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葵论文-王官波

金花葵论文-王官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花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里长,金花葵,菜芙蓉,角钱,辽宁省西丰,黄酮含量,第一书记,满族,个多月,辽东学院

金花葵论文文献综述

王官波[1](2019)在《试验田里长出金花葵》一文中研究指出入秋时节,辽宁省西丰县和隆满族乡林场的试验田里,一株株菜芙蓉争相斗艳。一大早,辽东学院驻和隆满族乡第一副书记丁贵龙和六七名农民一同来到试验田,采摘菜芙蓉花朵。这些菜芙蓉是他与和隆满族乡7名第一书记共同出资种植的,目地是为当地群众闯出一条致富新门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报》期刊2019-09-30)

王雪竹,李梵,赵一真[2](2019)在《金花葵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高压提取金花葵多糖的工艺条件,并且测定提取的金花葵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以超高压压力400 MPa、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22∶1(mL/g)为优化提取条件,多糖得率达到7.05%;金花葵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EC_(50)分别为0.064 mg/mL和0.032 mg/mL。(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09期)

杨美娟,黄坤艳,李玲,韩庆典[3](2019)在《金花葵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葵的种子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开发为新型植物油,富含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就金花葵的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金花葵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积累资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刘洋[4](2019)在《金花葵大棚种植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大棚做畦金花葵根系发达,入土深,水稻大棚育苗结束后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金花葵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尤为高产优质。播种前深翻整地做畦,畦宽1.5米,沟宽20厘米,株距40~~50厘米,基肥可施入15公斤复合肥。需注(本文来源于《北大荒日报》期刊2019-08-22)

张迪文,马开,田萍,郭晓燕[5](2019)在《基于多波长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的金花葵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不同批次金花葵的多波长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定量分析、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金花葵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8%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波长切换(0~8 min,260 nm,检测原儿茶酸;8~15 min,324 nm,检测咖啡酸;15~60min,360nm,检测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柱温为30℃。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及SPSS 19.0软件建立金花葵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金花葵HPLC指纹图谱确认了25个共有峰,指认9个共有峰,并对指认共有峰进行了含量测定。16批金花葵样品相似度在0.879~0.983,相似度良好;聚类分析结果将金花葵聚为2类,表明不同产地金花葵在相似中存在差异性;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对金花葵质量进行了排名。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葵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4期)

李杰,王玉丰,容静东,詹速湖,王再花[6](2019)在《金花葵的营养价值与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引种种植的金花葵为试材,检测了其花朵和嫩果荚中氨基酸、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评估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中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占干重的13.01%和12.56%,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70.49和67.83。花朵中总黄酮、总酚、铁和钾含量显着高于嫩果荚,而嫩果荚中多糖、钙和镁含量则显着高于花朵。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试验表明,花朵的抗氧化能力要优于嫩果荚。综合来看,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都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且适合在广东地区种植。(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迪文,马开,田萍[7](2019)在《UPLC-MS/MS法同时测定金花葵中11个活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金花葵中11个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槲皮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ACQUITY BEN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05%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正负离子全扫模式(Full MS/dd-MS~2)扫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金花葵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槲皮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30 64~0.153 2、0.044 00~0.220 0、0.144 0~0.720 0、0.026 64~0.133 2、6.352~31.76、8.704~43.52、5.728~28.64、24.30~121.5、5.824~29.12、2.248~11.24、0.7264~3.63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4.5%~100.7%之间,RSD≤3.2%;8批金花葵样品中上述11个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0.049、0.008~0.122、0.032~0.267、0.012~0.033、2.439~4.214、4.904~7.216、3.915~5.945、12.126~17.518、4.006~5.423、0.573~1.753、0.186~1.243 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金花葵药材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梁泽华,崔明勋[8](2019)在《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为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提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何杨[9](2019)在《金花葵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花葵为一年生草本锦葵科秋葵属植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河北地区,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特色植物作为中药材主治五淋、水肿,外用可以治疗烫伤等。研究表明金花葵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而黄酮类是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关于金花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栽培,提取工艺、关于其活性物质的报道也主要集中于多糖、粗黄酮、挥发油方面,关于活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离提取、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相对匮乏一些。因此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对金花葵总黄酮进行第一步的提取分离;然后采用大孔树脂法对金花葵浸膏进一步的富集分离纯化;同时另一部金花葵浸膏分别用不同的溶剂萃取,选择其中的二氯甲烷萃取相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总浸膏和单体化合物对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MTT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单体化合物对四种癌细胞的抑制情况;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用ELISA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并为相关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为金花葵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大孔树脂法及多种柱色谱法从金花葵总浸膏中反复分离纯化得到槲皮素单体化合物,并测定了不同梯度洗脱相的黄酮得率如下:浸膏总黄酮含量为19.5%、水相总黄酮含量为14%、30%醇相总黄酮含量为29.5%、50%醇相总黄酮含量为48%、70%醇相总黄酮含量为36.5%、90%醇相总黄酮含量为30.5%。从二氯甲烷萃取相和50%醇相分离提取得到叁种单体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五羟甲基糠醛、槲皮素。(2)不同浓度的金花葵总浸膏和叁种单体化合物作用于小鼠急性炎症模型。对于小鼠耳肿胀模型:金花葵总浸膏高剂量组(1 g/mL)、槲皮素高剂量组(5 mg/mL)、中剂量组(2.5 mg/mL)、低剂量组(1.25 mg/mL)、β-谷甾醇高剂量组(5 mg/mL)、中剂量组(2.5 mg/mL)能极显着抑制小鼠耳肿胀(P<0.01);β-谷甾醇低剂量组(1.25 mg/mL)和金花葵总浸膏中剂量(0.33 g/mL)能显着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5-HMF对抑制小鼠耳肿胀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足趾肿胀模型:金花葵总浸膏高剂量组(1 g/mL)、槲皮素高剂量组(5mg/mL)、中剂量组(2.5mg/mL)、β-谷甾醇高剂量组(5 mg/mL)能极显着抑制小鼠足趾肿胀(P<0.01);槲皮素低剂量组(1.25 mg/mL)、β-谷甾醇中剂量组(2.5mg/mL)和金花葵浸膏高剂量组(1 g/mL)能显着抑制小鼠足趾肿胀(P<0.05);5-HMF对抑制小鼠足趾肿胀差异不显着(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耳片和足趾相比,模型组小鼠耳片和足趾血管充血,皮下结缔组织及肌间水肿,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炎症;与动物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槲皮素各剂量组、β-谷甾醇高剂量组(5 mg/mL)、中剂量组(2.5 mg/mL)炎性细胞渗出明显变少,水肿减轻。实验结果表明从金花葵中得到的槲皮素和β-谷甾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3)采用MTT法测定了槲皮素、5-HMF、β-谷甾醇叁种单体化合物对PC-3、BGC-823、MGC-803、EC-109四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槲皮素对PC-3、BGC-823细胞抑制作用较好,对MGC-803、EC-109细胞抑制不明显,对应的IC_(50)分别为:16.381±1.468μΜ、13.161±1.352μΜ;>100μΜ;>100μΜ。5-HMF对四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其IC_(50)均大于100μΜ;β-谷甾醇对PC-3、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好,对BGC-823、EC-109细胞抑制不明显,对应的IC_(50)分别为:16.240.±1.472μΜ、52.298±1.26μΜ;>100μΜ;>100μΜ。即槲皮素和β-谷甾醇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结果显示表明:β-谷甾醇、槲皮素对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分泌量减少,呈剂量依赖性。相较于LPS组,槲皮素的浓度为16μM时,能降低49.34%的TNF-α释放量和53.02%的IL-1β释放量;64μM的β-谷甾醇对TNF-α和IL-1β的分泌量分别降低了29.18%、41.17%。5-HMF对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无任何影响,即无效果。其中槲皮素对TNF-α和IL-1β的释放抑制作用最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冯素香,高宁宁,赵迪,万焱,孙莹娜[10](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金花葵中6个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花葵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和槲皮素6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体积分数0. 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5 nm,柱温为25℃。结果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和槲皮素分别在质量浓度0. 19~12. 42 mg·L~(-1)、0. 42~26. 64 mg·L~(-1)、3. 94~252. 0 mg·L~(-1)、2. 32~148. 4 mg·L~(-1)、0. 52~33. 12 mg·L~(-1)、0. 188~12. 06 mg·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 5%、99. 72%、99. 77%、99. 10%、99. 97%和98. 89%,RSD分别为2. 86%、1. 65%、1. 96%、1. 70%、2. 74%和1. 51%;不同产地金花葵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 007 3%~0. 0261%、0. 015 9%~0. 074 8%、0. 648 3%~1. 076 3%、0. 196%~0. 582 0%、0. 038 8%~0. 118 5%和0. 020 2%~0. 052 7%。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满足金花葵中6个成分含量的准确测定,为金花葵的质量评价以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金花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高压提取金花葵多糖的工艺条件,并且测定提取的金花葵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以超高压压力400 MPa、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22∶1(mL/g)为优化提取条件,多糖得率达到7.05%;金花葵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EC_(50)分别为0.064 mg/mL和0.032 mg/m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花葵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官波.试验田里长出金花葵[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9

[2].王雪竹,李梵,赵一真.金花葵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9

[3].杨美娟,黄坤艳,李玲,韩庆典.金花葵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刘洋.金花葵大棚种植技术要点[N].北大荒日报.2019

[5].张迪文,马开,田萍,郭晓燕.基于多波长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的金花葵质量评价研究[J].中草药.2019

[6].李杰,王玉丰,容静东,詹速湖,王再花.金花葵的营养价值与抗氧化活性[J].热带作物学报.2019

[7].张迪文,马开,田萍.UPLC-MS/MS法同时测定金花葵中11个活性成分[J].药物分析杂志.2019

[8].梁泽华,崔明勋.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9

[9].何杨.金花葵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冯素香,高宁宁,赵迪,万焱,孙莹娜.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金花葵中6个成分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  ;  ;  ;  ;  ;  

金花葵论文-王官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