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加载论文-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

多维加载论文-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维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维力加载,准静态,弹性轴承,刚度

多维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1](2019)在《面向航空关键部件性能测试的多维力加载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关键部件多数工作在受力复杂的环境中,承受由拉(压)力、弯矩和扭矩组成的多维力载荷,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整体的表现,所以需在接近实际工况载荷下测试关键部件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保障其安全高效的服役。以直升机弹性轴承为应用对象,基于6–SPS并联机构研制多维力加载装置,可模拟其真实受力工况,对弹性轴承进行压力、弯矩和扭矩的组合加载并测试其刚度特性。设计了加载装置的几何参数和构件结构,开展弹性轴承压缩、弯曲和扭转刚度测试,相较于传统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吻合度较好,弯曲刚度存在偏差,因为传统方法在施加弯矩时不能排除轴向力的影响。试验验证了并联机构的多维力加载能力,并初步探索了弹性轴承在压力–扭矩组合加载下的刚度特性变化规律。最后讨论了并联机构在多维力加载材料试验机和多维力随动加载装置中的应用,形成面向工程材料、关键部件和运动系统的多维力加载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李盈斌,郭为忠,郭文韬,梁庆华[2](2019)在《盾构推进载荷模拟的多维加载机制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机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大型设备,其装备复杂,经济价值很高。由于地下施工的环境恶劣,盾构掘进的现场研究工作较难开展,因此利用盾构推进模拟试验台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替代方法。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受力十分复杂,为研究盾构掘进中的力学问题,对盾构模拟试验台提出了模拟掘进中的环境载荷的要求。针对盾构掘进中的环境载荷的特点,提出基于并联绳牵引的多维载荷加载机制;对模拟试验台的载荷模拟能力进行分析;设计模拟加载的试验方法,并进行盾构掘进载荷的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盾构载荷模拟装置能够通过调节作用在试验台盾构刀盘上的分布载荷的大小,形成等效的推力、俯仰矩、横摆矩和转矩,能够实现环境载荷的模拟。(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郭江真,王进,樊锐[3](2018)在《关键部件多维复合加载装置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关键部件在真实工况中的受力环境复杂,需同时承受多维载荷。测试关键部件的性能需准确模拟其受力环境。基于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多维复合加载装置,可同时对关键部件施加压力、弯矩和扭矩载荷。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末端输出载荷和各支链驱动力的映射关系。以各驱动最大最小和行程为目标,对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实现驱动峰值力最小和行程最优。建立装置虚拟样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计算结果的最大偏差小于0.01%,验证理论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正确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9期)

李金宝,王进,樊锐,郭江真,王丹[4](2018)在《高线性力输出的多维复合加载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关键部件多维复合加载中高线性力加载的工况,提出6-SPS+P并联机构构型,实现对线性力、扭矩和弯矩的独立测量,可以满足线性力大量程和总体测量精度要求。分析机构工作空间,得出球铰链最大转角和支链长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机构几何参数。分析机构受力,确定各支链所受最大推力和拉力。(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8期)

侯立果,王丹,安大卫,郭江真,陈五一[5](2018)在《多维力加载装置动力学建模及加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6-PUS并联机构的多维力加载装置,可对目标施加多维时变载荷。首先,根据向量迭加原理和牛顿迭代法,分别推导了加载装置的运动学逆解与正解。其次,基于旋量理论,推导加载装置的速度和静力雅可比矩阵,建立动平台与各支链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映射。再次,根据虚功原理,建立加载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并且通过对比Adams和MATLAB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设计并完成多维力加载试验,验证加载装置的多维力加载能力,为后续的数控机床加载试验提供新的加载手段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德斌,范国玺,张皓[6](2016)在《多维动力加载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钢筋混凝土柱在多维动力加载下的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速率的提高会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随加载速率的提高,构件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损伤进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双向加载及变轴力加载受加载速率的影响更为显着;构件发生破坏的区域更加局部化;构件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有所降低,在双向加载并伴随有轴力变化的加载条件下表现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04期)

廖敏,李鹏远,侯炳林,潘传杰,迟成芳[7](2015)在《ITER磁体支撑结构多维加载系统测控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ITER磁体支撑结构的可靠性,建立了多维加载测试平台对支撑部件进行机械性能检测。测量控制系统由7台EDC控制器、计算机系统、16通道准动态应变仪、25只位移传感器、7套油缸中的负荷和位移传感器组成。基于可编程语言,利用EDC220数字控制器实现了多通道协调加载的测量和控制过程,完成了7套双油缸高精度同步控制实验。针对典型的加载工况进行工程测试。结果表明,测控系统设计合理,控制系统可靠,能满足下一步的实验要求。(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5年02期)

侯炳林,李鹏远,张腾,陈辉,韩石磊[8](2014)在《ITER纵场磁体支撑全模型多维加载测试平台建造》一文中研究指出ITER纵场磁体的重力支撑(Gravity supports,简称GS)不仅承受全部磁体系统约100 MN的净重,还要受到超导磁体降温/升温过程的热载荷、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电磁载荷以及可能的地震等复杂的多维载荷。最终优化设计后的GS支撑由多块韧性板、短隔板和预紧法兰和螺栓等零件组成。为了认证优化设计GS结构的可靠性和模拟ITER装置真实受力对GS结构的影响,需对它进行原型件多维静力安全实验。执行该静力试验,需设计一个专用的测试平台,为此,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造了一个叁维静力加载测试平台[见图1(a)]。该平台由施力系统、大刚度加载框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测试平台(本文来源于《201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期刊2014-12-01)

刘少欣,王丹,陈五一[9](2014)在《6-UPS并联多维力加载装置的动力学建模及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Kane方法对6-UPS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装置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并建立了动力学数学模型。针对该加载装置不同的运动参数,仿真分析了在不同速度及加速度条件下,动力学模型中惯性力、哥氏力和重力项对系统输出广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动平台的速度或加速度在工作范围内,支链惯性力和哥氏力对系统影响小于2%,可以忽略,而重力影响大于2%,不可忽略。依据这一分析结果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化,为并联机构的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4年19期)

徐彬[10](2013)在《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力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机械、建筑等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些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大型结构件。为了保证复杂受力结构件的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需要相应的加载系统对其进行多维力/力矩加载试验。由于并联平台具有结构刚度高、承载力强等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六维力/力矩的加载。本文所研究的多自由度加载系统采用Stewart平台结构形式,通过研究加载力/力矩与并联机构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并联平台结构参数对驱动力的影响,并对加载力/力矩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别推导了静态加载和动态加载时多自由度并联力加载试验系统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与系统雅克比矩阵相关的平台位姿对作动器驱动力的影响,以及广义加载力变化时对应的力学模型中惯性力、科氏力和重力的影响。建立了静态和动态加载时加载力/力矩与并联机构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静态加载力学模型,以大型旋挖钻机动臂加载性能参数为例,分析不同加载模式下并联机构平台上、下铰点圆半径和平台高度对系统作动器驱动力的影响;并给出了以作动器的驱动力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对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了局部优化,确定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作动器的驱动力。针对并联机构力加载试验系统六维力/力矩测量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缸驱动力闭环的加载力控制方式,根据作动器最大驱动力进行单缸系统设计,建立了单缸驱动力控制系统模型,完成了对单缸系统的频域和时域分析。然后,通过运用Simulink建立加载系统力/力矩的反解模型和单缸驱动力控制系统模型,运用Simmechanics建立加载系统的机械结构模型和负载模型,这两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多自由度力加载试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加载系统在不同负载刚度情况下系统各自由度加载力/力矩的动态特性,为了使系统能够适应一定的负载刚度范围,在各驱动作动器上设计了相应的力控制器,即通过辨识的负载刚度调整单驱动系统的比例增益。最后,分析了所设计的力控制器对系统其他自由度方向加载力/力矩适应负载刚度变化的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静态和动态加载时多自由度加载系统加载力/力矩与并联机构驱动力之间的力学模型是准确的。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驱动力闭环的多自由度加载力/力矩控制是可行和正确的。所设计的驱动系统力控制器可以对负载刚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7-01)

多维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盾构机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大型设备,其装备复杂,经济价值很高。由于地下施工的环境恶劣,盾构掘进的现场研究工作较难开展,因此利用盾构推进模拟试验台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替代方法。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受力十分复杂,为研究盾构掘进中的力学问题,对盾构模拟试验台提出了模拟掘进中的环境载荷的要求。针对盾构掘进中的环境载荷的特点,提出基于并联绳牵引的多维载荷加载机制;对模拟试验台的载荷模拟能力进行分析;设计模拟加载的试验方法,并进行盾构掘进载荷的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盾构载荷模拟装置能够通过调节作用在试验台盾构刀盘上的分布载荷的大小,形成等效的推力、俯仰矩、横摆矩和转矩,能够实现环境载荷的模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维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面向航空关键部件性能测试的多维力加载装置[J].航空制造技术.2019

[2].李盈斌,郭为忠,郭文韬,梁庆华.盾构推进载荷模拟的多维加载机制与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3].郭江真,王进,樊锐.关键部件多维复合加载装置的设计与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4].李金宝,王进,樊锐,郭江真,王丹.高线性力输出的多维复合加载装置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5].侯立果,王丹,安大卫,郭江真,陈五一.多维力加载装置动力学建模及加载试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6].王德斌,范国玺,张皓.多维动力加载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

[7].廖敏,李鹏远,侯炳林,潘传杰,迟成芳.ITER磁体支撑结构多维加载系统测控系统的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5

[8].侯炳林,李鹏远,张腾,陈辉,韩石磊.ITER纵场磁体支撑全模型多维加载测试平台建造[C].201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2014

[9].刘少欣,王丹,陈五一.6-UPS并联多维力加载装置的动力学建模及简化[J].机床与液压.2014

[10].徐彬.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力加载试验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标签:;  ;  ;  ;  

多维加载论文-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