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萃取剂论文-冯硕

无机萃取剂论文-冯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机萃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机磷,有机相,反萃取,分析方法

无机萃取剂论文文献综述

冯硕[1](2019)在《铀、钼有机萃取剂中无机磷的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和建立了铀、钼有机萃取剂中无机磷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100 g·L~(-1)的Na_2CO_3溶液为反萃取剂反萃取有机相,反萃取相比为1:1,反萃取时间为1 min,连续萃取3次,温度为25~30℃,无机磷的反萃取率优于98.0%。采用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反萃取溶液中磷的含量,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6.3%~101.0%。该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准确度良好,加标回收率符合要求,适用于铀、钼萃取有机相中无机磷含量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地质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肖锦华,曾敏,周航,廖柏寒[2](2009)在《叁种无机萃取剂去除土壤中Pb Cd的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萃取实验,比较了HCl、Na2S2O3、CaCl23种常用无机萃取剂对重金属Pb和Cd的萃取效果,并通过改变萃取条件(萃取剂浓度、时间、固液比、萃取次数和温度),以期找到各种萃取剂达到最大萃取效率时所需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剂浓度对于萃取效率的影响最大,随着浓度的提高,3种萃取剂对Pb、Cd的去除作用增强;固液比和萃取次数对Pb、Cd的去除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时间对两金属的去除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本实验条件下,达到萃取平衡所需时间很短;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很小。本实验中,HCl去除Pb、Cd的能力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萃取剂。对Cd进行萃取时,需增加萃取次数才能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肖锦华[3](2009)在《无机萃取剂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湖南省郴州柿竹园和衡阳水口山两个典型矿区附近重金属污染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土壤性质及重金属污染类型,选用无机萃取剂中具有代表性的酸(HCl)和盐(Na2S203.CaCl2)进行萃取试验,通过改善萃取条件的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各重金属达到最大去除率时的条件组合。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萃取前后土壤的Pb.Zn.Cu和Cd进行形态分析,讨论叁种萃取剂对重金属Pb.Zn.Cu和Cd的萃取效率及形态变化特征。最后通过大豆幼苗毒性试验来检验化学萃取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叁种萃取剂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单因子实验结果有相当高的可靠性,对各萃取条件的水平选择及影响大小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但在较次要影响因素的具体水平上存在偏差。综合实验结果认为,对叁种萃取剂萃取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均为萃取剂的浓度,其次是土液比和萃取次数,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最小。(二)叁种萃取剂中对Pb.Zn.Cd.Cu萃取效果最好的为HCl,最佳条件组合为:HCl浓度为100 mmol·L-1,时间3-4 h(郴州3 h,衡阳4 h),温度30℃,固液比为1:15,连续萃取2-3次以上。最佳萃取条件下,郴州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51.23%、Zn-20.16%、Cd-82.55%、Cu-44.17%,衡阳土壤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61.02%、Zn-17.52%、Cd-77.34%、Cu-74.58%。Na2S2O3作为萃取剂时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浓度为100 mmol·L-1,萃取时间为3 h,土液比为1:15,温度为40℃,萃取2-4次。最佳萃取条件下,郴州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21.11%、Zn-5.11%、Cd-73.15%、Cu-29.12%,衡阳土壤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55.12%、Zn-12.90%、Cd-58.78%、Cu-66.04%.CaCl2对两种土壤中Cd的萃取效果最好。达到最佳萃取效果时的条件组合为CaCl2浓度为100 mmol·L-1,萃取时间4 h,温度(郴州40℃,衡阳35℃),土液比(郴州1:10,衡阳1:15),萃取次数为郴州3次衡阳4次。最佳萃取条件下,郴州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7.85%、Zn-15.18%、Cd-78.74%、Cu-0.01%,衡阳土壤叁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Pb-39.66%、Zn-18.31%、Cd-65.28%、Cu-20.39%。(叁)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表明,化学萃取会使各金属在土壤中形态分布发生变化,萃取后各金属的交换态含量都显着下降,其他形态含量也有一定的下降,其中残渣态的含量虽下降但百分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化学萃取会使部分残渣态金属解析,但解析量很小。(四)用最佳萃取条件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大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萃取在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同时会造成土壤pH改变及营养元素的流失。萃取后土壤中,CaCl2处理的土壤中种子发芽率最高,为100%。HCl和Na2S2O3处理后的土壤中种子发芽率均较低。因此,使用无机萃取剂处理后土壤需要进一步改良才能有利于植物种植。(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09-06-01)

无机萃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萃取实验,比较了HCl、Na2S2O3、CaCl23种常用无机萃取剂对重金属Pb和Cd的萃取效果,并通过改变萃取条件(萃取剂浓度、时间、固液比、萃取次数和温度),以期找到各种萃取剂达到最大萃取效率时所需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剂浓度对于萃取效率的影响最大,随着浓度的提高,3种萃取剂对Pb、Cd的去除作用增强;固液比和萃取次数对Pb、Cd的去除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时间对两金属的去除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本实验条件下,达到萃取平衡所需时间很短;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很小。本实验中,HCl去除Pb、Cd的能力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萃取剂。对Cd进行萃取时,需增加萃取次数才能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机萃取剂论文参考文献

[1].冯硕.铀、钼有机萃取剂中无机磷的分析方法研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9

[2].肖锦华,曾敏,周航,廖柏寒.叁种无机萃取剂去除土壤中PbCd的条件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3].肖锦华.无机萃取剂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标签:;  ;  ;  ;  

无机萃取剂论文-冯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