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按法论文-于跃,耿楠,李小琴,于天源

掌按法论文-于跃,耿楠,李小琴,于天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掌按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胸椎掌按法,腰椎掌按法,生物力学研究,优化模式

掌按法论文文献综述

于跃,耿楠,李小琴,于天源[1](2013)在《掌按法操作的优化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脏探讨掌按法操作的最优化模式。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研究方法的革新,对推拿手法的诠释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文字描述,而是依靠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的先进研究手段,多维化挖掘和研究手法操作的力度、时间、频率叁要素。结果:笔者分别从掌按法基本操作,胸、腰椎掌按法操作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层面总结、思考和探索。结合现代先进力学研究仪器,为保证实验收集最大化力值,基础动作要求"肘关节伸直",可选择呼气末操作掌按法;综合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如患者的耐受能力,掌根部位和大鱼际部位按压为最优化,单力值最大化而言,选择豌豆骨部位操作。操作过程中不必追求"咔哒"声;从腰椎掌按法的生物力学研究推论,动作控制在3个自由度,减少垂直轴向转动分力;叁要素最优化值,频率控制在120次/分,时间2min,方向垂直受力面。结论:作为八法中的基础手法,按法尤其掌按法,其操作要求瞬时用力和全身用力、"肘关节伸直"保证力的传导性强,所以无论在力值的测量,动作捕捉等方面都具有显着优势,应考虑作为现代生物力学研究的首选手法。(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0-24)

朱德新,宋雅娟,邢凯[2](2012)在《掌按法建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推拿按摩的评判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话题之一,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本文以推拿按摩中的掌按法为基准,根据多名推拿医师的测试图像和数据,分析出影响掌按法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了这些因素的标准库,并设计了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多个受试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到了相应的评估结果。(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查和萍,范志勇,张瑞芳,黄伟昌,关德斌[3](2009)在《胸椎掌按法所致“咔哒”声响与最大按压力的量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胸椎掌按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最大按压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利用压力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胸椎掌按法操作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手掌按压患者胸椎棘突的最大按压力。结果:以"咔哒"声响作为胸椎掌按压法成功的标志,通过出现声响的最大按压力(247.21±8.02 mmHg)和没有出现"咔哒"声响的最大按压力(251.15±2.87mmHg)的比较,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胸椎掌按时按压力大小和"咔哒"声响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叶淦湖,刘小红,彭昌贵,李义凯[4](2007)在《胸腔解剖生理对双掌按法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掌按法主要用于治疗胸椎小关节等胸椎疾患,临床应用广泛〔1~3〕。综观胸椎双掌按压法的临床应用现状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推拿书籍和论着在介绍本推拿手法时,仅是介绍手法如何操作,并没有介绍被压部位——胸廓在按压时的变化情况、胸廓的解剖生理与按压手法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07年11期)

张晓刚[5](2006)在《胸椎掌按法的影响因素及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胸椎掌按法是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之一,属于按法类的一种具体动作。由于其动作简单,便于掌握,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等胸椎疾患方面有着显着疗效。然而,胸椎掌按压法发展到今天,在定义、归类、分类以及具体操作动作等方面仍然不够明确和系统,量化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推拿教科书和推拿专着对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持久、有力、深透。这些半定性要求只是含糊的定性,具体在按法操作时,什么是均匀、柔和、有力和深透,就目前而言没有相对准确的量化标准。按法作用时,存在于术者手部与患者被推拿部位皮肤之间压力是否符合手法的要求方面有很大的主观性。在这两个软组织之间的推拿力等量化指标是揭示这些定量化关系的关键性力学因素,也是检测的难点。而具有一定规范性和技巧的手法才称得上是推拿手法。目前对此研究不多,少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柱推拿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上,研究的目的多为脊柱推拿的安全性研究。另外在推拿教学上,对手法的标准或正规推拿手法进行过一些研究,如滚法的频率等进行了研究,而未对推拿力和手法的刺激量进行研究。因而临床操作没有任何量化资料可循,这必然引起临床应用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也不利于初学者的掌握。本研究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人体解剖生理学、力学和生物力学,对胸椎掌按压法进行量化研究,将其传统的半定性评定标准,直接转化为可以量化的,图像上直观的现代客观评价标准上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构建推拿临床客观的、科学的量化评定标准。 目的(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6-04-01)

查和萍,张晓刚,李义凯[6](2005)在《胸椎掌按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掌按法作为传统的按法类手法中的一种具体动作,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着。但不论是掌按法的定义、归类和分类,还是具体的手法操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没有任何具体量化研究资料可循,直接导致了临床应用的盲目性。针对这种情况,在查阅诸多有代表性的推拿学着作和近10年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和操作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导引》期刊2005年11期)

王冬起[7](2000)在《掌按法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2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关节错位可发生于颈椎、胸椎及腰椎。胸椎由于在解剖位置上的特点,临床上发生小关节错位的机会相对来讲比颈、腰椎为少。笔者采用掌按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20岁;其中(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导引》期刊2000年03期)

张文才[8](1984)在《掌按法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关节错位可发生于颈椎、胸椎及腰椎.胸椎由于在解剖位置上的特点,临床上发生小关节错位的机会相对来讲比颈、腰椎为少.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推拿方法很多,现将李锡九老师的掌按法介绍如下:掌按法是少林内功推拿流派用以舒筋整骨的一种常用手法.推拿前辈李锡九老师精于此法.本人从师五载,目睹先生以该法整骨,屡见成效.掌按法具体操作:患者俯卧硬板床,医者站在患者患侧床沿,右手掌与脊柱成45°平放在有病变的胸椎棘突上左手掌交叉重迭在右(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1984年12期)

掌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医推拿按摩的评判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话题之一,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本文以推拿按摩中的掌按法为基准,根据多名推拿医师的测试图像和数据,分析出影响掌按法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了这些因素的标准库,并设计了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多个受试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到了相应的评估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掌按法论文参考文献

[1].于跃,耿楠,李小琴,于天源.掌按法操作的优化模式初探[C].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3

[2].朱德新,宋雅娟,邢凯.掌按法建模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12

[3].查和萍,范志勇,张瑞芳,黄伟昌,关德斌.胸椎掌按法所致“咔哒”声响与最大按压力的量效关系[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4].叶淦湖,刘小红,彭昌贵,李义凯.胸腔解剖生理对双掌按法施力的影响[J].中医正骨.2007

[5].张晓刚.胸椎掌按法的影响因素及力学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6

[6].查和萍,张晓刚,李义凯.胸椎掌按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按摩与导引.2005

[7].王冬起.掌按法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20例[J].按摩与导引.2000

[8].张文才.掌按法矫正胸椎小关节错位[J].辽宁中医杂志.1984

标签:;  ;  ;  ;  

掌按法论文-于跃,耿楠,李小琴,于天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