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

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

一、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中国农业银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对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额贷款的资金支持,能够有效地消除农村贫困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户小额贷款这种金融策略,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致认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农户小额贷款的有关概念及思路,虽然我国农户小额贷款起步较晚,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发展与摸索,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户小额贷款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当然,农户小额贷款是一项新兴的金融业务,随着时间的推进和金融工作者的努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任何信贷业务都存在着风险,农户小额贷款也是一样,这些风险直接影响着银行信贷机构的收益及发展,影响“三农”问题有效的解决,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更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而解决业务发展中面临农户贷款的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障碍,这就要求银行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和提升贷款风险管控水平,积极找出适合农户小额贷款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对策和与时俱进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农户小额贷款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为案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从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区域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客观阐述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结合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的特点,从风险管理基本思路、风险管理对策建议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常玉栋[2](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王永龙[3](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蒲朝茂[4](2003)在《贫困地区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浅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跃勇[5](2003)在《发展与管理并举 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农行广西区分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发展与管理前瞻性理论研讨会综述》文中认为

廖家旺[6](2003)在《积极推进项目贷款营销 促进全行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一、2002年农业银行信贷营销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2年,我区农行信贷营销工作大力实施“四优”战略和“哑铃型”的营销策略,努力拓展客户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黑富华[7](2002)在《贫困地区农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文中研究说明

张要武[8](2002)在《青海农行优化信贷投向的思考》文中提出

黄瀚[9](2001)在《试论不良资产剥离后贫困地区农行的经营策略》文中指出

农行黔东南分行课题组[10](2002)在《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行管理体制下,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体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信贷资产质量仍是银行的生命线。近年来,为了应对加入 WTO 给金融服务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国有商业银行的

二、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银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2.1.1 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
        2.1.2 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2.1.3 信贷风险管理的实施进程
        2.1.4 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2 农户小额信贷概念及界定
        2.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2.2.2 农户小额信贷的基本要素
        2.2.3 农户小额信贷的特点
    2.3 贷款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3.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2 普惠金融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4 信贷配给理论
    2.4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2.4.1 信用风险
        2.4.2 操作风险
        2.4.3 区域风险
        2.4.4 市场风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及风险管理现状
    3.1 农行BD分行概况
    3.2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发展概述
        3.2.1 BD市农户小额贷款现状
        3.2.2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3.3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概述
        3.3.1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从业人员情况
        3.3.2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4.1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 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 区域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4 市场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成因
        4.2.1 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4.2.2 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4.2.3 区域风险的成因分析
        4.2.4 市场风险的成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5.1 聚焦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5.1.1 加强农户信用意识的宣贯与引导
        5.1.2 完善农户征信建设
        5.1.3 加强农户信用评估结果的应用
    5.2 突出信贷全过程风险防控
        5.2.1 加强银行职工操作风险教育
        5.2.2 建立与健全内控风险管控机制
        5.2.3 加强信贷操作全过程监控
        5.2.4 加强内控审计
    5.3 强化市场经营理念
        5.3.1 不断完善信贷政策
        5.3.2 创新产品与盈利模式
        5.3.3 优化信贷结构
    5.4 建立市场联动机制
        5.4.1 立足市场因地适宜优化信贷政策
        5.4.2 与当地政府项目和产业集群合作
        5.4.3 加强风险保证体系建设
        5.4.4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与结构
        三、数据来源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反贫困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五、龙头企业
        六、兼业农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三、要素分配理论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五、信贷配给理论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一、思路和方法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一、理论分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一、概述
        二、变量统计特征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
    第四节 主要结论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一、合作背景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7)贫困地区农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贫困地区农行艰难的经营状况
二、正确分析形势, 准确定位贫困地区农行经营方向
三、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是做“活”、做好小额到户信贷工作的先决条件
四、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是做“活”做好小额到户信贷工作的基础
五、做好到户扶贫信贷工作,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9)试论不良资产剥离后贫困地区农行的经营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良资产剥离后贫困地区农行信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一) 不良资产剥离后, 影响贫困地区农行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二) 盈利资产总量减少, 信贷业务出现明显的收缩态势。
    (三) 政府行政干预, 银行逆向选择, 使新的不良资产层出不穷。
二、信贷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一) 坚持“贷款兴行”观念, 调整信贷结构。
    (二) 坚持“有进有退”策略, 调整信贷经营思路。
    (三) 坚持“清收强行”观念, 努力盘活信贷资金。
    (四)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观念, 推进资产投资多元化。

四、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银行BD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张磊. 河北大学, 2020(08)
  • [2]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4]贫困地区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浅探[J]. 蒲朝茂.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3(06)
  • [5]发展与管理并举 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农行广西区分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发展与管理前瞻性理论研讨会综述[J]. 李跃勇.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3(06)
  • [6]积极推进项目贷款营销 促进全行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J]. 廖家旺.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3(02)
  • [7]贫困地区农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J]. 黑富华.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 2002(06)
  • [8]青海农行优化信贷投向的思考[J]. 张要武. 青海金融, 2002(01)
  • [9]试论不良资产剥离后贫困地区农行的经营策略[J]. 黄瀚.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1(06)
  • [10]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 农行黔东南分行课题组. 贵州农村金融, 2002(01)

标签:;  ;  ;  ;  ;  

贫困地区农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