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草颗粒论文-柴薇薇,朱国强,陈红,冯玉兰

混合草颗粒论文-柴薇薇,朱国强,陈红,冯玉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草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颗粒饲料,营养成分,奶牛营养需要

混合草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柴薇薇,朱国强,陈红,冯玉兰[1](2018)在《甘肃省市售3种混合草颗粒饲料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甘肃河西和陇中两地不同公司生产的叁种混合草颗粒产品进行初步的营养成分分析,并与奶牛营养需求进行对比,为草颗粒饲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叁者的水分、粗灰分、钙含量均表现差异显着(P<0.05);混合颗粒饲料1号与2号、3号的粗脂肪表现差异显着(P<0.05),其中3号含量最高,为7.0 g/kg,约为1号含量的6倍;1号、2号与3号的粗蛋白含量表现差异显着(P<0.05),3号粗蛋白含量最高(80.2 g/kg),为1号、2号的两倍左右;1号总磷含量为0.7 g/kg,显着低于2号与3号样品。与体重为400 kg的成年母牛的日维持营养需要量的比较中发现,叁种混合饲料均能满足其对粗蛋白和钙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其对磷的需要,因此,在饲喂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磷的添加,使其能够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8年08期)

张明忠,史亮涛,金杰,何光熊,龙会英[2](2015)在《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外引牧草和本地牧草在云南干热河谷的生长优势及利用方式,合理利用雨季汛期生长过盛的牧草经过收集处理后,通过禾本科与豆科的混合比例在1:2和1:3之间,精料含量在35%~45%的合理搭配混合制成的草颗粒,不仅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还为旱冬季节缺少食草可以随时加工制作而提供食草动物所需饲料,弥补了热区冬季无草料的缺憾。制成的混合草颗粒饲料具有好采食、易消化、储藏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价饲料的主流形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08期)

张明忠,史亮涛,金杰,何光熊,范建成[3](2014)在《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外引牧草和本地牧草在云南干热河谷的生长优势及利用方式,合理利用雨季汛期生长过盛的牧草经过收集处理后,通过禾本科与豆科的混合比例在1:2和1:3之间,精料含量在35-45%的合理搭配混合制成的草颗粒,不仅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还为旱冬季节缺少食草可以随时加工制作而提供食草动物所需饲料,弥补了热区冬季无草料的缺憾。制成的混合草颗粒饲料具有好采食、易消化、储藏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价饲料的主流形式。(本文来源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9-16)

王晓光,贾玉山[4](2011)在《苜蓿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草颗粒营养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体外发酵方法,对不同配比苜蓿与玉米秸秆的组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草颗粒的比例对体外发酵液pH值影响显着(P<0.05),不同组合草颗粒发酵液pH值变化趋势相同,24h内pH值都保持在6.36~6.57之间,适宜微生物发酵;(2)对比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丙酸比值发现,各组合间浓度变化显着,但同一组合VFA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于平缓,有利于绵羊营养吸收;(3)经24h体外培养产气试验表明,苜蓿与玉米秸秆混合制粒后,能显着提高产气量和瘤胃内DM和NDF的降解率,且正组合效应显着,各组合总的可降解部分和快速降解部分显着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显着降低(P<0.05);(4)玉米秸秆∶苜蓿25∶5正组合效应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朝鲁孟其其格[5](2010)在《混合草颗粒制粒技术及饲用价值评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旨在开拓饲草来源和提高饲草利用率以及确定混合草颗粒最适生产工艺条件。选择紫花苜蓿、玉米秸秆和柠条,调制成“苜蓿-柠条”和“苜蓿-秸秆”型混合草颗粒作为研究材料。从混合草颗粒营养成分、颗粒成形工艺参数、体外消化特性、绒山羊采食习性和反刍习性等层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苜蓿-柠条”型混合草颗粒的最适加工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8mm、制粒水分20%~22%、苜蓿/柠条比3:2、膨润土添加量1.5%;“苜蓿-秸秆”型混合草颗粒的最适加工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8mm、制粒水分20%~22%、苜蓿/秸秆比3:2、膨润土添加量1%。在该条件下生产的混合草颗粒营养价值最好,正组合效应最高。②不同工艺生产的混合颗粒饲料对体外发酵培养液pH值影响显着(p<0.05),24小时内pH值变幅在6.36~6.57,适宜家畜瘤胃微生物发酵;与对照比较,体外发酵培养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构成有利于家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③与柠条和玉米秸秆单体颗粒饲料比较,混合草颗粒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快速降解部分显着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显着降低(p>0.05)。④不同工艺条件生产的“苜蓿-柠条”和“苜蓿-秸秆”型混合草颗粒的适口性好于单体柠条和玉米秸秆颗粒。比较而言,绒山羊对最适加工条件下生产的混合草颗粒最喜食。⑤混合草颗粒生产工艺条件中,草粉粒度大小对绒山羊反刍行为影响最为显着。饲草粉碎粒度为8mm时,反刍家畜的反刍周期次数和单周期反刍时间增加最为明显(p<0.05)。但是,仍然符合其正常的反刍生理活动变化范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0-05-01)

刘志刚[6](2009)在《饲草料混合草颗粒组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秸秆与苜蓿、柠条与苜蓿混合草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口性试验、体外消化试验,研究苜蓿与玉米秸秆、苜蓿与柠条混合草颗粒的营养价值。试验研究表明:①玉米秸秆与苜蓿、柠条与苜蓿进行混合制粒不能显着改善玉米秸秆、柠条的营养成分含量;②玉米秸秆与苜蓿、柠条与苜蓿混合制粒后能显着改善玉米秸秆、柠条的适口性,其中玉米秸秆与苜蓿混合颗粒中以组合3的DMI最高,为66.07%;柠条与苜蓿混合颗粒中以组合5的DMI最高,为86.33%;柠条颗粒的DMI为24.17%,秸秆颗粒的DMI为60.18%;③不同混合草颗粒对PH值影响显着(P<0.05),变化趋势相同,24小时内不同时间的PH均值都保持在6.36~6.57适宜微生物发酵的范围内;④经对比乙酸、丙酸、丁酸、乙酸/丙酸和TVFA发现,各组合间浓度变化显着,趋于平缓,有利于反刍动物对营养的吸收;⑤经24小时体外培养产气试验表明,玉米秸秆与苜蓿、柠条与苜蓿混合制粒后能显着提高产气量和瘤胃内DM和NDF的降解率,且组合效应显着,各组合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着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b值显着降低(P<0.05),但可降解部分都有显着提高(P<0.05)。(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混合草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外引牧草和本地牧草在云南干热河谷的生长优势及利用方式,合理利用雨季汛期生长过盛的牧草经过收集处理后,通过禾本科与豆科的混合比例在1:2和1:3之间,精料含量在35%~45%的合理搭配混合制成的草颗粒,不仅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还为旱冬季节缺少食草可以随时加工制作而提供食草动物所需饲料,弥补了热区冬季无草料的缺憾。制成的混合草颗粒饲料具有好采食、易消化、储藏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价饲料的主流形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草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柴薇薇,朱国强,陈红,冯玉兰.甘肃省市售3种混合草颗粒饲料营养成分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8

[2].张明忠,史亮涛,金杰,何光熊,龙会英.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

[3].张明忠,史亮涛,金杰,何光熊,范建成.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的应用[C].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4].王晓光,贾玉山.苜蓿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草颗粒营养价值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11

[5].朝鲁孟其其格.混合草颗粒制粒技术及饲用价值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6].刘志刚.饲草料混合草颗粒组合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混合草颗粒论文-柴薇薇,朱国强,陈红,冯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