn、Ni含量较高。地气组分中异常元素种类与矿石成矿及伴生元素一致,且异常位置与隐伏矿体基本吻合。地气与矿石、围岩的稀土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显示,异常区地气REE配分特征与矿石接近,说明地气成分继承了隐伏矿体的地球化学信息。以上研究证明地气测量可作为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锌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3期)

张天福,郭硕,辛后田,张云,何鹏[4](2019)在《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高分异花岗岩体的成因与演化及其对Sn-(Li-Rb-Nb-Ta)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矿区深部Sn-Li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但人们目前对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深部花岗岩体成因与演化及其对稀有金属矿化存在怎样的制约尚不清楚.为此,针对该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0.7±0.5Ma(MSWD=0.53),属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富碱(高钠),贫钙、镁、铁和极低P2O5(<0.01%)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于1.02~1.08,全岩Rb/Sr、Nb/Ta比值高,Zr/Hf比值低(<4).岩体富Cs、Rb、Th、U、Nb、Ta以及Li、F等元素,亏损Ba、Sr、Ti和稀土元素,轻重稀土比值小,并具显着的四分组效应和Eu负异常(δEu=0.02~0.15),锆石饱和温度(691~727℃)和Zr+Nb+Ce+Y含量均低于A型花岗岩,以上综合特征反映其应属准铝-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岩体具正的εNd(t)(+1.10~+3.75)值和相对均一的εHf(t)(+4.2~+8.7)以及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Nd)DMC=607~829Ma;T(Hf)DMC=627~914Ma),说明成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可能来自于含大量幔源组分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Sn-(稀有)成矿受岩浆后期的高度分异演化和晚期流体-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并与外围的脉状矿体共同构成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泊洋,姜大伟,付旭,王磊,高树起[5](2018)在《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锂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继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矿区发现并勘探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后,2017年又在该矿区隐爆角砾岩筒中发现特大型云英岩型锂多金属矿床。该隐爆角砾岩筒总体呈上细下粗的柱体,延长247 m,延深640 m,垂高480 m,北西向倾斜,向南南向侧伏,侧伏角约76°。横截面为长轴走向近30°的椭圆形,直径140~300 m。隐爆角砾岩筒边缘发育震裂裂隙带,内部发育震碎角砾岩带和爆破角砾岩带,其中震碎和爆破角砾岩带全岩矿化,成矿元素锂、铷为主,伴生铌钽、铍、铯、锡、钨、钼、铜、锌等多种有益组分。岩筒内云英岩化、天河石化、萤石矿化强烈,锂云母分布普遍,Li_2O品位在0. 8%~3. 6%之间,平均品位1. 25%,Rb_2O品位在0. 1%~0. 58%之间,平均品位0. 35%。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首次发现特大型云英岩型锂矿床,初步估算Li_2O金属量超过60万t。这一找矿突破对大兴安岭地区寻找锂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矿产勘查》期刊2018年06期)

孙雅琳[6](2018)在《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有色金属成矿带,包括花岗岩型和石英脉型锡钨矿、脉状铜锌矿,其形成与深部碱长花岗岩密切相关。本文选取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手段,对碱长花岗岩、云英岩、锡石闪锌矿石英脉、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各阶段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流体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重新划分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成矿阶段,将整个成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岩浆阶段、云英岩化阶段、锡石闪锌矿石英阶段、硫化物阶段。2)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由碱长花岗岩→云英岩→锡石闪锌矿石英脉→闪锌矿黄铜矿矿石,流体包裹体类型发生明显变化,由以熔融包裹体为主变为以熔流包裹体为主,再变为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并表现出渐变特征。由云英岩阶段至锡石闪锌矿石英脉阶段,温度盐度逐渐降低,变化具有继承性,云英岩中融流包裹体的气液相部分均一温度与流体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相近,固相成分与熔融包裹体成分一致。维拉斯托成矿流体经历了由岩浆-浆液过渡态流体-热液的连续演化过程。3)激光拉曼测试表明,熔融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以钠长石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和萤石,熔流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为黄玉,维拉斯托岩浆演化晚期浆液过渡态流体富含F。F、H_2O等挥发分的存在能够大大降低熔浆的结晶温度,影响矿物成分与结晶顺序,饱和F的花岗岩岩浆易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有利于岩浆的分异演化,从而使W、Sn等成矿金属元素在晚期熔体和热水流体中富集。黄玉的出现可能指示着锡成矿作用的开始。4)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初步建立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锡成矿作用在岩浆演化晚期就已经开始,至热液阶段时成矿作用最强,整个过程是同期岩浆完整演化的结果,且从岩浆阶段-浆液过渡态流体阶段-热液阶段,成矿作用连续。(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刘瑞麟,武广,陈公正,李铁刚,江彪[7](2018)在《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是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锌、钨、铜、钼、铷、铌、钽和锂的大型矿床。矿床包括深部以锡为主,伴生锌、铷、铌和钽的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中部以锂为主,伴生锡、锌、铜和铷的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及浅部锡、钨、锌、铜和钼的石英大脉型和网脉型矿体。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为石英脉型,呈北北东向产于古元古界宝音图群和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内,而蚀变花岗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石的品位较低。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钠长石化-天河石化阶段(Ⅰ)、云英岩化阶段(Ⅱ)、锡钨氧化物-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钼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为了查明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及矿质沉淀机制,文章对Ⅰ、Ⅲ和Ⅳ阶段的脉石英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研究和H-O-C同位素分析,对硫化物开展了S-Pb同位素分析。维拉斯托锌多金属矿床发育富液两相(WL型)、富气两相(WG型)、H2O-CO2(C型)和含子矿物多相(S型)4种类型的包裹体。Ⅰ阶段发育WL型、WG型和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372~473℃,盐度w(Na Cleq)5.3%~50.9%;Ⅲ阶段亦发育WL型、WG型和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243~412℃,盐w(Na Cleq)为4.3%~48.5%;Ⅳ阶段发育WL型、WG型、C型和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215~414℃,盐度w(Na Cleq)4.1%~48.5%。矿床的δ18OH2O值介于2.4‰~8.5‰之间,δD值介于-120‰~-79‰之间,δ13CV-PBD值为-15.5‰~-14.9‰,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石的δ34S值为-4.6‰~-2.2‰;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310~18.381、15.531~15.584和38.151~38.326。S-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属于岩浆-中高温热液矿床,成矿与早白垩世的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有关。流体沸腾和降温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刘瑞麟,武广,李铁刚,陈公正,武利文[8](2018)在《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LA-ICP-MS锡石和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钨、锌、铜、钼、铷、铌和钽的大型矿床。矿化类型包括深部以锡为主,伴生锌、铷、铌和钽的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中部以锡为主,伴生铜和锌的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及浅部锡、钨、锌、铜和钼的石英大脉型和网脉型矿体。该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为石英脉型,呈北北东向产于古元古界宝音图群和华力西期石英闪长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内,而蚀变花岗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石的品位较低。文中选取1件石英脉型锡矿体中的锡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锡石U-Pb定年,获得锡石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为(136.0±6.1)Ma(MSWD=0.94),~(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32.3±5.4)Ma(MSWD=2.8),表明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选取1件与成矿相关的北大山岩体花岗岩样品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 U年龄为(140±2)Ma(MSWD=0.10),表明成矿岩体亦形成于早白垩世。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属于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通过统计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岩体的年龄,发现几乎所有的锡多金属矿床均形成于140~135Ma期间,表明早白垩世是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高峰期。(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5期)

郭理想,刘建明,曾庆栋,蒋胡灿,刘红涛[9](2018)在《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流体包裹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锡矿带是中国北方唯一成型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该矿床为一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区内锡矿化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体顶部及其上部的石英脉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斑岩体内的滴状锡锌矿化阶段、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矿化阶段、石英-锡石-黑钨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尤其是富液相包裹体,其次为含子矿物的叁相包裹体。斑岩体内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4~333℃,盐度为6.5%~7.5%NaCl_(eqv),密度为0.73~0.74g/cm~3;石英脉型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1~324℃,盐度为3.4%~9.9%NaCl_(eqv),密度为0.73~0.92g/cm~3。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低盐度、中密度的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气相成分主要有H_2O、CO_2和CH_4。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以及流体演化中的降温过程是该矿床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1期)

高旭,周振华[10](2017)在《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铅-锌-银-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归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其南、北边界分别为西拉木伦河断裂和二连-贺根山断裂,东以嫩江断裂为界(周振华等,2010),是一个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锡总金属量为87821吨,共生锌总金属量为16987吨,共生钼总金属量为271吨,共生叁氧化钨金属量为12633吨。单独钼矿体钼金属量(333)(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7-12-09)

维拉斯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第四系覆盖严重,用地表地质手段很难发现该区是否存在隐伏矿体,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及CSAMT法对该区进行了勘查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在该区推断出3条断裂,圈定出2处找矿靶区,通过钻孔验证,成功找到一处隐伏矿体,总结出一套在覆盖区寻找隐伏矿体的技术方法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拉斯托论文参考文献

[1].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J].矿床地质.2019

[2].王振亮,邓友茂,孟银生,刘瑞德.综合物探方法在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9

[3].郭祥义,叶荣,鲁美,韩志轩,王永康.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地气测量方法研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例[J].地质与勘探.2019

[4].张天福,郭硕,辛后田,张云,何鹏.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高分异花岗岩体的成因与演化及其对Sn-(Li-Rb-Nb-Ta)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制约[J].地球科学.2019

[5].李泊洋,姜大伟,付旭,王磊,高树起.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锂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J].矿产勘查.2018

[6].孙雅琳.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刘瑞麟,武广,陈公正,李铁刚,江彪.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J].矿床地质.2018

[8].刘瑞麟,武广,李铁刚,陈公正,武利文.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LA-ICP-MS锡石和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前缘.2018

[9].郭理想,刘建明,曾庆栋,蒋胡灿,刘红涛.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流体包裹体特征[J].地学前缘.2018

[10].高旭,周振华.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研究[C].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2017

标签:;  ;  ;  ;  

维拉斯托论文-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