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变形论文-戴公连,唐宇,梁金宝

高墩变形论文-戴公连,唐宇,梁金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墩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工程,温度变形,GPD模型,空心高墩

高墩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戴公连,唐宇,梁金宝[1](2018)在《高速铁路高墩极值温度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极值温度作用模式下高墩-梁轨体系的温度变形,需要获得混凝土高墩在日照作用下产生极值温度分布规律。基于昌赣铁路客运专线某高墩桥梁一年的温度监测数据,采用广义帕累托模型和时间序列加法模型分别对高墩100年重现期的极值温差分量和均匀温度分量进行了估计,并采用负指数函数对沿壁厚方向的温差进行拟合,获得了高墩极值温度组合。然后,采用热-力耦合的叁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极值温度组合下的温度变形。结果表明:桥墩的地理位置东西侧温差为23.62℃,南北侧温差为6.91℃,且沿壁厚方向满足负指数函数分布时,为温度作用最不利情况;年均匀温度方程可获得每日均匀温度取值,并得到100年重现期内最大均匀温度可达51.2℃,最低为-9.8℃;通过极值温差和均匀温度分量的组合,可计算高墩在极值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变形,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和运营期内温度变形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夏侯早鹏[2](2017)在《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高效分析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是我国跨越深沟深壑的主要选用桥型,且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重要发展战略的实施,高墩刚构桥的数量也开始不断增加,而高墩刚构桥的结构复杂,其自由度较多,采用传统的有限元算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将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与计算时间,效率比较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高效地震响应分析模型的研究。将虚拟变形法这一结构快速重分析方法引入到平面杆单元、平面梁单元及空间梁单元的荷载响应分析计算之中,通过MATLAB编程并得出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算法的精确性;利用MIDAS/CIVIL建立高墩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规范选取相应的地震反应谱,将地震动输入并分析该桥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将虚拟变形法扩展到高墩刚构桥的荷载响应分析计算之中,本文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将相同的地震反应谱输入所编写程序并计算其地震响应,与MIDAS/CIVIL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精确性,同时比对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时长,对比两种分析模型的计算效率,以验证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模型的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宋晓东[3](2016)在《RC高墩位移变形能力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RC高墩的抗震性能,对4根RC高墩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观测高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变形过程,并基于此提出一个用于评估高墩位移变形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由墩在一些特征状态时的曲率分布曲线构成。以试验中的3个试件为算例,分别采用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的计算模型、Y K Yeh等人建立的计算模型和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上述3个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最大误差分别为117.04%、36.54%和20.67%,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相近。(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宋晓东,宁丽平[4](2016)在《P-M-φ分析对RC高墩的转动变形能力计算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RC高墩的抗震性能和试验方法,通过对4根RC高墩模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观察到墩底附近在加载后期均出现剪切斜裂缝,随着保护层混凝土逐渐脱落,主筋在断裂前发生明显的屈曲现象。这些现象说明RC高墩的实际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与P-M-φ分析的前提假设是不一致的。试件的实测极限曲率值,比P-M-φ分析计算值,小约50%,本文结论是P-M-φ分析会严重高估RC高墩的曲率能力,偏于不安全。(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魏瑞芬[5](2016)在《不同合龙顺序对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受力及变形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跨连续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浇注工艺,其节段多、施工周期长、多T同时施工工艺复杂、并且很难一次合龙。由于施加预应力及墩高差异的影响,合龙顺序会引起墩顶位移和主梁线形变化的差异,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成桥线形和受力。因此,桥梁合龙之前有必要对合龙方案进行专门研究,对合龙顺序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小由于合龙对桥梁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作为工程依托,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合龙施工过程,对不同合龙方案下成桥主梁线形、主梁应力状态及桥墩墩顶位移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合龙方案比选。(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亮亮,张伟,张康[6](2014)在《响应面法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预测的精度,重点考虑徐变对结构长期变形的影响,并考虑影响徐变系数众因素的随机性,将响应面法引入到结构长期变形的预测中。试验抽样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响应面模型采用不含交叉项的二次多项式。采用偏检验进行影响参数的显着性检验,将徐变系数表达式表达成各随机变量的显示函数,并对其进行蒙特卡罗抽样分析,然后将其代入有限元模型中得到一定置信区间下的长期变形值。牛角坪大桥主跨192m,按照上述方法对主跨跨中的变形进行计算,并和实测结果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实现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预测精度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张剑超[7](2013)在《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受力和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受力和变形比同类直线桥复杂。本文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某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变平弯半径对不同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墩高、圆心角、结构自重、预应力、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铁道勘测与设计》期刊2013年04期)

张康[8](2013)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缩和徐变是混凝土作为粘弹性材料的一种固有的时变特性。正确地估计和预测收缩、徐变对高墩大跨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对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及监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是对收缩、徐变较为敏感的结构体系,对收缩徐变效应的估算不足将会直接影响桥梁的施工及后期运营。该类型桥梁多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其具有水灰比低、密实度高等特点,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不可直接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本文通过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拟合得出适用于该类型混凝土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计算精度。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①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就混凝土的徐变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讨论了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就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进行了研讨,并采用B3变异系数法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量化分析;②采用和牛角坪大桥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恒温恒湿试验室进行了收缩徐变试验,并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irichlet级数的形式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得出了适用于该类型混凝土的建议模型。将建议模型、ACI209R(1992)模型、CEB-FIP系列模型、以及GL2000模型进行了综合的比对分析;③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及其影响因素本身均为随机变量,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进行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计算分析。将随机有限元理论中的响应面法引入至结构收长期变形的分析计算中,采用近似的拟合响应面来代替实际的响应面,并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法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了一定置信区间内的结构长期变形值;④本文就牛角坪大桥成桥后的变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然后分别采用响应面法和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该桥成桥后长期变形的计算,并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3-05-01)

张健民,杨诚[9](2013)在《西南地区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变形监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与同类桥梁在施工方式、荷载等方面相同的特点,遵照桥梁施工监控和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的要求,分阶段提出连续刚构结构渡槽变形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布置等,并尽量将施工监控与运行期监测的仪器结合布置,达到施工期控制渡槽体形参数与设计一致以指导施工并保证施工安全,运行期全面监测工程安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3年04期)

吕海燕,马锋,王朋[10](2011)在《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受力和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受力和变形比同类直线桥复杂。本文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f对某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变平弯半径对不同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墩高、圆心角、结构自重、预应力、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高墩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是我国跨越深沟深壑的主要选用桥型,且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重要发展战略的实施,高墩刚构桥的数量也开始不断增加,而高墩刚构桥的结构复杂,其自由度较多,采用传统的有限元算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将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与计算时间,效率比较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高效地震响应分析模型的研究。将虚拟变形法这一结构快速重分析方法引入到平面杆单元、平面梁单元及空间梁单元的荷载响应分析计算之中,通过MATLAB编程并得出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算法的精确性;利用MIDAS/CIVIL建立高墩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规范选取相应的地震反应谱,将地震动输入并分析该桥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将虚拟变形法扩展到高墩刚构桥的荷载响应分析计算之中,本文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将相同的地震反应谱输入所编写程序并计算其地震响应,与MIDAS/CIVIL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精确性,同时比对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时长,对比两种分析模型的计算效率,以验证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模型的高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墩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戴公连,唐宇,梁金宝.高速铁路高墩极值温度变形研究[J].铁道学报.2018

[2].夏侯早鹏.基于虚拟变形法的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高效分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宋晓东.RC高墩位移变形能力计算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6

[4].宋晓东,宁丽平.P-M-φ分析对RC高墩的转动变形能力计算的适用性研究[J].森林工程.2016

[5].魏瑞芬.不同合龙顺序对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受力及变形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

[6].张亮亮,张伟,张康.响应面法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4

[7].张剑超.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受力和变形研究[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

[8].张康.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研究[D].重庆大学.2013

[9].张健民,杨诚.西南地区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变形监测设计[J].水力发电.2013

[10].吕海燕,马锋,王朋.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受力和变形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高墩变形论文-戴公连,唐宇,梁金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