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胡新良

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胡新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DN控制器负载均衡,交换机迁移策略,模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小生境

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文献综述

胡新良[1](2019)在《基于交换机迁移的SDN控制器负载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各大网络产商相继采用SDN架构,SDN逐渐成为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网络不同,SDN将网络中的数据转发与转发控制相分离,实现了网络的集中控制。由于控制器承担着SDN网络中大量的处理任务,在大规模网络中,通常采用多控制器部署方式,以满足处理请求,但多控制部署方式同时带来了控制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本文针对SDN中控制器负载不均衡问题,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交换机迁移策略(FMOPSO-DSMS)。通过对SDN控制器负载均衡问题建模,将其转换成交换机迁移策略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以控制器集群负载均衡度,平均传输时延和交换机迁移开销作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后的模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为了提高外部档案中粒子种群的多样性,对模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基于小生境数的外部档案更新策略。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交换机迁移的叁层结构的负载均衡框架MCD。通过在控制器集群之上添加一个控制器管理层,对整个控制器集群的负载均衡进行管控。其中的负载监测模块主要负责收集控制器集群的负载信息,并决定是否执行交换机迁移,决策模块负责使用模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计算出最优的交换机迁移策略,动作模块负责执行具体的交换机迁移动作。为了避免交换机迁移过程中,控制器之间因同步而产生大量通信开销,同时设计了一种适合该负载均衡框架的交换机无缝迁移机制。最后,通过Mininet仿真平台和Floodlight控制器搭建的SDN多控制器网络,对改进的FMOPSO、FMOPSO-DSMS和设计的负载均衡框架MCD进行验证,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生境数的外部档案更新策略能较好的维持外部档案的种群多样性和分布均匀性能;提出的FMOPSO-DSMS与DSMA和M-DSMA相比,在有效实现控制器负载均衡的同时,能减少网络中的平均传输跳数及交换机迁移数量,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和执行交换机迁移的代价;所设计的叁层负载均衡框架MCD能有效实现控制器集群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9-01-01)

刘必果[2](2017)在《基于交换机迁移的SDN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研究已成为未来网络的热点课题。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研究作为SDN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旨在有效提高控制平面可扩展性。研究发现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静态映射关系是导致控制平面负载失衡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算法采用将过载控制器下的交换机迁移到其他控制器的方法来解决控制平面负载失衡问题。本文针对缺乏灵活的负载均衡架构,提出了基于叁层结构模型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同时针对交换机迁移方式过于简单、在迁移过程中没有考虑通信开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缺乏灵活的负载均衡架构,提出了基于控制器管理层-控制器集群-数据层叁层结构模式的负载均衡架构MCD(controller Management-Controller cluster-Data layer)。MCD 在控制器集群上部署控制器管理层,控制器管理层主要负责监测控制器负载,并根据负载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和动作指令。MCD能够有效减少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开销,使控制器专注于制定数据分组转发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控制器的性能。在MCD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交换机迁移方式仍存在各种缺陷,提出了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SMLB(Switch Migrate for Load Balancing)。该算法站在全局角度判断是否进行负载均衡以及何时进行负载均衡,避免了频繁的负载均衡带来不必要的通信开销和网络延迟,并且综合考虑负载因素和距离因素对均衡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均衡控制平面负载,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控制平面可拓展性。(2)本文针对交换机迁移方式过于简单和迁移过程中未考虑通信开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M-DSMA(Dynamic Switch Mig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objective)。首先将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映射关系转变为0-1矩阵优化问题;其次利用NSGA-II算法同时优化控制平面负载均衡度和交换机迁移所产生的通信开销这两个相互冲突的指标,从而得到合适的交换机与控制器部署方案。该算法利用组编码方式将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映射关系编码为遗传学中的个体基因,将控制平面的负载均衡度和交换机迁移开销定义为个体的适应度函数,依据种群进化得到的最优解迁移交换机,均衡控制平面负载。仿真结果表明,M-DSMA可以有效均衡控制平面负载,降低通信开销,提高控制平面可扩展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贺旭[3](2016)在《语义交换机中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阶段的单节点式的集中数据处理功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涨的大数据处理要求,多节点式数据集中处理提供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已成为提高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处理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语义交换机是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网络服务端基础设备,具有提供任意扩充的数据处理功能,多台语义交换机的组合使用形成基于语义的新一代智能云计算平台,为大数据的高效分布式计算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语义交换机中负载均衡技术的运用是新一代智能云计算平台实现其分布式计算的有效手段。论文在对智能云计算平台语义交换机及其软件架构的分析基础上,分别针对语义交换机中的单节点与多节点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单节点语义交换机提出应用轮询法、响应速度法和基于权值分配的负载均衡方法,有效提高了单节点语义交换机对数据的组织处理能力和运行的稳定性;针对多台语义交换机组成的多节点集群(服务池)提出节点间最少链接数法、基于负载权重的自适应节点间负载均衡法和节点间保持会话的负载均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池中语义交换机的负载均衡效率,提高了数据在组织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使之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稳固、安全和可控的工作;结合虚拟化技术引入弹性计算实现服务池中节点的灵活扩展,提高了服务池的资源利用率。在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论文给出了语义交换机中负载均衡模块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这些研究对于语义交换机的研究与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并推动了语义交换机的实现进程,另外对于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提供了理论而又实用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促进智能云计算的研究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5-15)

曹继军,王克非,庞征斌,刘路[4](2015)在《“天河一号”正交交换机无死锁负载均衡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正交背板的交换结构(简称为正交交换机)是实现高阶互连网络高密度封装的重要技术途径。描述了"天河一号"正交交换机的结构,分析了该正交交换机容易出现的路由环路及其死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无死锁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讨论了该路由算法优缺点。提出的路由算法已实际应用于"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系统互连网络中,既避免了路由死锁,又达到了静态负载相对均衡,分析了路由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采用类似结构正交交换机的无死锁负载均衡路由算法设计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五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10-18)

夏羽,曾华燊,高志江,申志军[5](2011)在《下一代光核心负载均衡分组交换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研究了在第五代交换机体系结构中极具竞争力的以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件为核心的负载均衡交换结构(AWGR-LB).负载均衡结构通常使用严格的时分复用方式,调度简单但性能不够理想;AWGR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交换机整体容量,但由于其波长速率仅为端口速率的1/N(其中N为端口数),其时延性能与传统交换矩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而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保证.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应性时分复用调度算法,能够在保持100%吞吐率优势的同时,极大地改善负载均衡结构的时延性能;同时文中提出的双波导光栅路由器方案,使光交换矩阵能模拟传统交叉开关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以端口线速率交换的效果,与适应性时分复用调度算法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AWGR-LB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刘宇熹[6](2008)在《地税负载均衡交换机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税主机系统多台Web HTTP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业务请求,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整体性能,拟采用两台四层交换机(内容交换机)来实现对Web HTTP服务器以及中间件服务器(BEA Web logic)的负载平衡。(本文来源于《华南金融电脑》期刊2008年05期)

金彬彬,李莉,江涛,叶飞,曹彦[7](2008)在《基于内容交换机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往往采用的方案是提高单机性能,这种方案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效果不佳。由此,通过内容交换机技术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网络流量瓶颈的首选。本文通过具体应用实例来介绍SLB技术实现的原理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08年02期)

[8](2006)在《负载均衡玩转“黄金周” 北电应用交换机为中国铁路客票系统保驾护航》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TRS)从1996年实施起已经经历了10年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铁路售票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从2005年12月开始实施的TRS5.0,通过使用北电的Alteon系列应用交换机,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铁路客运营销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通信世界》期刊2006年31期)

张海涛[9](2005)在《校园网环境下七层交换机在负载均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及各自的特点,重点介绍了七层交换技术在负载均衡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给出两种负载均衡应用中的配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10](2004)在《实现网络负载的全面均衡——Radware4-7层交换机功能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系统中负载的均衡分配,是保证网络高效运行的基础。Radware的4~7层交换机不仅能够实现Internet接入链路负载均衡,而且针对防火墙、入侵检测服务器以及防病毒网关和内容侦测系统提供负载均衡,从而实现了合理、平均、实时地均衡各种网络资源的负载,并确保了系统正常运行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期刊2004年11期)

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关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研究已成为未来网络的热点课题。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研究作为SDN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旨在有效提高控制平面可扩展性。研究发现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静态映射关系是导致控制平面负载失衡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算法采用将过载控制器下的交换机迁移到其他控制器的方法来解决控制平面负载失衡问题。本文针对缺乏灵活的负载均衡架构,提出了基于叁层结构模型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同时针对交换机迁移方式过于简单、在迁移过程中没有考虑通信开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缺乏灵活的负载均衡架构,提出了基于控制器管理层-控制器集群-数据层叁层结构模式的负载均衡架构MCD(controller Management-Controller cluster-Data layer)。MCD 在控制器集群上部署控制器管理层,控制器管理层主要负责监测控制器负载,并根据负载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和动作指令。MCD能够有效减少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开销,使控制器专注于制定数据分组转发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控制器的性能。在MCD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交换机迁移方式仍存在各种缺陷,提出了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SMLB(Switch Migrate for Load Balancing)。该算法站在全局角度判断是否进行负载均衡以及何时进行负载均衡,避免了频繁的负载均衡带来不必要的通信开销和网络延迟,并且综合考虑负载因素和距离因素对均衡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均衡控制平面负载,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控制平面可拓展性。(2)本文针对交换机迁移方式过于简单和迁移过程中未考虑通信开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算法M-DSMA(Dynamic Switch Mig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objective)。首先将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映射关系转变为0-1矩阵优化问题;其次利用NSGA-II算法同时优化控制平面负载均衡度和交换机迁移所产生的通信开销这两个相互冲突的指标,从而得到合适的交换机与控制器部署方案。该算法利用组编码方式将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映射关系编码为遗传学中的个体基因,将控制平面的负载均衡度和交换机迁移开销定义为个体的适应度函数,依据种群进化得到的最优解迁移交换机,均衡控制平面负载。仿真结果表明,M-DSMA可以有效均衡控制平面负载,降低通信开销,提高控制平面可扩展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参考文献

[1].胡新良.基于交换机迁移的SDN控制器负载均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2].刘必果.基于交换机迁移的SDN控制平面负载均衡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贺旭.语义交换机中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

[4].曹继军,王克非,庞征斌,刘路.“天河一号”正交交换机无死锁负载均衡路由算法[C].第十九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五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2015

[5].夏羽,曾华燊,高志江,申志军.下一代光核心负载均衡分组交换机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1

[6].刘宇熹.地税负载均衡交换机系统设计[J].华南金融电脑.2008

[7].金彬彬,李莉,江涛,叶飞,曹彦.基于内容交换机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

[8]..负载均衡玩转“黄金周”北电应用交换机为中国铁路客票系统保驾护航[J].通信世界.2006

[9].张海涛.校园网环境下七层交换机在负载均衡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

[10]..实现网络负载的全面均衡——Radware4-7层交换机功能简介[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

标签:;  ;  ;  ;  

负载均衡交换机论文-胡新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