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麻醉论文-李佟

老年人麻醉论文-李佟

导读:本文包含了老年人麻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麻醉,选择

老年人麻醉论文文献综述

李佟[1](2019)在《浅谈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麻醉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手术时麻醉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8例择期手术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h、12h、24h统计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中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减轻对患者MAP、HR的影响,减轻患者疼痛,可以应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余镇佳,曾园园,欧阳文博[2](2019)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对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对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选择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的麻醉药物是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在注射麻醉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检查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在注射麻醉前后的不同时期观测认知功能,使用简单的精神状态评分量表进行评测。结果:在采用不同药物后,两组心律在不同时间点没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远远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时间要快于对照组,对照组定向力恢复时间远高于观察组。在观察两组的精神状态评分时,在麻醉30min以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麻醉剂,比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的优势明显,安全性高,苏醒快,还对认知功能影响小。(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运繁,梁敏,龙家棋,杨伟才,凌睿[3](2019)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廉江市人民医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15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杨娅[4](2019)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手术及麻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实施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各项麻醉指标,麻醉前后心率、血压测量结果,手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麻醉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用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麻醉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田斌斌,顾卫华,王宏伟,周子超,仲华根[5](2019)在《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的设计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自行设计一种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该装置可以帮助面颊凹陷的患者麻醉诱导时减少面罩、面颊处漏气。方法通过改进了口咽通气道,增加了面颊垫,使用时增大了面罩与面颊的贴合面积,减少了漏气。结果设计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使麻醉医生可单人行面罩加压给氧。结论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凹陷的面颊漏气问题,但其使用后可减轻麻醉操作者的体力消耗,减少舌后坠,并可单人顺利完成此类患者的辅助通气。(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王冬梅,董新春[6](2019)在《探讨i-gel喉罩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i-gel喉罩麻醉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i-gel喉罩麻醉,参照组为气管插管麻醉,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参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无差异。结论 i-gel喉罩麻醉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6期)

顾伟,徐丹,董军[7](2019)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后手术的22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麻醉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呼吸功能和肺部感染情况,评价两组的镇静效果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用时、药物用量、完全阻滞时间、麻醉后恢复用时等麻醉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每分通气量(MV)等呼吸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10 min和30 min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01);在麻醉后12 h、24h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麻醉及镇静效果较好,术后肺部感染率较低,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临床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国际老年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田志强[8](2019)在《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临床麻醉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定在老年人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1例手术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定进行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中的心率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手术20 min、40 min、60 min的心率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 0.05,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动脉压与对照组的动脉压差异较大,观察组的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动脉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临床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感,心率更加平稳,能够有效镇静,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值得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4期)

杜艳艳[9](2019)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喉罩麻醉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组,观察组(喉罩麻醉方法,n=33)和对照组(气管插管麻醉方式,n=33),对比2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PACU留置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6.06%VS24.24%)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腔镜胆囊术患者而言,采用喉罩麻醉方法效果显着,可降低麻醉不良风险,应用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0期)

关海山[10](2019)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4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后恢复情况、药液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74%),对照组为(91.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液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0%)(P<0.05)。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缩短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9期)

老年人麻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对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选择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的麻醉药物是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在注射麻醉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检查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在注射麻醉前后的不同时期观测认知功能,使用简单的精神状态评分量表进行评测。结果:在采用不同药物后,两组心律在不同时间点没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远远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时间要快于对照组,对照组定向力恢复时间远高于观察组。在观察两组的精神状态评分时,在麻醉30min以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麻醉剂,比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的优势明显,安全性高,苏醒快,还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年人麻醉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佟.浅谈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麻醉选择[J].人人健康.2019

[2].余镇佳,曾园园,欧阳文博.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对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

[3].李运繁,梁敏,龙家棋,杨伟才,凌睿.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杨娅.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

[5].田斌斌,顾卫华,王宏伟,周子超,仲华根.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的设计与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王冬梅,董新春.探讨i-gel喉罩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

[7].顾伟,徐丹,董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研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

[8].田志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临床麻醉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杜艳艳.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喉罩麻醉的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10].关海山.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  

老年人麻醉论文-李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