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波滤波器论文-秦超,谭宇,王文君,张洪波,杨传仁

半波滤波器论文-秦超,谭宇,王文君,张洪波,杨传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波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调滤波器,Ba0.6Sr0.4TiO3(BST)薄膜,交叉耦合,微带线

半波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秦超,谭宇,王文君,张洪波,杨传仁[1](2014)在《一种新型半波长可调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将Ba0.6Sr0.4TiO3(BST)铁电薄膜应用于微带电路中,采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双模法提取耦合系数,快速设计了λ/2(λ为波长)可调滤波器。针对电路中偏压隔离部分设计了用于谐振器间的高阻偏压连线和λ/4接地线,使滤波器能采用端口加压的方式调谐,简化了调谐方式。最终设计了中心频率为7.8GHz、带宽为1GHz的带通可调滤波器。(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4年03期)

王蒙[2](2013)在《基于半波谐振器的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WCDMA、WLAN、UWB等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极大地刺激了通信系统的发展。微波滤波器是无线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时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对滤波器的谐波抑制、小型化以及多频段的应用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要求。半波谐振器以其紧凑的结构、良好的通带选择性以及低廉成本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小型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并设计了两种新型基于半波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和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微带滤波器,并实际制作和测试了这两种微带线滤波器的性能,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首先概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滤波器的研究背景、理论成果、发展状况以及常用的微波分析方法和手段。2.简要介绍了微波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并重点分析了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包括几种主要的近似传输函数,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和阻抗变换,集总参数元件到分布元件的转换及其微波实现,传输线谐振器的等效电路等。3.对传统的半波谐振器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多种耦合形式以及耦合矩阵进行了分析,利用其良好的通带选择性,结合开路枝节微带线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紧凑的双频带通滤波器,并且分析了这种滤波器的传输零点。实际加工并测试了该滤波器,将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4.研究了摇摆型曲线结构在微带耦合线滤波器中抑制谐波的应用,由此提出了一种谐波抑制的带通滤波器,分析了矩形凹槽和干扰枝节加载对传输特性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做了简要的讨论。实际制作的滤波器性能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3-01-10)

王惠生[3](2012)在《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GSM、WCDMA、 WIMAX、WLAN、UWB等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刺激了通信系统的发展。微波滤波器是无线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对滤波器的小型化、多频带及带外抑制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助于缩短和降低微波滤波器的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神经网络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神经网络技术。这是因为神经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对微波滤波器建立数学模型,而且可以优化滤波器的性能。本文以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为基础,首先对其进行等效电路、神经网络建模的分析;然后围绕滤波器的小型化、多频带和带外抑制特性展开;最后提出了小型化、多频带和具有较好带外抑制特性的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多款滤波器。具体描述如下:1.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之后根据滤波器的传输零点、谐振、耦合等特性,提取了等效电路参数。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将频率和滤波器的叁个关键物理尺寸作为输入变量,将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数学模型。2.针对两款应用了阶梯阻抗技术的小型化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提出了开槽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滤波器进一步小型化。之后应用开槽的方法对上述两款滤波器重新进行了设计,使滤波器面积分别减小了20%和37%。3.提出了利用并联开路枝节技术小型化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方法,与此同时,使用ABCD矩阵法和等效电路法分析了并联开路枝节技术。与未经过小型化的滤波器相比,运用并联开路枝节技术设计的叁款滤波器,面积分别减小了70%、67%和76%。4.提出了利用并联开路枝节技术设计小型化多频带滤波器的方法,利用此方法设计了两款小型化双频带滤波器(中心频带2.4/5.7GHz),面积分别为12.5×10.5mm2和9.3×9.6mm2,与未经小型化的滤波器相比,面积分别减小了72%和81%。为了证明运用并联开路枝节技术可以设计多频带滤波器且通带两侧分别有传输零点,设计了叁频带和四频带滤波器。5.为了改善上述第叁点中已设计出的小型化滤波器的带外抑制特性,提出了连接枝节末端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将引起寄生通带的枝节的谐振频率降低50%。基于此方法,设计了叁款具有较好的带外抑制特性的小型化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其中一款滤波器频率在1.25f0-3f0之间,插入损耗小于-20dB。6.基于非对称耦合滤波器,提出了可调滤波器、恒定带宽的可调滤波器、双频带可调滤波器的设计方案,并分析和论证了上述方案。(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4-20)

安林,吴济安[4](2004)在《基于调整滤波器初相位的新型半波傅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波傅氏算法。通过适当调整正弦、余弦滤波器的初相位,使衰减直流分量对基波的泄漏在较宽的时间常数变化范围内约是衰减直流分量初始值的常数倍,利用这一特性,根据半波傅氏算法的幅频泄漏规律并移动数据窗快速提取出基波分量、偶次谐波分量及衰减直流分量初始值。当4次以上的偶次谐波含量很小时,算法的数据窗长度为每周期采样点数的一半加3个采样点,计算量约为全周傅氏算法的3/4。大量仿真实验表明,配置合适的前置低通滤波器,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新型微机继电保护算法。(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04年10期)

周晓方,闵昊,章倩苓,李振荣[5](1996)在《适用于∑-△ADC的半波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模数转换器(ADC)中降采样部分的数字抗迭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着重介绍了低过采样率情况下半波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和有关证明,并给出了4组滤波器的数据.(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05期)

半波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WCDMA、WLAN、UWB等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极大地刺激了通信系统的发展。微波滤波器是无线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时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对滤波器的谐波抑制、小型化以及多频段的应用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要求。半波谐振器以其紧凑的结构、良好的通带选择性以及低廉成本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小型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并设计了两种新型基于半波谐振器的双频带通滤波器和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微带滤波器,并实际制作和测试了这两种微带线滤波器的性能,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首先概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滤波器的研究背景、理论成果、发展状况以及常用的微波分析方法和手段。2.简要介绍了微波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并重点分析了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包括几种主要的近似传输函数,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和阻抗变换,集总参数元件到分布元件的转换及其微波实现,传输线谐振器的等效电路等。3.对传统的半波谐振器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多种耦合形式以及耦合矩阵进行了分析,利用其良好的通带选择性,结合开路枝节微带线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紧凑的双频带通滤波器,并且分析了这种滤波器的传输零点。实际加工并测试了该滤波器,将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4.研究了摇摆型曲线结构在微带耦合线滤波器中抑制谐波的应用,由此提出了一种谐波抑制的带通滤波器,分析了矩形凹槽和干扰枝节加载对传输特性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做了简要的讨论。实际制作的滤波器性能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波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秦超,谭宇,王文君,张洪波,杨传仁.一种新型半波长可调滤波器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4

[2].王蒙.基于半波谐振器的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王惠生.非对称半波耦合滤波器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安林,吴济安.基于调整滤波器初相位的新型半波傅氏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

[5].周晓方,闵昊,章倩苓,李振荣.适用于∑-△ADC的半波滤波器设计[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标签:;  ;  ;  ;  

半波滤波器论文-秦超,谭宇,王文君,张洪波,杨传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