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张欣

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张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酶试剂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灵敏度

苯氨基甲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1](2019)在《市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试剂盒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灵敏度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试剂盒对不同农药的灵敏度。通过4种市售酶试剂盒对克百威等5种农药分别进行5个浓度的测定,来比较试剂盒的优劣。4种酶试剂盒不是对所有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都敏感; 4种试剂盒优劣为:试剂盒A>试剂盒C>试剂盒B>试剂盒D。在日常检测中需要对所购买的快检产品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选取适合的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抑制率超过50%的样品不仅需要复测,还需要采用色谱、质谱定性、定量等方法进行检测。(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2](2019)在《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然后将其涂敷在经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修饰的硅胶上,制备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该固定相对苯、萘、蒽、菲4种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拆分性能,考查了流速和流动相的比例等主要因素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液相色谱固定相,正己烷/异丙醇(80∶20,v/v)为流动相,在0.4 mL/min的流速下,4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度分别为R_(S(苯萘))=2.19,R_(S(苯蒽))=7.58,R_(S(苯菲))=15.42.该方法稳定性好、简单易行,在去除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环境中的芳香烃类有毒物质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婷,段毅宏,李彦生,朱鹏静,刘建辉[3](2019)在《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目标物在加热条件下经溶液吸收,转化为二硫化碳,经正己烷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间接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含量。对云南省16州市采集的55件天麻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残留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 mg/kg,相关系数0.9996,定量限0.010 mg/kg,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90.5%~105.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4.77%(n=6)。55件天麻样品检出率23.6%,平均值0.021mg/kg,含量范围为ND~0.275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测定。采集的天麻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残含量水平总体较低。(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谌学先,张鹏,何义娟,徐文,袁黎明[4](2019)在《(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的纤维素手性固定相》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是液相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性柱。该文详细地研究了不同程度衍生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以及不同硅胶(粗制硅胶、氨丙基粗制硅胶、精制硅胶、氨丙基精制硅胶、大孔硅胶、氨丙基大孔硅胶)作为支撑体对该柱手性分离能力的影响。自制了13根手性色谱柱,分别考察了其对16种外消旋体的拆分,分离结果显示:叁取代纤维素柱>二取代纤维素柱>纤维素柱;精制硅胶和大孔硅胶优于粗制硅胶,大孔硅胶的柱压更低;硅胶的氨丙基化对手性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手性柱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尤其是纤维素柱。该文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把握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的制备。(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12期)

褚乾梅,黄大明,朱梦洁,王雪,张姝娟[5](2019)在《液质联用法测定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果蔬中多菌灵、啶虫脒、甲萘威等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以乙腈-5 mmol/L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并在ZOBRAX EclipseXDB-C18柱上实现12种农药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待测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6 6,检出限为0.1μg/L。在叁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127%,相对标准偏差为1.1%~10.2%。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果蔬中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刘刚[6](2019)在《15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我国的登记作物范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20世纪50年代,继有机氯和有机磷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农药,因化学结构归属于氨基甲酸酯而得名。其多数品种持效期较短,选择性强,以防治蚜虫、飞虱等刺吸类害虫和蚊、蝇、蚂蚁、蜚蠊等卫生害虫为主,对螨类、蚧类无效。灭多威、茚虫威等部分品种可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涕灭威、克百威等少数品种持效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线虫防效较好。甲奈威等少数品种可防治蜗牛等软体动物。(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7](2019)在《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中掺杂不同含量的改性纳米TiO_2,采用流延法制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光性能测试、热分析仪(TG)、拉伸性能测试及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_2成功负载到复合薄膜上,并且对复合薄膜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透光性变差,抗紫外光能力明显增强,热稳定性能降低,拉伸强度减小;当改性纳米TiO_2含量为2%时,复合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率最高,达到100%,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人造纤维》期刊2019年05期)

孙大江,武亭亭,张东,谢云峰[8](2019)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方法用乙腈提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提取液经固相吸附剂净化,氮气吹干后用甲醇复溶,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柱后衍生法测定。结果经多次摸索采用Kromasil 100-5-C_(18)的色谱柱,流动相使用乙腈/水得到稳定的基线和完全分离的色谱峰,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浓度在0.025~0.5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0.008mg/kg之间;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5.8%~92.8%之间;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在10.0%以内。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完全满足实验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刘志红,唐冰冰,艾荣[9](2019)在《包头市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包头市市售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为相关监督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春秋两季分别在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7类蔬菜共计100份,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TCs)类农药残留。结果 100份样品中共有32份检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率为32.0%,最高的是叶菜类,检出率为44.7%;其次是甘蓝类,检出率为40.0%;瓜菜类、块根类、茄果类、鲜豆类检出率低于30.0%;鳞茎类未检出。检出值最高为瓜菜类的黄瓜(3.80 mg/kg),次之为叶菜类的白菜(3.53 mg/kg)和茄果类的西红柿(3.43 mg/kg)。结论包头市市售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其中6类蔬菜中均有检出,但其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韩小茜,侯玲梅,徐茴,王农,李文玲[10](2019)在《壳聚糖-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手性分离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新型涂敷型壳聚糖-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CSP),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组成下,CCPS对13个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分离能力;为考察壳聚糖的羟基或氨基上的取代基对CCSP手性分离能力的影响,制备了涂敷型壳聚糖-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PCSP)和壳聚糖-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LCSP).实验结果表明:CCSP对13个手性化合物都具有手性识别能力,其中8个手性化合物获得了基线或近基线分离,PCSP和LCSP的手性识别能力不如CCSP的,只分离了13个手性化合物中的9个,说明壳聚糖上取代基的不同会影响CCSP的手性分离能力.此外,流动相中醇的含量、醇的结构、样品的结构都会影响CCSP的手性分离能力.(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然后将其涂敷在经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修饰的硅胶上,制备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该固定相对苯、萘、蒽、菲4种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拆分性能,考查了流速和流动相的比例等主要因素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液相色谱固定相,正己烷/异丙醇(80∶20,v/v)为流动相,在0.4 mL/min的流速下,4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度分别为R_(S(苯萘))=2.19,R_(S(苯蒽))=7.58,R_(S(苯菲))=15.42.该方法稳定性好、简单易行,在去除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环境中的芳香烃类有毒物质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欣.市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试剂盒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灵敏度的测定[J].农业与技术.2019

[2].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婷,段毅宏,李彦生,朱鹏静,刘建辉.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4].谌学先,张鹏,何义娟,徐文,袁黎明.(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的纤维素手性固定相[J].色谱.2019

[5].褚乾梅,黄大明,朱梦洁,王雪,张姝娟.液质联用法测定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J].湖北农业科学.2019

[6].刘刚.15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我国的登记作物范围[J].农药市场信息.2019

[7].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人造纤维.2019

[8].孙大江,武亭亭,张东,谢云峰.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9].刘志红,唐冰冰,艾荣.包头市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10].韩小茜,侯玲梅,徐茴,王农,李文玲.壳聚糖-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手性分离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苯氨基甲酸酯论文-张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