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备课组论文-王慧

学习型备课组论文-王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习型备课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备课组,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跨班走教

学习型备课组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19)在《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得到重视,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是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备课环节,备课组学习共同体成员在交流碰撞中共同成长,可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上课环节,通过观摩课、公开课、跨班走教的探讨课、师徒结对的互助课,可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9年07期)

郭婧[2](2017)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备课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备课组作为学校内教师最小的组合群体,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层组织,是教师直接面对的、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组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学校备课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最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成长。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强调教师合作分享的概念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把它当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教师合作,与我国传统的学校组织——备课组的活动方式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备课组是否就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或者备课组是否具有发展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潜质,则需要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框架来剖析备课组的现状。通过对备课组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探讨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依据研究结果构建了四个维度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备课组现状”分析框架,采用自编问卷、个案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教师对备课组现状的认识,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备课组的现状。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备课组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还有一定的差距,四个维度中,分享的决策因素得分最低,是最需要关注的层面。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来看,教师的性别、教龄、受教育程度等并不是影响备课组转变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决定性因素。具体来看:(1)备课组缺失了共享的价值愿景,教师个人的价值愿景则主要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2)教师基本认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性,但分享性活动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备课组以集体备课、听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备课组活动记录不完善,没有形成共享性的集体知识。(3)备课组长是学科领头人,但难以实现竞聘上岗,教师基本不参与组内决策。(4)备课组支持性政策制度缺失,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合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学校在为备课组提供资源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分析发现,备课组忽视了共享的价值愿景的重要性、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考核评价强调竞争、学校管理过于强调规则与控制、教师工作负荷过重以及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备课组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差距。备课组要自下而上建立共同愿景,通过确立教师个人愿景、备课组成员的讨论,最后形成共同愿景;教研活动要注重计划性和多样性,并重视集体知识的积累;备课组要选拔优秀备课组长,同时让教师参与组内决策;学校要通过合理调动各种资源,给备课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20)

缪伟东[3](2016)在《建设学习型微团队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积极探索改革教师的备课模式,原来有些实行个人备课形式,发现同科教师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合作;或者即使是集体备课,有些也只是重形式,而轻实效。为此,学校应积极转型,构建学习型备课组。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为例,从创设平台、营造氛围、培养核心、倡导反思等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初中学习型备课组的设想,以供同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6年07期)

黄琦[4](2015)在《“固定课型”研讨——英语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课型"研讨作为英语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有效载体,对备课组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阅读课型研讨为例,从研讨的深度、广度及教师的内驱力、学习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意义。(本文来源于《基础外语教育》期刊2015年04期)

缪伟东[5](2015)在《建设学习型微团队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采用的传统集体备课形式目前已不适用,逐渐成为"做秀之举",教师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为此,学校应积极转型,构建学习型备课组。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为例,从创设平台、营造氛围、培养核心、倡导反思等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初中学习型备课组的设想,供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5年03期)

伍岚[6](2014)在《关于建设学习型备课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型组织理论从产生到兴起至今不过只有二十多年时间,但它却在世界管理学领域和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学者们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企业、学校、医院在内的各种组织机构以及政党、国家改善自身管理缺陷,寻求可持续发展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笔者所处的S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团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明显阻碍,因此,本人汲取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对备课组的学习力现状、学习障碍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提出改善备课组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为建构学习型备课组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情况、研究成果进行概述。第二部分首先解释“学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备课组”等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然后从备课组对教师学习的支持情况、备课组团队学习情况、备课组教师行动反思情况、备课组组织学习障碍类型情况共四个方面对备课组的学习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备课组组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是对备课组学习障碍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和原理归纳出了备课组学习障碍的叁个主要类型:“我就是一个教书匠”、迷信经验、团队智障,并对这叁类学习障碍背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备课组如何消除现有学习障碍,构建学习型备课组的问题提出叁种对策和建议:重建备课组共同愿景、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建立深度汇谈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熊丽萍[7](2014)在《建设学习型备课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策略包括:强化学习力;构建快乐工作文化;致力创新。(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04期)

黄迪清[8](2013)在《新课改形势下备课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备课组作为教研组下设的基本单元,其工作的实效性决定了一个学校学科教学改革的成效性,如何把备课组建设成适应新形势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了当务之急.本文抓住"人"、"事"和"资源"叁者的内在关系,从叁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建设实践.(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S1期)

曹银海[9](2013)在《创建学习型备课组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精细化管理中,学校非常重视备课组的建设。备课组是学校教研活动的最小单位,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发展。某校高中信息技术备课组一直实行的是传统备课组管理,存在组内凝聚力不强、各项活动程序化,缺乏学习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借助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某校信息技术备课组的实际,在一个学年的教研活动中,尝试进行学习型备课组创建的实践研究。研究的主要过程是:通过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学校高中信息技术备课的现状,对学习型备课组和传统备课组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学习型备课组的影响因素,来设计多项活动进行创建。第二个阶段主要围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五项修炼展开切实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个人愿景的提炼和总结来构建共同愿景,用规范化的集体备课来巩固,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团体;立足校本教研,通过开展校级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改善心智模式;通过制定教师发展规划,青蓝结对工程进行帮扶和落实,实现自我超越;利用“左手栏”技术分享集体智慧,推动团体学习;运用系统思考,搭建多种平台,助理教师成长。研究结果发现:从实践的角度看,通过1年的创建过程,使得传统型的备课组向学习型备课组转变,获得初步成果。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学备课组的建设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发展,教学技艺得以提升,教科研水平得以提高,间接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备课组管理的优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3-15)

赵俊[10](2012)在《以备课组为载体,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备课组是教师校内合作的基层组织,通过骨干教师观摩课引领示范、各种层次的公开课以及多种形式的"磨课"和点课,可以有效创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为教师的职业未来开辟新天地。(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中)》期刊2012年12期)

学习型备课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备课组作为学校内教师最小的组合群体,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层组织,是教师直接面对的、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组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学校备课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最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成长。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强调教师合作分享的概念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把它当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教师合作,与我国传统的学校组织——备课组的活动方式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备课组是否就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或者备课组是否具有发展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潜质,则需要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框架来剖析备课组的现状。通过对备课组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探讨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依据研究结果构建了四个维度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备课组现状”分析框架,采用自编问卷、个案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教师对备课组现状的认识,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备课组的现状。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备课组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还有一定的差距,四个维度中,分享的决策因素得分最低,是最需要关注的层面。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来看,教师的性别、教龄、受教育程度等并不是影响备课组转变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决定性因素。具体来看:(1)备课组缺失了共享的价值愿景,教师个人的价值愿景则主要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2)教师基本认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性,但分享性活动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备课组以集体备课、听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备课组活动记录不完善,没有形成共享性的集体知识。(3)备课组长是学科领头人,但难以实现竞聘上岗,教师基本不参与组内决策。(4)备课组支持性政策制度缺失,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合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学校在为备课组提供资源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分析发现,备课组忽视了共享的价值愿景的重要性、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考核评价强调竞争、学校管理过于强调规则与控制、教师工作负荷过重以及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备课组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差距。备课组要自下而上建立共同愿景,通过确立教师个人愿景、备课组成员的讨论,最后形成共同愿景;教研活动要注重计划性和多样性,并重视集体知识的积累;备课组要选拔优秀备课组长,同时让教师参与组内决策;学校要通过合理调动各种资源,给备课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习型备课组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成才之路.2019

[2].郭婧.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备课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3].缪伟东.建设学习型微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J].考试与评价.2016

[4].黄琦.“固定课型”研讨——英语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有效载体[J].基础外语教育.2015

[5].缪伟东.建设学习型微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

[6].伍岚.关于建设学习型备课组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熊丽萍.建设学习型备课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现代企业教育.2014

[8].黄迪清.新课改形势下备课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实践[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曹银海.创建学习型备课组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0].赵俊.以备课组为载体,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J].新课程学习(中).2012

标签:;  ;  ;  ;  

学习型备课组论文-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