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合金论文-方华婵,朱佳敏,陈卓,刘滩

超高强合金论文-方华婵,朱佳敏,陈卓,刘滩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高强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l-Zn-Mg-Cu合金,微量元素,微观组织,再结晶

超高强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方华婵,朱佳敏,陈卓,刘滩[1](2019)在《复合添加Yb,Zr,Ti对超高强Al-Zn-Mg-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分别复合添加Yb-Zr,Zr-Ti,Yb-Ti和Yb-Zr-Ti的4种Al-Zn-Mg-Cu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合硬度和强度测试,对比研究这4种合金的热挤压态与固溶–时效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添加Yb-Ti的Al-Zn-Mg-Cu合金,在热挤阶段即形成明显的亚晶界。经固溶处理后,复合添加Yb-Ti和Zr-Ti的合金发生明显的再结晶,而复合添加Yb-Zr和Yb-Zr-Ti的合金由于析出大量尺寸为10~20 nm、共格的Al_3(Zr,Yb)弥散相,抑制再结晶效果明显。复合添加Yb-Ti的Al-Zn-Mg-Cu合金中析出了微米级Al_8Cu_4Yb和Al_(20)Ti_2Yb相,诱发基体再结晶。完全未再结晶的Al-Zn-Mg-Cu-Yb-Zr合金具有最高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断裂韧性分别为721.9 MPa,711.5 MPa,9.7%和29.3 MPa·m~(1/2),呈现完全的韧窝型断裂特征,完全再结晶的Al-Zn-Mg-Cu-Yb-Ti合金力学性能最低,断裂方式为完全的沿晶断裂。(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王宇,熊柏青,李志辉,温凯,黄树晖[2](2019)在《新型超高强Al-Zn-Mg-Cu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超高强Al-Zn-Mg-Cu-Zr-Sc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370~460℃、应变速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以及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流变应力在变形初期随着应变的增加迅速增大,出现峰值应力后逐渐下降并达到稳态,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流变应力可以采用双曲正弦形式的关系来描述,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出该材料的形变激活能等参数,获得流变应力的本构方程。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原始晶粒变形程度显着增加,再结晶分数明显上升。(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温长飞,肖爱达,刘旭辉,邓想涛,王昭东[3](2019)在《回火温度对低合金超高强钢Q130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出屈服强度1300 MPa级的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研究了回火温度对Q1300超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淬火态钢板经220℃低温回火后,由于淬火应力消除和晶内ε碳化物的析出,试验钢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低温冲击性能提高,硬度和抗拉强度下降;当回火温度高于250℃时,板条间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开始析出碳化物,降低晶界结合能,恶化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回火温度为450℃时试验钢的冲击性能最差,此后继续增加回火温度,试验钢的冲击性能不断提高;当回火温度在200~300℃范围内变化时,试验钢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此后随着回火温度增加,试验钢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逐渐下降。试验钢在250℃回火时,可以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规定塑性延伸强度1381 MPa,抗拉强度1571 MPa,断后伸长率(A_(25)) 10. 6%,半尺寸试样-40℃的冲击吸收能量达到50 J。(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2期)

[4](2019)在《一种超高强铝锂合金及热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专利CN201210143411.7本专利涉及的超高强铝锂合金包括下述组分(质量分数/%):Cu4~4.5,Li1.3~1.4,Mg0.3~0.5,Ag0.2~0.4,Zr0.05~0.2,余量为Al。本发明的Al-Cu-Li-Mg-Ag-Zr合金克服了传统铝锂合金高强度但低塑性的缺点,成功在保证较高(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9年01期)

温长飞,邓想涛,王昭东,闫强军,陈林恒[5](2018)在《轧制冷却工艺对低合金超高强钢Q1300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开发屈服强度大于1 300MPa低合金超高强结构钢为目的,采用不同的轧制及冷却工艺并进行再加热淬火和回火处理,研究了轧制冷却工艺对低合金超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控制轧制后奥氏体晶粒被拉长成扁条状,水冷至600℃后再空冷至室温所得到的粒状贝氏体组织较直接空冷至室温的组织细小,高温连续轧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相比高温热轧工艺,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能增大轧态组织的原奥氏体晶界面积,能有效细化再加热原始奥氏体晶粒,晶粒尺寸可减小3.5μm;经控轧控冷及调质热处理后,钢板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屈服强度为1 345MPa,抗拉强度为1 590MPa,-40℃冲击功为44J,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8年05期)

张洋,肖柱,姜业欣,邢岩,周科朝[6](2018)在《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超高强Cu-15Ni-8Sn-Zn-0.8Al-0.2Si合金的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峰时效及过时效两种热处理工艺对设计的Cu-15Ni-8Sn-Zn-0.8Al-0.2Si超高强合金进行了热处理,通过腐蚀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试、微观形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热处理后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峰时效合金的耐蚀性优于过时效合金的,且峰时效合金表面腐蚀产物膜比过时效合金的更加致密均匀;过时效处理后晶界出现粒状及层状的不连续析出相,使得镍锡元素富集,与基体形成微型原电池,加速合金的腐蚀。(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8年08期)

郭鹏[7](2018)在《新型超高强Mg-Gd-Y-Zn-Zr合金的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由于其具有的无污染、无毒害、易回收、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等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然而,较低的绝对强度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文通过水冷铸造工艺制造了不同成分的高稀土Mg-Gd-Y-Zn-Zr合金,并对其进行均匀化、热挤压以及人工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Gd、Y、Zn含量,不同均匀化工艺以及不同挤压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得到性能更佳优良的稀土镁合金。LPSO结构能够提高合金强度并改善合金的塑形,是Mg-Gd-Y-Zn-Zr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的残余第二相。稀土镁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析出大量的纳米尺寸的β’相,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β’相具有比LPSO结构更好的强化效果,但不利于合金塑性。通过控制LPSO结构含量可以调控β’相的析出。LPSO结构会占据合金中的稀土元素,减少时效过程中的β’相的析出。在Mg-Gd-Y-Zn-Zr(Gd+Y=15wt.%)合金中改变Gd、Y比,Y/Gd增大会导致合金能够析出的第二相总量增多,同时均匀化处理后的14H-LPSO结构也会增多。所以Y元素较少时,第二相总量的增多会使合金强度上升。当Y元素过多时,过多的LPSO结构会极大的减少β’相的析出,即便第二相总量增加但合金强度依旧在下降。Gd/Y在2附近性能最佳。一旦Y/Gd大于1综合性能便会很差。超高强韧性能最佳的T5态Mg-9.7Gd-5.8Y-1.6Zn-0.3Zr合金抗拉549MPa,屈服485MPa,延伸率达到8.1%。在Mg-10Gd-5Y-x Zn-0.4Zr合金中改变Zn含量,合金中析出的第二相总量增,但LPSO结构同样急剧增多,β’相的析出减少,当Zn含量增加到4.8wt.%时,几乎没有β’相结构析出。在Mg-Gd-Y-Zn-Zr(Gd+Y=15wt.%)合金中单独增加Gd或Y,结果表明增加Gd更有助于合金屈服强度的提高,因为过多的Y增多了LPSO结构,降低了β’相的析出。相比一级均匀化,二级均匀化处理后残余14H-LPSO结构更少,在200℃时效的过程中能够析出更多的β’相。第二相总量没有改变,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得到了加强,T5态合金屈服强度升高、延伸率降低。T5态Mg-9.7Gd-5.8Y-1.6Zn-0.3Zr合金抗拉574MPa,屈服516MPa,延伸率达到4.4%,相比一级均匀化强度提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汪洁霞,刘晴,李劲风,陈永来,张绪虎[8](2018)在《时效处理对新型超高强Al-Cu-Li-X合金薄板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热处理制度对新型超高强Al-Cu-Li-X合金2 mm厚薄板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8态较T6态时效的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塑性;超高强铝锂合金的时效析出相包括大量T1相(Al2Cu Li)、较多的θ′相(Al2Cu)、一定的δ′相(Al3Li)以及极少量S′相(Al2Cu Mg);T8态时效时引入预变形抑制δ′相和S′相形成,同时促进T1相和θ′相形核析出,但对θ′相的作用效果小于对T1相的作用效果;当预变形量为6%~8%时,合金能获得较高的强度与伸长率,8%预变形后峰时效时拉伸强度达616 MPa,伸长率达12%。(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惠亚军,潘辉,李文远,刘锟,陈斌[9](2018)在《960MPa级铌钛微合金化超高强钢第二相粒子的溶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透射电镜与能谱仪研究了960 MPa级铌钛微合金化超高强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下第二相粒子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中含有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尺寸大于1μm的方形TiN粒子,在锻造过程中应变诱导析出的尺寸为200nm~1μm的方形、椭球形TiS或Ti(C,S)粒子及尺寸小于500nm的方形、球形、椭球形(Nb,Ti)(C,N)析出相;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小尺寸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减少,大尺寸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增加且其棱角变得模糊,这些粒子均为铌与钛的复合析出物;为保证铌、钛的碳氮化物能够充分溶解于奥氏体中并具有合适的奥氏体晶粒尺寸,960 MPa级铌钛微合金化超高强钢合适的加热温度为1 250℃,保温时间为80min。(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李劲风,陈永来,张绪虎,刘晴,郑子樵[10](2017)在《一种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板材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课题组开发的一种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常规力学性能,典型T8热处理时抗拉强度600 MPa以上,延伸率超过10%。10 mm厚热轧板材及2 mm厚冷轧薄板T8峰时效(150℃)时析出强化相均为T1相(Al_2Cu Li)与θ'相(Al_2Cu),且2种厚度板材中析出相分数和尺寸均相当,但10 mm厚热轧板材T8峰时效抗拉强度比2 mm厚冷轧薄板高50~70 MPa。力学性能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固溶处理后变形织构分数的不同;经固溶处理后10 mm厚热轧板材变形织构体积分数远高于2 mm厚冷轧薄板。(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超高强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超高强Al-Zn-Mg-Cu-Zr-Sc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370~460℃、应变速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以及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流变应力在变形初期随着应变的增加迅速增大,出现峰值应力后逐渐下降并达到稳态,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流变应力可以采用双曲正弦形式的关系来描述,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出该材料的形变激活能等参数,获得流变应力的本构方程。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原始晶粒变形程度显着增加,再结晶分数明显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高强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方华婵,朱佳敏,陈卓,刘滩.复合添加Yb,Zr,Ti对超高强Al-Zn-Mg-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王宇,熊柏青,李志辉,温凯,黄树晖.新型超高强Al-Zn-Mg-Cu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特征[J].材料工程.2019

[3].温长飞,肖爱达,刘旭辉,邓想涛,王昭东.回火温度对低合金超高强钢Q130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4]..一种超高强铝锂合金及热处理工艺[J].铝加工.2019

[5].温长飞,邓想涛,王昭东,闫强军,陈林恒.轧制冷却工艺对低合金超高强钢Q1300组织性能的影响[J].轧钢.2018

[6].张洋,肖柱,姜业欣,邢岩,周科朝.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超高强Cu-15Ni-8Sn-Zn-0.8Al-0.2Si合金的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8

[7].郭鹏.新型超高强Mg-Gd-Y-Zn-Zr合金的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8].汪洁霞,刘晴,李劲风,陈永来,张绪虎.时效处理对新型超高强Al-Cu-Li-X合金薄板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惠亚军,潘辉,李文远,刘锟,陈斌.960MPa级铌钛微合金化超高强钢第二相粒子的溶解行为[J].机械工程材料.2018

[10].李劲风,陈永来,张绪虎,刘晴,郑子樵.一种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板材的组织与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

标签:;  ;  ;  ;  

超高强合金论文-方华婵,朱佳敏,陈卓,刘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