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会徽论文-杨涵雅

世博会会徽论文-杨涵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世博会会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图案,对称手法,平面设计

世博会会徽论文文献综述

杨涵雅[1](2015)在《传统吉祥图案中对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的对称手法表现更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将其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是传统艺术和文化精神的自我延续,也是当今时代发展设计"以人为本""本土化"的要求。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软件等手段的增加,使很多人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传统的图案和手法,导致平面设计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总是故意追求一些"徒具其型"的设计方案,未能将设计提升到新的层次,对设计的发展构成了负面影响。传统吉祥图案的数量较多,对称手法的应用更是文化的积累,将其有效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5年11期)

[2](2015)在《2015米兰世博会会徽“迭彩文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吉祥物Foody,由多种水果蔬菜聚集而成,迎合"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Foody是11种水果的组合体,看上去像个身着彩装的球状小丑。Foody设计得有鼻有眼,还有嘴巴,但它不能说话,因为在意大利人的创意中,这个吉祥物就是一只纯粹的水果,会滚动、会摇摆、会点头,可就是不能说"人话"。(本文来源于《当代学生》期刊2015年09期)

林扬[3](2014)在《世博会会徽图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渐昌盛,由我国承办的大型国际会议越来越多。随着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博览会的顺利召开,世博会会徽作为这些博览会的视觉形象符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改变,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从早期复杂的招贴画形式到今天简约抽象的标识形式,世博会会徽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痕迹,折射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一整套价值观、信仰和习俗,并且这些表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时代赋予世博会不同的主题,而主题又给了会徽设计极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些会徽诞生和应用的背后,同时也能反映出会徽设计的历程和新的发展趋势。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也正是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世博会会徽是文明的见证,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随着一届又一届举世瞩目的世博会的举办,世博会这一文化瑰宝虽然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但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以世博会会徽为切入点,研究世博文化,从视觉方面丰富世博的理论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杨超[4](2011)在《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社会和文化话语意义产生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语言不再是意义构建的唯一手段,图像、声音和手势等交流模态也不再作为副语言在语言交流中起着辅助作用,而是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从功能符号学的视角,在克瑞斯和斯文提出的视觉语法基础上,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向读者揭示了会徽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李尚珂[5](2011)在《从符号学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是这届世博会的符号之一,传递着世博会的理念,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符号学入手,试分析其能指和所指,并从符号解码的角度,发现其中的中国文化和中西方共同的价值观念,阐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1年05期)

许耀元,王磊[6](2011)在《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声音、颜色等符号资源也成为构建意义的表现形式。克瑞斯和勒文所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来分析图像。本文利用该理论,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描述图像是如何构建意义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杨凯红[7](2010)在《从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看当代标志设计的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论述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设计形态变化的美学规律,阐释标志设计发展脉络。上海世博会标志图案设计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图形创意、艺术表现和哲学思辨,体现出了当代标志设计图式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0年12期)

[8](2010)在《解读世博会会徽》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于2004年11月29日于上海揭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揭晓会徽。这次世博会会徽的征集和产生,凝聚了海内外有关专家和各(本文来源于《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叁年级)》期刊2010年05期)

秦凤岗[9](2010)在《上海世博会会徽与吉祥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在5月1日正式开幕,2004年11月29日会徽揭晓,2007年12月18日吉祥物揭晓。上海世博会会徽(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会财会》期刊2010年05期)

[10](2010)在《上海世博会专页(之十叁) 历届世博会会徽精品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博会形象的视觉灵魂,世博会会徽在历届世博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里,本刊精选了一部分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供读者重温各届世博会的辉煌和分享创作者们的激情。(本文来源于《对外传播》期刊2010年05期)

世博会会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吉祥物Foody,由多种水果蔬菜聚集而成,迎合"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Foody是11种水果的组合体,看上去像个身着彩装的球状小丑。Foody设计得有鼻有眼,还有嘴巴,但它不能说话,因为在意大利人的创意中,这个吉祥物就是一只纯粹的水果,会滚动、会摇摆、会点头,可就是不能说"人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博会会徽论文参考文献

[1].杨涵雅.传统吉祥图案中对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5

[2]..2015米兰世博会会徽“迭彩文字”[J].当代学生.2015

[3].林扬.世博会会徽图形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杨超.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

[5].李尚珂.从符号学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J].青年文学家.2011

[6].许耀元,王磊.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7].杨凯红.从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看当代标志设计的新发展[J].装饰.2010

[8]..解读世博会会徽[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叁年级).2010

[9].秦凤岗.上海世博会会徽与吉祥物[J].中国工会财会.2010

[10]..上海世博会专页(之十叁)历届世博会会徽精品赏析[J].对外传播.2010

标签:;  ;  ;  ;  

世博会会徽论文-杨涵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