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杨勇超,李爱玲,张中法,魏红强

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杨勇超,李爱玲,张中法,魏红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慈善,精神分裂症,贫困家属,心理状况

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超,李爱玲,张中法,魏红强[1](2015)在《慈善救助对贫困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慈善救助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家人的心理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名贫困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研究组、100名非贫困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入组时scl-90评定与常模相比,各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组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院时与入院时scl-90评分减分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贫困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常人相比是严重的。慈善救助通过减免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缓解其心理负担。(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杨勇超,李爱玲,魏红强[2](2015)在《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00人,非贫困精神病患者家属100人,用总体幸福量表(GWB)测试主观幸福感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幸福感指数为(76.37±11.38),非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3.57±12.03),对其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关系在&=0.30水平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抑郁、焦虑、强迫、其它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偏低水平,与非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抑郁、焦虑等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徐优明,张丽英,王美霞[3](2014)在《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为今后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用药及剂量,合用药物情况等对社区786名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免费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占57.38%),其中传统抗精神病药占64.52%;联合用药为42.62%,以氯氮平联合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多见。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仍为目前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用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有一定比例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4年14期)

丁小兵,黄建飞[4](2013)在《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19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3年随访,自制调查表,比较患者在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性、住院频繁性叁个方面治疗前后的变化,总结免费服药的疗效。结果:119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能遵医嘱服药者从免费治疗前的35例提高到110例,增加了68.2%;间断服药者从47例减少到7例,减少了88.9%;不服药者从37例减少到2例,下降了94.6%;生活不能自理者从50例下降到10例,下降了80.0%;未住院患者从13例增加到108例,增加了90.7%。结论:免费服药是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有效康复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3年21期)

甘大高[5](2013)在《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116名纳入贫困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进行免费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各项指标,分析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结果免费服药的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和SDSS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费服药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性,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论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免费服药措施,一方面极大减轻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一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社会公平,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3年20期)

谢守付,陈巧灵,董晔,李弈,乔晶[6](2010)在《大连市区500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投药效果3年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免费投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按街道整群抽取2005年至2007年均接受免费投药的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500人,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疾病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来评价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量表(GWB)衡量幸福感,同时监测年人均复发次数、年人均再住院次数及年人均肇事肇祸次数。结果:患者在疾病疗效、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上显着上升(P<0.05);年人均复发次数、年人均住院次数、年人均肇事肇祸次数上均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费投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较高的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0年05期)

杨志辉,孙录,刘惠秋,黄彩英,张传福[7](2009)在《医疗保险对长期住院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的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参投医疗保险后,其临床治疗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在中山市第叁人民医院住院2a以上并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参投医疗保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保前后的住院医疗费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医疗相关服务、药物副反应、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患者投入的医疗费用增加(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以非典型为主,药物副反应减少(P<0.01),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结论医疗保险对长期住院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毕宪国,王燕,野京城,郑秀霞[8](2009)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向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供药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向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供药的效果。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科)量表(BPRS),对116例接受免费供药的非急性期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前后的精神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分析供药效果。结果免费供药后,患者的BPRS总分随时间呈线性降低(P<0.05)。结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免费供药后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政府对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免费供药工作应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04期)

董晔[9](2009)在《大连市贫困精神分裂症病人免费投药不同方式对疗效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免费投药的不同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影响。此次研究为提高大连市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治效果、为政府在制定精神疾病社区康复规划和调整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投药实施方案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街道整群抽取500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各250名病人,干预组的病人每月由专业医生随访发药并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的病人每月在社区集中取药。免费投药3年后,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疾病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来评价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量表(GWB)衡量幸福感,同时监测监护率、复发率、再住院次数、及肇事肇祸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在疾病疗效、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上显着优于对照组组(P<0.05);3年间在年均复发次数、年均住院次数、肇事肇祸次数上均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组的免费投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投药,能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幸福感,从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00人,非贫困精神病患者家属100人,用总体幸福量表(GWB)测试主观幸福感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幸福感指数为(76.37±11.38),非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3.57±12.03),对其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关系在&=0.30水平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抑郁、焦虑、强迫、其它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偏低水平,与非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抑郁、焦虑等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参考文献

[1].杨勇超,李爱玲,张中法,魏红强.慈善救助对贫困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5

[2].杨勇超,李爱玲,魏红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J].医药论坛杂志.2015

[3].徐优明,张丽英,王美霞.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4

[4].丁小兵,黄建飞.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

[5].甘大高.免费服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

[6].谢守付,陈巧灵,董晔,李弈,乔晶.大连市区500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投药效果3年随访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

[7].杨志辉,孙录,刘惠秋,黄彩英,张传福.医疗保险对长期住院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

[8].毕宪国,王燕,野京城,郑秀霞.北京市门头沟区向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供药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9].董晔.大连市贫困精神分裂症病人免费投药不同方式对疗效影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

标签:;  ;  ;  ;  

贫困精神分裂症论文-杨勇超,李爱玲,张中法,魏红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