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麦甘桔论文-马善波,李怡心,曹金一,李龙,杨倩

玄麦甘桔论文-马善波,李怡心,曹金一,李龙,杨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玄麦甘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玄麦甘桔口服液,质量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玄麦甘桔论文文献综述

马善波,李怡心,曹金一,李龙,杨倩[1](2019)在《玄麦甘桔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提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玄麦甘桔口服液的质量提高标准。方法:采用TLC色谱法对菊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定量测定菊花中木犀草苷的含量,以Ecos IL C_(18)柱为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为1. 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木犀草苷进样量在58. 65~586. 50 ng之间,线性良好(r=1. 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4. 1%,RSD为1. 4%(n=6)。结论:本方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玄麦甘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10期)

李彩琴[2](2019)在《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型复发性口疮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口服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21例痊愈,10例显效,总有效率86.1%;对照组11例痊愈,3例显效,总有效率38.8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可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程娇[3](2019)在《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34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咽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咽炎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疼痛出血、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及咽部干痒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9年13期)

申玲玲,杜光[4](2019)在《加味玄麦甘桔浸膏的抗炎祛痰抑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味玄麦甘桔浸膏的抗炎、祛痰、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孙氏改良寇氏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致肉芽肿模型研究抗炎作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观察祛痰活性;体外抑菌实验评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上呼吸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急性咽炎模型中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 (IL-1)的水平。结果加味玄麦甘桔浸膏LD50值为30.71 g·kg~(-1);不同浓度加味玄麦甘桔浸膏(0.77,1.54,3.07 g·kg~(-1))对急慢性炎症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酚酞祛痰实验显示,不同剂量加味玄麦甘桔浸膏均可增强气管酚红的排出;急性咽炎模型大鼠血浆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和血清中TNF、IL-1水平均降低。结论加味玄麦甘桔浸膏具有显着的抗炎、祛痰、抑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TNF及IL-1通路。(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唐伟华,施陈燕,钱丽花[5](2019)在《玄麦甘桔汤合上焦宣痹汤辨治阴虚夹湿型慢性咽炎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病案,探讨以玄麦甘桔汤合上焦宣痹汤治疗阴虚夹湿型慢性咽炎的经验。认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阴虚夹湿型咽炎的病理基础,而滋阴降火,清热利咽是治疗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龙章[6](2019)在《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临床观察探析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中,加味玄麦甘桔汤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2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作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药物与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明显更好,治疗后相关指标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加味玄麦甘桔汤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08期)

王云,吕培德[7](2018)在《咽腔封闭结合玄麦甘桔颗粒治疗慢性咽炎60例小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咽腔封闭结合玄麦甘桔颗粒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今我院门诊收治确诊为慢性咽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咽腔封闭结合玄麦甘桔颗粒治疗),对照一组(咽腔封闭治疗),对照二组(玄脉甘桔颗粒治疗),每组60例。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一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二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 <0.05)【1】。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咽炎,咽腔封闭结合玄麦甘桔颗粒,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薛平,姚鑫,李莉[8](2018)在《HPLC法同时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6种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玄麦甘桔颗粒(玄参、麦冬、甘草、桔梗)中6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250、278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结果哈巴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哈巴俄苷、肉桂酸、甘草酸分别在2.177~43.539μg/m L(r=0.999 6)、1.713~34.261μg/m L(r=0.999 5)、1.946~38.916μg/m L(r=0.999 6)、2.070~41.395μg/m L(r=0.999 7)、2.06~41.2μg/m L(r=0.999 6)、3.623~72.454μg/m 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08%(2.1%)、95.55%(2.5%)、95.04%(2.6%)、94.86%(2.7%)、95.70%(1.9%)、95.47%(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玄麦甘桔颗粒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8年02期)

姚向东[9](2018)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与玄麦甘桔叁联用药治疗咽喉反流疾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与玄麦甘桔叁联用药治疗咽喉反流疾病(PLRD)的效果及对反流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PL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叁组: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20 mg,qd)治疗,B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qd)和莫沙必利(5 mg,tid)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玄麦甘桔颗粒(5 mg,tid)治疗,比较叁组临床疗效、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FS)评分、反流检查体征量表(RSI)评分及反流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均明显高于A组的56.7%、B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叁组RFS评分、RSI评分均下降,但C组下降最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反复清嗓、发生障碍及咽部异物感缓解所需时间,均明显比A组、B组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与玄麦甘桔联合治疗LPRD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反流症状,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8年02期)

屈云萍,蔡向杰,王娇,郝娟娟,杨斯斯[10](2017)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麦甘桔含片处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玄麦甘桔含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法考察蔗糖与玉米淀粉用量比、颗粒水分、压片厚度等因素对玄麦甘桔含片溶化性及口感的影响,对试验数据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结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结果优化后的处方中蔗糖与玉米淀粉用量比为5∶1,颗粒水分为3%,压片厚度为3 mm,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玄麦甘桔含片的处方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7年22期)

玄麦甘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型复发性口疮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口服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21例痊愈,10例显效,总有效率86.1%;对照组11例痊愈,3例显效,总有效率38.8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可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效果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玄麦甘桔论文参考文献

[1].马善波,李怡心,曹金一,李龙,杨倩.玄麦甘桔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提高[J].中国药师.2019

[2].李彩琴.玄麦甘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疮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

[3].程娇.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3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4].申玲玲,杜光.加味玄麦甘桔浸膏的抗炎祛痰抑菌作用[J].医药导报.2019

[5].唐伟华,施陈燕,钱丽花.玄麦甘桔汤合上焦宣痹汤辨治阴虚夹湿型慢性咽炎经验[J].中医药通报.2019

[6].王龙章.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临床观察探析构建[J].人人健康.2019

[7].王云,吕培德.咽腔封闭结合玄麦甘桔颗粒治疗慢性咽炎60例小结[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8

[8].薛平,姚鑫,李莉.HPLC法同时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6种成分[J].中成药.2018

[9].姚向东.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与玄麦甘桔叁联用药治疗咽喉反流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

[10].屈云萍,蔡向杰,王娇,郝娟娟,杨斯斯.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麦甘桔含片处方[J].中国药业.2017

标签:;  ;  ;  ;  

玄麦甘桔论文-马善波,李怡心,曹金一,李龙,杨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