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域特征论文-袁耀华,刘群秀,张欣

家域特征论文-袁耀华,刘群秀,张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赤腹松鼠,家域,活动,行为

家域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华,刘群秀,张欣[1](2019)在《城市公园中赤腹松鼠的家域特征及昼间活动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对上海动物园内活动的9只赤腹松鼠进行无线电遥测,应用Homing法进行空间定位,基于最小凸多边形(MCP)和95%固定核空间(95%Kernel)模型估算城市绿地中赤腹松鼠的家域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个体间的重迭情况,同时记录赤腹松鼠的昼间行为规律。赤腹松鼠家域面积平均值为12 376 m~2(MCP)~18 146 m~2(95%Kernel),雌雄个体间家域面积无显着差异(Independent-sample t test,t=-0.101,P=0.922)。赤腹松鼠冬季家域面积与春季家域面积间无显着差异(One way ANOVA,MCP:F=3.900,P=0.070;95%FK:F=3.566,P=0.081)。部分赤腹松鼠家域间存在重迭,冬季重迭指数0.36~0.63,春季重迭指数0.02~0.43。赤腹松鼠的昼间行为以移动(29.4%)、取食(25.1%)和休息行为(24.7%)为主。在不同季节,赤腹松鼠的取食行为发生显着变化(One way ANOVA,F=119.268,P<0.001),取食行为冬季发生频率最高(33.3%),夏季最低(16.4%);领域行为在夏(15.8%)、秋(16.2%)季发生频率较高,春季(5.8%)降低(One way ANOVA,F=140.416,P<0.001)。赤腹松鼠昼间活动呈"U"型分布,主要集中于05:00—08:00和15:00—18:00,休息主要分布于12:00—13:00。(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白文科,张晋东,董鑫,古晓东,周材权[2](2017)在《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生境特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生境特征研究是评价其栖息地状况及破碎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栖息地恢复与种群保护的基础。本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熊猫GPS项圈的位点数据将其家域划分为核心家域与边缘家域,分析了大熊猫不同利用强度区域的生境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8个生境因子变量中,有15个变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显示:与边缘家域相比,核心家域有更(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莫琪[3](2017)在《蒙古野骆驼的家域特征及栖息地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骆驼是国际上珍贵的极度濒危物种,目前只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国,全球范围内种群数量不足1000峰。位于中国和蒙古国交界处的蒙古大戈壁A地区是野骆驼在蒙古国最主要的分布区。目前针对该地区野骆驼的生存状况和栖息地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GPS卫星定位项圈获取的跟踪数据、卫星遥感影像和物种生态位模型相结合,对蒙古大戈壁A地区野骆驼的家域、迁移习性、栖息地信息提取及野骆驼的适宜栖息地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2013年至2016年,在蒙古大戈壁A保护区为6峰野骆驼安装了GPS卫星跟踪项圈。通过GPS跟踪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野骆驼主要在蒙古阿尔泰戈壁和额德格伦山脉南麓活动。6峰野骆驼的各自100%MCP家域面积在631–31,723 km2之间,占保护区34.7%的面积。个体间家域面积的季节差异显着,春季面积最大,其后其次为秋、冬、夏。研究也发现,不同季节存在较为明显的迁移行为。(2)野骆驼在繁殖季节的家域面积总和为38,865.57 km2,在非繁殖季节为41,558.94 km2。非繁殖季节的活动范围略高于繁殖季节。个体的家域范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重迭,重迭面积在405.24km2-13,760.28km2之间,个体间家域重迭是普遍现象。野骆驼的迁移范围极广,有南北方向穿越外阿尔泰戈壁,也有东西向往返于阿塔山和塔查干山之间区域。而且迁移带有明显季节性特征,个体间差异很大。野骆驼性情警觉,易受外界刺激,受到惊吓后,可在一天内移动184km。(3)运用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野骆驼栖息地荒漠化定量信息。利用MODIS影像求取研究区的反照率和NDVI,利用两者相关关系,建立Albedo-NDVI特征空间,并构造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求算研究区内荒漠化程度。研究表明,蒙古大戈壁A保护区绝大部分处在重度荒漠区,并且在2013-2016年4年间,大戈壁A保护区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区域有明显增加,未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区域有所减少。(4)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卫星跟踪数据作为地理分布点数据,并选取地形、植被、水源、气候和人为干扰因子作为环境变量数据,使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对蒙古大戈壁A保护区野骆驼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海拔、矿区和降水4个因子对野骆驼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野骆驼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分布在蒙古外阿尔泰戈壁、阿塔山地区、额德伦格山脉南麓和塔查干山西侧区域,面积约为31591.89km2。研究证明,人类活动、气候和地形因素对野骆驼的生境选择和迁徙行为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期刊2017-05-01)

吴彤[4](2016)在《重引入狗獾(Meles meles)的生境特征及家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上海市快速城市化,狗獾适宜的栖息地大量减少,种群濒临区域性灭绝而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上海市启动了狗獾种群恢复计划。考虑到当地现存种群数量过少,已不可能利用原有种群进行扩大繁殖来恢复种群,故采取引入异地狗獾来重建。本研究通过调查释放后狗獾营巢地的生境因子,分析了狗獾定居洞巢的生境特点,利用无线电遥测对释放后狗獾的家域进行初探并结合狗獾活动区食源特点的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了食物对家域的影响以及食物因素与狗獾生境选择的关系。1)洞巢生境研究发现释放的狗獾喜好在远离公路、靠近水源、有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地势稍高的中上坡位缓坡、长势良好的竹林生境中建立定居巢穴,在远离公路、乔木密度高、草本长势好的生境中觅食。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洞口密度与乔木密度、乔木基盖度、距水源距离、距释放点距离呈显着负相关,与竹密度、竹林基盖度、管道密度、距公路距离呈显着正相关;食物坑密度与乔木密度、草本盖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竹密度、竹林基盖度、距离公路距离呈显着负相关;而狗獾洞口密度与食坑密度相关性不显着。2)家域研究发现夏秋季狗獾家域面积小于冬季,可能由于冬季食物匮乏需要面积更大的活动区域进行觅食,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夏季狗獾主要活动于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秋季主要活动于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通过食物调查发现,夏季狗獾食源生物量: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而秋季: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冬季狗獾主要活动于果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各生境狗獾食源生物量显示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常绿阔叶林,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生境中蚯蚓和昆虫幼虫的重量比率与狗獾活动位点在各生境中频次呈显着正相关,生境中动物性食源的重量是影响狗獾活动位点分布的关键因素,狗獾对不同生境的觅食强度与不同生境包含的可利用食物量有关。3)在上海郊区,要保证异地引入狗獾释放成功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释放地有可利用的地下空间;二、有根系发达的竹林和较高的地形;叁、配置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食源丰沛的植被;四、附近有可利用的水源。狗獾重引入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一、缺乏狗獾适合营巢的地形较高的竹林生境:二、人为干扰剧烈;叁、栖息地丧失。(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7)

袁磊,马浩,程芸,杨欢,萨根古丽[5](2015)在《罗布泊野骆驼的家域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双峰骆驼(Camelus ferus)生活在荒漠戈壁,种群数量稀少,栖息地地形复杂多样,且有长距离迁徙习性,目前对其家域面积和重要栖息地范围的研究只有定性描述。本研究于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阿奇克谷地和阿尔金山北麓捕捉了8峰野骆驼并安装GPS卫星跟踪项圈,分别获得了12–423天的13,748个GPS位点记录。研究结果表明,8峰野骆驼的100%最小凸多边形(minimum convex polygons,MCP)家域面积分别为1,775–11,768 km2,总家域面积为32,821 km2,占罗布泊野骆驼分布区面积的23.1%,平均家域面积为7,349±1,323 km2。野骆驼个体家域面积季节间差异显着,秋季最大,其次是冬季和夏季,春季最小,秋季是春季的4.4倍。野骆驼在繁殖季节的家域平均面积为879±320 km2,非繁殖季节为998±106 km2,二者间无显着差异。除了项圈编码为135号的野骆驼和其他7峰野骆驼的家域没有重迭外,其余7峰野骆驼的家域都有重迭。这7峰野骆驼的家域总面积是24,910 km2,占罗布泊野骆驼分布区总面积的17.5%,重迭区面积是515 km2。鉴于野骆驼主要分布在阿奇克谷地及以南区域、阿尔金山北麓,建议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奇克谷地北山以北的核心区部分区域、磁海低地以南的山区和阿尔金山西部原为实验区的部分区域调整为缓冲区,而将阿尔金山北麓至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的戈壁地带原为缓冲区的部分区域调整为核心区。(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5年03期)

刘晓庆[6](2010)在《藏狐家域计算方法的比较及其主要食物对家域分布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藏狐(Vulpes ferrilata)是一种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小型犬科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 m以上的区域,喜欢在地势开阔的高山草甸中活动。藏狐主要捕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等啮齿类动物,因此它在控制高原鼠害、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藏狐的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关于藏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仍比较匮乏,许多关键问题仍未解决。另外,藏狐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泡球蚴包虫病的终末寄主。关于藏狐的生活史及其在包虫病野外传播途径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为了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及包虫病传播途径的研究,有必要深入开展藏狐的生态学研究。最小凸多边形法(Minimum Convex Polygon, MCP)和固定核空间法(Fixed Kernel Estimation, FKE)是目前最常用的2种家域计算方法,由于易受偏远位点、位点的空间自相关性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2006-2009年我们分别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都兰县,对7只成年藏狐(♂4,♀3)的活动进行了无线电遥测,共获得352个活动位点。然后分析并比较了MCP和FKE估算藏狐家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1)当利用概率百分比≤95%时,MCP的计算结果和FKE没有显着差异;(2)极端点对高百分比(85%-100%)下的MCP计算结果影响显着,而FKE则能较好地控制极端点的影响;(3)FKE估算的家域外形复杂、计算结果受平滑度系数设置的影响显着。因此,我们建议在研究领域行为时同时使用FKE和95% MCP两种方法。当位点空间分布较理想时,FKE能够得出更为准确的面积估计,而MCP则因其通用性,使得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之间更具有可比性。为了研究食物对藏狐家域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我们在石渠县俄多玛乡无线电遥测了5只藏狐(♂2,♀3)的活动,并根据获得的216个活动位点计算了它们的95%MCP家域面积;同时,我们用痕迹样线法调查了该区域内藏狐的主要食物——高原鼠兔的丰富度。结果显示,5只藏狐的95% MCP家域面积从0.67-11.59 km2不等,平均为4.64土4.17 km2。其中雄性的家域面积均比雌性的家域面积大。每只藏狐与其它个体的家域范围均有重迭现象,共形成3块重迭区域。研究期间共调查样线12条,总长度29.8 km。根据研究需要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研究区、藏狐家域、藏狐家域重迭区、藏狐活动痕迹区4种类型。上述不同区域按鼠兔密度平均值高低依次是:藏狐活动痕迹区(x=8.09±5.12)>藏狐家域重迭区(x=8.06±4.14)>藏狐家域(x=7.05±4.18)>研究区(x=6.43±4.71)。其中,藏狐家域内的鼠兔密度显着高于研究区内的鼠兔密度(Mann-Whitey U test,Z=-5.673,P<0.001);家域重迭区的鼠兔密度显着高于藏狐家域内的鼠兔密度(Mann-Whitey U test,Z=-3.152,P=0.006);活动痕迹区的鼠兔密度显着高于藏狐家域内的鼠兔密度(Mann-Whitey U test,Z=-3.002,P=0.011);但藏狐活动痕迹区与家域重迭区的鼠兔密度无显着差异(Mann-Whitey U test,Z=-0.512,P=0.574)。藏狐的家域范围和活动区域对食物均有显着的选择性;食物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藏狐对食物资源的选择性利用是导致家域重迭的重要因素。2009年8-9月我们在石渠县俄多玛乡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监测了藏狐(1♀)的昼间活动节律,并着重探讨了气温和鼠兔活动强度对藏狐昼间活动节律的影响。将昼间12 h按照2 h的间隔划分为6个时间段,结果表明:藏狐在昼间6个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节律有显着性差异(Chi-Square test,df=5,P<0.05),其活动高峰集中在9:31-11:30、9:31-11:30和17:31-19:30叁个时间段。9:31-11:30、9:31-11:30和17:31-19:30叁个时间段的藏狐活动均显着高于7:30-9:30、13:31-15:30和15:31-17:30叁个时间段。在昼间12 h中,高原鼠兔遇见率和遇见数量最高的是7:30-9:30,遇见率和遇见数量最低的是15:31-17:30。Kruskal.Wallis检验6个不同时间段之间差异不显着(Kruskal-Wallis test:H(5,n=44)=3.744,P=0.587),说明高原鼠兔在昼间不同时间段持续活动。昼间的藏狐活动节律与高原鼠兔活动节律无明显相关性(Spea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143, P=0.787),鼠兔活动节律对藏狐活动节律无显着影响;昼间6个时间段的温度数据之间有显着的差异(Kruskal-Wallis test:H(5,n=348)=224.727,P<0.001).昼间平均温度最低的时段是7:30-9:30,最高的时段是15:31-17:30。藏狐昼间活动节律对温度变化的选择呈非线性关系(Quadratic curve regression,r2=0.58,P=0.272).在昼间随着温度的上升,藏狐的活动率逐渐增加,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藏狐的活动率便逐渐降低。在温度适中的9:30-11:30,藏狐的活动率最高;在温度偏低和偏高的两个时段(7:30-9:30;15:31-17:30),藏狐的活动率较低。藏狐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这可能是藏狐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而采取的最佳捕食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刘群秀[7](2009)在《藏狐的活动规律、家域特征及生境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藏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 m以上的区域,多在地势开阔的高原草原和高山草甸生境中活动。藏狐主要捕食高原鼠兔和草原啮齿类,在控制草原鼠害、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作用。长期以来,藏狐的生物学信息比较匮乏,开展针对藏狐的基础生态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高原极端环境中藏狐采取的适应性生活史对策,为高原动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奠定理论基础。2006年4月和9-10月、2007年3-5月和9-10月、2008年3-4月,我们在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捕捉到5只藏狐(4雄,1雌)。通过无线电遥测技术追踪藏狐,记录其活动位点,并观察藏狐的行为。根据藏狐活动位点的分布及在该点的行为,分析藏狐昼间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探讨藏狐活动指数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扩展软件计算藏狐的家域面积及藏狐的利用分布特征,并尝试寻找核心活动区;通过在藏狐利用分布可能性与环境变量属性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藏狐对环境变量的选择利用特征;根据藏狐对环境因子的喜好,开展生境评价,并计算适宜生境中藏狐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了藏狐的家域功能分区及其生物学特性、藏狐的洞穴生境选择、藏狐的食性组成及其他同域分布的物种的生物学信息。1.藏狐昼间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藏狐主要在晨昏时段活动(χ~2检验,P<0.05),其昼间活动节律分配存在显着季节性变化(Wilcoxon Signed RanksTest,Z=-2.366,P=0.018)。藏狐在暖季的活动指数((?)=0.60,SD=0.14)高于冷季((?)=0.49,SD=0.15)。藏狐的活动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早8:00-12:00时和傍晚16:00-20:00时,其他时段活动程度较低。藏狐行为受地形因子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集中分布区。藏狐的活动指数与坡度因子属性呈负相关(B=-0.099),与高原鼠兔的密度呈正相关(B=0.022),鼠兔密度和坡度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藏狐行为的影响更明显(B=0.073);此外,藏狐的活动指数与海拔因子属性呈负相关(B=-0.023)。2.幼龄藏狐昼间行为分配在持续时间(χ~2=124.160,df=5,P=0.000)和发生频率(χ~2=78.785,df=5,P=0.000)上均为非正态分布,以休息行为为最主要行为(持续时间百分比为55.1%,频率百分比为45.0%),其次为捕食行为(持续时间百分比为20.0%,频率百分比为19.0%)和嬉戏行为(持续时间百分比为16.7%,发生频率百分比为39.0%)。幼龄藏狐主要选择晨昏活动,早8:00-9:00时以捕食和嬉戏行为为主,9:00时以后休息行为逐渐增加并在13:00-14:00时达到最高,14:00-15:00时捕食和嬉戏行为再次增多,休息行为减少,直至15:00-16:00时,重新以休息为主。成体藏狐出现时,幼龄藏狐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活跃性(持续时间,χ~2=157.546,df=5,P=0.000;发生频率,χ~2=213.642,df=5,P=0.000),以嬉戏(持续时间百分比为50.0%,发生频率百分比为54.7%)和奔跑(持续时间百分比为16.2%,发生频率百分比为18.6%)行为为主。3.应用固定核空间法、调和平均值法和最小多边形法估算藏狐的家域面积,并应用独立区域法(AIM)划分核域。固定核空问法计算结果:暖季节藏狐家域面积从2.81 km~2到3.29 km~2不等((?)=2.95 km~2,SD=0.22),核域面积((?)=0.88km~2,SD=0.37)约占家域面积的17.3%-38.1%;冷季节家域面积从1.99 km~2到3.70 km~2不等((?)=3.36 km~2,SD=1.07),核域面积((?)=1.00 km~2,SD=0.49)占家域面积的15.7%-36.3%((?)=29.9%,SD=9.5%)。调和平均值法表明:暖季节藏狐的家域面积为0.87 km~2-2.89 km~2不等((?)=1.67 km~2,SD=1.08),核域面积((?)=0.33 km~2,SD=0.14)占家域面积的16.6%-34.5%((?)=22.7%,SD=10.2%);冷季节藏狐家域面积1.33 km~2-4.99 km~2不等((?)=3.09 km~2,SD=1.68),核域面积为0.29 km~2-1.11 km~2不等((?)=0.64 km~2,SD=0.40)。藏狐不同个体间家域及核域有不同程度的重迭:暖季节不同藏狐个体间家域重迭度指数((?)=0.24,SD=0.12)小于冷季节((?)=0.36,SD=0.19)(Mann-Whitney U,Z=-1.037,P=0.300)。在暖季节,两只雄性个体家域重迭程度较大(OI=0.38),而在寒冷季节,重迭主要发生在雌(F1)和雄(M3)个体间(OI=0.74)。核域的重迭程度显着小于家域的重迭(Mann-Whitney U,Z=-3.112,P=0.001)。核域的重迭主要表现在冷季节F1和M3个体间((OI=0.29)。4.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将藏狐在家域范围内的空间利用分布和行为分布相结合,把藏狐的家域划分为四类功能区:核心活动区、核心非活动区、周边活动区和周边非活动区,分析家域的不同功能分区展示的生物学特性。藏狐核心活动区面积((?)=0.45km~2,SD=0.16)均小于核心非活动区((?)=0.51km~2,SD=0.16),周边活动区面积((?)=0.84km~2,SD=0.12)则大于周边非活动区((?)=0.63 km~2,SD=0.19)。藏狐家域的核心活动区(Mann-Whitney U test,Z=-6.364,P=-0.000)和周边活动区(Mann-Whitney U test,Z=-4.192,P=0.000)中高原鼠兔密度均显着高于对应的非活动区。同核心非活动区相比,藏狐的核心活动区多选择坡度较缓(Mann-Whitney U test,Z=-3.011,P=0.003),海拔较低(Mann-Whitney U test,Z=-2.570,P=0.000),中坡位或下坡位(χ~2=23.229,df=5,P=0.000)的区域;同周边非活动区相比,周边活动区多选择坡位较低(χ~2=11.257,df=5,P=0.047)的区域,对坡度(Mann-Whitney U test,Z=-1.778,P=0.075)和海拔(Mann-Whitney U test,Z=-0.881,P=0.378)无显着选择性。5.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藏狐的生境选择进行初步分析。模型筛选中,高原鼠兔密度及其平方项均为藏狐生境选择重要的影响因子,地形起伏度、坡度和海拔亦重要的回归变量。在温暖季节,最佳简约模型包含高原鼠兔密度及其平方项、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鼠兔密度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的交互作用项等(k=8),模型的AICc权重值为AICcw=0.998;在寒冷季节,最佳简约模型中包含高原鼠兔密度及其平方项、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鼠兔密度与坡度的交互作用项等(k=7,AICcw=0.374)。藏狐在冷季和暖季均对高原鼠兔密度因子呈现非线性选择,其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鼠兔密度中等的区域;藏狐对地形起伏度呈现正选择,而对地形起伏与鼠兔密度的交互项呈负选择;藏狐回避高海拔区域。藏狐对坡度的选择在不同季节呈现相反的选择趋势。藏狐活动点与河流因子的距离((?)=806.4m,SD=301.9)显着小于随机点((?)=917.9m,SD=467.6)(ANOVA,F=7.876,P=0.005),同时对道路呈现正选择性利用(ANOVA,F=10.556,P=0.001)。藏狐对人类活动无明显回避行为,距离较近,但没有呈现显着选择(ANOVA,F=2.830,P=0.093)。6.将藏狐洞穴划分为繁殖洞穴和休息洞穴,洞穴的生境选择利用存在以下特征:繁殖洞穴位点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Rayleigh Test,P>0.05),但休息洞穴主要位于阳坡((?)=43.0°,SD=6.9)和半阳坡((?)=98.2°,SD=18.0)区域(Rayleigh Test,P<0.05)。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常被藏狐利用作为洞穴生境(Mann-Whitney U Test,P<0.05),并且藏狐洞穴位点的视野范围显着大于随机点(Mann-Whitney U Test,P<0.05)。藏狐的休息洞穴多位于陡坡、低鼠兔密度、与其他洞穴距离较近的区域。藏狐洞穴位点并未呈现出对人类活动的回避,海拔、光照指数、与水源和公路的距离等对藏狐的洞穴生境影响亦不明显(Mann-Whitney U Test,P>0.05)。7.应用粪便分析法初步研究了藏狐的食性组成。分析检测到的食物条目包括高原鼠兔、啮齿类、草原旱獭,牦牛、鸟类、两栖类、昆虫和植被等。藏狐对不同食物的条目具有选择性(9-10月份:χ~2=360.61,df=9,P=0.000,3-5月份:χ~2=358.17,df=10,P=0.000)。食物组成中,高原鼠兔出现比例最高((?)=84.8%,SD=10.6),其次为啮齿类((?)=17.3%,SD=13.4)。在鼠兔密度较低的3-5月份,藏狐食物组分中草原旱獭出现频率较高。牦牛、藏原羚、岩羊等仅在少数样本中发现。9-10月份高原鼠兔的密度((?)=4.15,95%置信区间为3.42-4.88)显着高于3-5月份((?)=2.67,95%置信区间2.31-3.03)(U=2376,Z=-3.961,P<0.001),但藏狐食性组成无季节性的显着变化(χ~2=9.14,df=11,P=0.609)。藏狐全年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为1.32,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29和0.66。8.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伏度等4个地形因子对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基于藏狐最小空间需求估算研究地区该物种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通过比较藏狐对各因子的利用及其可获得性建立单个因子的评价准则,并依据各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生境评价。藏狐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4050-4300 m,坡度为5-20°,坡位为上坡位和下坡位,对地形起伏度因子没有明显的喜好。根据藏狐对不同生境因子的利用,及不同个体对生境利用的一致性,建立综合评价准则:(?)。研究地区适宜性区域面积约为17.4 km~2,占总研究地区面积的38.8%,其中最适宜生境仅0.4 km~2。藏狐的最小空间需求为2.09-3.55 km~2,研究地区藏狐的空间环境容纳量为7-12只。9.通过指数法调查高原鼠兔的空间密度分布特征。暖季节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显着高于冷季节(U=2376,Z=-3.961,P<0.001),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季节性变动。高原鼠兔的密度分布与海拔因子呈非线性相关(y=-20.484 x~2+20.501x,r~2=0.324),随着海拔的升高,鼠兔密度呈下降趋势,在海拔高度达到4300 m以上鼠兔密度降到最低,并逐渐趋于稳定;高原鼠兔对坡度因子呈负选择(y=-0.784 x~2+0.737 x,r~2=0.218),对地形起伏度的选择利用主要选择较平坦和较起伏的区域(y=1.415 x~2-1.455 x,r~2=0.246)。(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王双玲[8](2008)在《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家域和生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地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建立不当或管理不善,不但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反而还加速物种的退化和灭绝。因此对保护区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就至为重要。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黑叶猴500-600只,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黑叶猴自然分布种群,也是该物种最东部自然分布种群之一。因此麻阳河保护区加强对黑叶猴的保护管理会对此物种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黑叶猴的家域和生境选择,及其生境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区的景观设计和保护管理方案,为黑叶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保护区共选取了5群黑叶猴进行活动点的定位,定位时间间隔15min,并对其中3群进行了全年四季(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跟踪。将活动点记录到1:1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20m×20m的栅格处理)。借助Arcview3.2软件及其扩展模块,利用100%最小凸多边形方法,求算黑叶猴的家域面积。通过无样地四分法,统计黑叶猴家域内的乔灌木(含竹类),分析家域内植被分布特征。通过Arcview 3.2随机选点,利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地点及不同生境黑叶猴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并进行生境评价。在生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人类活动的类型、强度和分布,对该保护区进行了景观区划和管理方案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1、黑叶猴年平均日漫游距离不超过800m,最长日漫游距离不超过1500m。未干扰生境下,黑叶猴全年家域56hm~2;干扰生境下2群黑叶猴的全年家域分别为78 hm~2和119 hm~2。不同生境下,黑叶猴日漫游模式和家域模式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2、在黑叶猴家域内记录到乔灌木和竹类共115种,分属51科,91属;其中单种科、单种属占优势。在分布型科级水平上,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北温带分布占优势;并含有较多的古老区系成分和适钙植物。黑叶猴家域内优势植物是黑叶猴食物的重要来源。3、不同研究地点影响黑叶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同,但无论哪一群黑叶猴,坡度都成为影响其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影响不同生境下黑叶猴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包括植被类型、坡度和距河流的距离、距小路的距离。4、不同群黑叶猴对生境因子的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只有对坡度因子的利用方式完全一致,都倾向于选择中等或陡坡,回避缓坡。5、黑叶猴的夜宿地多位于常绿阔叶林中,表观类型主要为石缝,周围的植被层主要由灌木组成。夜宿地多位于下坡位,坡度都≧6 0°,但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不同生境中,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定量生态因子存在显着差异。未干扰生境中,地形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而干扰生境中,除地形因素外,水源和食物也是影响夜宿地选择的重要因子。6、该保护区黑叶猴适宜生境沿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兰字河两侧的河谷分布,面积为912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34%。7、该保护区最小面积为61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62%,包括2部分,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兰字河两侧的河谷。在两片最小面积中间建立生物廊道,促进两侧猴群的交流。8、该保护区划分为3级管理分区:I级管理分区属于重点管理分区,即存在的威胁因素可严重影响黑叶猴的分布,包括2部分:下河通道和生物廊道;II级管理分区属于次重点管理分区,即存在的威胁因素可较严重影响黑叶猴的分布,包括围绕最小保护区面积外围1000m内的范围和保护区内3处生境质量较好、但目前黑叶猴数量不多或尚未发现猴群的地区:石排至乌江段、龚溪口段和洪渡河上游段;III级管理分区属于管理力度较轻的分区,分区内存在的威胁对黑叶猴的直接影响作用不大,包括与II级管理分区接近的村组(范围1500m内)。不同的管理分区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同。(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家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熊猫生境特征研究是评价其栖息地状况及破碎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栖息地恢复与种群保护的基础。本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熊猫GPS项圈的位点数据将其家域划分为核心家域与边缘家域,分析了大熊猫不同利用强度区域的生境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8个生境因子变量中,有15个变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显示:与边缘家域相比,核心家域有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域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袁耀华,刘群秀,张欣.城市公园中赤腹松鼠的家域特征及昼间活动规律初探[J].兽类学报.2019

[2].白文科,张晋东,董鑫,古晓东,周材权.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生境特征比较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3].莫琪.蒙古野骆驼的家域特征及栖息地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

[4].吴彤.重引入狗獾(Melesmeles)的生境特征及家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袁磊,马浩,程芸,杨欢,萨根古丽.罗布泊野骆驼的家域特征及其意义[J].生物多样性.2015

[6].刘晓庆.藏狐家域计算方法的比较及其主要食物对家域分布特征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刘群秀.藏狐的活动规律、家域特征及生境选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王双玲.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家域和生境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  

家域特征论文-袁耀华,刘群秀,张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