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压疮论文-马凤娇

术中压疮论文-马凤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术中压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压疮,预防,综述

术中压疮论文文献综述

马凤娇[1](2019)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包括手术体位、潮湿和低温、手术中的操作、手术时间以及麻醉因素等,预防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完善物品准备与熟练手术配合、加强头面部皮肤的保护、保持无菌布单干燥,并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巡视与观察等。认为对于急诊手术,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就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目前还显得力不从心。(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李丽,翟永华,薄其玉,宋琦,颜艳[2](2019)在《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前(2017年)术中压疮高危患者112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实施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后(2018年)术中压疮高危患者123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参照术中压疮预防相关规范及指南并结合日常实践经验形成的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压疮预防,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工具正确使用率、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及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预防工具正确使用率、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2018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降低,且2期以上压疮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了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PACU及ICU护士在压疮管理方面全程无缝隙的链条式动态管理,在护理部及医院压疮质控组的参与、监督管理下,摆脱了以前经验式的管理,在此操作流程中手术室护士为主导,上下游科室按流程各负其责,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陈海吉[3](2019)在《术中压疮防护用具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手术时体位固定的原因,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对术中压疮进行预防。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围术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防护用具对术中压疮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研究者针对围术期患者研制出的术中压疮防护用具种类较多,能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一定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邢文昱[4](2019)在《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试验组采用压疮护理单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1例患者发生Ⅰ度压疮,总压疮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Ⅰ度压疮,有1例患者发生Ⅱ度压疮,总压疮发生率为12.50%,两组患者总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2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对照组中,2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82.50%(33/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采用术中压疮护理单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杜宪婧,范鹃[5](2019)在《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术中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手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手术中压疮常见的压疮风险评估量,来采取有效降护理措施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但在手术中压疮评估量表无最佳的标准,最适合国内手术中压疮风险评估量,仍需要不断完善。(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0期)

陈雪艳,凌笑琼,吴秀红,李理花[6](2019)在《腹腔镜术中两种不同浓度的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致术中压疮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中两种不同浓度的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对术中骶尾部压疮的影响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200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0.5%PVP-1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后者采用0.1%PVP-1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比较两组术中骶尾部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骶尾部Ⅰ度压疮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采用低浓度的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能降低对患者骶尾部皮肤的刺激,减少术中骶尾部压疮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苏桂娣,曾国华,丁美兰[7](2019)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模式构建对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老年脊柱骨折术患者,按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与预防性护理模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预防性护理模式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水平、压疮风险程度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手术实施时间、卧床时间、老开始康复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及压疮发生率。结果:预防性护理模式组满意水平(100%)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压疮风险程度积分与生存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防性护理模式组压疮风险程度积分、生存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护理模式组手术实施时间、卧床时间、开始康复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护理模式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老年脊柱骨折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的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9期)

高霆[8](2019)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压疮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压疮的认知与防范行为的掌握情况,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进行对比,经培训后护理人员关于压疮的认知效果明显好于培训之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压疮防范行为进行对比,经由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压疮防范行为已经明显优于培训之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关于患者术中压疮知识与防范行为的培训,可以帮助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好的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防范行为,从而防止或减少患者术中压疮状况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状况。(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3期)

武锦秀[9](2019)在《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减压装置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查询,表明目前术中患者出现压疮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措施。主要目的是加强患者手术时,医护人员对术中压疮的重视,并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术中压疮发生几率,以此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经过调查发现,术中出现压疮主要是由于患者术中受压部位在几小时内产生组织损伤,出现压疮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受到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叁种力的影响,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术中压疮出现后减压装置的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9期)

李佳[10](2019)在《术中压疮护理在婴幼儿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全期压疮护理理念在手术患儿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全期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压疮预防效果行。结果观察组压疮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全期压疮护理是预防患者压疮的主要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5期)

术中压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前(2017年)术中压疮高危患者112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实施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后(2018年)术中压疮高危患者123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参照术中压疮预防相关规范及指南并结合日常实践经验形成的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压疮预防,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工具正确使用率、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及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预防工具正确使用率、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2018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降低,且2期以上压疮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了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PACU及ICU护士在压疮管理方面全程无缝隙的链条式动态管理,在护理部及医院压疮质控组的参与、监督管理下,摆脱了以前经验式的管理,在此操作流程中手术室护士为主导,上下游科室按流程各负其责,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中压疮论文参考文献

[1].马凤娇.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2].李丽,翟永华,薄其玉,宋琦,颜艳.术中压疮管控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3].陈海吉.术中压疮防护用具的研究现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邢文昱.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

[5].杜宪婧,范鹃.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术中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9

[6].陈雪艳,凌笑琼,吴秀红,李理花.腹腔镜术中两种不同浓度的碘伏消毒液冲洗外阴致术中压疮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9

[7].苏桂娣,曾国华,丁美兰.预防性护理对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

[8].高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武锦秀.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减压装置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10].李佳.术中压疮护理在婴幼儿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  

术中压疮论文-马凤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