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班维尔论文-吴甘甘

约翰班维尔论文-吴甘甘

导读:本文包含了约翰班维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约翰班维尔,暗恐理论,记忆

约翰班维尔论文文献综述

吴甘甘[1](2018)在《过去与现在:约翰·班维尔《海》回忆追寻中的暗恐》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因其小说创作中的诗化语言而闻名,被视为当今英语语言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之一,也是当代爱尔兰文学的重要身影之一。2005年获得布克文学奖的《海》是约翰班维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海》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忆与失去的故事,在追寻回忆中探索自我。《海》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但是对作品的研究并没有全面而深入。受到弗洛伊德《暗恐》中分析霍夫曼的小说《沙人》的启发,本文试图用暗恐理论来探索主人公的回忆建构与自我建构,以及分析其暗恐心理。本文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呈现国内外文献综述,简述暗恐理论以及阐释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探索回忆建构分为两个方面:破碎的记忆和重组的记忆。记忆是支离破碎地穿插在叁条故事线之间:童年时期,与妻子共处的时期以及现在。支离破碎的回忆恰恰体现的是主人公因过去创伤经历而产生的破碎心理状态。主人公重新建构回忆试图来抚慰悲痛的失去,试图与过去和解。小说中暗恐的心理处处体现在回忆的旅程中,其中自我的建构也打上了暗恐的烙印。所以,暗恐可以来解释主人公破碎和混乱的心理状态,因为自我一直处于分裂和折迭之中,尝试去追寻自我但是无法完全理解自我的存在。通过穿插于不同时间段的回忆,主人公麦克斯一直处于意识与潜意识,这里和那里,自我和他人的混沌之中。自我的身份摇晃不定,困惑不已。接下来是对主人公暗恐心理的细致分析,并从暗恐理论的不同方面来探索,如家与非家,压抑的复现和重复的冲动,复影等等。首先,麦克斯对重复的家庭悲剧--妻子安娜的离世和双胞胎的逝去感到暗恐,因此麦克斯无法与家庭,与完整统一。其次,博纳尔被用作麦克斯的复影来暗示家庭悲剧的命运。自我遭遇与博纳尔遭遇的一致性产生了暗恐。接下来,当麦克斯回到雪松屋试图追寻回忆,然而在那些夜晚,他总是潜意识里重复回到海边。向海走去是一种压抑的复现。暗恐让麦克斯一直漫游于支离破碎的重组回忆里。在这样的回忆里,麦克斯一直处于混乱和犹豫的状态中,自我身份迷失,试图在回忆中寻求慰藉和寻求完整统一但是没有如愿。试图通过想象的构建去弥补缺口,唤回失去的统一和谐状态是注定失败的,因为和谐统一是无法复原的,意义是无法追寻到底的。最后,暗恐理论的消极美学可以用来以新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和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4-16)

李玉玲[2](2018)在《抗拒无意义:约翰·班维尔小说的死亡、虚无和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被誉为“20世纪和21世纪爱尔兰最好的作家之一”,批评界甚至多次将其与乔伊斯、贝克特相提并论。像他的两位伟大前辈一样,班维尔的小说偏爱沉重的主题,表现生命的悲剧性、存在的虚无性,表现死亡、失落、创伤,醉心于人的心理世界和内在经验。这些深度主题,使得班维尔在当下后现代的感官至上的审美潮流中,显得特立独行。论文拟以班维尔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即《海》(The Sea)、《证词》(The Book of Evidence)、《无法企及》(The Untouchable)以及《无限》(The Infinities)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法和主题阐释的方法,展示这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思辨力的小说家,如何在一个敌视深度的时代,继续挖掘生存的深度和生命意义。论文选择了他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叁个基本主题:死亡、虚无和记忆,力图呈现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人生图景和世界底色。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对班维尔进行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方向,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在作品中对死亡的书写。在班维尔作品中,主人公们都是向死而生的,其生命富有浓浓的悲剧性。一方面,死亡从根本上否定着人的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在班维尔作品中,死亡又成为了主人公们对生存痛苦的极端的救赎方式。因此,班维尔的死亡意识是充满了悖论的——同时兼具否定和救赎两种性质。但总的来说,班维尔作品中充斥着死之沉重,生之痛苦的迷茫之感。第叁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作品中死亡所引发的主人公们对生命意义的浓烈的虚无之感。在班维尔看来,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其荒诞性首先在于以海为代表的自然界具有无情吞噬一切(包括人的生命)的强大的力量,其次在于人类社会疏离而又异化的人际关系上。因此,班维尔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的人生是极度痛苦的,他们迷失在由欲望所操纵的自我意义永恒的空洞之中,而这也是存在主义主要的观点之一。第四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作品中的记忆书写。在班维尔看来,虽然人的生命是无意义的,但是人可以用记忆来抵抗虚无。因为记忆不但能够重新阐释自己过去的经验并赋予经验背后以意义,而且还是人展望未来,让生命获得延续的最有效工具。文章的第五个部分为结论部分。本文对班维尔的艺术创作中的“死亡、虚无、记忆”叁个基本主题进行较为细致地梳理和阐释,其目的在于理解这位对当代英语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家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特色,帮助汉语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家创作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班维尔小说对深度、严肃和悲剧主题的迷恋,表明认真面对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审美选择的作家,无需迁就透明性、游戏、零度审美和即时喝彩的趣味,仍然能赢得理解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看,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写作是一种示范:在文学的品质追求和影响效率之间,存在着丰富和广阔的共同空间。约翰·班维尔的写作,就是要努力潜入人意识的深处,潜入人生命的秘密,潜入个体生存的底层,以达到对他人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5)

贝琳达·麦肯,约翰·班维尔,丁小龙[3](2017)在《约翰·班维尔访谈录:小说的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访谈录当我第一次到他位于都柏林市中心的公寓时,约翰·班维尔正在他的办公桌前写作。这间拥有着整齐家具与众多书籍的房间不是班维尔的家,而是他的办公室——他每天都会在这里写作。班维尔很少在办公室接受访谈。第一次访谈结束后,我们将采访的地点放在了当地的酒吧与咖啡馆,他觉得这样才没有拘束,也更轻松自在。在接下来的叁次访谈中,他变得越来越放松,也越来越亲切。在对周围(本文来源于《延河》期刊2017年12期)

毛霞飞[4](2017)在《约翰·班维尔小说《海》的绘画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是爱尔兰当代着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兼戏剧家,也是继乔伊斯和贝克特之后爱尔兰最重要的实验性小说家,被誉为是“20世纪和21世纪爱尔兰最好的作家之一”,自登上文坛以来,着述颇丰。其小说以高超别致的创作技法、清新优美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主题及深邃的内涵着称于世。《海》作为其代表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代表了班维尔在写作上的高峰。班维尔热爱绘画,在其小说中经常能看到绘画艺术的影子。可以说,绘画构成了班维尔小说的重要内容甚至主题。《海》在继承班维尔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贯彻了文学与绘画相互融通的原则,全方位地将绘画元素引入小说之中,不仅有效地为整个小说叙事服务,鲜明地体现出了小说的绘画叙事特点,还间接地体现了班维尔独特的诗学思想,为更好地审视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本文以《海》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出发,应用比较文学批评、空间批评、心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对小说的绘画叙事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刻地把握小说的绘画艺术特点、窥探班维尔努力融通文学与绘画的诗学理想。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应用空间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空间构图的心理隐喻功能。首先,班维尔充分借鉴博纳尔的空间构图样式、倒叁角形构图、透视及留白等多种构图样式来反映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其次,应用家庭空间、社会空间以及今昔空间的并置与对比暗示人物身份差异、凸显作品记忆与忧伤的主题;最后,通过对自然空间、梦境空间以及神圣空间这叁种空间意象的详细描绘深刻地揭示出海的丰富的象征内涵以及作品失落与自我找寻的主题。第二章主要从色彩、光影本身所具有的象征内涵出发,分析小说中色彩、光影对于呈现人物心理、暗示作品主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班维尔通过同色反复渲染、明暗色调对比和冷暖色调对比叁个方面分析色彩的心理隐喻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自然光线及生活光线反映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品时光流逝的主题。第叁章主要结合雕塑艺术、具体画家画作及写画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物与主题的形构。首先,班维尔从艺术型人格与平庸资质、幻想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差异及自我形象与画家形象的同构及叁个角度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的建构与自我找寻之间的偏差,揭示小说身份困惑和自我追寻的主题;其次,小说中对博纳尔、华托和梵·高的插入,间接传达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体现出小说的绘画底色;最后,分析小说中女性角色的雕塑之美、男性角色的写画心理以及博纳尔画作对小说的艺术点染作用。第四章分析小说绘画叙事的功能、原因及意义。首先,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强艺术点染、深入人物心理和暗示主题意义叁个方面;其次,原因包括班维尔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爱尔兰自然风光的浸染和“读图时代”对班维尔的影响叁个方面;最后,意义则体现在使用绘画元素实现了班维尔见证生活的愿望、浪漫主义之追寻以及突破语言局限之努力叁个方面。结语部分指出,虽然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在中外文论中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在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却实现了跨越与融合,成为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们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班维尔在继承前人诗画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不仅在文本形式层面赋予其小说浓郁的绘画美感,更将绘画艺术融入到文字叙事的时间轴上,构成了小说的内在肌理。总之,班维尔充分挖掘绘画艺术的文学叙事功能,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与绘画的融通。(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莫姗姗[5](2017)在《象征主义视域下约翰·班维尔《海》的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1945-)是公认的最富想象力的英语作家和风格大师之一。他曾多次获奖。2005年,班维尔因小说《海》斩获布克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逐步享誉世界。小说《海》讲述了身为艺术史学家的马克斯·默顿回到他儿时度假的海滨乡村,企图借此舒缓丧妻之痛的故事。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不但需要面对人生新的离愁,而且还得忍受往昔痛苦记忆的折磨。现实与往昔相互交织呈现的碎片化叙述,使得马克斯的痛苦、彷徨与无助跃然纸上,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对主题意蕴的挖掘,才可能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作为文学史上叁大创作美学之一,象征主义源于19世纪的法国,其深远影响波及欧美诸国,很多作家如霍桑、乔伊斯、菲茨杰拉德等在创作中都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以期达到延伸作品内涵的效果。作为文学分析理论,象征主义强调从宏观角度出发,立足整个文本,深入挖掘贯穿作品的具体形象背后与之相关的深层次的概念及思想情感。班维尔在小说《海》中展现了其纯熟的象征主义技巧,创造了诸多蕴意丰富的意象,使小说得以超越文本本身,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唯有深入、系统地分析作品中的这些意象,读者才能领会其丰富的思想情感。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象征主义的角度解析小说的主题:自我追寻、自我迷失,现代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人际交往中的疏离感及死亡与生存。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由引言、结论以及叁章正文组成。引言介绍了作家班维尔的生平以及小说《海》的主要故事内容。进而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即从象征主义的角度系统分析班维尔通过《海》所传达出的主题思想。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中的自我追寻与自我迷失。第一节关注小说中关于自我追寻的意象。童年时的雪松屋住着富裕的格雷斯一家,马克斯渴望与他们亲近、踏入他们的寓所,因而雪松屋就成了他渴望提升社会地位的象征。后来,他终于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得以入住雪松屋。一次,马克斯在野餐途中被划伤脚踝,这处划痕则象征自我追寻过程中的磨难。伤口看似轻微,却化脓了,是马克斯日后无尽苦痛的写照。马克斯还自比为沉溺于思念亡妻的法国着名画家勃纳尔,惟愿活在过去。第二节分析了马克斯在自我追寻过程中的自我迷失。他工作的打字机因少了字母“I”而无法工作。马克斯经常看见另一个自己在做自己平常不会做的事情,这使他疑惑,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在妻子去世后,他与女儿意见不合,归属感缺失,经常做无家可归的梦。在梦中,他苦苦跋涉,却依然不知何处为家。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的等级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第一节分析了等级差异。等级制度将民众分为叁六九等。小说中,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的房屋、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其他诸如度假情况、命名等的不同都是展现这一差异的重要指标。第二节着重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马克斯人生的叁大阶段皆为疏离所累:幼年的他被铁门拦截在雪松屋外;妻子安娜患病后,与他疏远起来;妻子离世后,他重回乡村,与房东、上校之间也存在距离,并不亲密。第叁章聚焦小说中的死亡与生存。“海洋”是小说中的主要意象,具有“生”与“死”的双重象征意义。它一方面会吞噬生命;另一方面也是生命的源泉,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此外,其他意象,如人物的命名、破碎的蛋以及停摆的钟等都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棕榈树的勃勃生机以及记忆的代代传承则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明证。基于以上分析,结论部分指出,借助象征主义进行文本细读,可发现,班维尔在《海》中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即在自我找寻时,他们往往会迷失自我;生动呈现了如今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与人际交往中的疏离感;细致展示了他对生与死的思索。本文以象征主义对《海》的主题进行探讨,一定程度上为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袁缙[6](2016)在《约翰·班维尔小说的叙事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当代爱尔兰着名小说家,他的小说以精准、冷峭、充满辩证的散文风格着称。班维尔被西方评论界视为当代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爱尔兰文学传统的背离与超越。粗看之下,班维尔的小说与传统小说相似,但是细读之后却总会发现蕴藏在其中的不同,究其原因,是由班维尔小说的叙事特点所决定的。班维尔小说叙事的一个显着特点便是体验性,他希望读者去体验小说进而去体验生活,而不是用理智去理解生活,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点。正是基于这一点,论文采用了叙事学的理论对班维尔的小说进行分析。论文选取了班维尔的《海》、《无限》、《桦林庄园》“框架叁部曲”(《证词》、《幽灵》、《雅典娜》)等作品,结合经典叙事学的理论,运用了文本细读法、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探讨班维尔小说的创作风格,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对班维尔小说进行叙事学研究。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约翰班维尔及其小说创作,在此基础上探讨班维尔的创作对爱尔兰民族文学的背离与超越,并对班维尔小说在爱尔兰文学史乃至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简要分析。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采用经典叙事学的理论对班维尔的小说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部分主要从叙事视角的角度对班维尔的小说进行分析,采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分析了文本中的叙事者以及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并着重探讨了文本中的不同叙事视角及其转换对于控制读者对人物的同情的作用,对于固定内聚焦与变换式内聚焦以及视角的转换在班维尔小说中的体现进行了深入分析。班维尔的小说始终采用内聚焦的叙述手法,体现了他叙述方式的体验性的特点,这也与他小说所展现出的后现代性有所关联。第叁部分主要从叙事时空的角度分析了班维尔的小说,着重分析了班维尔小说中时间的碎片化与非线性叙事以及时间误置和年代错位,并对班维尔小说中的叙事空间进行了简要分析。班维尔的小说并不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将其打乱后进行重新组合,这体现了他的体验性的叙事特点。第四部分主要对班维尔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进行探讨,对其小说中所采用的元叙述的创作手法、碎片化手法的运用以及其小说所体现出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他作为一名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其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独特见解,即人应该体验生活而非用理智去理解生活。第五部分是结语,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班维尔的小说从叙述视角到叙述时空均体现出作者的体验性的叙事特征,这种体验性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显着特点,这种体验性使得班维尔的小说具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1)

王慧芳[7](2015)在《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中的压抑、异化与疏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表面上描写个人悲伤和回忆,实际上展现出爱尔兰社会中压抑的物理空间、异化的个体空间以及疏离的社会空间。小说通过主人公马克斯?莫顿的第一人称自述,以叁条交错的叙事线索展开——马克斯在雪松度假屋与瓦瓦苏女士以及布朗特上校在一起的晚年生活;儿时在海滨胜地与格雷丝一家的交往和情感纠葛;以及对妻子安娜患病时期的回忆。班维尔通过个体的经历体验,指出个人异化和社会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本论文以勒菲弗尔的空间理论及福柯的权利空间理论为理论依托,从物理空间、个体精神空间及社会空间叁个层次探讨小说的异化疏离主题。在《海》中,班维尔展现了大海、海滨小镇以及医院叁个主要物理空间。大海是自然景观,更是象征小说主人公童年创伤的压抑空间;海滨小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度假人的天堂,而是以金钱为基础的等级关系的象征;安娜就医的医院则是象征着严格的社会规训、压抑人的思想行为的空间。基于物理空间,个体精神空间得以进一步揭示。班维尔呈现了主要人物形式不一的异化的精神空间——主人公马克斯的自我怀疑、迷失无根;雪松屋住户格雷斯一家的骄奢扭曲;瓦瓦苏女士饱受负罪感及疏离感的煎熬;布兰登上校的神秘、世俗。异化的个体空间进一步加剧社会空间的疏离。通过揭露主人公家庭关系的冷淡无爱、雪松屋附近农场人的冷漠疏离以及安娜父亲查理?维斯与商业伙伴为代表的城市人的庸俗病态,一个疏离的社会空间在不同层面得以呈现。小说表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社会风气影响个体主体性及其身份认知;个人若应对不当,则会加剧其自身迷失感及漠然感;而个体的精神状况则映射并影响整个社会状况。在班维尔笔下,爱尔兰社会制度限制个体主体性;社会等级结构影响个体的身份认知;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风气和个体的异化加剧疏离的社会的形成。约翰?班维尔从营造空间反映现实入手,表达了其对爱尔兰个体的精神状态及外在社会状况的人文关怀和担忧。本论文揭示空间的能动作用,探究班维尔小说中空间书写的人文意义,以期对《海》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刘志娟[8](2014)在《基于重复理论解读约翰·班维尔的《海》》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尔兰当代作家约翰·班维尔因其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杰出的作品而闻名于世;评论家彼得·康拉第称班维尔为“作家中的作家”,芬·富德赞扬班维尔是一位“风格大师”。班维尔善于遣词造句,其作品语言优美,尤其是赢得了2005年布克奖的小说《海》。《海》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和衰老的故事,精妙地体现出悲痛、记忆和冷静主题,可以说该小说既包含对人生缺失的省思,也包含着对记忆及认知的反思。《海》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但评论家和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书评方面,专门就该书进行的学术研究较少,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上都存在拓展空间。因此,本文运用J.希利斯·米勒的重复理论重读《海》,阐释小说中的重复现象及其功用,探求这些重复现象如何展现主人公马科斯的心理变化过程。本文首先简述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呈现文献综述,综述关于约翰·班维尔的评论和有关作品《海》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其次概述重复的定义及其发展过程,且重点介绍本论文的理论架构——米勒的重复理论;米勒将重复现象分为叁类,即言语成分重复,事件或场景的重复,以及作者的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他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此外米勒还提出重复的两种形式,即柏拉图式的重复和尼采式的重复。接下来基于米勒的重复理论重点分析《海》中的重复现象,从言语成分重复,事件、场景和主题的重复入手,深入阐释重复现象如何体现出马科斯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系列重复现象展现出马科斯的不同心理,重构了马科斯的人生,也见证了马科斯的成长和衰老。最后总结全文。《海》中充满各式各样的重复现象,事件、场景及主题的重复将作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整个小说编织成一个重复现象的复合组织。这也证实了米勒重复理论的正确性。透过重复现象,马科斯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他那对人生的沉思呈现在读者面前。《海》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值得读者去体会。(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06-01)

夏金[9](2014)在《约翰·班维尔忏悔小说的偏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是继乔伊斯和贝克特之后爱尔兰最重要的实验性小说家。他的写作特色之一是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他的叁部重要作品《证词》、《无法企及》和《裹尸布》在形式上都是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忏悔小说。但是,这叁部写作风格处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忏悔小说在忏悔形式上都偏离了传统的忏悔文本。《证词》是一部披着忏悔小说外衣的假忏悔小说,它对传统忏悔文本的偏离主要体现在颠覆了忏悔的真实性和道德性。小说中的元小说元素、语言的不稳定性、患有自恋精神病的忏悔者都降低了忏悔的真实性。小说的道德立场是非道德的。忏悔者弗雷迪并没有对杀人进行忏悔,而是巧妙地把杀人之罪转换成了想象力缺乏之罪,使小说主题变成了讨论想象力和艺术的关系。正因为真正的罪是想象力缺乏之罪,所以弗雷迪是叁部小说中唯一有救赎机会的忏悔者,他在姊妹篇《幽灵》和《雅典娜》中继续用想象力替自己救赎。《无法企及》与其说是间谍马斯克尔的忏悔,还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辩解,它在功能上偏离了忏悔应有的自我复原和救赎,在语言上也偏离了忏悔对象负面化的传统。这部忏悔小说以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形式出现,把二战的历史变成了间谍马斯克尔的个人史,颠覆了英国官方历史的意识形态。但是在忏悔的过程中,马斯克尔的自我发生分裂,没有达到忏悔本应该达到的自我复原。马斯克尔的间谍身份是由英国政府的权力话语决定的,他的自我辩解无法使他得到救赎,因此,小说中的听告解者只能起到形式上推动情节和终止忏悔的作用。马斯克尔在忏悔的时候使用了大量有关绘画和戏剧的语言,把自己的罪过审美化,削弱了忏悔的力度。但是这样却使小说语言呈现出狂欢化的景象,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体现了后现代的崇高美。《裹尸布》是叁部忏悔小说中唯一一部忏悔者真正忏悔的小说,它的偏离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上。这部小说拥有双重忏悔的奇特结构。犹太人阿克塞尔·范德在第一和第叁章忏悔了自己对卡斯的爱情,在中间的第二章忏悔了自己在二战时盗用朋友身份,以此保全性命的往事。小说还出现了神秘的第叁人称叙事,有违于忏悔小说须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规则。小说同时拥有两个听告解者,不在场的卡斯和在场的琐罗亚斯德医生。不在场的卡斯以自己的行为赦免了范德的罪过,而在场的琐罗亚斯德医生却没有赦免范德。范德在向医生忏悔的时候隐瞒了他和卡斯的爱情,他的忏悔是不完整的。而且,范德除了盗用朋友身份,同时还是个惯偷,并且喜欢说谎。他在忏悔和卡斯之间爱情的时候,从卡斯的身上看到了生前被他忽略的妻子的影子,同时也触动他去照顾即将去世的前女朋友克里斯蒂娃。这些因素使判定范德到底有没有得到救赎变得复杂,只能由读者见仁见智,但是毫无疑问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将班维尔的忏悔小说与忏悔的定义、要求以及经典的忏悔文本进行对比,说明班维尔的忏悔小说已经偏离了经典忏悔文本讲究真实性,忏悔者虔诚忏悔,最后得到救赎的模式。同时,本文运用了帕特里夏·沃的元小说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和乔治·斯坦纳有关语言和沉默的观点解释了班维尔忏悔小说中偏离元素的合理性,说明班维尔的忏悔小说呈现出来的种种形式上的偏离其实是班维尔对忏悔小说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并没有另外创造出一种新的文体,而是在僭越经典忏悔小说界限的基础上,拓宽了忏悔小说的容量,给予忏悔小说新的生命力,使忏悔小说能够承载更宽泛的内容,反映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正是这种形式上的创新使班维尔成为爱尔兰当代最有名的实验性小说家,因为形式创新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5-01)

杨靖[10](2012)在《约翰·班维尔及其小说《无限》》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维尔(JohnBanville,1945—)是爱尔兰当代着名小说家。代表作有被称为"革命叁部曲"的《哥白尼博士》(1976年布莱克纪念奖)、《开普勒》(1981年卫报小说奖)和《牛顿书信》(1982),以及被称为"框架叁部曲"的《证词》(1989年布克奖提名奖),《幽灵》(1993)和《雅典娜》(1995)。此外,《无法企及》(1997)、《蚀》(2000)(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期刊2012年03期)

约翰班维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被誉为“20世纪和21世纪爱尔兰最好的作家之一”,批评界甚至多次将其与乔伊斯、贝克特相提并论。像他的两位伟大前辈一样,班维尔的小说偏爱沉重的主题,表现生命的悲剧性、存在的虚无性,表现死亡、失落、创伤,醉心于人的心理世界和内在经验。这些深度主题,使得班维尔在当下后现代的感官至上的审美潮流中,显得特立独行。论文拟以班维尔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即《海》(The Sea)、《证词》(The Book of Evidence)、《无法企及》(The Untouchable)以及《无限》(The Infinities)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法和主题阐释的方法,展示这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思辨力的小说家,如何在一个敌视深度的时代,继续挖掘生存的深度和生命意义。论文选择了他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叁个基本主题:死亡、虚无和记忆,力图呈现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人生图景和世界底色。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对班维尔进行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方向,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在作品中对死亡的书写。在班维尔作品中,主人公们都是向死而生的,其生命富有浓浓的悲剧性。一方面,死亡从根本上否定着人的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在班维尔作品中,死亡又成为了主人公们对生存痛苦的极端的救赎方式。因此,班维尔的死亡意识是充满了悖论的——同时兼具否定和救赎两种性质。但总的来说,班维尔作品中充斥着死之沉重,生之痛苦的迷茫之感。第叁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作品中死亡所引发的主人公们对生命意义的浓烈的虚无之感。在班维尔看来,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其荒诞性首先在于以海为代表的自然界具有无情吞噬一切(包括人的生命)的强大的力量,其次在于人类社会疏离而又异化的人际关系上。因此,班维尔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的人生是极度痛苦的,他们迷失在由欲望所操纵的自我意义永恒的空洞之中,而这也是存在主义主要的观点之一。第四个部分讨论的是班维尔作品中的记忆书写。在班维尔看来,虽然人的生命是无意义的,但是人可以用记忆来抵抗虚无。因为记忆不但能够重新阐释自己过去的经验并赋予经验背后以意义,而且还是人展望未来,让生命获得延续的最有效工具。文章的第五个部分为结论部分。本文对班维尔的艺术创作中的“死亡、虚无、记忆”叁个基本主题进行较为细致地梳理和阐释,其目的在于理解这位对当代英语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家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特色,帮助汉语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家创作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班维尔小说对深度、严肃和悲剧主题的迷恋,表明认真面对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审美选择的作家,无需迁就透明性、游戏、零度审美和即时喝彩的趣味,仍然能赢得理解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看,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写作是一种示范:在文学的品质追求和影响效率之间,存在着丰富和广阔的共同空间。约翰·班维尔的写作,就是要努力潜入人意识的深处,潜入人生命的秘密,潜入个体生存的底层,以达到对他人的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约翰班维尔论文参考文献

[1].吴甘甘.过去与现在:约翰·班维尔《海》回忆追寻中的暗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2].李玉玲.抗拒无意义:约翰·班维尔小说的死亡、虚无和记忆[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贝琳达·麦肯,约翰·班维尔,丁小龙.约翰·班维尔访谈录:小说的艺术[J].延河.2017

[4].毛霞飞.约翰·班维尔小说《海》的绘画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莫姗姗.象征主义视域下约翰·班维尔《海》的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7

[6].袁缙.约翰·班维尔小说的叙事学解读[D].山东大学.2016

[7].王慧芳.约翰·班维尔的小说《海》中的压抑、异化与疏离[D].中国矿业大学.2015

[8].刘志娟.基于重复理论解读约翰·班维尔的《海》[D].南昌大学.2014

[9].夏金.约翰·班维尔忏悔小说的偏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0].杨靖.约翰·班维尔及其小说《无限》[J].外国文学动态.2012

标签:;  ;  ;  ;  

约翰班维尔论文-吴甘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