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菱形块体边界近期地壳变形

川滇菱形块体边界近期地壳变形

一、The Recent Crustal Deformation o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Boundaries(论文文献综述)

汪健,申重阳,孙文科,谈洪波,胡敏章,梁伟锋,韩宇飞,张新林,吴桂桔,王青华[1](2021)在《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文中研究表明地表地质调查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中段地壳结构与变形具有显着的横向差异性。为检测其地壳现今深部物质迁移和变形特征,文中利用红河断裂带北、中段2013—2019年3条流动重力剖面的观测资料,经分析和去除地表垂直运动、地表水循环、剥蚀和冰川均衡调整引起的重力效应,获取了地壳深部物质迁移引起的趋势性重力变化信息。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近期的重力动态变化具有分段性特征:北段、中段和中南段剖面的平均变化率为(-0.39±1.30)μGal/a、(0.16±1.57)μGal/a和(0.29±1.25)μGal/a,北段剖面以红河断裂为界,NE侧呈负变化、 SW侧呈正变化,SW侧相对NE侧以(3.1±0.55)μGal/a·100km的重力变化率增加,反映出青藏高原物质东流背景下深部物质跨越红河断裂带后受澜沧江刚性块体阻挡、质量不断累积的特征;中段剖面断裂带区域的重力变化率比两侧低,体现了红河断裂的深部控制作用;中南段剖面的重力整体呈正变化,反映了印支、华南块体与川滇菱形地块间相互侧向挤压、深部物质累积的性质。基于重力变化反演的莫霍面变形结果表明:近期红河断裂带的莫霍面平均以0.54cm/a的速率持续隆升,北段、中段和中南段的平均变形速率为-0.06cm/a、 1.36cm/a、 0.32cm/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非均衡构造运动作用;北段莫霍面自东向西由下沉逐渐转为隆升;中段东侧隆升、西侧下沉;中南段变形速率低且两侧差异小;红河断裂带区域的变形速率明显低于两侧地块,体现了其对地壳深部变形较强的边界控制作用。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活动性研究提供新的约束。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2](2021)在《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文中认为滇西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孕育背景显着。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不同期次(1999~2007期、2013~2018期)GPS观测数据解算地壳应变率场,分析地壳应变率场的动态演化特征。以不同期次GPS观测数据作为边界约束,利用二维有限元接触计算,模拟给出滇西北主要断裂带运动学特征与应力积累速率的变化;并结合汶川、芦山等历史强震和近场跨断层观测等资料,探讨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表现为近东西向的拉张和近南北向的挤压,同时还叠加了南西—北东向的剪切变形,地壳应变率场在不同时段经历了动态调整,但最大主压应变方向在两个时段未发生改变,为NNW向。汶川地震前,滇西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速率、运动性质与现有地质、形变结果较为一致;汶川、芦山等地震后,部分断裂带的运动性质与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本文分析认为与汶川等远场强震及断裂带近场中强震的发生有关,这些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局部应力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部分断层运动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金阳[3](2021)在《利用GNSS和地震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深浅构造变形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具有复杂地形、地震频发等特点,其地表变形机制、应力应变状态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变形机制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地壳的变形是否连续?地表是否与地壳耦合?不同深度的地壳变形特征是否一致?以上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应变率场、构造应力场以及地震各向异性的三个研究方向出发,联合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深度的构造变形机制。本文基于1999-2016年间GNSS数据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位移场和形变场进行分析。欧亚框架下的GNSS速度场显示青藏块体内部块体运动速率为21.08mm/a,鲜水河断裂周边块体运动速率为10.96mm/a,丽江-小金河北侧运动速率约为17.33mm/a,南侧约为14.53mm/a,滇西南块体运动速率为4.13mm/a,华南块体运动速率为9.04mm/a,发现丽江-小金河断裂、红河断裂、小江断裂均对块体运动和物质迁移起到调节控制作用,其中丽江-小金河断裂调节作用相对较弱。基于实测速度场和均匀速度场,分别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多尺度球面小波法、Gaussian加权内插法解算,发现多尺度球面小波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适用性更强,能更好地考虑台站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空间分辨率更高。利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法求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应变率场,主应变率极值集中分布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存在从南至北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也是最大剪切应变率的高值区,分布与断裂走向平行。面应变率研究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面膨胀与压缩呈交替特征。旋转应变率研究显示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呈逆时针旋转特征,红河断裂西侧呈顺时针旋转特征,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趋势相符合。基于1205组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求解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应力场,解算得到的P、T轴显示在川滇菱形块体两端存在分区特征。构造应力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最大主应力轴的最优分布方向与GNSS速度场的分布情况类似,呈现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特征。最大主应力轴在丽江-小金河断裂北部为近EW向,在丽江-小金河断裂南部转变为近NS向,呈现与GNSS位移方向一致的发散特征。按深度反演构造应力场的结果显示,在0-40km内构造应力场变化连续,推断0-40km内地壳是耦合的,丽江-小金河断裂是青藏高原物质逃逸的转换带。结合剪切应变、剪切应变梯度以及历史地震目录分析,龙门山断裂带为剪切应变及剪切应变梯度低值区,推测汶川地震及其余震基本将应变释放完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和红河断裂中南段为剪切应变高值区,且是剪切应变梯度高低值转换区,地区周边曾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地震,应变仍未释放完全,推测以上断裂区域具有一定地震危险性。GNSS应变率可反映地表形变特征,构造应力场可反映不同深度地震发生区域变形特征,地震各向异性可反映地壳及上地幔不同深度处的变形特征,三者联合分析可探讨青藏高原深浅构造变形特征。根据应变率场、构造应力场、近震S波各向异性分析结果来看,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表与中上地壳基本耦合,两者变形情况一致。根据应变率场和Pms各向异性分析结果来看,地壳变形整体耦合,大致以丽江-小金河为界,南北两侧存在不同的变形模式。根据应变率场和XKS各向异性分析结果来看,沿着丽江-小金河断裂走向分布的主压应变和地震各向异性在地壳和上地幔内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其余区域相差较大,推测区域内地壳和上地幔解耦,丽江-小金河断裂从地表延伸到上地幔,将川滇菱形块体南北两侧构造运动阻隔,导致不同的变形模式。

赵静[4](2021)在《基于GPS资料研究汶川与芦山地震变形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上相继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大震,使人们迫切追问这两次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各断层段构造形变特征、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经历了怎样的时空演变过程?这一科学问题的定量解答,对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区域构造应变环境的大震影响,龙门山断裂带的震后愈合过程、应变积累恢复、未来地震危险性,以及大陆逆冲型强震的孕震机制、地震触发、地震周期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高精度、高密度GPS地壳形变资料为约束,并辅以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定量分析。通过解析分析与建立多断层系统的三维反演模型,定量研究了汶川与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层及周边区域的地表变形、深部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动态识别了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层深部滑动亏损速率的快速增加、汶川地震后不同段的差异愈合过程和芦山地震对愈合过程的影响。最后根据闭锁程度动态反演结果推估龙门山断层不同段的愈合时间,提高了GPS数据在评估地震周期全过程中的有效应用。2.本论文取得的重要认识和主要进展(1)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层滑动亏损速率快速增加利用1999-2001年、2001-2004年和2004-2007年的3期GPS速度场资料,分析了龙门山断层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演化过程。DEFNODE负位错反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层处于强闭锁状态,但其断层滑动亏损速率似乎在2004-2007年发生了快速增加,即断层深部滑动速率可能出现了加速。这一发现或为大震的短临预测探索提供一种重要线索。(2)芦山地震并未明显减弱龙门山断层西南段的大震危险性汶川地震促使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加快、断层闭锁程度增强,芦山地震并未使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主干断裂发生破裂,该主干断裂上的应变能并未被显着释放,目前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芦山地震西南方向的地震空段仍处于强闭锁状态,并在持续积累应变能。因此,该断裂段未来的大震危险性仍需特别关注。(3)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不同段重新闭锁与快速愈合利用2009-2011年、2011-2013年、2013-2015年、2015-2018年和2017-2020年的5期GPS速度场资料,分析了龙门山破裂断层面的重新闭锁与愈合过程,以及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影响和芦山地震对愈合过程的影响。DEFNODE负位错反演结果表明,龙门山破裂断层震后愈合过程在不同段呈现不同特征和显着差异:断层中段在汶川地震后处于蠕滑状态,而在芦山地震后,汶川震中西南方向断层的闭锁程度快速增强、闭锁面积快速增大,表明其正在快速愈合,并且愈合区域快速向汶川震中方向扩展;而中段位于震中北东方向的大部分破裂断层迄今尚未愈合,仍处于蠕滑状态,估计演化到愈合还需要至少数年以上的时间;龙门山断层北东段经历了汶川震后的短期蠕滑后,在2011-2013年就快速恢复了闭锁状态,表明断层面已经愈合,目前强闭锁范围开始往中段扩展。(4)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演化过程利用汶川地震后、芦山地震前的三年时间(2010.30-2013.30)和芦山地震后的一年时间(2014.0-2015.0)GPS连续站时间序列结果,对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动态演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讨论了断层中段的愈合过程。TDEFNODE负位错反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震中周边破裂区域的闭锁程度快速增强,由2010年基本处于蠕滑状态,至2013年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闭锁范围也快速增大,由汶川震中西南方向逐渐趋近震中位置;芦山地震后,汶川震中附近的闭锁程度和闭锁范围进一步增大,表明该部分断层正在快速愈合。汶川震中北东方向的大部分破裂区域依然处于蠕滑状态,表明该部分断层还未开始愈合。芦山地震震中附近及其西南方向断层一直处于强闭锁状态,且完全闭锁区域的滑动亏损速率逐年减小,可能表明已经愈合的区域分担了巴颜喀拉块体对四川盆地的部分挤压作用。此外,GPS时间序列反演的剖面结果显示,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平行断层走滑运动在近断层处表现出左旋特征,而远场块体之间表现出右旋运动特征,分别与芦山地震逆冲兼左旋破裂和GPS速度剖面远场右旋结果一致。(5)龙门山构造带周边地表三维变形演化特征GPS应变率场和速度剖面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使龙门山断层中段完全解锁,在断层两侧存在明显的逆冲和走滑阶跃,且逆冲分量大于走滑分量,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由震前挤压变形转变为震后拉张变形;截至目前中段蠕滑速率虽有所减小,但仍存在震后蠕滑量,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震后拉张变形也逐渐减弱。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西南段仍表现为大范围的连续变形,且东西向挤压变形在芦山地震后还有所增强,表明断层持续处于强闭锁状态;目前垂直断层的水平缩短速率和平行断层的右旋扭动量在逐渐减小,但水平缩短速率依然明显高于汶川震前。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GPS基线时间序列结果显示:LS01_LS03和LS04_LS08两组基线在芦山地震后仍然快速缩短,且缩短速率较震前稍有增加,可能表明跨芦山震中周边区域的挤压增强;LS04_LS10基线在芦山地震后,延续了震前的速率逐年衰减特征,且缩短速率逐渐趋近于0,可能表明巴颜喀拉地块东向运动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所受四川盆地的阻挡作用在增强。跨断层短水准场地的年均垂直变化速率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造成上盘的七盘沟场地和下盘的灌县及双河场地的垂直变化速率都明显增大,这主要体现了同震的影响;从2010年开始,这些场地的垂直运动速率已经很小,并在后续几年维持稳定,表明汶川地震对断裂带附近垂直变形的震后影响微弱。

徐良叶[5](2021)在《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GNSS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监测到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和形变,而且可以监测到构造运动形变、孕震形变、震后形变等微小构造形变,它已成为目前观测地壳运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根据GNSS观测资料提取地壳形变与应变信息,进行区域地壳应变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有利于认识地壳构造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历史,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2015-2019年云南地区45个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得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并结合云南地区2015-2019年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分析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详细介绍了GNSS测量原理及数据解算的理论方法,及求取应变场的方法,主要有多面函数拟合、球面小波、最小二乘配置,详细介绍了最小二乘配置方法。(2)基于云南45个(2015-2019年)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资料,解算得到云南地区在ITRF2014框架下的速度场,及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结果表明,在ITRF2014框架下云南地区水平运动速度方向整体朝东南方向旋转;云南地区的相对运动存在明显差异,云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相对运动较弱,川滇交界处相对运动较为剧烈,小江断裂带呈现显着的左旋特征,其中小江断裂带南端左旋特征比北端剧烈。(3)基于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站点的速度进行插值,再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求取云南地区应变场。结果表明,站点的实测速度与拟合速度的残差大部分在1mm以内(除1个站点残差为1.3mm外),说明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从获取的云南地区应变参数可以看出,云南地区面膨胀率总体呈现拉张与压缩相互交替的现象,说明云南地区地壳所受到的应力复杂,构造运动活跃,其中拉张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木里-盐源一带,压缩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通海-蒙自一带;云南地区最大剪应变主要有2个高值区,分别沿丽江-小金河、小江断裂带分布,其中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在昆明-通海一带,其他区域剪切应变积累低,说明剪切变形较弱。(4)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取云南地区2015-2019年5级以上地震前的速度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沧源、云龙、漾濞、通海地震前都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的运动,说明该地区的相对平衡运动状态被打破,诱发了地震;昌宁地震前,川滇交界处的站点由原来杂乱无章的运动状态变为一致向西南方向加速运动,然而运动幅度相对与其他站点并不大;墨江地震前无明显的站点异常的运动特征;沧源、昌宁、通海地震前,部分站点出现加速运动特征,在站点的运动方向上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均发生在面膨胀率0值区附近;云龙、漾濞地震前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运动,然而地震并没有发生在站点运动的方向上,云龙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但不是最高值区,漾濞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墨江地震发生在面膨胀率高值区的边缘。(5)通过对以上震列的分析表明:当部分站点出现加速大幅异常运动时,需注意站点运动方向的面膨胀率0值区、最大剪应变高值区或高值区边缘有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当区域的应变积累过高,出现应变量值减少的趋势时,需注意面膨胀率高值区边缘发生地震的危险性。

朱良玉[6](2020)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南地块,巽他地块和印度地块的交汇部位,有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红河断裂,实皆断裂等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是印-亚碰撞,高原扩展,缅甸微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俯冲,苏门答腊板块俯冲等多种构造作用共同交汇的部位。中生代以来随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历史。复杂的继承性构造交织于现今多种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该研究区的现今地壳变形模式至今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从整体上理解和认识该区域现今地壳变形机理。本论文首先利用现今长期三维地壳变形资料(GPS水平和精密水准垂直运动速度场),总结该区域的应变分配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形变场估算了各自的旋转中心。依据估计的旋转中心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模型各边界对现今地壳变形的贡献。然后,对局部区域典型地壳变形特征(川西贡嘎山隆升,滇中相对于川西与滇南的下沉以及滇南近东西方向拉张),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变形机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和本文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变形的联合模型。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利用已公开发表的长期水平与垂直变形场,分析总结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长期变形主要特征,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确定现今长期地壳变形特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的形成机制。2.根据公开发表的不同参考框架的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旋转中心,并评估旋转效应对观测速度场的贡献。3.采用研究区公开发表的高分辨率地震波速度结构,计算研究区重力势能(GPE),并估算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讨论重力作用在该区域地壳变形中的影响。4.以川西贡嘎山快速隆升为例,利用斜向挤压数值模型分析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断层走向转折处高地形的隆升机制,讨论河流下切,中下地壳流对造山过程的影响。5.结合深部成像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确定滇中地区峨眉山地幔柱改造所产生岩石圈内高速体的位置和物理参数,利用三维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讨论壳内高速体、岩石圈内高速体对地形演化,地表断层演化,重力场演化和深部流场的影响。6.利用深部成像资料和二维热力学数值技术,模拟缅甸板片自发俯冲过程所产生岩石圈受力状态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分析滇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伸展过程的控制机制,讨论SKS波观测结果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和岩石圈变形的关系。7.结合研究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缅甸板块俯冲的现今状态及其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对滇西南地区地壳变形的影响。8.利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质相关资料讨论了巽他地块双向俯冲过程与现今滇南地区地壳变形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红河断裂中新世极性翻转的可能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获得的结论与认识可归纳如下:1.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层的大型右旋剪切带与旋转变形——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统通过对现今水平应变场的分析和本文的相关数值模拟工作,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南部的实皆断裂与北部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层系统。分属南北的两个大型走滑断层系统在东西长600km南北宽700km的范围内,与该区域复杂的先存构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应变特征。主要依据如下:(1)从区域主应变率的方向来看,整个区域的主张应变率以红河断裂西北尾端为核心做顺时针旋转,而主挤压应变率与剪切应变率主要集中于两大走滑断层系统附近及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区域。这一特征意味着该区域的运动学模式应该是以主干断层的边界运动为主,而各活动地块则承受来自南侧与北侧大型走滑断层运动在宽度达600km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力矩而旋转变形。这一认识与在南汀河断裂——程海断裂——理塘断裂围陷的区域内发育的正断层和拉张型震源机制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从断层滑动速率来讲,研究区域内虽然存在红河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金沙江断裂和澜沧江断裂等古老的缝合带,但他们现今的滑动速率都在5mm/a以下。这不仅难以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相比,更难以与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实皆断层相比。因此,在现今的构造作用力驱动下,该区域的主控断层应该是东西两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从地质滑动速率来看,在这些地区百万年尺度的滑动速率也同样不超过5mm/a。(3)从长期垂直变形场和地形分布上看,快速隆升区域主要集中于走滑断层转折区域。如位于鲜水河与安宁河断裂交汇部位的贡嘎山地区,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的螺髻山以及则木河断裂与小江断裂交汇的轿子山。整个川西地区承受着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但是隆升速率从川西块体北侧的鲜水河断裂向南则隆升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滇西南的程海断裂则转换为以下沉为主。而滇中地块,正处于两大断层系统的直接交汇部位,其相对于滇南与川西则处于下沉区域。这一现象也被整个区域广泛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系盆地沉积证实。(4)从块体旋转的角度来看,利用相对于华南地块的GPS速度场能够获得与地质旋转结果一致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位于(96.10°E,27.4°N)附近。依据旋转中心获得的角速度分布来看,研究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角速度在2度/百万年,且内圈快于外圈。这一认识与利用古地磁和地质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旋转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来自内圈的边界条件对整个区域地壳变形的贡献可达50%,其中切向旋转贡献占比40%而径向边界作用占比10%,总的来看旋转分量占比达70%。在两条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之间,主要以非均匀旋转的方式吸收两者的差异运动。(6)通过对贡嘎山地区隆升机理的数值测试发现:挤压隆升与三维非均匀剥蚀是近9Ma以来,贡嘎山快速隆升的原动力。而南部的螺髻山与轿子山由于存在西南方向的拉张作用而无法快速累积地形。现今残留的高地形可能与该地区非均匀剥蚀对残余地形的改造所致。这意味着,在龙门山-锦屏山以北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控制作用,贡嘎的快速隆升就是最好的证据。(7)从峨眉山玄武岩区域壳内高速体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峨眉山玄武岩改造后产生的高速异常体,对现今地壳变形动力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现今观测的近似圆形的壳内高速体直接证实了滇中地块在新生代并没有承受巨大的挤压,拉伸等大规模内部变形。如果发生大规模变形其岩石圈内的环形异常体则很难留存。但如果只是发生整体旋转变形和挤压变形,将能很好解释快速滑动的边界断层和深部近似圆形的高速体,以及相对于较慢的隆升。2.重力驱动的浅层地形流动除远场的俯冲作用外,也有学者认为现今观测的GPS变形可以通过地形所产生的重力梯度来解释。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计算了本研究区内重力势能梯度所产生差应力,结合区域粘性结构,估计了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动作用在丽江-小金河断裂附近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其所产生的差应力方向与观测的拉张应变率方向一致。从1500米地形等高线与莫霍面40公里等深线的弯曲程度,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并没有大规模溢出青藏高原,而地形则如流水般受到重力作用而从高原向四周扩展。这一重力驱动过程是否有中下地壳流参与,本论文的模型中并不确定。3.缅甸自发俯冲过程与岩石圈拉张作用从俯冲的角度来讲,上覆板片是产生高山(南美安第斯俯冲带)还是产生弧后盆地(日本海),最直接的原因是上覆板片所承受是挤压还是拉张,而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海沟前进还是后撤。而对于缅甸弧,从东向西弯曲了近150km,这充分说明缅甸板片的俯冲过程持续存在并产生海沟后撤现象,这必然在上覆板片的滇南地区产生拉伸作用。通过本文的数值工作,不难发现,如果俯冲板片与浅部发生断裂,则无法产生现今观测的震源机制解方向与地壳应变状态。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缅甸微板块深部板片形态,可以推测整个滇南地区,即实皆断裂尾端,北纬26.5度以南地区,缅甸弧后撤而对该地区的岩石产生东西方向的拉伸作用。而北纬26.5度以北地区,由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向北推挤,其产生的是“海沟”前进状态,会对以北的岩石圈产生挤压作用。这种对上覆岩石圈的挤压与拉张过程的转换与印度-缅甸俯冲板片的撕裂有关。4.深部地幔中的回旋流与地幔各向异性自发俯冲板片由于自重而向地幔深部运动时,必然对地幔产生扰动。前人研究表明,俯冲板片边缘会产生回旋流,回旋流的大小与形态与板片的分布形态直接相关,海沟后撤有利于产生平行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而海沟前进会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但对于缅甸俯冲来讲,由于其缺乏主动俯冲所需的推挤作用,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海沟前进与后撤。基于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虽然海沟发生后撤,但依然能够在板片前端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回旋流。这一回旋流与该区域大量存在的地幔各向异性—SKS波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北纬26.5度以北的区域,地幔各向异性变为南北方向,而这与该区域主动俯冲产生海沟前进的效果类似,产生垂直于碰撞缝合带的地幔各向异性。5.来自远场的驱动作用——巽他地块的双向俯冲过程与红河断裂除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印度板片的北推作用以及缅甸板片的俯冲作用外,该区域是否受到苏门答腊俯冲,菲律宾俯冲的影响?本论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公开发表的深部速度结构发现,在1000km深部内,苏门答腊板片只在海沟附近存在,大部分板片已经快速穿透660km相变面,沉入更深的地幔中。其所产生的海沟后撤已经导致安达曼海,南中国海形成。但从现今的GPS速度结果上看,苏门答腊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的是挤压作用。本文依据从缅甸到菲律宾的P波速度结构剖面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今缅甸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拉张而菲律宾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挤压,两侧相向而产生向西的运动。但菲律宾俯冲减弱后,对巽他地块也产生拉张作用,巽他地块则无法产生西向运动。这说明巽他地块的运动方式与两侧的双向俯冲过程密切相关。基于此,可以推测红河断裂现今运动减弱与巽他地块所承受的挤压边界作用相关。对比缅甸俯冲与菲律宾俯冲带的开始时间,可以发现在西侧的缅甸俯冲更为古老,在27-28Ma以来基本以自发俯冲为主,而东侧菲律宾俯冲在40-20Ma间先以原南海俯冲为主俯冲了近700km,20Ma以后以现今南海俯冲近700km,总共发生了近1400公里的位移。而在35-17Ma,红河断裂发生了大规模左旋走滑,滑动量级在500-1000km之间,这与目前平卧于菲律宾俯冲带下方的板片长度基本吻合。因此,红河断裂35-17Ma的大规模左旋走滑位移可能被原南海的快速俯冲而吸收,而主要控制作用来自于巽他地块两侧的俯冲过程。安达曼—苏门答腊俯冲过程所产生的海沟后撤主要在11Ma开始活动,其活动时间小于红河断裂发生大规模运动的时间。因此,控制中新世红河断裂大规模滑动、极性变化的主要力源可能来自于菲律宾俯冲过程的翻转。6.普遍存在的壳幔解耦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区地壳层受控于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大型右旋剪切带。地表层受控于重力所产生的地形流动。岩石圈层受控于俯冲板片所产生的挤压与拉张作用以及远场的俯冲过程。深部的地幔层则受控于深部板片所产生的回旋流。从浅部到深部,其所承受的作用力并不相同。地表GPS观测与深部SKS,PMS等观测无论方向是否一致,其所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必然导致地壳和地幔处于不同的应变状态。因此,基于本文的分析认为,本研究区从浅部到深部由于作用力的巨大差异,壳幔解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闫全超[7](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块体、川滇块体和四川盆地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可为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运动、隆升及扩张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解释地壳运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最小二乘预估、阻尼应力张量反演和块体形变分区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地壳水平形变、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各子块体的效能率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000年-2015年间2260个地震(≥ML3.0),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进行活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集中在2008年-2013年的地震占总数目的91%,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地震占总数目的84.2%。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块体内地震事件的平均震源深度分别为9.5±3.5km、9.9±5.5km,主要滑动性质分别为走滑、走滑兼具逆冲,两块体内震源的平均深度基本相同且滑动性质相近。而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6.2±2.1km,远远大于前两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为界,北段为逆冲兼具走滑,南段则以纯逆冲为主导。(2)利用GPS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地区速度场剖面、面膨胀、剪应变、区域平均应变分布等。速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近南北向缩短,近东西向拉张,且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面膨胀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周边以挤压缩短为主,内部以拉张为主,青藏高原南缘和龙门山地区是挤压应变最强烈的区域;剪应变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的剪应变明显大于周边地区,且高剪应变主要沿大型活动断裂展布;区域平均应变结果中,羌塘地块、川滇块体、滇东地块的平均主应变方向分别为SWW-NEE、NW-SE、NNW-SSE,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旋转趋势。而在龙门山断裂NWW-SEE向的压缩应变远远大于NNE-SSW向的拉张应变。(3)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和迭代联合应力反演的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除龙门山断裂北段西侧区域外,各子区域内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最大压应力的方向由玉树NW-SE转向为鲜水河中部的NWW-SEE,再转向为安宁河的NNW-SSE,整体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在中部和南部则呈现出近东西向,而北部则存在局部差异性。(4)青藏内部各地块和部分主要断裂的效能率分配值分布表明以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其南侧和北侧区域差异显着,在东北缘区域内各子块体边界断裂运动远大于块体内部对地壳形变的贡献,而东南缘的结果则正好相反。由效能率分配值分布特征推断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的上边界是在玉树-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这一结果与根据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推断的顺时针旋转上边界轮廓基本一致,而与GPS数据推断的上边界轮廓位于昆仑断裂-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且方向垂直龙门山断裂有所差异,体现了边界线位置在不同深度上的结果。

王宇飞[8](2020)在《基于GPS约束的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受到印度板块的北向挤压,造成该地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及强烈的地壳形变,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显着的区域之一,因此川滇地区一直是GPS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的重点地区,但目前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以运动学为主,由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与地壳深部的结构性质、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紧密相关,因此开展地壳形变的数值模拟对促进地震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22°N34°N,96°E106°E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基础上,依据川滇地区主要活动地块和断裂分布情况以及最新的地壳—上地幔波速结构特征(姚华建等,2020),构建该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以Min Wang等(2020)计算的川滇地区20092015年间高精度GPS形变场对模型边界条件进行约束,开展数值模拟计算,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模型(参数),依据GPS形变场的拟合精度,研究主要大型断裂带的形变对整体区域构造的影响,介质横向与纵向不均匀性对整体地壳形变的影响以及介质粘滞参数对地壳形变的影响,最后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简单的评估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块体活动理论、断层及GPS测站分布情况,结合地壳—上地幔波速模型,构建了川滇地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东西长度约为1333km,南北长度约为1000km,深度100km,包含9条主要活动断裂,由430080个单元、77696个节点组成。2.基于三维均匀分层模型1,利用最新的GPS形变场、断层滑移速率及闭锁深度为约束进行数值模拟,表明研究区域内的地壳形变模式除了受整体GPS边界条件约束外,还与断层本身的运动特性密切相关。3.构建了顾及各地块地壳—上地幔分层及其介质参数的三维不均匀分层模型2,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该模型的精度比三维均匀分层模型1显着提高,模拟结果显示GPS站点东西向速度的均方差值由1.932mm/a减小到1.682mm/a,南北向速度的均方差值由2.728mm/a减小到2.493mm/a,表明活动地块的介质横向与纵向不均匀性对川滇地区的整体地壳形变影响较大。4.在三维不均匀分层模型2的基础上,将华南地块的下地壳上地幔结构粘滞系数设为2010和2210 Pa·s(模型3),形变模拟结果显示东西向速度的均方差值为1.674mm/a,南北向速度的均方差值为2.477mm/a,表明华南地块比川滇块体具有更坚硬的下地壳结构。5.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3,模拟计算了地壳深度15km处的应力场,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沿断裂带和断裂交界处,即断裂带运动速度和几何方向发生显着变化的区域,如在甘孜-玉树断裂和鲜水河断裂交汇处、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交汇处、则木河和小江断裂交汇处均发生过6级以上大地震,因此这些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较大,应加强形变和地震活动监测及分析研究。

曾致[9](2019)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文中认为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和阿萨姆角NEE方向持续楔入造成川滇块体侧向挤出滑移,使得川滇块体东边界成为晚第四纪构造运动活跃和强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构造活动性质、应力积累和释放、断裂闭锁程度和地震活动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滇块体及东边界地质构造背景、主要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7年GPS速度场资料和1985~2018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研究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运动方式、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特性,并结合1970~2018年在该区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s≥3.0地震活动资料,综合分析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初步结论:(1)基于2009~2017年相对欧亚板块的GPS水平速度场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水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GPS水平运动场及应变场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以东边界为界,水平运动速率由西侧点位26.55mm/a减小到东侧2.48mm/a,方向从北部的E、SEE向南逐渐偏转为SE、SSW向。水平方向应变率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变形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应变在NW-SE向挤压和SW-NE向拉张变形增强,最大剪应变值域以条带形式展布在东边界,并在鲜水河断裂道孚-石棉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宜良-建水段反映出相对高的应变积累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水平形变模式,以华南块体为参考基准获得研究区水平形变场,结果表明川滇块体受到东边界动力因素和下地壳物质流的影响,呈现出北部向北运动、南部向南运动的格局,并以东边界为界东、西两侧左旋运动速率差异约(1.12~3.54)mm/a。(2)基于1980~2018年跨断层水准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断裂垂直形变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垂直活动存在较大差异。鲜水河断裂在1980~2018年间垂直活动剧烈,应力持续积累至今;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在1990~2010年间垂直活动可能处于“闭锁”状态,汶川地震后打破断裂停滞蠕动趋势,在2010~2018年间开始新的活动迹象,应力积累持续增强,同时小江断裂在2014~2018年可能存在“闭锁”特征,应加以关注。(3)基于1970~2018年Ms≥3.0地震活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川Ms8.0地震后,可能引发川滇块体东边界2009~2018年Ms4.0以上中强地震的活跃,深部介质构造环境显示川滇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分段特征显着,呈现出活动断裂交汇处断层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本文获得2009~2018年三维地壳运动结果相符合。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可知,相比1999~2007年的GPS水平运动场结果,汶川地震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变形宽度最大,闭锁程度最高,地震活动危险性也较高,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活动危险性相对较低。(4)综合分析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表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构造区和小江断裂南段地震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应加以关注。

张欣[10](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二、The Recent Crustal Deformation o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Boundar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ecent Crustal Deformation o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Boundaries(论文提纲范文)

(1)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数据及地表环境效应分析
    1.1 重力观测数据
    1.2 地表环境的重力效应
        1.2.1 地表垂直运动效应
        1.2.2 地表水储量变化效应
        1.2.3 地表剥蚀效应
        1.2.4 冰川均衡调整效应影响
2 趋势性重力变化特征
    2.1 宾川—永平剖面结果
    2.2 楚雄—景谷剖面结果
    2.3 昆明—墨江剖面结果
3 讨论
    3.1 红河断裂带北段、中段和中南段近期的重力变化分段性成因分析
    3.2 红河断裂带近期的重力变化反映的莫霍面变形
    3.3 趋势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4 结论

(2)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 数据与方法
    2.1 GPS数据
    2.2 GPS应变率场
    2.3 二维有限元接触模型和“块体加载”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滇西北地区地壳应变率场动态演化特征
    3.2 滇西北地区主要断层运动与受力变化分析
4 讨论
    4.1 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应变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
    4.2 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5 结论

(3)利用GNSS和地震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深浅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原理
    2.1 应变率场反演方法
        2.1.1 最小二乘配置法
        2.1.2 多尺度球面小波法
        2.1.3 Gaussian加权内插法
    2.2 构造应力场反演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GNSS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变形特征
    3.1 GNSS水平速度场
    3.2 三种应变率计算方法对比
        3.2.1 主应变率
        3.2.2 最大剪切应变率
        3.2.3 面应变率
    3.3 基于实测速度场的应变解算结果
        3.3.1 主应变率
        3.3.2 最大剪切应变率
        3.3.3 面应变率
        3.3.4 旋转应变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应力场特征
    4.1 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
    4.2 P、B、T轴
    4.3 构造应力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基于剪切应变率分析地震危险性
    5.2 基于应变率场和构造应力场分析地表变形特征
    5.3 基于应变率场和地震各向异性分析地壳变形特征
        5.3.1 主压应变与近震S波偏振方向
        5.3.2 主压应变与Pms偏振方向
        5.3.3 主压应变与XKS偏振方向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参数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GPS资料研究汶川与芦山地震变形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架构,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龙门山构造带及周边地区GPS资料与水准资料
        2.1.2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层周边GPS速度场
    2.2 负位错反演方法
        2.2.1 断层闭锁理论模型
        2.2.2 DEFNODE与 TDEFNODE负位错反演方法
    2.3 地表变形分析方法
        2.3.1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解算GPS应变率场
        2.3.2 基于跨断层GPS速度剖面方法解算断层运动速率
        2.3.3 基于GPS时间序列解算基线时间序列
        2.3.4 基于跨断层短水准数据解算断层垂直活动速率
    2.4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层与鲜水河走滑断层试算结果
        2.4.1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层反演结果
        2.4.2 鲜水河走滑断层反演结果
        2.4.3 不同类型断层闭锁与变形机制
第3章 GPS速度场反演龙门山构造带闭锁程度与愈合过程识别
    3.1 多断层系统的三维模型构建与最优模型选择
        3.1.1 三维反演模型构建
        3.1.2 最优模型
    3.2 汶川地震后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反演结果
        3.2.1 闭锁程度演化结果
        3.2.2 滑动亏损速率演化结果
        3.2.3 滑动速率演化结果
        3.2.4 不同断层三维结构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3.3 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不同段愈合过程与愈合时间
        3.3.1 中段愈合过程
        3.3.2 北东段愈合过程
    3.4 汶川地震前滑动亏损速率动态反演结果
        3.4.1 闭锁程度反演结果
        3.4.2 滑动亏损速率演化结果
    3.5 讨论与小结
        3.5.1 断层面闭锁程度分辨率
        3.5.2 地震断层起始破裂位置
        3.5.3 地震应力加载与触发破裂
        3.5.4 龙门山断层愈合机制
        3.5.5 小结
第4章 GPS时间序列反演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闭锁程度演化过程
    4.1 多断层系统的三维模型构建与最优模型选择
        4.1.1 三维反演模型构建
        4.1.2 三年数据最优模型
    4.2 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反演结果
        4.2.1 三年数据反演结果
        4.2.2 芦山地震前年尺度数据反演结果
        4.2.3 芦山地震后年尺度数据反演结果
    4.3 不同断层三维结构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3.1 三维反演模型构建
        4.3.2 三年数据反演结果
        4.3.3 芦山地震后年尺度数据反演结果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芦山地震同震与震前、震后变形关系
        4.4.2 小结
第5章 龙门山构造带周边地表变形演化特征
    5.1 GPS应变率场结果
    5.2 跨断层GPS速度剖面结果
    5.3 GPS基线时间序列结果
    5.4 跨断层短水准年均垂直变化速率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GPS速度场与流动水准结果
        6.1.2 GPS时间序列结果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GNSS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GNSS技术原理
        2.1.1 绝对定位与相位定位
        2.1.2 载波相位定位
    2.2 GNSS测量误差
    2.3 GNSS数据处理
        2.3.1 GNSS数据处理软件
        2.3.2 基线解算
        2.3.3 网平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及应变场计算方法
    3.1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
    3.2 应变场计算方法
        3.2.1 多面函数拟合
        3.2.2 球面小波
        3.2.3 最小二乘配置
    3.3 应变特征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地区应变场获取与分析
    4.1 构造背景介绍
    4.2 云南地区速度场求解与特征分析
        4.2.1 云南地区GNSS数据基线解算
        4.2.2 云南地区整体旋转无基准速度场求解
        4.2.3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的克里金插值
        4.2.4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协方差函数拟合
        4.2.5 云南地区最小二乘配置法拟合速度场
    4.3 云南地区应变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壳形变、应变与典型地震的关系研究
    5.1 沧源5.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2 昌宁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3 云龙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4 漾濞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5 通海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6 墨江5.9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第2章 区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2.1 长期水平速度场与应变分析
    2.2 长期垂直速度场与分析
    2.3 三维长期变形场特征
第3章 东构造结旋转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
    3.2 旋转中心与旋转特征
    3.3 旋转数值模拟
    3.4 小结
第4章 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重力位能的估算
    4.3 三维粘度结构与重力所产生的应变率
    4.4 小结
第5章 川西贡嘎山异常隆升机理
    5.1 研究背景
    5.2 斜向挤压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5.2.1 模型采用的方法
        5.2.2 模拟结果
        5.2.3 小结与讨论
    5.3 走向转折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5.3.1 模型设计
        5.3.2 模拟结果
        5.3.3 小结与讨论
    5.4 中下地壳流的影响
    5.5 河流下切作用对岩石圈变形的影响
    5.6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峨眉山玄武岩对滇中地壳变形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1.1 滇中地区的构造演化
        6.1.2 峨眉山玄武岩位置与深部结构
    6.2 研究方法
    6.3 模拟结果
        6.3.1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三维流场的影响
        6.3.2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形及深部界面的影响
        6.3.3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断层演化的影响
        6.3.4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重力观测的影响
    6.4 认识与讨论
        6.4.1 峨眉山玄武岩与现今重力长期变化
        6.4.2 峨眉山玄武岩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
第7章 滇南地壳水平运动机理数值模拟
    7.1 滇南地区地壳运动特征与SKS分裂结果
    7.2 缅甸俯冲板片残留所产生的拖拽作用数值模拟
        7.2.1 研究现状
        7.2.2 数值模型
        7.2.3 模拟结果
    7.3 缅甸俯冲现今是否活动数值模拟
    7.4 双向俯冲作用及红河断裂性质翻转
    7.5 讨论与结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构造分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构造分布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巴颜喀拉地块
        2.2.3 龙门山断裂带
    2.3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3.1 震源机制解
        2.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及应变场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模型
        3.2.1 插值模型与方法
        3.2.2 最小二乘预估法
    3.3 青藏高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分析
        3.3.1 数据
        3.3.2 GPS速度场特征分析
        3.3.3 青藏高原内部形变特征
        3.3.4 区域应变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反演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主应力模型
        4.2.1 基本原理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4.3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青藏地区块体形变特征分析
    5.1 区域块体形变分区原理
    5.2 青藏高原内主要断层滑动速率
        5.2.1 断裂位错模型
        5.2.2 反演方法
        5.2.3 断层滑动速率
    5.3 青藏高原内各子块体的效能率分配值
    5.4 顺时针旋转特征的上边界位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基于GPS约束的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有限元方法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发展历史
    2.2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2.3 有限元材料的本构关系
    2.4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和说明
第三章 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
    3.1 川滇地区的构造背景
    3.2 主要活动断裂带及活动块体划分
    3.3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3.4 模型网格划分
    3.5 小结
第四章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数值模拟结果
    4.1 川滇地区GPS速度场
    4.2 约束条件
    4.3 数值模拟结果评价
    4.4 断裂带滑移速率和闭锁深度对地壳形变的影响
    4.5 地块横向、纵向差异对地壳形变的影响
    4.6 介质粘滞系数对地壳形变的影响
    4.7 模拟速度场结果分析
    4.8 应力场模拟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分析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GPS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1.2.2 跨断层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1.2.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质构造与断裂活动特征
    2.1 研究区域的选取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
    2.3 研究区主要断裂
        2.3.1 鲜水河断裂
        2.3.2 安宁河断裂
        2.3.3 则木河断裂
        2.3.4 大凉山断裂
        2.3.5 小江断裂
    2.4 块体模型原理
    2.5 模型参数检验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GPS速度场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水平运动
    3.1 研究区GPS水平速度场运动特征
    3.2 研究区地表水平应变场运动特征
    3.3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速度场
        3.3.1 块体模型拟合速度差分析
        3.3.2 基于区域参考框架下的GPS水平形变运动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跨断层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活动
    4.1 跨断层短水准测量
    4.2 跨断层水准资料概况
    4.3 水准数据资料处理方法及流程
        4.3.1 水准数据处理方法
        4.3.2 水准数据处理流程
    4.4 断裂垂直形变时空变化特征
    4.5 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4.5.1 鲜水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4.5.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4.5.3 小江断裂垂直活动特征
        4.5.4 研究区域垂直活动特征综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活动综合分析
    5.1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5.1.1 研究区地震活动时空特征
        5.1.2 震源深度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5.2 汶川Ms8.0 地震后断裂带应变能积累特性研究
        5.2.1 跨断层GPS水平剖面计算
        5.2.2 汶川地震后断裂应变积累和地震危险性
    5.3 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10)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The Recent Crustal Deformation o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Boundaries(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J]. 汪健,申重阳,孙文科,谈洪波,胡敏章,梁伟锋,韩宇飞,张新林,吴桂桔,王青华. 地震地质, 2021
  • [2]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J].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 地质学报, 2021(11)
  • [3]利用GNSS和地震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深浅构造变形特征[D]. 金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GPS资料研究汶川与芦山地震变形过程[D]. 赵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5]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D]. 徐良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 朱良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7]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闫全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GPS约束的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D]. 王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9]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形变特征及断裂活动研究[D]. 曾致.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川滇菱形块体边界近期地壳变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