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蛀干害虫论文-高鹏

杨树蛀干害虫论文-高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杨树蛀干害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蛀干害虫,杨干象,防治方法,青杨天牛

杨树蛀干害虫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1](2019)在《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的发生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杨树作为造林的主要树种在我区迅速增加,然而由于种植品种的单一,所造林地极易发生病虫害,而杨树蛀干害虫一旦发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理。在我区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和白杨透翅蛾,它们的发生给林木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望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1杨树蛀干害虫种类及鞘翅目属危害现状目前已经发现的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03期)

沈士燕,李子峰,田莉蕾,褚素芬,王丽伟[2](2018)在《莘县杨树蛀干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杨树人工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枝天牛叁种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经过对蛀干害虫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叁种蛀干害虫的治理,除要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外,还应抓好治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1杨干象1.1形态特征长椭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光泽。体长7.0~9.5mm。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布白色鳞片形成若干不规则的横(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22期)

吴俊玲[3](2018)在《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是肃宁县主要的造林树种,是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沙土流失、防风固沙的优良阔叶树种。随着纯林面积的提升以及杨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蛀虫害问题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点研究杨树虫害问题,但有建设性的相关的研究结论与文献资料仍然数量较少。本次研究基于近两年的杨树生长季调查结果,对造成蛀干害虫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防治蛀干害虫危害和杨树优质栽培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16期)

吴永良[4](2018)在《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被害状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光肩星天牛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严格检疫、营林措施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途径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危害,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吴永良[5](2018)在《辽宁新民地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5年和2016年杨树生长季的调查,依据发生的数量和危害程度,提出了危害杨树主要7种蛀干害虫。分析了辽宁新民地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杨树经营,有效的防治杨树蛀干害虫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曹涤环,刘建武[6](2018)在《冬防杨树蛀干害虫效果好》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害杨树的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的幼虫,如桑天牛、光肩星天牛等,它危害杨树极其严重,杨树天牛大暴发时,往往使大片杨树林毁于一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冬季杨树天牛休眠期,及时开展综合防治,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其主要措施有:加强冬季清园(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18-01-02)

王晓春[7](2017)在《浅析影响彰武地区杨树生长的蛀干害虫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彰武县林地总面积约为10万hm~2,杨树面积为8.4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84%)。杨树是彰武近几年工程造林的主要树种,随着退耕还林、叁北四期防护林、坡耕地造林等工程的开展,使杨树面积每年递增,彰武县现有林地的杨树中幼林面积已达到6.2万hm2。由于彰武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异常变化、营林措施不当等因素,诱(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臧凯[8](2016)在《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诱导害虫种群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引进种钻天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Moench)和本地种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两种杨树作为调查对象,比较蛀干害虫对两种树的危害程度及差异、观察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主要因子,从而为林业生产上重要害虫的有效防控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钻天杨比山杨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更高。在两种杨树林地中解剖受害树干,比较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统计每种蛀干害虫的危害株率。结果发现,危害钻天杨的蛀干害虫主要有4种,分别为弗氏窄吉丁Agrilus fleischeri Obenberger、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Dalman)、光点楔天牛Saperda alberti Plavilstshikov,4种害虫对环割后的钻天杨危害株率分别为90.00%、65.00%、5.00%、5.00%;自然状态下,钻天杨仅受弗氏窄吉丁和青杨脊虎天牛危害,危害株率分别为11.76%、5.88%。危害山杨的蛀干害虫有弗氏窄吉丁A.fleischeri和四点象天牛M.myops,但两种害虫自然条件下对健康山杨基本不造成危害,人工胁迫后的受害株率分别为65.00%、5.00%。可见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人工胁迫下,弗氏窄吉丁对非本地的钻天杨危害均重于本地山杨。2.蛀干害虫弗氏窄吉丁对钻天杨的危害比山杨更为严重。第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弗氏窄吉丁是两种树上最主要的蛀干害虫,因此进一步调查了该虫在两树种上的虫口密度及幼虫期的生态位宽度。结果显示,该虫在受胁迫的钻天杨和山杨上的虫口密度分别为61.95头/株和34.89头/株。两种杨树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幼虫的生态位宽度也存在不同,钻天杨林中为0.53,山杨林中仅为0.32。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非本地种钻天杨较本地种山杨受害更重。3.测定并明确了弗氏窄吉丁重要生物学参数和幼虫龄数。弗氏窄吉丁在两种杨树上的年生活史存在明显差异,在钻天杨树上1年完成一代,而在山杨树上需2年完成一代。通过定期林间调查采样,发现在钻天杨树上,弗氏窄吉丁世代发育较为整齐,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为6月中旬到9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进入老熟幼虫状态并以该虫态越冬,一直到翌年5月上旬进入蛹期。在山杨树上,弗氏窄吉丁存在世代重迭现象,5月上旬到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从7月中旬可持续到翌年9月上旬,最早可在第二年的8月上旬发现老熟幼虫。该虫雌虫的平均寿命为34.87±1.80 d,雄虫的平均寿命为34.33±1.91 d,雌雄性比(雄:雌)符合1:1;室温下蛹期26.4 d,卵期12.83 d。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收集幼虫,根据Dyar法则,依据口缘宽的频次分布规律,可将弗氏窄吉丁幼虫分为4龄。4.调查清楚了两种杨树上弗氏窄吉丁的天敌种类。调查发现在两树种林地中,天敌的种类和寄生率有所不同,在钻天杨林中,弗氏窄吉丁的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光翅瘿蜂Paramblynotus sp.、皱腹矛茧蜂Polystenus rugosus Foerster,寄生率分别为48.00%、43.79%、1.97%。另外还发现了一种郭公甲,捕食吉丁虫蛹室内的老熟幼虫。山杨林中,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艾姬小蜂Euderus fleischerii、皱腹矛茧蜂P.rugosus、柄腹茧蜂Spathius sp.,寄生率分别为6.48%、7.63%、4.83%、0.25%。在钻天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光翅瘿蜂,在山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艾姬小蜂。5.调查了其它蛀干害虫的自然控制因子及其功效。结果发现,在危害钻天杨的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上有一种寄生性茧蜂和一种捕食性天敌郭公甲,致死率分别为3.73%和3.73%。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明确了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天敌的种类及其对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贡献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合理造林提供参考,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蛀干害虫预防和治理实践,并为进一步的害虫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6-05-01)

李喜林,赵自成,苏雪辉,张智勇,吴冲[9](2016)在《抗蛀干害虫的转Bt基因杨树对舞毒蛾的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通过用丹红杨(♀)同转Cry1Ac基因杨树(♂)的两个杂交组合无性系PCR检测呈阳性的后代苗期叶片饲养舞毒蛾幼虫后结果发现:喂养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高达98.7%,舞毒蛾幼虫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孵化后7d内,其中80%以上集中在前3天死亡;舞毒蛾幼虫取食苗期叶片后,可明显抑制食叶害虫舞毒蛾的个体的生长发育,个体大小明显小于对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6年04期)

宋希娜,郭琴娟,罗洪[10](2015)在《峡江县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峡江县杨树6种主要蛀干害虫的危害症状,以彩图展示6种蛀干害虫幼虫的识别特征,对其幼虫期形态与危害状特点的区别进行描述,并提出多种防治措施,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杨树蛀干害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杨树人工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枝天牛叁种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经过对蛀干害虫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叁种蛀干害虫的治理,除要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外,还应抓好治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1杨干象1.1形态特征长椭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光泽。体长7.0~9.5mm。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布白色鳞片形成若干不规则的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杨树蛀干害虫论文参考文献

[1].高鹏.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的发生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

[2].沈士燕,李子峰,田莉蕾,褚素芬,王丽伟.莘县杨树蛀干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

[3].吴俊玲.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

[4].吴永良.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8

[5].吴永良.辽宁新民地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8

[6].曹涤环,刘建武.冬防杨树蛀干害虫效果好[N].中国花卉报.2018

[7].王晓春.浅析影响彰武地区杨树生长的蛀干害虫及防治[J].辽宁农业科学.2017

[8].臧凯.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9].李喜林,赵自成,苏雪辉,张智勇,吴冲.抗蛀干害虫的转Bt基因杨树对舞毒蛾的抗性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6

[10].宋希娜,郭琴娟,罗洪.峡江县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5

标签:;  ;  ;  ;  

杨树蛀干害虫论文-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