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碱性能论文-王天琪,杨鼎宜,谈永泉,范志勇

耐碱性能论文-王天琪,杨鼎宜,谈永泉,范志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碱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聚甲醛纤维,耐碱性能,对应关系

耐碱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琪,杨鼎宜,谈永泉,范志勇[1](2019)在《混凝土用聚甲醛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不同的水泥碱度设计了6种pH值的NaOH溶液对聚甲醛纤维(POM纤维)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同时用基准水泥上层清液做POM纤维的常温浸泡试验,通过测试浸泡前后纤维的直径和强度探究了POM纤维的耐碱性能,并对不同浸泡环境、不同浸泡时间下的纤维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和红外测试,找出了不同浸泡条件下的时间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POM纤维在两种浸泡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直径逐渐增加,强度减小,POM纤维在pH=14的NaOH溶液中加温浸泡6 h相当于在基准水泥上层清液中常温浸泡28 d。POM纤维的腐蚀是一个逐层腐蚀的过程,碱溶液最先腐蚀纤维表面和内部杂质,其次腐蚀结构缺陷部分,发生C-O-C和CH_2基团位移,导致纤维力学性能下降,但POM纤维整体结构骨架并没有受到严重腐蚀,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2期)

王天琪[2](2019)在《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而纤维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是发挥纤维混凝土作用的关键。混凝土内部是一个碱性环境,为了使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得到保证,这就要求掺入的纤维应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能,尤其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合成纤维成为关注焦点。因此,研究不同合成纤维在水泥混凝中的应用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和耐碱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促进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聚丙烯纤维(PP)、聚丙烯腈纤维(PAN)、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甲醛纤维(POM)为研究对象,采用NaOH溶液、基准水泥上层清液、硅灰-基准水泥上层清液以及混合溶液对合成纤维进行碱处理,通过纤维溶胀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研究纤维单丝的耐碱性能,结合微观形貌图和化学结构变化探究纤维腐蚀机理,总结4种合成纤维耐碱性能强弱,为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用合成纤维提供借鉴;以强度保留率为准,对比分析纤维在NaOH溶液加温浸泡后分别与基准水泥上层清液浸泡和混合溶液浸泡老化时间的对应关系,为推算合成纤维在水泥基材和复杂碱环境中的有效使用期限提供参考;另外,进行4种合成纤维水泥砂浆强度试验,通过砂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反映纤维对水泥基材的增强作用以及纤维在水泥碱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并结合碱溶液浸泡试验结果,综合评价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经过相关试验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经高浓度的NaOH溶液(pH=14)加温浸泡6h后,4种合成纤维强度保留率均在95%左右,说明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随着时间增加,纤维表现出溶胀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当温度和溶液浓度升高时,纤维强度损失较大,受溶液腐蚀相对严重,耐碱性能降低,但4种合成纤维之间的耐碱性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力学变化趋势。微观研究发现碱溶液对4种合成纤维腐蚀是一个从外向内逐层腐蚀的过程,纤维表面出现的变化与纤维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但浸泡后的纤维整体结构仍保持不变。基准水泥上层清液和混合溶液浸泡后的试验结果与pH=14的NaOH溶液浸泡试验结果最为相似,说明pH=14的NaOH溶液与水泥混凝土孔溶液环境最为接近。当以强度保留率相近为准时,4种合成纤维在pH=14的NaOH溶液加温浸泡6h均相当于基准水泥上层清液浸泡28d。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纤维在两种碱溶液浸泡后均能找到相对应的时间节点,根据整体变化规律,可推断合成纤维在混凝土碱环境中的长期性能。对比不同养护龄期合成纤维水泥砂浆与基准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发现合成纤维对水泥基材具有一定的阻裂性能,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抗折强度,但对抗压强度的作用不明显。合成纤维水泥砂浆强度试验结果与碱溶液浸泡试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尤其POM纤维在4种合成纤维里耐碱性能最好,可适用于属性为碱性环境的水泥混凝土中,但这只能考虑一年左右的强度,一年后纤维强度削弱,失去对水泥基材的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20)

王天琪,杨鼎宜,骆静静,沈娟华[3](2019)在《混凝土用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耐碱性能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丙烯(PP)纤维应用于混凝土中的稳定性,配制了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来模拟混凝土的碱性环境,同时采用加速腐蚀的方法对两种纤维进行碱溶液腐蚀处理,分别测试不同时间段两种纤维的直径和力学性能,并通过电镜观察纤维的表面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两种纤维的直径都有所增加,强度都逐渐减小,但PP纤维的耐碱性能优于PVA纤维;碱溶液浓度越高,对纤维的腐蚀就越严重。微观形貌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PVA纤维比PP纤维受腐蚀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5期)

葛晨,王金辉,谈永泉,杨鼎宜[4](2019)在《短切玻璃纤维耐碱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短切玻璃纤维的特征,对EN 14649:2005(E)《预制混凝土制品-水泥和混凝土中玻璃纤维残留强力的测试方法(SIC TEST)》(欧标)中长玻璃纤维耐碱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研发出了一种适用于短切玻璃纤维耐碱性能的测试方法。采用欧标法及改进欧标法对同一品种的玻璃纤维进行试验,同时进行了平行试验以验证改进欧标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对于短切玻璃纤维而言,改进欧标法相较于欧标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了改进欧标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4期)

王天琪,杨鼎宜,刘鑫,吕锦飞,周兴宇[5](2019)在《水泥混凝土用聚乙烯醇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VA)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稳定性,将聚乙烯醇纤维置于不同温度、不同碱性环境中来研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测试不同时间下,聚乙烯醇纤维浸泡后的直径变化、断裂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在碱溶液的浸泡下,随着时间延长,直径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降低;升高环境温度、增加浸泡溶液浓度,对聚乙烯醇纤维的性能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1期)

丁聪,郭丽萍,陈波,邓忠华,黄国钢[6](2019)在《高强高模PVA纤维表面改性及耐碱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疏水二氧化硅涂层与纳米石墨涂层两种方案对高强高模聚乙烯醇(PVA)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使用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及Fourier红外光谱仪对处理后的纤维表面进行表征,研究了高强高模PVA纤维的耐碱性及单丝拔出时的微观力学界面参数。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PVA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由亲水状态成功转变为疏水状态,接触角均大于130°;PVA纤维耐碱性良好,碱浸泡后拉伸强度保持率大于95%;经过表面修饰后PVA纤维的化学粘结力大幅降低。纳米石墨涂层可以很好地调控纤维与水泥基体的界面,使纤维从水泥基体中被完整拔出。(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世强,茆凌峰[7](2018)在《低酯基密度乙烯基酯树脂耐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低酯基密度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MFE 711型)在80℃碱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进行研究,同等实验条件下与其他类型树脂耐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碱液介质为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Na OH)溶液。试验证明低酯基密度乙烯基酯树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能,经25%Na OH浸泡600 d,弯曲强度保留率为75%,弯曲模量保留率为105%,质量保留率为98.6%,有效厚度变化率小于0.5%,巴柯尔硬度保留率为108%。(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8期)

丁一宁,菅淑敏,李冬[8](2019)在《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耐碱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板双向受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玻璃纤维网格布在混凝土板中的双向受力性能及钢纤维和纤维网格布混杂使用的增强效果,进行了耐碱试验和双向板受弯试验。探究了钢纤维和玻璃纤维网格布混杂替代传统钢筋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中碱玻璃纤维相比,耐碱玻璃纤维的耐腐蚀性能更优越;掺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后,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9%;钢纤维和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混杂使用表现出较好的正混杂效应,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和弯曲韧性明显提高,板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可考虑用30kg/m~3钢纤维掺量的混杂钢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板代替配筋率为0.2%的钢筋混凝土板。(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闫然,孟宪明,武帅,刘辉,丁飞翔[9](2017)在《不同玻璃纤维耐碱性能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不同玻璃纤维的耐碱性能,分别将耐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置于不同的碱性环境中(砂浆、NaOH溶液、混合碱液)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对比不同玻璃纤维在不同碱性介质中的耐碱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在长期(96h)加速老化试验后耐碱玻璃纤维的强度保留率高于中碱玻璃纤维和无碱玻璃纤维。(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7年06期)

林伟雄[10](2016)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耐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活性粉末混凝上耐碱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6年07期)

耐碱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而纤维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是发挥纤维混凝土作用的关键。混凝土内部是一个碱性环境,为了使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得到保证,这就要求掺入的纤维应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能,尤其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合成纤维成为关注焦点。因此,研究不同合成纤维在水泥混凝中的应用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和耐碱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促进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聚丙烯纤维(PP)、聚丙烯腈纤维(PAN)、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甲醛纤维(POM)为研究对象,采用NaOH溶液、基准水泥上层清液、硅灰-基准水泥上层清液以及混合溶液对合成纤维进行碱处理,通过纤维溶胀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研究纤维单丝的耐碱性能,结合微观形貌图和化学结构变化探究纤维腐蚀机理,总结4种合成纤维耐碱性能强弱,为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用合成纤维提供借鉴;以强度保留率为准,对比分析纤维在NaOH溶液加温浸泡后分别与基准水泥上层清液浸泡和混合溶液浸泡老化时间的对应关系,为推算合成纤维在水泥基材和复杂碱环境中的有效使用期限提供参考;另外,进行4种合成纤维水泥砂浆强度试验,通过砂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反映纤维对水泥基材的增强作用以及纤维在水泥碱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并结合碱溶液浸泡试验结果,综合评价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经过相关试验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经高浓度的NaOH溶液(pH=14)加温浸泡6h后,4种合成纤维强度保留率均在95%左右,说明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随着时间增加,纤维表现出溶胀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当温度和溶液浓度升高时,纤维强度损失较大,受溶液腐蚀相对严重,耐碱性能降低,但4种合成纤维之间的耐碱性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力学变化趋势。微观研究发现碱溶液对4种合成纤维腐蚀是一个从外向内逐层腐蚀的过程,纤维表面出现的变化与纤维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但浸泡后的纤维整体结构仍保持不变。基准水泥上层清液和混合溶液浸泡后的试验结果与pH=14的NaOH溶液浸泡试验结果最为相似,说明pH=14的NaOH溶液与水泥混凝土孔溶液环境最为接近。当以强度保留率相近为准时,4种合成纤维在pH=14的NaOH溶液加温浸泡6h均相当于基准水泥上层清液浸泡28d。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纤维在两种碱溶液浸泡后均能找到相对应的时间节点,根据整体变化规律,可推断合成纤维在混凝土碱环境中的长期性能。对比不同养护龄期合成纤维水泥砂浆与基准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发现合成纤维对水泥基材具有一定的阻裂性能,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抗折强度,但对抗压强度的作用不明显。合成纤维水泥砂浆强度试验结果与碱溶液浸泡试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尤其POM纤维在4种合成纤维里耐碱性能最好,可适用于属性为碱性环境的水泥混凝土中,但这只能考虑一年左右的强度,一年后纤维强度削弱,失去对水泥基材的增强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碱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天琪,杨鼎宜,谈永泉,范志勇.混凝土用聚甲醛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2].王天琪.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王天琪,杨鼎宜,骆静静,沈娟华.混凝土用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耐碱性能对比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4].葛晨,王金辉,谈永泉,杨鼎宜.短切玻璃纤维耐碱性能评价方法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5].王天琪,杨鼎宜,刘鑫,吕锦飞,周兴宇.水泥混凝土用聚乙烯醇纤维的耐碱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9

[6].丁聪,郭丽萍,陈波,邓忠华,黄国钢.高强高模PVA纤维表面改性及耐碱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9

[7].刘世强,茆凌峰.低酯基密度乙烯基酯树脂耐碱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8].丁一宁,菅淑敏,李冬.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耐碱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板双向受弯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

[9].闫然,孟宪明,武帅,刘辉,丁飞翔.不同玻璃纤维耐碱性能的对比[J].玻璃纤维.2017

[10].林伟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耐碱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6

标签:;  ;  ;  ;  

耐碱性能论文-王天琪,杨鼎宜,谈永泉,范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