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周肝硬化论文-贾宝龙

癌周肝硬化论文-贾宝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癌周肝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lk1,RNA干扰,shRNA,肝癌细胞

癌周肝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贾宝龙[1](2014)在《RNA干扰dlk1基因表达对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明确诊断时多是中晚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明了。dlk1基因作为近几年新发现的与肝癌发生相关的基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dlk1基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利用肝癌及癌周肝硬化两种细胞株研究dlk1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其表达后对两种细胞株生长成瘤的影响,从而探讨dlk1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第一部分dlk1shRNA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构建针对人dlk1基因的shRNA及其质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针对人dlk1基因序列的4组寡核苷酸链模板,退火后与载体质粒pGPU6/GFP/Neo连接,然后进行DNA序列鉴定。结果:DNA测序分析后,表明靶向dlk1的RNA干扰质粒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dlk1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pGPU6/GFP/Neo-shRNA-dlk1。第二部分RNA干扰对人肝细胞癌(QGY-7703)及癌周肝硬化(QSG-7701)细胞株dlkl基因沉默作用的研究目的:将干扰质粒转染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观察其对dlkl基因沉默的效果。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质粒并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1.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2.干扰质粒分别转染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硬化细胞株,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dlk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出抑制靶基因表达效果最好的质粒。3.将干扰效率最高的表达质粒用来建立稳转细胞株。同时用NC(negative control)表达质粒作为阴性对照稳转细胞株。经G418筛选,对两种细胞株分别建立两个稳转细胞株,分别称为QGY-7703-522、QGY-7703-NC和QSG-7701-522. QSG-7701-NC。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再次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的dlk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确认稳定转染细胞株中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结果:1.干扰质粒转染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硬化细胞株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shRNA-522、shRNA-1052、shRNA-1171和shRNA-1233干扰质粒对两种细胞的靶基因mRNA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在两种细胞中shRNA-522干扰质粒抑制作用均为最明显。在QGY-7703细胞中抑制率为69%,在QSG-7701细胞中抑制率为72%。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抑制率明显(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显示,shRNA-522、shRNA-1052、shRNA-1171和shRNA-1233干扰质粒对两种细胞靶基因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shRNA-522干扰质粒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在QGY-7703细胞中为77%,在QSG-7701细胞中为80%,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抑制率明显(P<0.05)。可见shRNA-522干扰质粒对dlkl基因表达抑制最明显。2.每种细胞株成功筛选出分别表达shRNA-522和shRNA-NC质粒的稳转细胞株,分别命名为QGY-7703-522、QGY-7703-NC、QSG-7701-522、QSG-7701-NC。3.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对稳定细胞株再次检测显示,与阴性稳转细胞株和空白组相比较,在QGY-7703细胞中干扰效率83%,在QSG-7701细胞中干扰效率为86%。结论:1.shRNA-522干扰质粒可以明显抑制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dlkl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2.成功构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第叁部分RNA干扰dlkl的表达对肝细胞癌(QGY-7703)及癌周肝硬化(QSG-770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研究dlk1shRNA对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体外生长、凋亡、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成功构建的稳定转染的细胞株QGY-7703-522、QSG-7701-522为研究对象,以QGY-7703-NC、QSG-7701-NC和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为对照。细胞流式实验细胞周期和凋亡,CCK8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比较生长差异,集落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及侵袭力的能力。结果:QGY-7703细胞株中未转染的细胞、阴性对照组细胞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的细胞比较,实验组QGY-7703-522的细胞生长明显缓慢,从第叁天开始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组,至对数生长期更明显。QGY-7703-522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GY-7703-522组细胞穿过Matrigel滤膜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SG-7701细胞株中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克隆形成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QGY-7703-522细胞株Go/G1期细胞比率升高,与QGY-7703-BLANK组和QGY-7703-NC组相比有差异(p<0.05);QGY-7703-BLANK组和QGY-7703-NC组相比P>0.05;S和G2/M期比率降低(P<0.05),QGY-7703-BLANK组和QGY-7703-NC组细胞的周期末出现上述变化(P>0.05)。QSG-7701-522细胞株Go/G1期细胞比率升高,与QSG-7701-BLANK组和QSG-7701-NC组相比有差异p<0.05;QSG-7701-BLANK组和QSG-7701-NC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S和G2/M期比率降低(P<0.05), QSG-7701-BLANK组和QSG-7701-NC组细胞的周期末出现上述变化(P>0.05)。结论:shRNA-522干扰质粒稳定转染可抑制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的体外生长及迁移侵袭能力。第四部分RNA干扰沉默dlkl基因对人肝细胞癌(QGY-7703)及癌周肝硬化(QSG-7701)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种植瘤模型,研究dlkl基因沉默对两组细胞株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株:QGY-7703-BLANK、QGY-7703-NC、QGY-7703-522,癌周肝硬化细胞株:QSG-7701-BLANK、QSG-7701-NC、QSG-7701-522、。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种植瘤的生长情况,见成瘤后每5天测量瘤体组织体积并对裸鼠称重。6周后处死裸鼠并测瘤体重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DLK1蛋白表达。结果:两组细胞株的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均慢于其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瘤体组织的体积与瘤重与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证实两种细胞株的实验组肿瘤组织DLK1蛋白表达与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结论:沉默dlkl可以抑制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李宏发[2](2009)在《癌周肝硬化肝细胞成瘤性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癌周肝硬化肝细胞在裸鼠颈部皮下,黄曲霉毒素B1(AFB1)、苯巴比妥(PB)对其成瘤性的作用,探讨癌周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研究肝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正常肝细胞HL-7702、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和肝癌细胞QGY-7703接种于BALB/c裸鼠颈部皮下,接种HL-7702和QSG-7701的同时在注射部位周围注射诱癌剂AFB1和(或)促癌剂PB,QGY-7703接种后不加处理因素,以生理盐水空白组为对照,观察比较叁种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正常肝细胞HL-7702单纯细胞组和HL-7702 PB组无肿瘤生成,AFB1组(50%)和AFB1+PB组(66.67%)有肿瘤生成;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单纯细胞组无肿瘤生成,AFB1组(60%)、PB组(66.67%)、AFB1+PB组(80%)和QGY-7703组(80%)均有肿瘤生成。结论: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具有癌前病变性质,属于正在转化的癌前期细胞,有别于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和肝癌细胞QGY-7703,可能是肝细胞癌变的关键时期。第二部分DLK1与AFP在裸鼠细胞移植瘤及人体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DLK1蛋白及AFP在裸鼠移植瘤及人体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肝细胞HL-7702、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和肝癌细胞QGY-7703各组细胞裸鼠移植瘤和人体正常肝组织10例,癌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各22例标本AFP和DLK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细胞HL-7702AFB1组无AFP和DLK1表达,AFB1+PB组有1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AFB1组无AFP与DLK1表达,PB组有1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AFB1+PB组有2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QGY-7703组有3例表达AFP,4例表达DLK1;人体癌周肝硬化细胞DLK1阳性表达,阳性率27.27%;肝癌组织中DLK1阳性率54.55%高于AFP40.9%,且AFP阴性病例中DLK1阳性率22.73%。结论:1.裸鼠移植瘤组织有AFP和DLK1表达;2.首次发现人体癌周肝硬化细胞DLK1阳性表达,阳性率27.27%;3.DLK1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肝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指标。(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09-05-01)

丁伟,司维柯,杨景,潘静,孙世俊[3](2009)在《Cyr61和VEGF在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半胱氨酸蛋白16(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周肝硬化组织中Cyr61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结果Cyr61、VEGF在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H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r61、VEGF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检验提示Cyr61、VEGF在HCC组织、癌周肝硬化组织中呈正相关(r=0.444,P<0.01)。结论Cyr61、VEGF异常表达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硬化向肝癌转化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实用肿瘤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德力格尔图,白志刚,牧荣,金灿浩,赖玉书[4](2004)在《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硬化组织中VEGF不同表达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1998年EL Assal等〔1〕发现VEGF在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和非肝硬化组织 ,指出肝硬化组织中的肝细胞长期处于机械性的血流减少的环境中 ,组织中氧压力的降低强烈刺激VEGF的产生 ,得出结论 :VEGF引起的血管发生是在肝硬化组(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04年10期)

任正刚,汤钊猷,刘银坤,沈月芳[5](2000)在《肝癌组织和癌周肝硬化组织堆甲酸和维甲类X受体mRNA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 X 受体属核内受体超家族成员, 分别结合全反式维甲酸和9-顺式维甲酸后其转录活性被活化.维甲类药物的分化诱导作用受特定组织表达的受体的影响,了解肝癌组织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 X 受体的表达对选择特异的维甲类药物治疗肝癌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 GeneBank 的序列设计针对 RARα, RARβ,RARγ,RXRα,RXRβ,RXRγmRNA 的6对引物,用 RT-PCR 的方法检测18对肝癌组织和相应的癌周肝硬化组织的 mRNA 的表达。 RARα,RARβ,RARγ,RXRα,RXRβ,RXRγ在肝癌组织和癌周肝硬化组织 mRNA 的表达率分别为44.4%(8/18),16.7%(3/18),77.8%(14/ 18),88.9%(16/18),77.8%(14/18),16.7%(3/18);癌周肝硬化组织分别为27.8%(5/18),0%(0/18),61.1%(11/18),77.8%(14/18), 55.6%(10/18),0%(0/18)。各种受体亚型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似高于癌周肝硬化组织,但统计学无显着意义(卡方检验,P>0.05).结论:用 RT-PCR 的方法可在肝癌组织内检出各种受体亚型,但主要表达 RARγ,RXRα,RXRβ。为了利用高选择的维甲共药物治疗肝癌, 尚需进一步了解肝癌组织内各种维甲类受体亚型的确切作用。(本文来源于《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0-10-01)

癌周肝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癌周肝硬化肝细胞在裸鼠颈部皮下,黄曲霉毒素B1(AFB1)、苯巴比妥(PB)对其成瘤性的作用,探讨癌周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研究肝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正常肝细胞HL-7702、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和肝癌细胞QGY-7703接种于BALB/c裸鼠颈部皮下,接种HL-7702和QSG-7701的同时在注射部位周围注射诱癌剂AFB1和(或)促癌剂PB,QGY-7703接种后不加处理因素,以生理盐水空白组为对照,观察比较叁种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正常肝细胞HL-7702单纯细胞组和HL-7702 PB组无肿瘤生成,AFB1组(50%)和AFB1+PB组(66.67%)有肿瘤生成;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单纯细胞组无肿瘤生成,AFB1组(60%)、PB组(66.67%)、AFB1+PB组(80%)和QGY-7703组(80%)均有肿瘤生成。结论: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具有癌前病变性质,属于正在转化的癌前期细胞,有别于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和肝癌细胞QGY-7703,可能是肝细胞癌变的关键时期。第二部分DLK1与AFP在裸鼠细胞移植瘤及人体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DLK1蛋白及AFP在裸鼠移植瘤及人体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肝细胞HL-7702、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和肝癌细胞QGY-7703各组细胞裸鼠移植瘤和人体正常肝组织10例,癌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各22例标本AFP和DLK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细胞HL-7702AFB1组无AFP和DLK1表达,AFB1+PB组有1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癌周肝硬化肝细胞QSG-7701AFB1组无AFP与DLK1表达,PB组有1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AFB1+PB组有2例分别表达AFP与DLK1;QGY-7703组有3例表达AFP,4例表达DLK1;人体癌周肝硬化细胞DLK1阳性表达,阳性率27.27%;肝癌组织中DLK1阳性率54.55%高于AFP40.9%,且AFP阴性病例中DLK1阳性率22.73%。结论:1.裸鼠移植瘤组织有AFP和DLK1表达;2.首次发现人体癌周肝硬化细胞DLK1阳性表达,阳性率27.27%;3.DLK1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肝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癌周肝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贾宝龙.RNA干扰dlk1基因表达对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4

[2].李宏发.癌周肝硬化肝细胞成瘤性作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

[3].丁伟,司维柯,杨景,潘静,孙世俊.Cyr61和VEGF在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9

[4].德力格尔图,白志刚,牧荣,金灿浩,赖玉书.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硬化组织中VEGF不同表达的比较[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

[5].任正刚,汤钊猷,刘银坤,沈月芳.肝癌组织和癌周肝硬化组织堆甲酸和维甲类X受体mRNA的表达[C].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00

标签:;  ;  ;  ;  

癌周肝硬化论文-贾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