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传导论文-欧玉琼,刘震,刘玉琼,李韶南,吴天源

波传导论文-欧玉琼,刘震,刘玉琼,李韶南,吴天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波传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冠心病,预测

波传导论文文献综述

欧玉琼,刘震,刘玉琼,李韶南,吴天源[1](2019)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入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6例,患者在PCI术前接受baPWV及ABI检测,根据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积分四分位将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冠脉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结果高血压、吸烟、颈动脉斑块、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作ROC曲线,约登指数为0.541 7时,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73.53%。根据Gensini分组,baPWV在冠脉无病变、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间呈现增加的趋势,而ABI呈现递减的趋势,组间baPWV、A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PWV、ABI对于预测冠心病和冠脉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广州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李慧心,舒荣,王洁蕊,袁伟,杨文浩[2](2019)在《血尿酸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时间纵向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线血尿酸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纵向变化的关联。方法自2006-2007年起,由开滦总医院及下属医院共计11家医院,第1次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后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进行第2、3、4、5次健康体检。自2010年起,在第3、4、5次体检时对参加体检的部分职工进行baPWV检测。对12 381例参加了开滦研究队列健康体检并完成两次baPWV检测的观察对象进行性别分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来观察基线血尿酸对baPWV纵向变化的影响。然后按血尿酸叁分位对人群进行分组,继续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水平血尿酸对baPWV纵向变化的影响。结果将12 381例观察对象按血尿酸叁分位分组,3组人群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第1次与第2次baPWV、2次baPWV差值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第1叁分位组(低分位)比第2叁分位组(中分位)比第3叁分位(高分位)组:第1次baPWV,(1430.08±300.73)比(1482.74±310.93)比(1529.75±307.71)cm/s,第2次baPWV,(1481.81±331.97)比(1535.46±336.66)比(1566.34±320.85)cm/s,2次baPWV差值,(51.73±229.42)比(52.72±228.34)比(36.60±226.82)cm/s,均P<0.01]。性别分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中,校正了年龄、随访时间等各种混杂因素后,发现男性中血尿酸与baPWV的纵向变化呈独立正相关(β=2.23,P=0.028),而女性中无明显相关;与血尿酸低分位组和血尿酸低、中分位组相比,仅男性血尿酸高分位组(血尿酸≥363μmol/L)与baPWV纵向变化呈独立正相关(β=6.07,P=0.012和β=5.81,P=0.007)。结论男性高水平基线血尿酸与baPWV的纵向变化呈正相关,且独立于血压、心率、肾小球滤过率、腰围等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黄哲,许蓓蓓,王小文,姚珊珊,曹桂莹[3](2019)在《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状态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全身性肥胖(overall obesity,OO)、中心性肥胖(abdominal obesity,AO)状态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联。方法以北京某社区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数据、血液生化指标及baPWV。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标与baPWV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肥胖状态与baPWV异常(baPWV≥1700 cm/s)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 04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2±8.3)岁,baPWV异常率为49.7%。调整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发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baPWV负相关、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与baPWV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BMI正常组相比,BMI肥胖组baPWV异常(OR=0.59,95%CI:0.44~0.78,P<0.001);与WHR正常组相比,WHR肥胖组baPWV异常(OR=1.46,95%CI:1.07~2.00,P<0.001);与既无OO也无AO组患者相比,无OO但有AO组患者baPWV异常(OR=1.67,95%CI:1.19~2.35,P=0.003)。结论 T2DM患者中,AO与baPWV间存在显着的关联,尤其是BMI不肥胖但WHR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动脉僵硬度。(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蔡涵璐,王丽华,刘佩芳,吴云[4](2019)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研究表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大动脉的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证据表明baPWV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目前国内外对baPWV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阐述baPWV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朱文华,陈丽英,卢崇蓉,苏琳,方力争[5](2019)在《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积聚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积聚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浙江省11个地市年龄25~75岁的健康体检者9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者的代谢综合征组分,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空腹血糖、叁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采用动脉硬化诊断仪VP1000(BP-203RPEⅢ)测定入选者(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张荣城[6](2019)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0例受检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6例和对照组84例,同时将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严重病变组,比较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的ba PWV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ba PWV值对冠心病的筛选价值。结果冠心病组ba PWV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ba PWV值分别为(1 620. 13±94. 47) cm/s、(1 732. 97±84. 26) cm/s和(1 913. 20±180. 75) c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由ROC曲线特征发现,ba PWV的最佳截断点为1 535 cm/s,此时约登指数为0. 730,灵敏度为83. 4%,特异度为88. 3%。结论 ba PWV对筛选冠心病有一定的价值,并能够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兰珊珊,刘中勇[7](2019)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是检测评估动脉血管僵硬度的"金标准",cf-PWV越快,则动脉血管僵硬度越高,对评估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程度具有重要作用,该检测方法有助于帮助医生及时了解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有效控制血压及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易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1期)

张婧婧,尹新华[8](2019)在《脉搏波传导速度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其主要通过靶器官损害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及其终末期并发症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其供应血管发生了动脉僵硬、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闭塞。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估动脉硬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检测指标之一。本综述旨在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全未,赵增光,霍雨佳,李玲瑶[9](2019)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拜阿司匹灵、瑞舒伐他汀钙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EEC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WV、MPV、ADMA、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WV、MPV、ADMA、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WV、MPV、ADMA、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与内皮功能。(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高阳,刘盈池,袁金环,梁明杨,陈泽凯[10](2019)在《动态观察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来预测青年人血压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青年人血压进展的影响。方法以2010-2013年(第1次)健康体检且同期参加baPWV检测的指标作为基数,于2014-2015(第2次)健康体检指标作为随访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baPWV与青年人血压进展的相关性。结果①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784例,年龄(38.1±5.1)岁,其中男性2208例(79.3%)。②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baPWV水平不仅与基线及随访血压值呈正相关,而且与它们的差值(Δ收缩压、Δ舒张压)呈线性关系。基线baPWV每增加1.0 m/s,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01和1.22 mm Hg;随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1.79和0.86 mm Hg;Δ收缩压和Δ舒张压分别增加0.58和0.26 mm Hg。③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动脉硬化人群新发高血压的风险是非动脉硬化人群的1.29倍(95%CI 1.17~1.39);基线baPWV每增加1个标准差,新发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至1.76倍(OR=1.76,95%CI 1.53~2.03)。结论动态观察baPWV变化可以反映血压变化及动脉硬化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波传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线血尿酸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纵向变化的关联。方法自2006-2007年起,由开滦总医院及下属医院共计11家医院,第1次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后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进行第2、3、4、5次健康体检。自2010年起,在第3、4、5次体检时对参加体检的部分职工进行baPWV检测。对12 381例参加了开滦研究队列健康体检并完成两次baPWV检测的观察对象进行性别分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来观察基线血尿酸对baPWV纵向变化的影响。然后按血尿酸叁分位对人群进行分组,继续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水平血尿酸对baPWV纵向变化的影响。结果将12 381例观察对象按血尿酸叁分位分组,3组人群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第1次与第2次baPWV、2次baPWV差值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第1叁分位组(低分位)比第2叁分位组(中分位)比第3叁分位(高分位)组:第1次baPWV,(1430.08±300.73)比(1482.74±310.93)比(1529.75±307.71)cm/s,第2次baPWV,(1481.81±331.97)比(1535.46±336.66)比(1566.34±320.85)cm/s,2次baPWV差值,(51.73±229.42)比(52.72±228.34)比(36.60±226.82)cm/s,均P<0.01]。性别分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中,校正了年龄、随访时间等各种混杂因素后,发现男性中血尿酸与baPWV的纵向变化呈独立正相关(β=2.23,P=0.028),而女性中无明显相关;与血尿酸低分位组和血尿酸低、中分位组相比,仅男性血尿酸高分位组(血尿酸≥363μmol/L)与baPWV纵向变化呈独立正相关(β=6.07,P=0.012和β=5.81,P=0.007)。结论男性高水平基线血尿酸与baPWV的纵向变化呈正相关,且独立于血压、心率、肾小球滤过率、腰围等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传导论文参考文献

[1].欧玉琼,刘震,刘玉琼,李韶南,吴天源.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广州医药.2019

[2].李慧心,舒荣,王洁蕊,袁伟,杨文浩.血尿酸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时间纵向变化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3].黄哲,许蓓蓓,王小文,姚珊珊,曹桂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状态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

[4].蔡涵璐,王丽华,刘佩芳,吴云.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

[5].朱文华,陈丽英,卢崇蓉,苏琳,方力争.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积聚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6].张荣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7].兰珊珊,刘中勇.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张婧婧,尹新华.脉搏波传导速度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

[9].刘全未,赵增光,霍雨佳,李玲瑶.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10].高阳,刘盈池,袁金环,梁明杨,陈泽凯.动态观察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来预测青年人血压的改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标签:;  ;  ;  ;  

波传导论文-欧玉琼,刘震,刘玉琼,李韶南,吴天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