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微乳液论文-任泓睿,银建中

超临界微乳液论文-任泓睿,银建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微乳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超临界微乳液论文文献综述

任泓睿,银建中[1](2018)在《分子模拟在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构建机理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连续相,水或离子液体等极性溶剂为离散相,在一定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混合溶剂体系。该混合溶剂体系同时结合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离子液体两种绿色溶剂各自的优点,并具广泛地应用于如纳米材料制备、化学反应、界面催化和分离等。由于二氧化碳本身特殊的性质,例如低介电常数和Lewis酸性等,以及这些性质在超临界态下的突变,使得成功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异常困难。特别是将极性相比水更强的离子液体作为离散相时,即便可以成功构建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型的微乳液,所形成的微观极性核的尺寸也非常小,难以开发进一步的应用。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基于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的分子模拟方法,结合小角X射线散射以及UV-vis等仪器表征手段,对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相互作用、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并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于立足于应用,构建具有特殊结构以及特殊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以及设计并合成相应的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祁建磊,徐琴琴,银建中[2](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及离子液体微乳液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乳液是指粒径10-100nm的两种不混溶液的透明的分散体系,即在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将一种介质分散到与此介质不相溶的另外一种介质中的光学透明体系,其中占主体量的介质称为连续相,含量较少的介质称为分散相。最初的微乳液由水和油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得到,形成了W/O、O/W及双连续型叁种不同的微乳液体系,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能够通过在溶剂中的自组装形成独特的结构形式(例如:胶束、反胶束等),对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观结构进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这能够决定微乳液的功能、性质和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溶剂向着绿色无污染的方向发展,人们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良好的绿色溶剂,其具有无毒、易得、不易燃、性质可调、温和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31.1℃及7.38MPa)等特性,与油相类似,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对极性分子来说它是一种很差的溶剂,由此可以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形成微乳液体系以拓展其应用范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前提,就是必须找到能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表面活性剂,并且溶解度能够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之上,才能够形成微乳液(W/C型)。找到相关的表面活性剂之后,由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超临界二氧化碳相结合可以形成很多结构形式以及不同形状的微乳液液滴,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微乳液形状会发生转变,这可能会对微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以后的材料合成、聚合和化学反应等应用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离子液体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出现在人们事业当中,离子液体是室温下的熔融盐,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对很多极性物与非极性物都有较强的溶解性,使很多化学反应都能在其均相中完成,人们在思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否与极性的离子液体形成IL/C或者C/IL型的微乳液以促进两种绿色溶剂的共同发展。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萃取分离、化学反应和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兴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很多潜力很大的应用,未来可能应用到对石墨烯的剥离。(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包磊,陈杨,胡冬冬,宗原,赵玲[3](2018)在《助剂对含氟表面活性剂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CO_2微乳液在生物活性分子萃取、纳米材料制备、反应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背景。目前,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最有效的表面活性剂是含氟表面活性剂,但含氟表面活性剂价格昂贵,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合成了碳氢类AOT助剂与含氟表面活性剂,并使用助剂辅助含氟表面活性剂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以降低体系含氟量,并用浊点测试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助剂含量对含氟表面活性剂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支链也的碳氢类AOT助剂能有效降低整个体系的含氟量,且其对含氟表面活性剂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能力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郑环达,钟毅,郑来久,韩建国,毛志平[4](2019)在《超临界CO2微乳液及其在纺织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超临界CO_2流体基本性质,介绍了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形成原理和评价指标。重点总结了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现状;综述了超临界CO_2微乳液体系在纺织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得出了其在纺织材料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及纤维改性等清洁化加工上的应用价值;并指出可以通过加强超临界CO_2微乳液基础理论研究和超临界CO_2/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构建,拓宽其在纺织、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李颖[5](2017)在《超临界CO_2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溶剂是绿色化学化工应用的基础,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离子液体是绿色溶剂。超临界微乳液是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含有离子液体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体系结合了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叁重优势,成为近年来绿色溶剂研究的热点。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热力学稳定、物化性质可调、结构组成可设计等,使其在化学反应、材料制备、萃取分离等领域显示出潜在应用前景。深入研究含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微观结构、物化性质及结构参数调控机理,是实现其应用的基础。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微乳液微观结构尺寸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选择碳氢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Ls-mn表面活性剂,[bmim][PF_6]、[bmim][BF_4]、[bmim][Ac]叁种离子液体,构造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并对该复杂体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主要内容如下:(1)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水量一定时,碳氢表面活性剂Ls-mn能够形成稳定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加入离子液体能够促进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提高其聚集效率,并提高微乳液聚团的溶水量。308.15 K、23 MPa条件下,表面活性剂Ls-36浓度为0.0164 mol/L、含水量W0=13,离子液体含量WIL=n IL/n Ls-36=1.25的水核中,溶水量达到最大。(2)分析Ls-mn/水/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运动轨迹,观察其稳定平衡过程,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分叁步组装:先形成若干由水、离子液体、Ls-mn构成的小聚团;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2-3个小聚团相互融合成为较大聚团;最终在某一时刻,所有聚团融合为一个大聚团,并保持稳定。(3)Ls-mn/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叁元体系和Ls-mn/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离子液体四元体系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簇是Ls-mn构造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的必要条件。308.15 K、23 MPa条件下,表面活性剂Ls-36浓度为0.0164 mol/L、离子液体含量WIL=n IL/n Ls-36=0.25,含水量W0=10.8时,极性核中捕获水所占比例最大,为90%。(4)分析径向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函数及分子取向等模拟结果可知,Ls-36/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离子液体微乳液聚团半径在10 nm级别,结构分为叁层:离子液体和水聚集在微乳液水核中,Ls-36头基和部分结合水构成中间层,尾链伸展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尾链相对于聚团外表面法向在一定范围伸展。分析表面活性剂分子不同部位水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分布,发现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存在叁种构象:大部分表面活性剂分子为“d”型;当其浓度逐渐增大,体系出现“l”型和“c”型构象。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体系中出现游离表面活性剂。(5)对比[bmim][PF_6]、[bmim][BF_4]、[bmim][Ac]叁种离子液体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体系,微乳液具有相似的叁层结构,但表面活性剂长尾链在最外层的伸展情况有所不同。[bmim][Ac]型微乳液体系尾链更靠近聚团外表面法线方向(与法线夹角30°-70°),[bmim][BF_4]型微乳液体系尾链更贴近聚团表面(与法线夹角107°-150°),[bmim][PF_6]型微乳液体系介于两者之间(与法线夹角78°-125°)。相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含水量、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含[bmim][Ac]体系Ls-36自组装速度最快、体系更稳定,对极性水分子的捕获能力最强,水核溶水量可达93.75%。(6)基于Ls-mn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包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对比研究,提出表面活性剂聚集情况随Ls-mn分子结构中m/n比值的变化规律:随着m/n比值的增加,体系形成单一聚团用时增加、聚团中有效聚集的表面活性剂个数减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李颖,银建中[6](2018)在《含离子液体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乳液的性质与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需要深入认识其聚集体的微观结构。对[bmim][PF_6]、[bmim][BF_4]、[bmim][Ac]这3种离子液体分别构建的Ls-36型超临界CO_2微乳液体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均可以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且微乳液结构类似。Ls-36尾链在CO_2中的伸展角度受离子液体阴离子结构的影响而有显着不同,[bmim][Ac]体系Ls-36尾链更靠近聚团外表面法线方向,相对于聚团外表面法线夹角范围为30°~70°,微乳液半径值也最大,为3.12 nm。[bmim][PF_6]体系Ls-36尾链相对于法线夹角范围为78°~125°,微乳液半径为2.88 nm。[bmim][BF_4]体系Ls-36尾链更贴近聚团一侧伸展,相对于法线夹角范围为107°~150°,微乳液半径值最小,为2.75 nm。相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含水量、温度及压力条件下,[bmim][Ac]体系聚乳速度最快、体系更稳定,同时对极性水分子的捕获能力最强,可达93.75%。(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梁向东[7](2016)在《超临界CO_2包H_2O/IL型微乳液相行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CO2微乳液是把超临界CO2与微乳液相联合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它不仅具有scCO2绿色溶剂的优势,还可以大大拓展scCO2流体对大分子量、高极性分子及离子的溶解。另外,由于微乳液存在特殊结构——表面活性剂包裹着水核分散在CO2中,所以使其拥有许多新特性。本文以不含氟非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LS-mn系列、TMN-6、 DYNOL-604)构成的scCO2微乳液为基础,研究了微乳液对离子液体和无机盐的增溶性能。通过MD模拟,以LS-36和LS-45为基础,从分子级别的视角研究了微乳液相关的结构特性和影响因素。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非氟碳氢表面活性剂LS-mn系列,DYNOL-604及TMN-6五种表面活性剂所构成的微乳液的cμc,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cμc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中聚氧乙烯基(EO)、聚氧丙烯基(PO)以及羟基等对cμc有着显着的影响。(2)考察了在不同因素下,微乳液对水的溶解能力。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差异会使体系浊点压曲线出现交叉。低于交叉点压力时,低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水的溶解能力较强。压力高于交叉点后,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溶水能力较强。(3)运用MD模拟对微乳液形成过程进行取样分析,捕捉了体系中各分子从分散到聚集的整体变化过程,并从分子级别描述了微乳液的动态聚集过程。另外,通过模拟文献数据,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4)通过MD模拟,考察了各因素对微乳液聚集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Wo以及表面活性剂种类。同时,参考了径向分布函数辅助验证结构信息。研究发现,温度的降低会导致水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并且水核尺寸也会随之增大;当体系中Wo较大时,可以形成较大的水团,并吸引较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周围;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大时,聚团中的表面活性剂数量也越大,但对水核尺寸影响不大。(5)考察了基于LS-mn的scCO2微乳液对IL([Bmin][BF4])的增溶性能。实验发现,相同条件下,LS-54体系对IL的溶解能力最强,LS-36体系相对较弱。微乳液体系对IL的溶解能力随Wo的增加而增强,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不敏感。另外,适量乙醇的加入会降低体系的浊点压力,但对IL溶解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6)考察了基于LS-36的scCO2微乳液对AgNO3的增溶性能。研究发现,Wo的增加能显着提高体系对AgNO3的溶解,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增溶AgNO3的能力影响不大。另外,温度对AgNO3勺溶解能力提高不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喻文[8](2015)在《超临界CO_2微乳液相行为、微观结构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溶剂是绿色化学化工生产的关键。超临界CO2(scCO2)微乳液作为一种新兴绿色溶剂,在分离提纯、化学反应和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是绿色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入认识这种复杂体系的热力学相行为是应用的基础。将scCO:微乳液用于选择性增溶稀水溶液中的目标产物,能克服传统方法所面临的能耗大、树脂易堵、工序复杂以及膜选择性要求高等缺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此,论文中以1,3-丙二醇(1,3-PDO)稀水溶液模拟生物发酵液,以scCO:为溶剂,不含氟的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Ls-mn为表面活性剂,对由此构成的scCO2微乳液体系进行热力学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相行为研究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证明表面活性剂Ls-mn能用于形成稳定scCO:微乳液,其微水环境的极性和增溶能力均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大;对比Ls-54/CO2/H2O、Ls-45/CO2/H2O和Ls-36/CO2/H2O叁个体系浊点压随温度变化曲线发现,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微乳液稳定性影响显着;亲CO2的PO基团越多,越有利于在低压下形成微乳液;亲水的EO基团越多,水核结构越稳定。(2)对Ls-mn/CO2/H2O体系和Ls-mn/CO2/H2O/1,3-PDO体系的相行为研究发现,在温度一定时,通过简单调节体系压力,能选择性增溶1,3-PDO稀水溶液,且增溶效果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含水量密切相关。提高Ls-54浓度(>0.0051mol·L-1),或增大含水量W0值(≥10)时,微乳液体系增溶能力加强,实现选择性增溶1,3-PDO的可控压力范围增大,有利于稀水溶液增浓。Ls-45型scCO2微乳液在较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和较低含水量条件下就能实现选择性增溶1,3-PDO,且实现选择性增溶1,3-PDO的可控压力差也较大;在Ls-45浓度为0.0050mol·L-1时,含水量仅6.8,即能实现选择性增溶25wt%.5.0wt%和7.5wt%的1,3-PDO稀水溶液,且最大压差分别为1.48MPa (44.0℃时)、1.02MPa(38.0℃时)和0.98MPa(38.0℃时)。(3)针对基于Ls-36的scC02微乳液对1,3-PDO稀水溶液增溶特性研究发现,需要在较高含水量条件下才能实现选择性增溶稀水溶液中1,3-PDO。并发现,加入少量助溶剂乙醇能明显地改善Ls-36型微乳液对1,3-PDO的增溶能力,Ls-36浓度越大,实现选择性萃取的可控压力范围也越大。(4)为了认识Ls-mn型scCO2微乳液微观结构,用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Ls-mn/CO2/H2O/EtOH四元体系和Ls-mn/CO2/H2O/EtOH/1,3-PDO五元体系发现,基于Ls-mn的scCO2微乳液体系中均形成了类球状微乳液聚团。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证明,Ls-54能够用于形成稳定scCO:微乳液;由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可知,该体系能用于增浓1,3-PDO稀水溶液。通过分析Ls-54/CO2、CO2/H2O和Ls-54/CO2/H2O体系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于Ls-54的scCO2微乳液的形成机理,认为水分子簇是形成scCO2微乳液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2)

李琪,银建中[9](2015)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技术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和微乳液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微乳液的优点,拓展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文中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体系的结构表征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展,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萃取应用在分离发酵液方面的研究,同时分析讨论了含有离子液体的新型微乳液体系类型和纳米材料应用情况。作为典型绿色溶剂,包含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体系是绿色化学的热点课题,它既对环境友好又扩大了绿色溶剂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崔波,董朝霞,李翼,林梅钦[10](2013)在《超临界CO_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超临界CO2、水、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和助表面活性剂乙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超临界CO2微乳液。采用容积可变的高压可视相态釜,考察了温度、水含量和AOT含量对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水含量(水含量不高于1.210%(w))时,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水含量(水含量为1.620%(w))时,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OT含量的增加,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温度下,AOT含量与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的变化关系相一致。(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3年03期)

超临界微乳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乳液是指粒径10-100nm的两种不混溶液的透明的分散体系,即在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将一种介质分散到与此介质不相溶的另外一种介质中的光学透明体系,其中占主体量的介质称为连续相,含量较少的介质称为分散相。最初的微乳液由水和油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得到,形成了W/O、O/W及双连续型叁种不同的微乳液体系,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能够通过在溶剂中的自组装形成独特的结构形式(例如:胶束、反胶束等),对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观结构进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这能够决定微乳液的功能、性质和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溶剂向着绿色无污染的方向发展,人们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良好的绿色溶剂,其具有无毒、易得、不易燃、性质可调、温和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31.1℃及7.38MPa)等特性,与油相类似,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对极性分子来说它是一种很差的溶剂,由此可以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形成微乳液体系以拓展其应用范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前提,就是必须找到能溶解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表面活性剂,并且溶解度能够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之上,才能够形成微乳液(W/C型)。找到相关的表面活性剂之后,由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超临界二氧化碳相结合可以形成很多结构形式以及不同形状的微乳液液滴,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微乳液形状会发生转变,这可能会对微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以后的材料合成、聚合和化学反应等应用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离子液体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出现在人们事业当中,离子液体是室温下的熔融盐,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对很多极性物与非极性物都有较强的溶解性,使很多化学反应都能在其均相中完成,人们在思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否与极性的离子液体形成IL/C或者C/IL型的微乳液以促进两种绿色溶剂的共同发展。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萃取分离、化学反应和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兴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很多潜力很大的应用,未来可能应用到对石墨烯的剥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微乳液论文参考文献

[1].任泓睿,银建中.分子模拟在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构建机理上的应用[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2].祁建磊,徐琴琴,银建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及离子液体微乳液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包磊,陈杨,胡冬冬,宗原,赵玲.助剂对含氟表面活性剂构建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4].郑环达,钟毅,郑来久,韩建国,毛志平.超临界CO2微乳液及其在纺织中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9

[5].李颖.超临界CO_2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的分子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7

[6].李颖,银建中.含离子液体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分子模拟[J].应用科技.2018

[7].梁向东.超临界CO_2包H_2O/IL型微乳液相行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8].喻文.超临界CO_2微乳液相行为、微观结构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9].李琪,银建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及应用[J].应用科技.2015

[10].崔波,董朝霞,李翼,林梅钦.超临界CO_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研究[J].石油化工.2013

标签:;  ;  ;  ;  

超临界微乳液论文-任泓睿,银建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