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渗硼论文-廖磊,刘锦云,金应荣,冯悦,孙辉

膏剂渗硼论文-廖磊,刘锦云,金应荣,冯悦,孙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膏剂渗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钢,膏剂渗硼,显微硬度,渗硼层

膏剂渗硼论文文献综述

廖磊,刘锦云,金应荣,冯悦,孙辉[1](2012)在《碳钢膏剂渗硼后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较佳的碳钢膏剂渗硼工艺及渗剂配方,分别研究了45钢及T10钢膏剂渗硼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渗硼层及基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5钢在渗硼后渗层显微硬度均在1 130 HV以上,厚度皆在110μm以上;T10钢渗硼后的渗层厚度均在60μm以上,渗层的显微硬度均在1 360 HV以上;热处理对渗硼层的硬度及厚度没有影响,但对基体组织及性能有明显影响;渗硼后采用淬火及低温回火工艺,可使基体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了基体的硬度,减小了基体与渗硼层的硬度差,也提高了基体对渗硼层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刘建建,陈祝平,杨光,许跃东[2](2011)在《Q345B钢膏剂渗硼工艺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膏剂厚度、渗硼温度和时间对Q345B钢渗硼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顺序是膏剂厚度、渗硼时间、渗硼温度,并确定了最佳膏剂渗硼工艺方案为膏剂厚度6 mm,渗硼温度900℃,渗硼时间7 h。(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1年24期)

刘建建,陈祝平[3](2011)在《膏剂渗硼及其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膏状渗硼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膏剂渗硼的机理过程及相关化学反应、膏剂渗硼的工艺参数及目前膏剂渗硼工艺方法研究的状况,并简要介绍了渗硼层的组织形态、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同时,对今后膏剂渗硼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1年07期)

何建军,罗贝尔,陈荐,任延杰[4](2010)在《省煤器钢管的自保护膏剂渗硼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保护膏剂渗硼技术对省煤器钢管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渗硼效果的影响,对渗硼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渗硼处理后的省煤器钢管试样表层有明显的渗硼层,呈深度不一的手指状;随着渗硼时间的延长,硼化物中出现尖端碎化现象,渗硼处理后试样表面易于清理。获得良好渗硼效果的工艺为:涂层厚6mm;渗硼温度900℃;渗硼时间5 h。(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0年05期)

罗贝尔,何建军,陈荐,毛强,游艳华[5](2010)在《新型保护层对自保护膏剂渗硼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英粉、粉煤灰和煤矸石为主要成分的3种配方的自保护膏剂,对20钢试样进行了渗硼试验,并观察了渗硼层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英粉、粉煤灰和煤矸石的保护层在渗硼温度下具有强度高、密封性好且易剥落,都能获得较好的渗硼效果;在3种自保护膏剂中,石英粉掺量为10%、粉煤灰掺量为20%、煤矸石掺量为10%时,渗硼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0年08期)

尤显卿[6](2004)在《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膏剂渗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膏剂渗硼剂 ,对叁种WC含量不同的钢结硬质合金进行了渗硼处理。对这类材料的渗硼工艺 ,所获渗硼层的组织及相结构、硬度分布及试样在渗硼前后的尺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进行膏剂渗硼后 ,这类合金的表面可获得高硬度FeB +Fe2B的致密渗硼层 ,而且试样的尺寸变化甚微。(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04年05期)

汪新衡,刘世军,董勇[7](2004)在《稀土深层膏剂渗硼在热锻模具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CrNiMo钢进行了稀土深层膏剂渗硼及热处理工艺试验,观察、分析了渗硼层及心部组织,测定了试样渗硼后的性能。结果表明,热锻模具采用稀土深层膏剂渗硼并结合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能得到优良的综合性能,满足热锻模具的工作要求。(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04年04期)

章为夷[8](2002)在《硼砂型膏剂渗硼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硼砂作为渗硼膏剂的供硼剂 ,对 7种活化剂的活化效果进行了研究 ,发现活化剂的类型和自身熔点的高低对活化效果有影响。氟化物活化效果好于氯化物 ,熔点高的活化剂活化效果较好 ,几种活化剂配合使用渗速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一种活化剂的渗速。利用正交试验法 ,确定了CaF2 、MgCl2 和Na3 AlF6叁种活化剂的最佳配比。所研制的MSG膏剂渗速快 ,渗层质量好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均有良好的渗硼能力(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02年08期)

晁拥军,雷鹏,柴占臣[9](2002)在《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对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保护膏剂渗硼后 ,进行不同温度复合热处理 ,表面高硬度的硼化组织与不同种类的基体组织结合 ,所表现出的耐磨性是不同的(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02年04期)

晁拥军[10](2001)在《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对耐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渗硼层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分析及渗硼后试件耐磨性的试验,研究了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工艺对工件耐磨性的影响。结论是:自保护膏剂渗硼后,进行不同温度复合热处理,表面高硬度的硼化组织与不同种类的基体组织结合,所表现出的耐磨性是不同的。(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膏剂渗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膏剂厚度、渗硼温度和时间对Q345B钢渗硼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顺序是膏剂厚度、渗硼时间、渗硼温度,并确定了最佳膏剂渗硼工艺方案为膏剂厚度6 mm,渗硼温度900℃,渗硼时间7 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膏剂渗硼论文参考文献

[1].廖磊,刘锦云,金应荣,冯悦,孙辉.碳钢膏剂渗硼后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刘建建,陈祝平,杨光,许跃东.Q345B钢膏剂渗硼工艺的试验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

[3].刘建建,陈祝平.膏剂渗硼及其研究现状[J].电镀与精饰.2011

[4].何建军,罗贝尔,陈荐,任延杰.省煤器钢管的自保护膏剂渗硼工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

[5].罗贝尔,何建军,陈荐,毛强,游艳华.新型保护层对自保护膏剂渗硼效果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0

[6].尤显卿.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膏剂渗硼的研究[J].模具工业.2004

[7].汪新衡,刘世军,董勇.稀土深层膏剂渗硼在热锻模具上的应用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4

[8].章为夷.硼砂型膏剂渗硼剂的研制[J].金属热处理.2002

[9].晁拥军,雷鹏,柴占臣.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对耐磨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2

[10].晁拥军.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对耐磨性的影响[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标签:;  ;  ;  ;  

膏剂渗硼论文-廖磊,刘锦云,金应荣,冯悦,孙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