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形状论文-王学锋,郭峰,胡如夫,尚伟燕

油膜形状论文-王学锋,郭峰,胡如夫,尚伟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膜形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光束干涉技术,滑滚比,黏度,油膜

油膜形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锋,郭峰,胡如夫,尚伟燕[1](2013)在《大黏度润滑剂油膜形状实验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光束干涉技术,研究滑滚比、载荷及卷吸速度等对大黏度润滑剂油膜形状、中心膜厚及最小膜厚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纯滚动条件下,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中心膜厚经历了增大、暂时下降、然后再上升的变化过程;随着滑滚比从0增大,中心膜厚暂时下降需要的卷吸速度逐渐减小,当滑滚比接近2时,这一现象消失;卷吸速度较小时,中心膜厚及最小膜厚基本不受载荷影响;滑滚比越大,中心膜厚及最小膜厚越小。(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3年06期)

付忠学,郭峰,黄柏林[2](2013)在《表面特性对纯滑弹流油膜形状和摩擦力的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界面滑移效应可能产生较低的摩擦力,采用具有不同表面浸润性的玻璃盘,进行了纯滑弹流润滑试验.在采用SiO2镀膜玻璃盘的球-盘接触高聚物纯滑润滑试验中,从弹流到动压润滑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不同于传统Stribeck曲线的两个拐点.两个拐点分别与凹陷出现及弹性变形消失相关联.在较低载荷下,不同盘表面产生相近的干涉图像和摩擦系数曲线,高聚物的非牛顿效应产生的表观滑移可能是入口凹陷及非典型摩擦系数曲线的主因;在较高载荷下,盘滑试验中铬盘产生的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均较SiO2盘低,具有较低表面能的铬盘产生的界面滑移被认为是产生较低摩擦系数的主因.(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刘洪,彭增雄,荆崇波[3](2012)在《轴向柱塞泵滑靴油膜形状的遗传算法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膜形状对滑靴的润滑特性影响很大.为了准确获取滑靴的润滑特性,需要精确地求出滑靴的油膜形状.考虑了滑靴工作过程中的倾覆现象,采用非均匀间隙对滑靴的油膜形状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滑靴的润滑控制方程,采用高斯-塞德尔超松弛迭代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滑靴流场的压力分布.考虑到压力分布与油膜形状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滑靴的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滑靴稳态油膜形状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简化为以法向力平衡、流量守恒为等式约束,以滑靴倾角以及滑靴倾斜方位角为不等式约束,滑靴力矩平衡为目标的两参数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不同转速下滑靴的稳态油膜形状进行了数值求解.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以及较高的精度收敛于模型的最优解,准确获取稳态下滑靴油膜的叁维形状,从而为滑靴润滑特性的准确计算以及滑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王建设[4](1995)在《叁油叶精密轴承油膜间隙形状的摩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算法,研究了不同油膜间隙形状相应的叁油叶精密轴承的摩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瓦弧边缘的最大间隙b_m与中央的最小间隙C_m之差值△r_m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有利于建立动压油膜,△r_m较小时,相应的摩擦系数较大。(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1995年04期)

王建设,朱应时[5](1995)在《油膜间隙形状对叁瓦精密轴系承载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膜间隙形状对叁瓦精密轴系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本文分析结果,可为轴系参数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1995年02期)

张文法,温诗铸[6](1983)在《应用光干涉法研究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流研究中,测量摩擦副之间的油膜厚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叙述了应用光干涉法观测点接触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原理和使用的装置。文中给出了不同载荷、不同速度下纯滚动时的光干涉图象,以及根据试验画出的油膜厚度曲线。(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1983年01期)

张文法,温诗铸[7](1982)在《应用光干涉法研究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流研究中,测量摩擦付之间的油膜厚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叙述了应用光干涉法观测点接触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原理和使用的装置。文中给出了不同载荷、不同速度下纯滚动时的光干涉图片,以及根据试验画出的油膜厚度曲线。(本文来源于《摩擦学第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流体润滑部分(Ⅰ)》期刊1982-08-01)

油膜形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界面滑移效应可能产生较低的摩擦力,采用具有不同表面浸润性的玻璃盘,进行了纯滑弹流润滑试验.在采用SiO2镀膜玻璃盘的球-盘接触高聚物纯滑润滑试验中,从弹流到动压润滑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不同于传统Stribeck曲线的两个拐点.两个拐点分别与凹陷出现及弹性变形消失相关联.在较低载荷下,不同盘表面产生相近的干涉图像和摩擦系数曲线,高聚物的非牛顿效应产生的表观滑移可能是入口凹陷及非典型摩擦系数曲线的主因;在较高载荷下,盘滑试验中铬盘产生的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均较SiO2盘低,具有较低表面能的铬盘产生的界面滑移被认为是产生较低摩擦系数的主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膜形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学锋,郭峰,胡如夫,尚伟燕.大黏度润滑剂油膜形状实验测量[J].润滑与密封.2013

[2].付忠学,郭峰,黄柏林.表面特性对纯滑弹流油膜形状和摩擦力的影响的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3

[3].刘洪,彭增雄,荆崇波.轴向柱塞泵滑靴油膜形状的遗传算法数值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2

[4].王建设.叁油叶精密轴承油膜间隙形状的摩擦性能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1995

[5].王建设,朱应时.油膜间隙形状对叁瓦精密轴系承载能力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1995

[6].张文法,温诗铸.应用光干涉法研究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J].润滑与密封.1983

[7].张文法,温诗铸.应用光干涉法研究弹流油膜厚度和形状[C].摩擦学第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流体润滑部分(Ⅰ).1982

标签:;  ;  ;  ;  

油膜形状论文-王学锋,郭峰,胡如夫,尚伟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