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论文-季婷,王铣慧,宋立军,魏柯佳,裴亚东

絮凝法论文-季婷,王铣慧,宋立军,魏柯佳,裴亚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絮凝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保护,废弃钻井液,絮凝,絮凝剂

絮凝法论文文献综述

季婷,王铣慧,宋立军,魏柯佳,裴亚东[1](2019)在《絮凝法处理废弃钻井液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废弃钻屑进行絮凝处理的方法及其作用机理,利用絮凝剂处理废弃钻井液,分离出废液中多余固相,所选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乙烯亚胺(PEI)等。研究了最佳质量浓度、pH值、温度及与有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CPAM)复配使用效果来考察上述絮凝剂的絮凝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叁种絮凝剂均存在其最佳质量浓度,其中PAC与PFS为80~100 mg/L,PEI为70 mg/L;pH将对絮凝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在碱性范围内将极大提升絮凝效果;当温度在20~40℃范围内对絮凝效果无明显影响;当叁种絮凝剂与有机阳离子高分子各自进行复配时对其絮凝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PEI与有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复配时絮凝效果要优于其他两种。(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刘译阳,焦伟,张华[2](2019)在《电絮凝法处理电脱盐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曝气和温度调节对电脱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电絮凝方法对电脱盐废水进行破乳除油。实验结果表明:一定的曝气可以起到均质调节作用,曝气15min时不稳定指数最大,而此时TOC也最大,说明通过曝气改变了体系的稳定状态;反应过程中一定的升温和曝气作用都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的过程中,最佳电流密度为5mA/cm2;从紫外叁维荧光谱图可以看出,电絮凝过程破坏了物质的结构;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脱盐废水,可以有效去除废水的COD和浊度。(本文来源于《油气田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张颍,孙文潭,郑琳琳[3](2019)在《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徽某电镀工业园的电镀废水为原水样,采用电絮凝法对其进行处理,探究不同电解时间、电流强度、温度等因素条件的变化对水样的COD_(Cr)值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COD_(Cr)反应较适宜条件为:电解时间是120min,电流强度是1.0A,温度是35℃,COD_(Cr)去除率为89.94%。(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贺琳杰,杜明明,李小康,屈撑囤[4](2019)在《氧化絮凝法处理城市污水中氨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絮凝法进行氨氮降解研究。以皂河水为处理对象,探究了次氯酸钠加量、p H、反应时间等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药顺序为次氯酸钠处理4h、絮凝剂、主要成分为架状结构的高分子无机化合物的除氨氮药剂、p H为6、除氨氮药剂加量为50mg/L时,水中氨氮含量由处理前的13.5mg/L降低到1.210mg/L,低浓度氨氮含量污水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效果达到91.04%。此研究为氧化絮凝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去除水体氨氮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探究可知,次氯酸钠对除氨氮药剂去除氨氮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会祥,赵营峰,李文华,陈留平[5](2019)在《聚合硫酸铁絮凝法去除一次盐水中杂质硅》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合硫酸铁法去除一次盐水中的硅杂质。先在卤水中加入碳酸钠和氢氧化镁,形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镁的悬浊液后,将聚合硫酸铁加入到原卤的反应体系中,可将一次盐水中的硅杂质含量降低50%以上。(本文来源于《氯碱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张培培,宋秀贤,李靖,俞志明[6](2019)在《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存活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平均体重为(388.00±41.11)g的大西洋鲑(Salmosalar)为实验对象,探究了改性粘土絮凝过程对养殖水体水质以及大西洋鲑存活、组织形态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改性粘土的实验组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浓度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添加远高于现场可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用量(4—10g/m~2)的改性粘土并没有导致大西洋鲑出现死亡现象,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大西洋鲑鱼鳃、消化道组织特征无明显差别。对大西洋鲑鳃、肝脏、消化道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改性粘土未对大西洋鲑造成显着的氧化胁迫(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远高于现场有效用量条件下,改性粘土未对大西洋鲑产生不良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技术在国内外养殖海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3期)

于伟[7](2019)在《共絮凝法处理金矿含铜氰废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氰化法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提金方法。由于金矿石中常伴生有大量的可溶性铜盐,所以浸金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水中会有大量铜离子存在,传统的破氰法在破氰时无法实现铜离子的回收。共絮凝法是指废水中加入的絮凝剂,不仅对颗粒物有絮凝作用,而且可与溶解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本文拟开展共絮凝法处理含铜和氰的提金废水研究,以期能同时实现降氰除铜的目的。本文以山东某黄金企业在提金过程中产生的氰化贫液为研究对象(总氰浓度为310mg/L、铜离子浓度为200mg/L、pH值为6.8),分别采用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用聚合硫酸铁(PFS)作为絮凝剂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热力学计算表明,废水中氰离子和铜离子的存在形式主要有CuCN、Cu(CN)_2~-、Cu(CN)_3~(2-)、Cu(CN)_4~(3-)以及各自的游离离子。随着体系pH值降低,铜离子络合氰离子数目减少。当pH值为7时,Cu(CN)_3~(2-)是主要形式,含量达77.56%。当pH值降低到5以下时,体系中会有CuCN沉淀产生。(2)利用模拟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3~3)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pH值、PFS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铜离子和总氰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FS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铜离子和总氰的去除率均先增大后减小。随体系pH值的降低,铜离子和总氰的去除率提高。当pH值低于5时,有白色氰化亚铜沉淀产生。重复试验显示结果波动较小,处理效果稳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pH为5、PFS投加量为1000mg/L、反应时间为12h。处理后总氰的残余浓度为5.72mg/L,去除率达98.3%,铜离子残余浓度为9.78mg/L,去除率达95.1%。对两种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程度排序为:PFS投加量>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3)基于XPS、XRD、FTIR等分析表明,在试验所形成的絮体中有Fe(OH)_3胶体、Fe_2[Cu(CN)_3]_3和Fe_4[Fe(CN)_6]_3等成分出现,且C≡N的特征峰发生偏移,铜氰络合离子和游离氰离子均能和PFS水解产物Fe_2(OH)_3~(3+)、Fe_2(OH)_2~(4+)、Fe_3(OH)_4~(5+)等形式发生络合沉淀,絮凝过程伴随化学反应发生。Fe(OH)3胶体带正电,氰和铜氰络离子均带负电,所以有吸附电中和作用存在。所以氰和铜的去除途径包括:化学沉淀、Fe(OH)_3胶体吸附、吸附电中和。基于TEM、絮体粒度和体系粘度综合分析表明,一部分的铜氰络离子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在氢氧化铁胶体上,Zeta电位表明其中压缩双电层起明显作用。絮体主要以片状形式存在,并且片状个体通过聚合物连接在一起。共絮凝过程中还存在网捕、电中和、吸附架桥等絮凝作用。(4)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实际废水,总氰离子浓度由310mg/L降到8.3mg/L,去除率达94.1%;铜离子浓度由202mg/L降到12.7mg/L,去除率达93.7%;COD由8910mg/L降到800mg/L,去除率达90.1%,处理过后的水样指标能够满足该企业循环利用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高雪,吕建波,苏润西,郝雅荣,杨金梅[8](2019)在《电絮凝法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效能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电絮凝法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效能及机理,分别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流强度、电导率和四环素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电絮凝去除四环素的影响;并通过氧化性能评估实验、UV-vis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探究电絮凝去除四环素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铁电极(面积300 mm×80 mm,厚2 mm),对初始浓度0.05 mmol·L-1的四环素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在电流强度为0.3 A、电导率为1 000μS·cm-1、电解15 min时,四环素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6%和79.8%,并且约41.9%的四环素通过氧化降解作用从水中被去除。使用铁电极电絮凝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去除四环素,具有高氧化率、低成本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文全,刘展华,徐炎华,朱辉,孙永军[9](2019)在《絮凝法预处理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分别与3种电荷类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复配对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复配絮凝剂对浊度、总酚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对3种电荷类型有机絮凝剂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证明PAFC与CPAM复配后絮凝效果最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PAFC投加量、CPAM投加量、pH和水力条件对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絮凝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PAFC为1. 5 g/L和CPAM为20 mg/L,以300 r/min快速搅拌1 min和50 r/min慢速搅拌1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浊度、总酚和COD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9. 1%、37. 5%和51. 4%。(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郭晓楠[10](2019)在《絮凝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两种絮凝剂混合,利用絮凝法对模拟染料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优化实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同一浓度染料废水加不同量的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并绘制不同染料浓度与吸光度关系的标准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PAM的投药量改变,其他任意变量均不改变,测得PAC和PAM投药量为2mL和1.5mL时,染料废水脱色率为最佳,脱色率达到99.23%,吸光度为0.007。故最佳投药工艺为PAC:PAM=4:3。(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2期)

絮凝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曝气和温度调节对电脱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电絮凝方法对电脱盐废水进行破乳除油。实验结果表明:一定的曝气可以起到均质调节作用,曝气15min时不稳定指数最大,而此时TOC也最大,说明通过曝气改变了体系的稳定状态;反应过程中一定的升温和曝气作用都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的过程中,最佳电流密度为5mA/cm2;从紫外叁维荧光谱图可以看出,电絮凝过程破坏了物质的结构;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脱盐废水,可以有效去除废水的COD和浊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絮凝法论文参考文献

[1].季婷,王铣慧,宋立军,魏柯佳,裴亚东.絮凝法处理废弃钻井液试验[J].化学世界.2019

[2].刘译阳,焦伟,张华.电絮凝法处理电脱盐废水的实验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9

[3].张颍,孙文潭,郑琳琳.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J].低碳世界.2019

[4].贺琳杰,杜明明,李小康,屈撑囤.氧化絮凝法处理城市污水中氨氮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5].刘会祥,赵营峰,李文华,陈留平.聚合硫酸铁絮凝法去除一次盐水中杂质硅[J].氯碱工业.2019

[6].张培培,宋秀贤,李靖,俞志明.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大西洋鲑(Salmosalar)存活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初探[J].海洋与湖沼.2019

[7].于伟.共絮凝法处理金矿含铜氰废水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8].高雪,吕建波,苏润西,郝雅荣,杨金梅.电絮凝法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效能及机理[J].环境工程学报.2019

[9].孙文全,刘展华,徐炎华,朱辉,孙永军.絮凝法预处理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郭晓楠.絮凝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工艺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标签:;  ;  ;  ;  

絮凝法论文-季婷,王铣慧,宋立军,魏柯佳,裴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