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浓度论文-杜守志

油雾浓度论文-杜守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雾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VN215,93,不透光度,灵敏度,真空度

油雾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杜守志[1](2019)在《VN215/93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分析及管理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SCHALLER AUTOMATION生产的VISATRON OIL DETECTOR VN215/93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维修保养方法及常见的故障原因处理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9年06期)

张娟,梁煦,武茂聪,李硕[2](2018)在《曲轴箱油雾浓度探测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开发设计了一款油雾浓度探测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曲轴中油雾浓度和温度的大小。该系统是基于STM32为主芯片,利用光散射发原理,并通过相关的调理电路完成了光信号对电信号的转换,通过RS485通讯方式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PC机,从而能够实时检测机箱中浓度的变化,当检测到的油雾浓度大于40 mg/L或者油雾温度大于200℃的时候系统会产生报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机系统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8年09期)

孙晨,赵义武,安衷德,付强,战俊彤[3](2017)在《油雾扩散过程中浓度对偏振激光传输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气环境中粒子浓度对激光传输过程的影响问题,以油雾粒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油雾粒子在扩散过程中产生的非均匀环境,进行了偏振激光传输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实验采用532nm激光器,分别研究了水平线偏振光、45°线偏振光以及左旋圆偏振光在油雾扩散过程中偏振态的变化情况。利用粒度仪对扩散环境进行了量化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油雾扩散过程中,浓度越高,偏振度变化的随机性越大,圆偏振光的保偏性优于线偏振光。在相同浓度下,0°线偏振光对偏振态的保持性要优于45°线偏振光。在浓度极高的情况下,体积浓度为2mg/L及其以上时,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的保持性趋向一致。(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7年06期)

袁对,陈建良[4](2016)在《VISATRON VN型油雾浓度探测器的使用及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目前船舶常用的VISATRON系列VN215/93油雾浓度探测器基本结构和特点,提出新船安装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意的细节。结合说明书要求和船舶实际情况列出故障清单和处理方案,重点对装置常见的"负压低"和误报警等故障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使用情况提出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测试的建议,特别加强装置气源管理等。(本文来源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唐雪源[5](2016)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排放浓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炼钢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规定了油雾排放浓度限值,但相应监测方法标准尚未公布,我们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排放浓度,用等速采样法采样,用四氯化碳溶解、超声清洗金属滤筒的方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的排放浓度,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甘肃冶金》期刊2016年04期)

战俊彤,张肃,付强,段锦,王欣欣[6](2016)在《油雾浓度对激光偏振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斯托克斯矢量,通过测量偏振度,研究不同入射偏振态的激光分别在不同浓度油雾介质中传输后偏振特性的变化情况.实验采用波长为671nm和532nm的水平、45°、-45°、90°的线偏振光,使它们分别入射到5种不同浓度的油雾介质中,计算四种偏振态偏振光的偏振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油雾浓度下,对于不同波长的激光,波长越长,线偏振度越高,然而每种波长随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在相同波长情况下,随着浓度的改变,水平与垂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度变化较大,可达50%,135°与45°线偏振光的偏振度变化较小,约为20%.(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赵威,陈冲,何宁,李亮,任斐[7](2015)在《微量润滑条件下铣削速度对油雾浓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切削是现代机加工领域一种先进的准干式切削技术,但微量润滑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油雾仍会影响切削现场的环境空气质量,危害切削场所人员的健康。应用重量分析法对切削现场油雾浓度进行检测,分析了润滑油用量、供气压力、喷射靶距、射流温度等不同微量润滑系统参数下铣削速度对切削现场油雾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大,油雾颗粒与高转速刀具发生激烈碰撞形成二次雾化,造成切削现场油雾浓度PM10与PM2.5均相应增大,但微量润滑系统参数不同,PM10与PM2.5随铣削速度的变化规律亦不相同。(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徐澄,喻健康,张振峰[8](2014)在《船舶主机油雾浓度高自动停车故障原因及管理要点分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VISATRON115/87—EMC型主机油雾浓度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并通过测量船相继出现的主机油雾浓度高自动停车故障实例,分析判断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同时提出了对该装置的几点管理建议,希望对装有类似型号油雾浓度探测器的船舶在故障排除及设备管理方面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航海》期刊2014年05期)

张玉龙[9](2014)在《VISATRON215型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VISATRON215型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第22卷(总第57期)》期刊2014-05-01)

李红飞[10](2013)在《船舶柴油机曲轴箱油雾浓度检测装置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大适应性,自19世纪末问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进动力。至20世纪50年代,在新建造的船舶中,柴油机几乎完全取代了蒸汽机。船用柴油机已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舰艇和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柴油机是船舶上的最主要的装置,其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以及局部发热,导致滑油蒸发从而产生高温油气,油气遇冷后形成油雾,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曲轴箱内的油雾浓度便会上升,过高的油雾浓度将给曲轴箱埋下爆炸的隐患,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有鉴如此,世界各国很早之前就开始探索曲轴箱油雾浓度检测的方法。曲轴箱油雾浓度探测器是保证柴油机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目前在船上所采用的油雾浓度报警器并不唯一,但是其工作原理是相近的。从第一台油雾浓度监视报警器问世发展到现在,不但其检测精度越来越高,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外也有一些较为成熟的产品,但在国内却尚属空白。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油雾检测的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优缺点和可行性,并对其作对比研究,最后综合各个方面考虑设计出套油雾浓度检测报警的装置(包括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使其基本达到监测报警的目的。本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导致曲轴箱油雾浓度过高的原因,并对目前在船舶主机上使用较多的油雾探测装置进行了分析研究;2)对油雾浓度的各种检测方法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并基于此为本设计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3)完成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工作,硬件设计包括信号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电源设计、通信设计和报警显示等;完成了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人机通信;4)最后对本设计作了结果分析,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油雾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开发设计了一款油雾浓度探测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曲轴中油雾浓度和温度的大小。该系统是基于STM32为主芯片,利用光散射发原理,并通过相关的调理电路完成了光信号对电信号的转换,通过RS485通讯方式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PC机,从而能够实时检测机箱中浓度的变化,当检测到的油雾浓度大于40 mg/L或者油雾温度大于200℃的时候系统会产生报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机系统的安全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雾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杜守志.VN215/93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分析及管理建议[J].中国水运.2019

[2].张娟,梁煦,武茂聪,李硕.曲轴箱油雾浓度探测器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

[3].孙晨,赵义武,安衷德,付强,战俊彤.油雾扩散过程中浓度对偏振激光传输特性的影响[J].应用光学.2017

[4].袁对,陈建良.VISATRONVN型油雾浓度探测器的使用及管理[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5].唐雪源.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排放浓度的实验研究[J].甘肃冶金.2016

[6].战俊彤,张肃,付强,段锦,王欣欣.油雾浓度对激光偏振度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6

[7].赵威,陈冲,何宁,李亮,任斐.微量润滑条件下铣削速度对油雾浓度的影响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

[8].徐澄,喻健康,张振峰.船舶主机油雾浓度高自动停车故障原因及管理要点分析技术[J].航海.2014

[9].张玉龙.VISATRON215型油雾浓度探测器原理分析[C].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第22卷(总第57期).2014

[10].李红飞.船舶柴油机曲轴箱油雾浓度检测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3

标签:;  ;  ;  ;  ;  

油雾浓度论文-杜守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