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体控制论文-陈良富,王雅鹏,张欣欣,王子峰,陶金花

前体控制论文-陈良富,王雅鹏,张欣欣,王子峰,陶金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体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卫星遥感,臭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前体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良富,王雅鹏,张欣欣,王子峰,陶金花[1](2019)在《面向区域二次污染风险控制的臭氧及其前体物卫星遥感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突出的臭氧(O_3)污染已成为继PM2. 5之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又一艰巨任务。由于氮氧化物(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2种前体物的减排难度较大,且与O_3浓度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准确获取O_3及NO_x、VOCs的时空分布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基于卫星遥感可定量反演O_3及2种前体物的代表性物种——二氧化氮(NO_2)、甲醛(HCHO)及乙二醛(C_2H_2O_2)的时空分布信息。面向区域O_3污染分析和防控应用,综述了卫星遥感对O_3及NO_2、HCHO、C_2H_2O_2的探测能力,以及利用遥感手段分析区域O_3及其前体物的传输。进而从O_3与NO_x、VOCs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利用卫星反演的前体物表征O_3生成风险的可行性。最后对卫星在区域O_3及其前体物监测方面的前景趋势提出了思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控与预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卓奇[2](2019)在《飞行器前体非对称涡双合成射流控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尖头细长体头尖用双合成射流进行前体涡的主动控制,射流对头尖流场的干扰作用必须大于背景扰动。因此,要提高交替吹气的双出口合成射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前体涡的可行性,需要提高射流的工作效率。为了研究双出口合成射流偏转的影响因素,在有无来流的情况下对比了出口下游流动的偏转情况。结果表明双出口合成射流偏转受到双出口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单出口本身方向的共同影响。双出口相背时,无来流条件下双出口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强,导致了射流由出口速度大的一侧偏向出口速度小的一侧。有来流时双出口的干扰减弱,流动偏向于射流出口速度大的一侧,双出口之间干扰造成的射流偏转和单出口自身射流速度造成的流动偏转方向相反。两侧出口方向相对时,无论有无来流,流动的偏转方向始终从速度大的一侧偏向速度小的一侧,偏转效果增强。利用交替吹气的合成射流进行了前体涡主动控制研究。无偏航/滚转下,选取控制频率90Hz验证了在利用人工设置的被动扰动放大加工误差使得前体涡处于不同非对称状态的情况下均通过改变方波信号占空比实现了截面侧向力系数的连续控制。改变控制频率,50Hz实现了截面侧向力系数的线性控制,260Hz实现了前体涡准定常连续控制。线性控制时,截面侧向力系数随时间有一定波动,前体涡剧烈振荡,运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高频控制时,前体涡空间位置基本稳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大攻角下小偏航角/滚转角对模型截面侧向力系数的影响较小。在小偏航角/滚转角的条件下,实验验证了双合成射流的前体涡连续控制能力。并在风洞进行了抗尾旋实验,并用航模飞行器试飞进行尾旋抑制的验证。(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李阳,杜乐,高若梅,吴偲,龚亚辉[3](2018)在《微通道中原位分散技术可控制备氧化铜纳米流体及复合薄膜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水纳米颗粒分散于有机体系中形成的纳米分散体,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是决定纳米分散体性能的关键。以Cu O纳米分散体作为纳米流体和复合薄膜前体这一典型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平板型微通道实现了Cu O纳米分散体制备过程中的液滴聚并和改性Cu O纳米颗粒的原位分散。制备了颗粒体积分数达2%、平均粒径约30 nm的Cu O-基础油纳米流体,该纳米流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达到0.184 W·m~(–1)·K~(–1)的较高热导率;制备的Cu O-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薄膜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和颗粒复合层稳定性。通过系统性实验研究,证明了原位分散方法在强化改性颗粒高效分散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颗粒性能及分散行为对分散体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丁霞[4](2018)在《酒醅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控制与消除》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甲酸乙酯(EC,Ethyl carbamate)是一种可以引起肝癌、皮肤癌等疾病的可致癌物质,在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都有检出。发酵食品含有EC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危害,因此研究如何降低这类食品中EC的含量对提高发酵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可降解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来源于酒醅的内源性菌株,并将其与脲酶共同用于白酒窖内发酵,实现了对白酒中EC及其前体的有效减控。此外,还对筛选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所产降解尿素和EC的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同时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尿素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以及一株能够降低瓜氨酸、尿素和氨基甲酸乙酯的地衣芽孢杆菌DX530。(2)通过微生物干预的方法,将筛选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地衣芽孢杆菌DX530,以及可降解瓜氨酸的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和可降解氨基甲酸乙酯的赖氨酸芽孢杆菌LJJ4分别与入窖酒醅混合,模拟白酒窖内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降解EC及其前体的效果最好,发酵结束时酒醅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尿素含量分别减少了12%和17%。经过模拟蒸馏后,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的酒醅中EC含量为64 mg·kg~(-1),比对照减少了28%。(3)将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10~8 CFU·g~(-1))与来源于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CICC6124)的脲酶(0.1 U·g~(-1))混合并添加至酒醅中,进行白酒窖内发酵,发酵结束时酒醅中尿素含量减少了43%,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减少了32%。经过模拟蒸馏后,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减少了52%,且对白酒风味没有明显影响。(4)对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所产降解尿素和EC的酶进行了初步纯化。经过SDS-PAGE分析发现,与该降解酶对应的有叁个蛋白质条带,分子量分别为61 kDa、15 kDa和14.5 kDa,可能与脲酶的叁个亚基UreC、UreA、UreB相对应。对该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此酶的最适反应pH=5.5,最适反应温度为35°C,可以耐受低浓度乙醇,具有降解尿素和氨基甲酸乙酯的活性。结合初步纯化的酶具有与脲酶相似的叁个亚基的特性,认为解淀粉芽孢杆菌JP21所产脲酶可能具有同时分解尿素和氨基甲酸乙酯的特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凯[5](2018)在《氧化技术对叁氯乙醛及其前体物控制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化消毒具有经济、杀菌效果好等优点,但同时也会生成消毒副产物。叁氯乙醛(CH)是含量和危害性仅次于叁卤甲烷、卤乙酸的消毒副产物。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藻类夏季爆发频繁,水源季节性水质恶化,水厂常规工艺处理能力有限,由此容易造成出厂水CH超标的风险。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某自来水厂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提出经济、有效且适用于南方地区水源水质特点的控制CH方法,为南方地区中小水厂控制CH提供技术支持。论文首先就南方某水厂常规工艺对CH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并运用3D-EEM方法分析了各工艺段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和叁氯乙醛生成潜能(CHFP)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水厂原水主要以芳香性蛋白质、富里酸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类有机物为主;沿着常规工艺段,DOC、CHFP、DOM逐渐降低,且强化混凝沉淀工艺段对叁者的去除率均较其他工艺段高,其去除率分别为21.67%、68.55%、56.65%,强化混凝沉淀工艺段对荧光区域Ⅱ、Ⅳ的荧光值去除率较其他荧光区域高;芳香性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可能是CH的前体物。研究了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CH前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ClO_2、KMnO_4、H_2O_2和K_2FeO_4联合混凝沉淀均可以达到较好的CHFP控制效果,各个氧化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9、0.2、1.5、1mg·L~(-1),对CHFP的去除率分别为86.35%、70.15%、93.66%、76%;在本实验预氧化剂投加量范围内,ClO_2、H_2O_2和K_2FeO_4联合混凝沉淀工艺对CHFP的去除率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而KMnO_4联合混凝沉淀则在KMnO_4投加量较低时控制效果明显,随着KMnO_4的投加量的增大则对CHFP的去除率整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ClO_2、H_2O_2和K_2FeO_4联合混凝沉淀相比单独混凝沉淀对水体中的DOM有更加进一步的去除效果,且均对荧光区域Ⅳ所表征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区域,但KMnO_4联合混凝沉淀去会造成沉后水总荧光体积升高。单独预紫外及其联合混凝沉淀工艺对CH前体物控制研究表明:单独紫外对原水的CHFP存在一定的去除作用,随着紫外剂量的增大,单独紫外对原水中CHFP的去除随之增大,当紫外剂量为1400mJ·cm~(-2)时,单独紫外对CHFP的去除率最大,去除率为33.61%,当紫外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造成藻细胞破裂;单独预紫外对DOM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单独紫外对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的去除率最高;紫外与混凝沉淀工艺联用时,紫外对随后的混凝沉淀工艺有很好的助凝作用,随着紫外剂量的增大,紫外联合混凝沉淀工艺对CHFP的去除率随之增大,当紫外剂量为1400mJ·cm~(-2)时,对CHF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去除率为81.56%;预紫外/混凝沉淀工艺对对区域Ⅳ的去除率最高,说明预紫外/混凝沉淀对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UV/H_2O_2工艺控制CH及其前体物研究表明:UV/H_2O_2工艺对CHFP的控制效果受紫外剂量和H_2O_2浓度的影响较大。紫外剂量为1000 mJ·cm~(-2)时,CHFP去除率随H_2O_2浓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H_2O_2浓度为10 mg·L~(-1)时达到最大,为68.25%;H_2O_2浓度为10mg·L~(-1)时,CHFP去除率随着紫外剂量的增大而增大,紫外剂量为1000mJ·cm~(-2)后CHFP去除率增涨较为平缓;UV/H_2O_2控制CHFP的机制可能是将水体中的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氧化降解或者转化为其他非CH前体物的物质,使得CHFP降低;UV/H_2O_2工艺对CH有较好的去除率,在紫外剂量为1400mJ·cm~(-2)、H_2O_2浓度为12mg·L~(-1)时,CH去除率为99.85%。紫外剂量为1400 mJ·cm~(-2)时,CH的去除率随H_2O_2浓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H_2O_2浓度为12 mg·L~(-1)时CH去除率达到最大;H_2O_2浓度为12mg·L~(-1)时,CH去除率随着紫外剂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趋势,紫外剂量大于1400mJ·cm~(-2)时CH去除率增长较为平缓。(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8)

王佳仪[6](2018)在《饮用水中亚硝胺的典型前体物的氯化特性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饮用水的氯化消毒过程中,氯胺与有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可生成致癌性的副产物亚硝胺,其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检出率最高,在我国几个大城市供水管网中均检出亚硝胺的浓度达到几十ng/L。但目前对于水中亚硝胺的形成机制尚不很清楚,尚缺少水中亚硝胺的的检测规范,对饮用水中亚硝胺的浓度尚无限值。因此,探讨水中亚硝胺的定量测定方法、揭示水中亚硝胺的生成机制以及找出其有效的去除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氯化消毒过程中NDMA的影响因素以便减少甚至避免NDMA的生成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试验,先研究了椰壳萃取小柱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九种亚硝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几种典型前体物,探究其氯化过程中亚硝胺的生成特性,考察了pH、反应温度、氯化剂种类,前体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NDMA生成量的影响,构建NDMA形成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与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椰壳固相萃取与气相质谱联合法成功测定了9种亚硝胺消毒副产物。在测定过程中,将水样浓缩2000倍、定容0.5mL,NDMA-d_6回收内标物和九种亚硝胺的回收率在60%-80%以上。该方法检测限为3~88 ng/L,其中NDMA的检测限为3.3 ng/L。(2)雷尼替丁生成NDMA的潜能最大(摩尔转化率高达80%),且远高于尼扎替丁(摩尔转化率为6.5%)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olyDADMAC)。雷尼替丁和尼扎替丁反应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式;在弱碱性的条件下更有利于NDMA的生成,雷尼替丁在pH=8,尼扎替丁和polyDADMAC在pH=7时,NDMA具有最大生成潜能。氯化剂的种类对于前体物质生成NDMA的潜能大小至关重要,一氯胺生成NDMA的潜能远远大于次氯酸钠的,次氯酸钠的NDMA产量仅为氯胺的1%~20%。(3)粉末活性炭(PAC)对NDMA的前体物雷尼替丁去除效果较高,在投加3 mg/L的PAC后振荡3h情况下其去除率可达83%左右,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rgmuir曲线,并且去除率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在pH=10.0±0.2时达到峰值,但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故是以物理吸附为主;PAC吸附前体物质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5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4)再回收的萃取小柱测得的数据范围不如新萃取小柱稳定,但重复多次测得的平均数则与新萃取小柱的数值接近,故可以使用再回收的萃取小柱萃取水样,但建议重复多次取平均值,然而再回收的萃取小柱活化和洗脱操作过程较复杂。(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5-25)

王奇特[7](2018)在《合成射流对静态与动态运动的细长体前体涡流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拱形头部特征的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在头部将产生非常复杂的非对称旋涡流动,进而诱导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与偏航力矩,而此时舵面失效,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变差极有可能失控或进入尾旋造成飞行事故。因此关于飞行器大攻角飞行与机动动作时头部非对称涡气动特性如何;以及如何连续有效控制头部非对称涡(前体涡),包括前体涡处于双稳态状态以及动态运动状态时的控制;以及能否通过控制前体涡来改出尾旋、提高飞行器机动性等是本文的研究的重点。合成射流技术具备响应快、零质量流率、结构与操作简单,重量轻等优势,在主动流动控制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了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进行了不同电压、频率及占空比参数时激励器射流特性的研究,以及细长旋成体静态与动态运动时该激励器对前体涡的控制研究;控制前还进行了细长旋成体静态、动态俯仰振荡与自由圆锥运动时气动特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合成射流控制技术,本文提出了交替产生非对称合成射流的控制方案。研究表明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交替产生射流并伴随着涡量与动量的交替产生;激励器具有频率选择特性,共振频率时射流时均速度最大;不同占空比激励时能够形成不同非对称程度的流场分布。2.在较宽的攻角范围内,包括双稳态区,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前体涡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实现细长旋成体侧向力的连续比例控制。控制改变了前体涡双稳态属性,不同频率控制时形成了不同的分布状态:低频控制时形成了前体涡在双稳态之间非定常切换的状态,此时摆动的前体涡完全跟随激励器交替产生的射流;中频控制时由于背涡切换时间小于双稳态转换的时间,形成了前体涡小幅摆动状态;高频控制时,形成了前体涡的准定常对称分布状态。与传统的控制方法不同,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连续改变了前体涡的摆动平衡位置,而非调节前体涡在两个稳态上停留的时间比。3.尖拱头部细长旋成体大幅俯仰振荡时会形成侧向力与法向力的迟滞现象,并且迟滞受俯仰角范围与减缩的频率影响较大。根据PIV测得的流场信息可知,细长旋成体动态运动时,背涡的强度、空间位置、涡破裂位置以及非对称流场区域的迟滞等特征导致了细长旋成体气动力的迟滞现象。相对于静态状态,细长旋成体动态下俯时前体涡非对程度增强,前体涡破裂位置以及非对称流场区向前推移形成较大的侧向力,动态上仰时变化规律相反。细长旋成体动态运动时,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前体涡仍具有控制能力,并能够实现细长体侧向力的大幅削弱与迟滞环几乎消除。4.风洞实验与模型飞机实飞验证分别发现,前体非对称涡会诱使细旋成体绕来流速度矢量旋转形成圆锥运动或进入尾旋。圆锥运动的动壁效应降低了头尖处扰动对前体涡的控制能力,但头尖处的扰动仍然可以实现圆锥运动时侧向力的连续控制、尾旋的改出以及飞行器大攻角飞行时的横航向稳定性与机动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4-01)

夏胜为[8](2017)在《阻击雾霾“隐形元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很复杂”一次排放、多次污染,与臭氧、PM_(2.5)彼此关联;来源广泛,有工业源、生活面源等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省转办信访件中,刺激性气味是群众投诉举报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不少就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有群众反映,阜南县城附(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7-08-08)

韩慧慧[9](2017)在《污水再生过程中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变化规律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污水作为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具有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等优点,对于解决水资源的匮乏及水的供需矛盾有重大意义。消毒工艺是保证再生水生物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消毒副产物(DBPs)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各工艺沿程DBPs前体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前体物在不同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探究相应氯化DBPs的生成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量(MW)分离和亲疏水性分离等手段对生物处理过程中DBPs前体物特性进行了分析,考察生物处理过程中前体物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特性前体物与DBPs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构建臭氧(O_3)-陶瓷膜系统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陶瓷膜过滤、单独O_3预氧化和O_3-陶瓷膜耦合工艺对DBPs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活污水中DBPs前体物主要成分为腐殖质和脂肪烃,以亲水性组分(HPI)为主。生成的主要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为叁卤甲烷(THM)和卤代乙酸(HAA),主要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为卤乙腈(HAN)。一级处理(沉淀)基于疏水性组分(HPO)与水互斥的物理性能对疏水性腐殖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一级处理对腐殖质的去除会导致该过程出水的含碳消毒副产物生成势(C-DBPFP)降低,而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势(N-DBPFP)会由于DON/DOC的升高而略有增加。二级处理(生物处理)对腐殖质和脂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会产生大量疏水性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二级处理中SMP的累积导致了该过程出水的C-DBPFP和N-DBPFP均呈现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32.66%和68.66%。深度处理(滤布滤池)能截留部分腐殖质和疏水性的SMP。深度处理对SMP的截留作用会导致出水C-DBPFP和N-DBPFP的降低。(2)针对生物处理过程中前体物及DBPs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处理不仅能有效去除DOC和DTN,还会影响溶解性有机物(DOM)的MW分布及亲疏水性分布。缺氧池和好氧池会产生大量SMP,从而使缺氧池和好氧池中DOM表现为低MW、疏水性的特性。生物处理过程中DOM在>100 kDa和<5 kDa段产生的C-DBPFP最高。N-DBPFP随着MW的增加而减少。对于不同亲疏水性组分,HPO是生成C-DBPFP和N-DBPFP的主要前体物。(3)构建O_3-陶瓷膜系统,分别考察陶瓷膜过滤、O_3预氧化、O_3-陶瓷膜耦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过程中对DBPs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小孔径(0.1μm和0.05μm)陶瓷膜对C-DBP和N-DBP前体物去除效果较好,0.1μm和0.05μm陶瓷膜对C-DBP和N-DBP前体物去除率分别为61.85%、68.10%和53.59%、58.85%。但小孔径陶瓷膜极易形成膜污染。5 mg/L O_3对C-DBP和N-DBP前体物去除率仅为36.74%和28.86%。O_3-陶瓷膜耦合工艺可有效缓解膜污染问题(相对于单独陶瓷膜过滤)并提高对C-DBP和N-DBP前体物的去除率(相对于单独O_3预氧化)。当O_3投加量为5 mg/L时,运行6h后,0.05μm和0.1μm陶瓷膜TMP分别为21.5 kPa和15 kPa,陶瓷膜使用寿命延长了近1倍;此时0.05μm和0.1μm陶瓷膜对二级出水C-DBP前体物去除率分别为59.20%和53.25%,对N-DBP前体物去除率分别为43.50%和41.45%。(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陈翔[10](2017)在《基于前体物控制降低白肋烟特有亚硝胺农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烟草中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TSNAs)具有致癌性,尤其是N-亚硝基降烟碱(NNN)和4-(N-甲基亚硝基胺)-1-(3-吡啶基)-1-丁酮(NNK)由于毒性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认定为I类致癌物。白肋烟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但其较高的TSNAs含量已成为其应用瓶颈。降低白肋烟TSNA含量且不劣化原有的风格特征是国际烟草业的一个难题。本论文旨在田间农艺措施的改变,在降低TSNAs前体物的基础上,探求一条稳定、可靠的降低白肋烟TSNAs且能维持白肋烟原有风格特征的技术途径。论文研究了打顶后应用仿生型信号分子(Bionic Signal Molecule,BSM)、BSM与田间其它栽培措施组合、田间烟叶的采收方式(预凋萎时间)等农艺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SM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BSM是实验室前期基于昆虫与烟草互作研究中研发的一种可调控烟草机械损伤的信号分子,被证实可影响烟草打顶后生物碱合成与运输及硝酸盐含量。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我国四川达州白肋烟产区,研究应用BSM(用量)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应用BSM能有效降低TSNAs,TSNAs总量的降低率在10.40~24.75%,NNN和NNK的降低率分别为9.01~24.23%和11.43~26.86%;同时降低了晾制后烟叶中生物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烟叶样品评吸结果表明:BSM的应用对评吸质量没有负面影响,烟叶的风格特征没有劣化,香气更加纯净,杂气有所减少。证明在生产上应用BSM可在降低TSNAs的同时维持白肋烟的风格特征,提升了白肋烟的工业可用性。2.施氮量、打顶时间和BSM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揭示不同栽培措施组合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根据我国四川达州白肋烟产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施氮量、打顶时间和BSM剂量3因素组合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是叁因素中影响白肋烟TSNAs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中、上部烟叶的4种TSNAs及其总量影响差异(极)显着,且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达州烟区控制氮肥用量,不仅是降低白肋烟TSNAs含量的需要,也是提高烟叶品质的需要。(2)打顶时间对白肋烟中、上部烟叶的4种TSNAs及其总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同时现蕾期打顶TSNAs各组分及其前体物含量均较低。因此适时打顶也是降低TSNAs含量和提高烟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3)打顶后应用BSM,烟叶中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均较低。(4)综合考虑,在四川达州白肋烟产区采用施氮量210 kg·hm-2+现蕾打顶+涂抹0.3μmol·L-1 BSM这一栽培技术组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白肋烟TSNAs含量,同时其常规化学成份协调、中上等烟叶比例高,尤其重要的是这一技术组合不仅保持而且改善了白肋烟感观品吸质量。3.品种、施氮量和BSM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在我国湖北恩施建始县进行,根据这一产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施氮量和BSM剂量3因素组合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叁因素中品种是影响白肋烟NNN、降烟碱和烟碱含量的主要因素,鄂烟1号LC和鄂烟3号LC烟叶中NNN和TSNAs总量极显着低于TN90,说明种植筛选选育后的低转化率品种的白肋烟TSNAs含量相对较低,所以白肋烟生产中“低转化率”品种的筛选与利用是降低TSNAs含量和提高烟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2)施氮量对中、上部烟叶的4种TSNAs及其总量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中部烟叶的NNK除外),因此控制田间施氮量能有效降低烟叶中TSNAs含量。(3)打顶后应用BSM,烟叶中NNN和TSNAs总量均较低。(4)在湖北恩施地区白肋烟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低烟碱转化率品种是降低白肋烟TSNAs含量的关键,确立合理的施氮量并结合应用BSM可降低烟叶中TSNAs含量,提高烟叶的安全性。4.采收方式(预凋萎时间)对白肋烟TSNAs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时间的预凋萎处理对白肋烟TSNAs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湖北恩施白肋烟生产区,随着烟叶预凋萎时间的增加(3d→7d),烟叶中TSNAs含量总体是呈上升趋势;(2)烟叶的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也表现为随着预凋萎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前体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尖头细长体头尖用双合成射流进行前体涡的主动控制,射流对头尖流场的干扰作用必须大于背景扰动。因此,要提高交替吹气的双出口合成射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前体涡的可行性,需要提高射流的工作效率。为了研究双出口合成射流偏转的影响因素,在有无来流的情况下对比了出口下游流动的偏转情况。结果表明双出口合成射流偏转受到双出口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单出口本身方向的共同影响。双出口相背时,无来流条件下双出口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强,导致了射流由出口速度大的一侧偏向出口速度小的一侧。有来流时双出口的干扰减弱,流动偏向于射流出口速度大的一侧,双出口之间干扰造成的射流偏转和单出口自身射流速度造成的流动偏转方向相反。两侧出口方向相对时,无论有无来流,流动的偏转方向始终从速度大的一侧偏向速度小的一侧,偏转效果增强。利用交替吹气的合成射流进行了前体涡主动控制研究。无偏航/滚转下,选取控制频率90Hz验证了在利用人工设置的被动扰动放大加工误差使得前体涡处于不同非对称状态的情况下均通过改变方波信号占空比实现了截面侧向力系数的连续控制。改变控制频率,50Hz实现了截面侧向力系数的线性控制,260Hz实现了前体涡准定常连续控制。线性控制时,截面侧向力系数随时间有一定波动,前体涡剧烈振荡,运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高频控制时,前体涡空间位置基本稳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大攻角下小偏航角/滚转角对模型截面侧向力系数的影响较小。在小偏航角/滚转角的条件下,实验验证了双合成射流的前体涡连续控制能力。并在风洞进行了抗尾旋实验,并用航模飞行器试飞进行尾旋抑制的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体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良富,王雅鹏,张欣欣,王子峰,陶金花.面向区域二次污染风险控制的臭氧及其前体物卫星遥感监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

[2].李卓奇.飞行器前体非对称涡双合成射流控制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3].李阳,杜乐,高若梅,吴偲,龚亚辉.微通道中原位分散技术可控制备氧化铜纳米流体及复合薄膜前体[J].化工学报.2018

[4].丁霞.酒醅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的控制与消除[D].江南大学.2018

[5].刘凯.氧化技术对叁氯乙醛及其前体物控制效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

[6].王佳仪.饮用水中亚硝胺的典型前体物的氯化特性及其控制[D].暨南大学.2018

[7].王奇特.合成射流对静态与动态运动的细长体前体涡流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8].夏胜为.阻击雾霾“隐形元凶”[N].安徽日报.2017

[9].韩慧慧.污水再生过程中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变化规律与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7

[10].陈翔.基于前体物控制降低白肋烟特有亚硝胺农艺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  

前体控制论文-陈良富,王雅鹏,张欣欣,王子峰,陶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