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絮凝论文-孙小燕,尹大亮

反絮凝论文-孙小燕,尹大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絮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油浮渣,反絮凝,综合利用

反絮凝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燕,尹大亮[1](2009)在《含油浮渣反絮凝处理方法的研究与资源综合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油浮渣是含油污水处理的末端废弃物,产生于处理工艺中的气浮单元,属于含油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堆储方式处理。以含油浮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油浮渣理化性质的研究,提出了以反絮凝为技术核心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反絮凝可完全破坏浮化絮凝团的结构,从根本上改变浮渣的流动性,浮渣的脱水性能得到了显着改善。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技术成果,对油渣无害化处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油渣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09年04期)

卢娥辉,郑熙展[2](2006)在《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概念、机理、分类和在药用辅料中的应用,及其对微晶原料和中药药液的助滤、纯化和超细微药物、混悬液、口服液的制备及药厂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卢娥辉,郑熙展[3](2005)在《浅谈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用辅料,也称药物辅料,是指应用于各种原料药和药剂制备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按化学结构分为:酸类、碱类、盐类、醇类、酚类、酯类、醚类、纤维素类、单糖类、双糖类、多糖类等;按用途分为:溶剂、增溶剂、助溶剂、助悬剂、乳化剂、润湿剂、助流剂、崩解剂、分散剂、渗透压调节剂、填充剂、粘合剂、防腐剂、甜味剂、调香剂、絮疑剂与反絮疑剂等40 多种。(本文来源于《第二届药用辅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口服固体制剂辅料的研究与应用论文集》期刊2005-09-01)

徐还[4](1989)在《细粒泥沙颗粒分析中的反絮凝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导致细粒泥沙水中絮凝的因素,探讨了絮凝和分散的机理,给出了一个反絮凝的物理模型.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化学分散和物理分散方法的反絮凝技术,补充和纠正了现行细粒泥沙颗分方法的不足.本文的反絮凝技术已为许多工程部门完成了总数以万计的沙样颗分,其有效性经受了充分考验.(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3期)

林景楚[5](1988)在《3种反絮凝剂对硫酸钡混悬液粘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钡混悬液(以下简称钡剂),临床多用高浓度的混悬液。若配成100%(g/ml)的浓度,表观粘度达到7000厘泊左右;如果超过100%浓度,则粘稠度更高。实践证明,这种浓度的钡剂不适用于胃肠双重造影。理由是表观粘度过高,涂布层厚而不均匀,造影效果差。作为胃肠双重造影用的钡剂粘度均要求比较低。要使钡剂的粘度大幅度下降的方法,可以采用反絮凝技术。但反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钡剂的浓(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1988年03期)

王鸿辰,何涓,朱珠[6](1985)在《硫酸钡混悬剂中反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粘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硫酸钡混悬剂中所用反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对制剂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褐藻淀粉硫酸酯钠所配混悬剂(100%W/V)为牛顿流体,粘度低(14cp)。在100℃加热30 min以上即很快分解产生游离的硫酸基团,同时粘度增高,变为膺塑性流体,有触变性,分解率与粘度的增加是相平行的。如加热80 min时分解率为64%,粘度增至202 cp。六偏磷酸钠所配制剂(100%)粘度较低(15 cp)。在100℃加热后分解产生正磷酸盐,同时粘度随之增高,如加热160 min时为206 cp,并有触变性。枸橼酸钠所配混悬剂粘度较大(40 cp),有触变性,但对热稳定,在100℃加热120 min其粘度仅略有升高(40~52 cp)。证明正磷酸盐和硫酸盐的生成,是混悬剂产生絮凝和粘度增高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1985年08期)

季福元[7](1985)在《反絮凝剂A15已批量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电瓷总厂从英国史密斯公司引进的火花塞生产线,根据英方生产技术要求,在陶瓷生产工艺中必须使用一种高效反絮凝剂——英国产品Dispex 115,以改善陶瓷泥浆的流动性能。为使引进装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立足于国内,江苏太兴县东进化工厂受(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1985年01期)

刘嘉陵,田钧[8](1984)在《球土的可逆絮凝和反絮凝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土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于制陶工业。然而,为了将球土悬浮液从远离用户的矿山输送出去,就必须对其进行脱水处理。而作任何脱水处理,又必须以不影响获得陶器生产者所需的反絮凝的、自由流动的悬浮液为其主要条件。对这些粘土悬浮液的絮凝和反絮凝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在10毫克分子硫酸镁作用下,采用阴离子絮凝剂进行絮凝,实现脱水工序。当用简单地洗涤滤饼的方法从已絮凝悬浮液中排除硫酸镁时,则就在PH值呈碱性的条件下,使该粘土悬浮液实现了充分的反絮凝。本文讨论了在絮凝剂吸附作用或絮凝作用及其以后进行的絮凝剂解吸作用或反絮凝作用中,硫酸镁(MgSO_4)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国外非金属矿》期刊1984年03期)

戴娣,王烈群,王秀文,何玉英,王鸿辰[9](1979)在《硫酸钡混悬剂的反絮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硫酸钡不同工艺制成品的粒度分布。证明北京叁厂中间产品(湿膏)本来粒度很细有97%是在4μm以下,但烘干后成品粒度变粗,80μm以上的粒子占62%。这对造影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喷雾干燥产品的粒度分布与原湿膏基本相同。用电泳法测定了硫酸钡混悬剂的动电位,确定硫酸钡是荷负电的。混悬剂的动电位在22mv以下可产生絮凝,适合于反絮凝的动电位是在50~66mv之间。电解质中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柠檬酸钠的反絮凝效力是按上列顺序减低的。例如配制100%硫酸钡混悬液叁种电解质最适宜的浓度分别为5×10~(-3)M、2×10~(-2)M和3×10~(-2)M。本文用粘度分析法研究了混悬液的絮凝反絮凝过程,所得结果与动电位和沉降容积的结果基本吻合,惟粘度法方便迅速并能反映出细小的变化,可用数字和曲线作鲜明的对比。但此法要求颗粒要细(10μm以下)否则会发生机械性阻碍无法测定。(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1979年09期)

吴崇厚[10](1977)在《适用于卫生瓷、日用瓷料浆浇注反絮凝作用的分散剂》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近代的陶瓷工业中,无论是日用瓷或卫生瓷至今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控制料浆的浇注。谈到陶瓷方面的工艺技术,很快使我们联想到控制料浆絮凝阶段的材料,一般是使用水玻璃作为添加剂(硅酸钠 Na_2SiO_3)。但是水玻璃并不是控制料浆浇注的唯一的添加剂,另外还有其它的化学制剂诸如:纯碱(碳酸钠 Na_2(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1977年02期)

反絮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概念、机理、分类和在药用辅料中的应用,及其对微晶原料和中药药液的助滤、纯化和超细微药物、混悬液、口服液的制备及药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絮凝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小燕,尹大亮.含油浮渣反絮凝处理方法的研究与资源综合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

[2].卢娥辉,郑熙展.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J].华西药学杂志.2006

[3].卢娥辉,郑熙展.浅谈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C].第二届药用辅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口服固体制剂辅料的研究与应用论文集.2005

[4].徐还.细粒泥沙颗粒分析中的反絮凝技术[J].河海大学学报.1989

[5].林景楚.3种反絮凝剂对硫酸钡混悬液粘度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1988

[6].王鸿辰,何涓,朱珠.硫酸钡混悬剂中反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粘度的影响[J].药学学报.1985

[7].季福元.反絮凝剂A15已批量生产[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85

[8].刘嘉陵,田钧.球土的可逆絮凝和反絮凝作用[J].国外非金属矿.1984

[9].戴娣,王烈群,王秀文,何玉英,王鸿辰.硫酸钡混悬剂的反絮凝研究[J].药学学报.1979

[10].吴崇厚.适用于卫生瓷、日用瓷料浆浇注反絮凝作用的分散剂[J].陶瓷.1977

标签:;  ;  ;  

反絮凝论文-孙小燕,尹大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