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约果论文-秋卓君

费约果论文-秋卓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费约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费约果,川稔1号,修剪,疏果

费约果论文文献综述

秋卓君[1](2019)在《修剪、疏果、套袋对费约果‘川稔1号’品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约果品种‘川稔1号’具有开花量大、坐果率高的特点,是一种综合性状优的品种。本研究针对‘川稔1号’引进后果实变小、品质变差等问题,通过修剪、疏果、套袋叁种栽培方式,探索提升费约果品种‘川稔1号’品质的方法。研究表明,叁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川稔1号’品质,结果如下:1.合理冬剪能够有效改变树体结构,促进翌年开春新梢生长,结合夏季修剪提高果实品质。冬季重度修剪(55%修剪量)后,费约果‘川稔1号’混合芽萌发时间比中度修剪(35%修剪量)提早3d;夏季修剪后树体光和作用显着提高,冬季重度修剪+夏季修剪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6.40μmol(CO_2)m~-22 s~(-1),其次为中度修剪+夏季修剪为10.82μmol(CO_2)m~-22 s~(-1),均显着高于不进行夏季修剪的处理。不同处理的费约果果实可溶固形物含量均达到12%以上,其中重度修剪+夏季修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03%,其次是中度修剪+夏季修剪和重度修剪,分别达到14.01%和13.29%,两者差异不显着,最低为中度修剪12.88%;VC含量中度修剪+夏季修剪最高,达到了23.33mg·100g~(-1),其次是中度修剪和重度修剪,分别为19.92mg·100g~(-1)、19.52mg·100g~(-1),而重度修剪+夏季修剪最低,含量为18.59mg·100g~(-1),这是由于重度修剪+夏季修剪处理组果实数量多,营养争夺加剧,导致VC含量有所下降。2.费约果‘川稔1号’树体挂果越少,品质越高。树体负载较小,有利于果实发育,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树体果实越少,更有利于可溶固形物的积累,保留100个果可溶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了13.86%,其次为保留200个果,含量为12.31%,保留300个果为11.77%,对照组(不进行疏果)最低为10.15%;通过计算,保留100个果和保留200个果收益低于不疏果,保留300个果收益高于不疏果,按0.067hm~2种植费约果‘川稔1号’56棵计算可以得出平均总收益分别为:11928元、18132.8元、21884.8元、20955.2元,保留全株300个果收益最高。在实际生产中,保留300个果在品质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收益也能够得到提升,因此品种‘川稔1号’保留300个果左右能够保证产量、品质、效益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3.套袋能够较好改善果实风味,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单层白色果袋的费约果‘川稔1号’可溶性固形物在13%~15%之间,其中花后15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63%,花后30d、花后45d、花后60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3%~14%之间,无显着差异。白色单层果袋四个时期的固酸比为19~35.7之间,随套袋时间降低;橙黄色单层果袋固酸比在14~21.5之间,随套袋时间上升,果实酸甜适中,清新可口。白色单层果袋有利于费约果果实品质的提升,但是随着套袋时间延长,果实品质呈现下降趋势,套袋时间越早,果皮紫色斑点越严重;橙黄色单层果袋套袋时间越晚,果实品质提升越高,并能够有效防止‘川稔1号’果皮紫色斑点形成,套袋的前叁次时期营养品质要低于不套袋的果实。橙黄色双层不透明果袋对于品质提升效果较好,但果实烂果率较高,最高达到65%,套袋不宜选用此果袋。(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欣颖[2](2019)在《酚积累影响费约果组织培养褐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又名肥吉果、菲油果,是桃金娘科、费约果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等为一体的新兴果树。费约果能够适应四川绵阳地区气候,并能保持其果实品质和观赏特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树种。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费约果苗木繁育技术和基地,为了促使费约果产业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大面积推广和规模化栽培,费约果的苗木繁育技术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本文对3个品种费约果的1年生幼嫩茎尖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对各处理下组培茎尖进行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试寻求总酚和总黄酮与费约果组培褐化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处理,观察并统计其7d和30d的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比较不同消毒时间对3个品种费约果茎尖组培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Opal Star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消毒时间中6min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通过不同消毒时间的对比,筛选出最佳消毒时间0.1%生汞消毒6min,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Coolidge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Opal Star的愈伤率最高。四种培养基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污染率最低;4号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1.0 mg/L褐化率最低;3号培养基MS+6-BA 2.0mg/L愈伤率最高。(3)以费约果1年生幼嫩茎尖作为外植体,将其在无菌条件下经消毒接种在添加了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的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以不添加任抗氧化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经过30d培养统计其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结果表明,在四种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Vc对于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和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褐化率降低幅度最大。3个品种中Coolidge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4)消毒时间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梯度较为相似。总体来看,3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9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9min消毒时间有抑制总酚和总黄酮产生的作用。(5)培养基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3个品种中Unique在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Coolidge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Opal Star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总体来看3号培养基MS+6-BA2.0 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1.0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6)添加Vc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对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影响最大,2号培养基中Unique和Coolidg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有降低,Opal Star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增加。其他培养基中添加Vc后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Unique降幅最大,但Coolidge在四种培养基中都呈现了降低的趋势,在3个品种中趋势最为稳定。(7)影响组织培养褐化的因子很复杂,本文通过对Unique、Opal Star、Coolidge3个品种的茎尖组培褐化率和组培茎尖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总酚含量与褐化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总黄酮含量与褐化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对费约果茎尖组培褐化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组培褐化率的增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也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陆云梅,黄仁华[3](2018)在《采收期对费约果活性氧代谢及AsA-GSH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采收期对费约果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确定果实最佳采收时期,以品种Coolidge果实为材料,分析了始熟期(花后130 d)、盛熟期(花后150 d)和过熟期(花后170 d)采收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线粒体细胞活性氧代谢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差异。结果显示,盛熟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后期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显着高于始熟期和过熟期采收的果实,而贮藏前6 d无显着差异;同时,果实在贮藏前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较小,但9 d后呈迅速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DHAR、GR活性以及AsA和GSH含量增加速率以过熟期采收的果实最大,其次为始熟期和盛熟期。因此,针对果实贮藏期活性氧代谢及AsA-GSH循环而言,采收时间对费约果短期贮藏无显着影响,而中长期贮藏以盛熟期(花后150 d)采收为最佳时期。(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钟亚丽,王丹,张猛,韩俐羽,崔正旭[4](2018)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叁个品种费约果扦插生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5年生健壮费约果为母株,采用L_9(3~3)正交设计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3个品种费约果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处理对费约果扦插生根的影响达显着性水平。影响费约果插穗生根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影响根长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影响插穗根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Gemini经ABT 1 000mg/L浸泡2min,以腐叶土+珍珠岩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70.00%,平均根长8.85cm,平均每穗根数10.22条;Unique经ABT 1 000mg/L浸泡2min,以腐叶土+蛭石为基质,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56.67%,平均根长9.32cm,平均每穗根数12.33条;Coolidge生根率低,≤20%。(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8年03期)

钟亚丽[5](2018)在《费约果扦插繁殖技术及低剂量刺激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约果(Acca sellowiana Berg),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桃金娘科(Myrtaceae)科南美稔属(Feijoa Berg or Acca Berg)植物,属于常绿木本植物。为提高费约果苗木质量,分别进行扦插繁殖和种子实生苗育苗试验研究。前期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处理影响研究,后期进行物理辐射刺激费约果育苗研究:(1)利用物理辐射(Ar~+离子注入、X射线和~(60)Co-γ射线)刺激枝条成活;(2)利用物理辐射(X射线、~(60)Co-γ射线)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成活及幼苗生长。(1)不同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费约果扦插生根的影响。各因素对生根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根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对根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品种>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Gemini’品种半木质化枝条经1000 mg/L ABT浸泡两分钟,以腐叶土+珍珠岩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0%,平均根长8.85 cm,平均根数10.22根/穗。(2)物理辐射对费约果枝条成活率的影响。Ar~+离子注入均抑制枝条的成活率。嫩枝适合采用10 Gy X射线辐射处理,其成活率为16.77%,为对照组的106.77%。全木质化枝条适合采用6 Gy X射线辐射处理,其成活率为56.67%,为对照的106.00%。半木质化枝条适合采用5 Gy~(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其成活率为53.33%,为对照的106.00%。(3)物理辐射对费约果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嫩枝经10 Gy X射线辐射处理后,其叶片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着增强及可溶性糖含量、含水量显着增加。全木质化枝条经6 Gy X射线辐射处理后,其叶片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增强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均达到峰值。半木质化枝条经5 Gy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其叶片氧化酶(SOD、POD)活性增强及可溶性糖含量、含水量增加。(4)物理辐射对费约果种子发芽成活的影响。25 Gy X射线和~(60)Co-γ射线辐射提高‘Unique’种子发芽率,抑制其幼苗成活率。20 Gy~(60)Co-γ射线辐射提高‘Unique’、‘Coolidge’、‘Gemini’、‘Opal Star’、‘David’种子发芽率,提高‘Gemini’幼苗成活率,均抑制‘Unique’、‘Coolidge’、‘Opal Star’、‘David’幼苗成活率,为97.68%。五个品种敏感性程度顺序:‘Gemini’>‘David’>‘Coolidge’>‘Opal Star’>‘Unique’。(5)物理辐射对费约果幼苗生长的影响。25 Gy X射线辐射促进‘Unique’幼苗茎生长,25 Gy ~(60)Co-γ射线辐射促进‘Unique’幼苗茎和叶生长,均抑制根生长;20 Gy~(60)Co-γ射线辐射促进‘Unique’、‘Coolidge’、‘Gemini’、‘Opal Star’、‘David’幼苗叶和茎生长,促进‘Coolidge’、‘David’幼苗根生长,抑制‘Unique’、‘Gemini’、‘Opal Star’幼苗根生长。(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余游[6](2018)在《不同品种费约果发育和贮藏过程抗氧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约果果实中含有多种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掌握果实动态发育和贮藏过程抗氧化活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寻求适宜的贮藏方式对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成分以及延长果实货架期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以费约果Mammoth、Coolidge、Uniqu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及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森柏保鲜剂进行贮藏前处理,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费约果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保鲜剂处理对不同贮藏温度费约果的失水性和保鲜性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费约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随着果实的发育,总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ammoth可以作为提取总酚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As A(抗坏血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oolidge可作为提取抗坏血酸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GSH(谷胱甘肽)含量随果实发育一直上升,Coolidge可以作为提取GSH比较适宜的原料品种;As 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Coolidge和Unique的As A-POD活性在开始阶段均低于Mammoth;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在整个发育过程均呈先下降再上升再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变化速率较为相似,Coolidge在整个发育阶段的GR活性均明显高于Mammoth和Unique。(2)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不同品种费约果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贮藏过程中的3个品种费约果果实在相同温度下使用森柏保鲜剂处理后的总酚含量、As A含量、GSH含量、As A-POD活性、GR活性均比CK(清水)处理后的高。总酚的含量都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果实总酚含量在贮藏期间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1.5℃(冰温)>20℃(常温);As A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ammoth在贮藏期间As A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1.5℃(冰温)>20℃(常温),Coolidge和Unique在贮藏期间As A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20℃(常温)>1.5℃(冰温);GSH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果实在贮藏期间GSH含量在各测定时间结果为4℃(低温)>20℃(常温)>1.5℃(冰温);As A-POD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GR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结果发现,经过相同处理的果实,在1.5℃(冰温)和4℃(低温)下贮藏的酶活性均低于20℃(室温)贮藏的酶活性。(3)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不同品种费约果果实保鲜性和失水性的影响。无论是否使用保鲜剂,Mammoth和Coolidge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腐烂率和失水率测定结果均为20℃(常温)>1.5℃(冰温)>4℃(低温),Unique的腐烂率测定结果为20℃(常温)>4℃(低温)>1.5℃(冰温)。Coolidge在1.5℃(冰温)贮藏下使用保鲜剂的失水率比CK高,Unique在1.5℃(冰温)和4℃(低温)下使用保鲜剂的失水率比CK处理下的高,其余各温度下贮藏的费约果果实失水率均为CK处理高于保鲜剂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3-10)

彭凌,唐翠,赵小红,张猛,金建[7](2017)在《费约果、无籽刺梨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无籽刺梨和费约果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护色、酶解、浸提、调配,探讨饮料的稳定性、抗氧化活性,确定了复合饮料的配比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0.05%异抗坏血酸钠盐护色,费约果果汁酶解条件:果胶酶用量0.05%、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20min;无籽刺梨浸提处理:料液比为40%、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90min;复合饮料配比:50%复合汁(费约果∶无籽刺梨=3∶2)、8%白砂糖、0.08%柠檬酸,0.10%黄原胶、0.04%CMC;4℃低温贮藏2个月后,测得饮料中TSS%为12%,总酸含量(以柠檬酸计)≥0.3g/100m L,VC含量≥12.57mg/100m L,总黄酮含量≥46mg/100m L,单宁含量≥2.5%;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96%,对·OH清除率为73.9%,对ABTS+清除率为91.98%,饮料的抗氧化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饮料工业》期刊2017年06期)

罗勤[8](2017)在《花期管理对费约果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针对从新西兰引进的费约果品种在栽培过程中果实偏小、产量偏低等问题,采用田间测定与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常规栽培条件下费约果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费约果主要传粉媒介及其传粉规律,采用不同花粉授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费约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绵阳地区的品种及适宜的技术和授粉处理组合。1、Unique的枝条柔软,树形为典型的披垂形,自花可结实,具有开花数多、坐果数,其相对与另外几个品种较高,虽果实小,但单株产量比其他品种高,达到8.14kg,早熟,还具有果皮薄、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较高(达到12.66%)、可溶性糖含量高(14.93mg/g),可滴定酸含量低(0.33mg/g)、糖酸比高(47.30)、味道甜,香味浓郁、品质高等特点。所以Unique是果实内、外品质及综合性状皆优的品种。Coolidge具有坐果率高(是坐果率较低Triumph的1.61倍)、果实单重(25.67g)、单株产量为5.96kg(仅次于Unique),此外Coolidge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能达到12.60%。因此Unique和Coolidge是较适合在绵阳地区生长的费约果品种。2、我国费约果的主要传粉媒介为蜜蜂、鸟类、甲虫及少量的蚂蚁和苍蝇等。其中按观察到的访花次数来看,其排序为:蜜蜂>蚂蚁>鸟类>蝇类>甲虫,就蜜蜂的访花记录可以得出,蜂箱离费约果的距离越近,蜜蜂的访花频率越频繁。蜜蜂的访花时间主要集中在8:00-13:00之间,蜜蜂每天的访问次数与距离蜂箱的位置有关,蜜蜂在盛花期访花最活跃。3、不同费约果品种需要不同品种花粉授粉改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不同。其中OpalStar作为父本与Unique授粉:果实单果重59.22g(约为对照的2倍),单株产量7.11kg为对照的2.5倍,可食率能达到55.53%是对照的1.43倍,可溶性固形物仅次于Coolidge(46.76%)。Coolidge作为父本与Unique授粉:可食率为46.76%,次于以OpalStar作为父本的授粉组合,是对照的1.2倍;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5.5%,可溶性糖含量为12.85mg/g,糖酸比较高。以OpalStar作为父本与Coolidge授粉:OpalStar纵径约为57.30mm,横径(45.31mm)显着性大于其它授粉处理,果肉多,可溶性固形物高13.9%,可溶性糖含量11.93mg/g等指标均高于对照,是较适合的授粉组合。Unique为父本与Coolidge授粉:单株产量达5kg以上,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25.00%,可溶性固形物是对照的1.15倍。总体上看,OpalStar作为父本与Unique和Coolidge授粉,坐果率不高,但单果重量大,其单株产量就高,且果实品质较佳,此外,Unique和Coolidge正反交组合在提高费约果结实率及改善果实品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4、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费约果的坐果率、单果重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坐果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的规律表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CPPU>GA3>CK。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2次的效果优于1次,对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两个指标影响显着,施用2次10mg/LCPPU费约果单果重达到施用一次的1.60倍。施用两次20mg/LGA3能显着提高单株产量达到12.08kg,是一次施用的1.63倍。GA3与CPPU混合喷施的效果不错,10mg/LCPPU、10mg/L的GA3能显着性提高果实坐果率和单果重以及产量方面。除2次50mg/LGA3的果皮厚度比对照厚以外,其余均有所降低,其中效果与对照明显的有高浓度的20mg/LCPPU和低浓度的20mg/LGA3,由此可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抑制富含石细胞的费约果果皮加厚。合适浓度CPPU处理能增加果重、提高产量。高浓度CPPU处理虽能增加果实重量,但风味和营养品质均下降。(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6)

白俊英[9](2017)在《费约果香气成分研究及生物活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费约果香气成分有全面认识,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对费约果不同品种不同器官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费约果叶片精油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探。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叁种不同方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费约果叶片香气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后发现,叁种方法分别能检测到36、26和63种物质。就种类而言,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能得到最多的香气成分。就性质而言,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直接顶空吸附进样,萃取的香气组分最接近植物体散发的香气。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以75μm CAR/PDMS萃取头为吸附介质,设计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以出峰个数和总峰面积为考察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加样量0.6 g,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0 min,解析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可分离得到费约果叶片中88种物质,鉴定出其中65种,占香气总量的96.583%,优于正交试验中任何一组,说明选出的萃取条件切实可行,能最大程度反映香气构成。3、以“2”中优化所得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费约果不同品种不同器官香气进行萃取分析,共可在叶片中鉴定出114种香气成分,全果中鉴定出87种香气成分,花朵中鉴定出106种香气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不同器官间香气差异较大。4、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费约果叶片精油,分别对其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以抗坏血酸为标准品,探究精油抗氧化活性;以食品杀菌中常用的目标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探究精油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费约果叶片精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表现出了较强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能力,且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力远远强于抗坏血酸标准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力略低于抗坏血酸标准品。同时,费约果叶片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皆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5)

白俊英,黄仁华,陆云梅,余游,王丹[10](2016)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费约果叶片挥发性香气成分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适合费约果叶片香气成分检测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分析方法,考察HS-SPME中不同萃取条件对香气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L_9(3~4)正交试验,以出峰个数和总峰面积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出峰个数和总峰面积的影响较大,而加样量的影响较小。实验得出的较优萃取条件为:加样量0.6 g,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0 min,解吸时间6 min。在此萃取条件下能够得到88种物质,这些物质能更真实地反映费约果叶片香气成分的化学构成,为费约果叶片的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6年08期)

费约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又名肥吉果、菲油果,是桃金娘科、费约果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等为一体的新兴果树。费约果能够适应四川绵阳地区气候,并能保持其果实品质和观赏特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树种。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费约果苗木繁育技术和基地,为了促使费约果产业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大面积推广和规模化栽培,费约果的苗木繁育技术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本文对3个品种费约果的1年生幼嫩茎尖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对各处理下组培茎尖进行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试寻求总酚和总黄酮与费约果组培褐化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处理,观察并统计其7d和30d的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比较不同消毒时间对3个品种费约果茎尖组培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Opal Star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消毒时间中6min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通过不同消毒时间的对比,筛选出最佳消毒时间0.1%生汞消毒6min,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Coolidge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Opal Star的愈伤率最高。四种培养基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污染率最低;4号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1.0 mg/L褐化率最低;3号培养基MS+6-BA 2.0mg/L愈伤率最高。(3)以费约果1年生幼嫩茎尖作为外植体,将其在无菌条件下经消毒接种在添加了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的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以不添加任抗氧化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经过30d培养统计其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结果表明,在四种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Vc对于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和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褐化率降低幅度最大。3个品种中Coolidge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4)消毒时间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梯度较为相似。总体来看,3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9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9min消毒时间有抑制总酚和总黄酮产生的作用。(5)培养基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3个品种中Unique在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Coolidge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Opal Star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总体来看3号培养基MS+6-BA2.0 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1.0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6)添加Vc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对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影响最大,2号培养基中Unique和Coolidg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有降低,Opal Star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增加。其他培养基中添加Vc后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Unique降幅最大,但Coolidge在四种培养基中都呈现了降低的趋势,在3个品种中趋势最为稳定。(7)影响组织培养褐化的因子很复杂,本文通过对Unique、Opal Star、Coolidge3个品种的茎尖组培褐化率和组培茎尖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总酚含量与褐化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总黄酮含量与褐化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对费约果茎尖组培褐化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组培褐化率的增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也随之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费约果论文参考文献

[1].秋卓君.修剪、疏果、套袋对费约果‘川稔1号’品质影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2].李欣颖.酚积累影响费约果组织培养褐化效应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3].陆云梅,黄仁华.采收期对费约果活性氧代谢及AsA-GSH循环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8

[4].钟亚丽,王丹,张猛,韩俐羽,崔正旭.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叁个品种费约果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8

[5].钟亚丽.费约果扦插繁殖技术及低剂量刺激效应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6].余游.不同品种费约果发育和贮藏过程抗氧化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彭凌,唐翠,赵小红,张猛,金建.费约果、无籽刺梨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J].饮料工业.2017

[8].罗勤.花期管理对费约果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9].白俊英.费约果香气成分研究及生物活性初探[D].西南科技大学.2017

[10].白俊英,黄仁华,陆云梅,余游,王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费约果叶片挥发性香气成分条件优化[J].色谱.2016

标签:;  ;  ;  ;  

费约果论文-秋卓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