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区论文-寿春光,王景发,赵艺源

湿润区论文-寿春光,王景发,赵艺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润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土壤温度,土壤水分

湿润区论文文献综述

寿春光,王景发,赵艺源[1](2019)在《半湿润区秸秆覆盖还田对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黑土秸秆覆盖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垄作(CK)、免耕无秸秆覆盖(NT-0)、秸秆覆盖量33%(NT-33)、秸秆覆盖量67%(NT-67)和秸秆覆盖量100%(NT-100)5种处理土壤表层温度、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玉米苗期,土壤表层温度变化趋势为NT-100<NT-67<NT-33<NT-0≤CK,土壤表层温度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降低,NT-100处理土壤表层温度比CK低近1.97℃,而NT-67、NT-33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4%、3.2%,NT-0与对照温度差异不显着;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与温度呈相反变化趋势,即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表层水分含量逐渐升高,各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8%、31%、34%、40%。(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颖,秦乃群,高敬伟,杜盼,方盛田[2](2019)在《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豫西南半湿润区自然资源特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围绕小麦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因素进行开发攻关,集成了以"选择生态适应性良种,增强抗灾减损能力;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稳产高产基础;增施有机肥菌肥,改善供肥结构;推广窄行精准匀播模式,提高播种质量;浇好‘越冬水’,促丰产防春旱,优化成产因素;推广绿色防控新措施,提升农药减施增效水平"为核心的一套"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通过加强示范推广领导、依托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借力项目驱动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等措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刘学彬,牛婷婷[3](2019)在《会宁县南部半干旱湿润区玉米减穴增株合理施肥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研究耐密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肥料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甘肃半干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肥料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年降雨量400 mm左右的半干旱湿润区,67 500粒/hm~2密度双粒播种,经济最佳施肥方案为N 187.6 kg/hm~2,P2O598.2 kg/hm~2,K2O 85.3 kg/hm~2;90 000粒/hm~2高密度叁粒播种,经济最佳施肥方案为N 242.8 kg/hm~2、P2O5114.2 kg/hm~2、K2O 68.1 kg/hm~2。(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4期)

朱云鹏,王霖,党亚爱,王国栋[4](2019)在《施氮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施氮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设置0 kg·hm~(-2)(N0)、100 kg·hm~(-2)(N100)、200 kg·hm~(-2)(N200)、300 kg·hm~(-2)(N300)和400 kg·hm~(-2)(N400)5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施氮(N0)处理相比较,施氮处理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量和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增加,而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两年的冬小麦耗水量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N100、N200>N0>N300、N400;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但N200与N300及N300与N400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200 kg·hm~(-2)时冬小麦既能高产,也可高效利用土壤水分。(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言亮[5](2019)在《湿润区水循环条件对土壤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特征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区土地质量状况与表层土壤中化学组分和金属元素富集状况之间密切相关,尤其在我国降水充沛的湿润地区,地表-地下强径流的水循环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壤中金属元素迁移-富积,进而形成流域尺度上不同单元分区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的区位差异特征,主导影响因素与机制如何,阐明这些科学问题对于我国湿润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田分布区为重点研究区,基于2379组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水样,以及5803组表层(0-20cm深度)土壤样品、1962组的包气带土样(0-60cm深度,间距10cm)和现场调查与监测资料,通过地层岩性、包气带渗透性、径流水力梯度、水势高程、潜水水位埋深和上游来水通量等水循环条件对土壤中Zn、Cu和Cd等元素分布差异性的影响特征与机制研究,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性认识。1、建立了流域尺度的水循环条件对土壤中元素含量分布差异性影响特征与机制的分区研究方法,划分了基于水循环系统的分区研究单元,并查明不同分区地表-地下径流的水循环条件,包括包气带岩性与渗透性、地下水埋藏状况、地下水动力场系统组成与分区、上游来水通量、水势高程与水力梯度,以及研究区土壤中Zn、Cu、Fe、Cd、Cr、Pb、Hg和As等元素含量分布的区位特征和不同单元分区土壤中Zn、Cu、Cd等元素有效态含量分布差异特征,奠定了水循环条件对土壤元素分布差异性影响特征与机制的研究基础。2、阐明同一流域自上游至下游的不同分区表层土壤中Zn、Cu、Cd、Cr、Pb、As、Hg元素含量、丰缺程度和潜在生态效应都明显不同,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集合式富聚特征:土壤中这些金属元素变异程度的大小次序为As>Cd>Hg>Zn>Cu>Pb>Cr。其中在上游低山-丘陵区(IV、V分区)的土壤中,Zn、Cu、Cd、Pb、Hg和As元素含量分布的空间变异强度较大;在下游平原区(I、II分区),上述元素含量分布的空间变异强度较小。在地表-地下径流水通量较大的丘陵-河谷区(III分区),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含量分布也呈现上、中、下游明显分带性的差异特征。3、发现包气带岩性、地层结构与渗透性、径流水力梯度、水势高程、潜水位埋深和上游来水通量等水循环条件,对湿润区土壤中Zn、Cu和Cd等元素富集状况具有显着影响。土壤中Zn、Cu和Cd等含量随土壤中粘土矿物占比率的增大(渗透性减小)而增加,随径流水力梯度增大而减少;在潜水位埋深<2.0 m的区域,水位埋深越小,表层土壤中Zn、Cu和Cd等元素含量越高;越向下游平原区,单位体积水通量对应的土壤中Zn、Cu和Cd等元素含量越高。4、揭示了上述水循环条件对土壤中Zn、Cu和Cd等元素富集影响机制,在远离坡洪积物源影响区存在多项影响因素“耦合增强”(1+1>1)效应,在坡洪积物源影响区范围内存在多项影响因素“耦合弱化”(1+1<1)效应。在下游平原区,诸多影响因素耦合的“1+1>1”效应显着,相关性较强;包气带岩性、影响土壤渗透性的粘土矿物占比率和上游来水通量的耦合影响,呈现“耦合增强”(1+1>1)效应。在上游低山-丘陵区,诸多影响因素耦合的“1+1<1”效应显着,相关性较差;水势高程和地下水位埋深的耦合影响,呈现“耦合弱化”(1+1<1)效应。5、采用不同评估方法的研究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效应总体上以“中等”为主,各分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分布范围所占比率的大小顺序为平原区下部(I分区)>平原区上部(II分区)>低山-丘陵区(IV、V分区)。在下游平原区,尤其青弋江流域下游区土壤中Cd、As和Hg等的潜在生态风险分布区域较大,应是重点防控区,以Cd和Hg生态风险防控为主。在中部及上游区,需严控人类活动产生的含Cd、Hg和As污染物进入地表-地下径流水体中,也不宜通过增加K、P肥施用量来改变该区土壤中K、P含量缺乏问题,影响该区的集中供给饮用水源补给涵养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9-05-25)

王威[6](2019)在《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鲁中南半湿润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鲁中南半湿润区的平邑-费县岩溶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重点开展了岩溶水系统组成、水流系统结构及水动力场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开展了岩溶水系统分区、概念模型构建和岩溶水形成年龄与可更新能力研究,取得如下新认识:1、查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具有“两源多汇、多层位储水、多条断裂复杂控水”的特征和“硬结构”组成,揭示了该区岩溶水系统的同一分区、不同深度赋存不同可更新能力的岩溶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具有2个直接补给区、1个间接补给区和3个汇排区的功能分区特征。直接补给区补给水源较充沛,渗透性较强,水-岩水动力侵蚀性强;汇排区的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 m~3/d,水-岩作用的水动力侵蚀性较弱。3、阐明不同分区或不同子系统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明显不同。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3~17年,汇排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14~25年。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46~3808年,且岩溶水埋深越浅,其形成年龄越小;汇排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046~5403年,且越远离补给区、径流路径越长,其形成年龄越老。4、发现,岩溶水中~(14)C含量的分段值,与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特征。在汇排区,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趋势特征;在直接补给区,除Ca~(2+)和Mg~(2+)外,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弱,与频繁的复杂补给和较强的水动力侵蚀有关。5、揭示不同分区、不同层位岩溶水可更新性差异特征的主要因素、机制和影响模式,它主要受岩溶水径流途径长度、埋藏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状况,以及地表产汇积水状况和补给水源充沛程度控制。在直接补给区,陆表植被越发育,越有利于岩溶水系统获得更多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汇排区,强烈的规模化人工开采,易利激发或促进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提高和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增加。6、阐明研究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需要侧重岩溶水资源的开发方式管控、开发范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在直接补给区,需要增强松、柏、刺槐和荆条等乔灌木生态覆盖,提高岩溶水资源涵养保护能力;在汇排区,需要增强多阶层的水土保持保护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刘琼玉[7](2019)在《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景观动态多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并未提及建设项目尺度幅度大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尤其是长距离线型建设项目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很难进行定量评价,因此本文将针对导则中尚未明确的这个问题从景观尺度幅度变化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为研究对象,结合ArcGIS、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空间统计学等方法,按照大、中、小叁个不同尺度幅度和叁个时期从景观空间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平均生物量等指数来评价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从生态完整性评价的角度反映出规划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叁个不同尺度下的景观动态评价结果综合讨论景观多样性指数值过低的原因。由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不同时期各尺度下的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均比较明显,但是每个时期的各植被景观类型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平均生物量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各尺度下的景观都保持了良好的生态完整性。2.从叁个时期内各研究区平均生物量这一评价结果来看,同一尺度下的生物量值基本保持不变,在住宅用地、工矿用地等呈现逐阶段增加的情况下,植被的优势度也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影响下,生态环境仍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3.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处于大尺度(纬度)上的我国中温带湿润区到半湿润区呈现由林地生态系统向耕地生态系统过渡的地域空间分域,这种分布主要是受大气候影响,处于中等尺度(省域)上的辽宁省中温带湿润区到半湿润区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大尺度的规律,由此可见在大中尺度下由大气候主导的生态环境适合做生态规划。4.处于最小尺度(市域)上的沈阳市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因土壤、地表水、小气候、地下水差异会形成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景观类型,以人类为主导的作用在增强,如果对景观多样性指数的计算还是从植被大类下进行评价,可能会导致景观多样性指数的评价值过低,因此景观生态学法在小尺度上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植被类型进行细致分类。(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9-01-04)

段琪彩,黄英,韩焕豪,王树鹏,张雷[8](2018)在《云南半湿润区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开展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对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半湿润区的大理、建水和砚山试验点2016及2017年灌溉试验为基础,通过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各试验点水稻需水规律。结果显示,各试验点水稻需水量变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建水和砚山最大值出现在抽穗开花期,大理最大值还出现在乳熟期。各试验点水稻生育期日均ET0在3.6~4.6 mm之间,过程随生育期呈线性减小趋势;日均ETc在4.1~5.1 mm之间,过程随生育期呈单峰变化趋势;作物系数在1.06~1.16之间,过程随生育期呈单峰变化趋势,返青期平均值为0.93,抽穗开花期为1.24,黄熟期为1.02。水稻生育期内降水量利用率在80%以上,占耗水量的70%左右。降水量对水稻灌溉定额和灌水量、排水量的影响较大,水稻生育期与雨季同步可充分利用降水灌溉,节约水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李泳霖,王仰仁,孙小平,郑志伟[9](2018)在《基于湿润区分层假定对Green-Ampt模型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假定入渗过程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入渗前期土壤饱和区与非饱和区厚度之比为一常数2β,非饱和区厚度随着入渗的进行而逐渐增大;入渗后期非饱和区的厚度不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只有饱和区厚度随时间变化,基于此对Green-Ampt模型进行了改进。用传统Green-Ampt模型和改进模型对6组入渗测试资料进行拟合,传统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82(6组数据的平均值),相比传统模型,改进模型的拟合精度明显提高,相关系数提高了0.016,达到0.998(对应β=15);其中两组数据的效果尤为明显,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07和0.04,均达到了0.99以上。改进模型与传统模型同样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但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拟合得到的稳定入渗率更接近于测试值,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符静[10](2018)在《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态学、气候学、水文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本文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编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气候变化下南方湿润区典型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选取作物植被(水稻)需水以及非作物植被(林地)适宜生态需水为研究指标,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RS和GIS技术的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从地理空间信息视角,实现了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量、参考作物蒸散量、植被需水量、植被缺水量等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并建立了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推进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及相关要素时空制图研究与应用,有利于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农业发展、森林保护等,可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从单纯自然生态耗水逐步向人工合理调配高效耗水发展。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及地表关键物候参数,采取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提取,该算法稳定性强且分类结果精度较高。同时,基于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等验证的样本数据,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近16 a来,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年份显示出各地类明显的面积差异,且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转化颇为剧烈。(2)基于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月气候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是年均ET0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相对湿度下降提高了 ET0值。春季ET0增加是由相对湿度下降和最高气温上升引起的,夏、秋、冬叁季ET0减少主要与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有关。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降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ET0显示出不同时间尺度(年、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3)利用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以及林地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时间上,早稻有效降水呈上升趋势,而晚稻有效降水、林地植被(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有效降水均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早稻有效降水表现出一定的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特征,晚稻有效降水变化大致呈自东南、西北两侧向中部递减趋势。受地形因素影响,林地植被有效降水空间格局较为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4)利用植被系数法计算得到作物生育期蒸散量以及林地生长季植被蒸散量。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蒸散量、林地植被蒸散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晚稻蒸散量显着下降。空间上,早稻蒸散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晚稻蒸散量有明显的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林地植被蒸散量变化以西北向东南增加趋势为主,均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5)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需水量、林地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需水量、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作物需水量显着下降。空间上,作物需水量分布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特征,且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以及山区丘陵的盆地、谷地等需水量相对较大。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受地形影响,地势相对较高的山地、丘陵等需水量较大,同时依赖于不同类型植被的分布面积,植被分布范围大,则生态需水量大,反之,分布范围小,则需水量小。(6)全面系统分析了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林地生态缺水量以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的时空特征。时间上(1960—2015年),作物灌溉需水量、作物缺水量及区域植被生态缺水总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均有上升趋势。空间上,早稻灌溉需水量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晚稻灌溉需水量有明显的自西北、东南两侧向中部递增趋势;作物缺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空间格局基本一致。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空间格局取决于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及其生长季内有效降雨量,林地植被分布广泛地区,需水量较大,缺水量也大,但由于受地形雨影响,提高了有效降水,可能降低林地植被生态缺水量。(7)以Visual Studio 2010开发软件、C#编程语言和Winform窗体工具为基础,建立湖南省植被生态需水分析系统(iGeoVEWRs vl.0),通过创建程序脚本以快速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以及理论增雨量。(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湿润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豫西南半湿润区自然资源特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围绕小麦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因素进行开发攻关,集成了以"选择生态适应性良种,增强抗灾减损能力;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稳产高产基础;增施有机肥菌肥,改善供肥结构;推广窄行精准匀播模式,提高播种质量;浇好‘越冬水’,促丰产防春旱,优化成产因素;推广绿色防控新措施,提升农药减施增效水平"为核心的一套"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通过加强示范推广领导、依托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借力项目驱动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等措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润区论文参考文献

[1].寿春光,王景发,赵艺源.半湿润区秸秆覆盖还田对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2].王颖,秦乃群,高敬伟,杜盼,方盛田.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刘学彬,牛婷婷.会宁县南部半干旱湿润区玉米减穴增株合理施肥研究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4].朱云鹏,王霖,党亚爱,王国栋.施氮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

[5].田言亮.湿润区水循环条件对土壤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特征与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9

[6].王威.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7].刘琼玉.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景观动态多尺度分析[D].沈阳大学.2019

[8].段琪彩,黄英,韩焕豪,王树鹏,张雷.云南半湿润区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9].李泳霖,王仰仁,孙小平,郑志伟.基于湿润区分层假定对Green-Ampt模型的改进[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8

[10].符静.南方湿润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湿润区论文-寿春光,王景发,赵艺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