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导叶论文-张鹏刚

进口导叶论文-张鹏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进口导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调进口导叶,离心压缩机,性能预测

进口导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刚[1](2019)在《可调进口导叶数据库开发及性能快速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开发了可调进口导叶性能数据库,研究了带有可调进口导叶时压缩机性能的快速预测,并开发了对应的计算程序。可用于带有可调进口导叶时,离心压缩机不同开度性能曲线的快速预测。(本文来源于《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期刊2019年04期)

李荣华,袁巍,孟卫华,李坚[2](2019)在《某APU负载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失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APU负载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疲劳失效故障开展了故障原因分析,采用定常与非定常方法研究了工作角度变化对导叶稳态与交变气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叶稳态应力和振动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及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可调进口导叶执行装置的"活塞杆"与"接耳"装配不到位,导叶角度严重偏离正常值,使得气动交变载荷显着增大,振动应力过大,从而导致导叶短时间内疲劳失效;导叶角度偏离提高了叶片的稳态应力水平,加剧了导叶的失效进程。建议完善相应的装配工艺,适当增大叶根圆角,以降低叶根的应力水平。(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3期)

张世博[3](2019)在《涡轮导叶弯曲对进口热斑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燃气涡轮发动机试验中,由于燃烧室中燃料喷射结构和冷却稀释流的共同作用,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的径向和周向分布极不均匀,且存在明显旋转速度分布。其高温核心区域被称为“热斑”。随着人们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提高,涡轮进口温度越来越高,热斑现象更加明显,涡轮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也更加复杂。鉴于此,针对进口热斑、旋流工况对高压涡轮首级静动叶栅气动换热影响的研究,对于了解实际燃气涡轮气热性能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涡轮叶片优化设计和叶栅冷却结构设计也有很大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进口热斑对高压涡轮静动叶栅流场的气动换热影响,发现热斑不会引起静叶流场的气动变化,但会改变动叶进口相对气流角和相对总压的径向分布,使动叶压力面的径向二次流显着加剧,热斑向上迁移到叶顶,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形成叶顶泄漏涡,恶化了叶顶尾缘的换热。然后,本文通过积迭线弯曲处理计算分析了弯曲导叶对该热斑效应的影响效果。模拟结果发现,根部正弯时端壁损失降低,静叶出口根部总压变大,使得动叶压力面向下的径向迁移被削弱,抑制了通道涡的发展,但同时热斑核心向上迁移,不利于叶顶尾缘换热;根部反弯时端壁损失增加,静叶出口根部总压变小,动叶压力面的径向迁移明显加剧,同时根部通道涡充分发展,导致总压损失增大,但压力侧根部的热斑迁移耗散掉了更多高温流体,改善了叶顶尾缘的换热。关于进口旋流热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旋流热斑在静叶表面两侧发生明显反向的径向迁移,并且改变了静叶出口温度和气流角分布。温度的径向重新分布直接影响了动叶表面换热,而相对气流角径向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动叶压力面的径向二次流以及端壁通道涡的发展。而静叶弯曲处理后,其叶片前缘将旋流热斑分成不均匀的两部分,并通过改变端壁流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静叶出口热斑径向分布和旋流及其诱导涡的径向位置。旋流径向位置变化直接影响了动叶压力面的径向二次流分布和通道涡的发展。而热斑的径向位置及其在动叶表面的径向迁移直径影响了动叶表面和叶顶换热。正弯静叶加剧了动叶栅叶顶换热,但其旋流径向分布抑制了动叶通道涡的发展,降低了动叶栅总压损失。而反弯静叶降低了动叶进口顶部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叶顶换热情况,但加剧了动叶流场的二次流掺混,促进了通道涡发展,导致动叶栅总压损失增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平[4](2019)在《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控制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气轮机进口可调导叶(VIGV)系统是燃气轮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燃气轮机控制中的难点。着重分析了西门子燃驱机组可调进口导叶的结构及控制方式,对进口可调导叶的作用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对深入了解进口可调导叶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6期)

周莉,刘东,王占学[5](2018)在《进口导叶形式对核心机驱动风扇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变循环发动机(VCE)所用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为研究模型,数值模拟了CDFS在真实边界环境下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单/双涵道工作模式下,不同形式的可调进口导叶(IGV)对CDFS流动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作模式时,CDFS靠导叶角度的开闭实现大范围的流量调节。单涵道(SB)工作模式时,不同形式的可调进口导叶(VIGV)对CDFS性能的影响差异很小;双涵道(DB)工作模式时采用常规可调导叶(CIGV)会在其吸力面产生较大的流场分离,且流通能力和流量调节范围大大降低。可变弯度导叶通过可转动部分的开闭实现CDFS对流量调节的需求;通过固定部分保证CDFS导叶进口气流攻角基本不变,同时在固定部分和可转动部分连接处所形成的收缩通道的加速效应显着抑制了导叶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变弯度导叶是适用于CDFS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性能参数及流量调节需求的可调导叶的形式。(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辛建池,王晓放,周路圣,杨树华[6](2018)在《离心压缩机进口可调导叶尾缘自诱导吹气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可进行尾缘自诱导吹气的可调导叶,减弱动静干涉效果,降低叶轮所受气动载荷,提高叶轮的安全性.该结构通过压差作用,调控导叶尾缘流动现象,补偿导叶的部分尾迹,并以某带有进口可调导叶的离心压缩机为例,采用数值方法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在0°开度下结构内流动不明显.随着开度增加,壁面分离加大,在导叶的面上压差加大,使槽道内部自诱导流动加强.在较低增加叶根尾迹强度的条件下,改善了导叶中部、顶部尾迹分布形式,使纯尾迹减弱为弱尾迹,使叶轮气动载荷降低.同时无外部补气,自诱导结构对机组外特性几乎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孙琦[7](2018)在《离心压缩机节能型进口导叶调节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受气候影响及客户需求需要经常调节气体的流量,很多情况下通过在进口加装进口导向叶片的方法来控制流量,但目前由于进口导向叶片调节流量的能力普遍不足,导致在冬季由于气量过剩而排空浪费掉,最多的时候要浪费高达30%的气量,造成能源的浪费,目前国际先进水平最多仅需排空15%的气量,因此改进进口导叶的设计,开发出高效流量调节装置是我国目前压缩机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我国压缩机设计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进口导叶调节装置的结构、调节机理和对叶轮压缩功的影响等方面对导叶调节的基本理论做了详细论述,并以导叶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两方面阐明了进口导叶调节装置的评价体系。介绍了应用于叶轮机械数值模拟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了带进口导叶的压缩机实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导叶不同开度下的流场分布规律做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揭示了导叶调节时的一些重要流动现象。导叶在绕其自身转轴旋转时为了避免与机匣端壁发生碰撞,会在导叶顶部留有圆弧状的间隙,部分气流从间隙处流过而得不到有效调节,并形成叶顶间隙泄漏涡,对主流造成影响,使压缩机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叁种导叶通道结构形式的改进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导叶的调节能力,扩大了压缩机的稳定工况范围,减少了压缩机的功耗,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为了探究导叶叶片形状对导叶调节能力和压缩机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对导叶叶片型面的厚度、弯曲度和最大挠度位置做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这几项参数的变化对导叶调节性能影响的规律。为了找出调节性能最好的进口导叶叶片形状,本文采用现代优化方法对进口导叶的叶片型面进行叁维的优化设计,主要的方法学思想是以人工神经网络对连续设计进行适应度评价,并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经过优化后,导叶的调节性能有了显着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导叶的预旋能力,并减少了压力损失,使压缩机的流量和功率在导叶安装角较大时大幅减少,效率显着提高,同时使导叶通道内的流场有了明显改善,使原来的流场分布不均匀和流动分离等现象大幅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叁种改进后的叶顶通道结构形式和优化叶型的进口导叶装置进行试验测试,并与原始形式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最终,应用改进优化后的进口导叶调节装置可使压缩机在冬季运行时减少20%左右的压缩气体排空浪费量,同时降低压缩机20%左右的功耗,并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和稳定工况范围。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可应用到工业生产各个领域中的离心压缩机中,在压缩机进口处加装这种高效的流量调节装置可以使其在冬季运行时大幅减少压缩气体的排空浪费量及功耗,并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提升能源的利用率,避免能源的浪费,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7-01)

严天序,刘超,查智力,黄佳卫[8](2018)在《导叶进口安放角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导叶进口安放角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CFD叁维流动数值模拟技术对泵段模型进行分析,对其水力特性和内部流态进行研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导叶进口安放角的变化只对导叶和出水部件有影响;在导叶进口安放角依次增加5°的叁种模拟方案中,方案2在流量为355 L/s时泵段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泵段最高效率为87.0%。方案1的导叶进口安放角高效区向小流量偏移,高效区范围较小,流量向非设计工况变化时效率下降较快;方案3的导叶进口安放角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高效区范围较大,流量向非设计工况变化时效率下降较慢。在实际运行中,适当增大导叶进口安放角可以提高轴流泵在大流量工况下的效率,但同时应防止导叶进口安放角太小导致水泵高效区范围太小。(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周栓保[9](2018)在《一起因空压机进口导叶定位器故障造成空分装置停车的事故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徐州陕鼓工业气体一期KDON(Ar)-20000/30000/710型空分装置,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组为陕鼓集团引进曼透技术制造的EIZ80-4等温型离心压缩机,机组防喘振保护装置为出口防喘振阀快速跟踪调节放空或瞬时全开放空,防喘振保护曲线数据采集来源主要是机组进口喉部压差(进口流量)和机组排气压力,机组自2011年7月运行以来较为平稳,机组在2017年9月22日上午发生了因进口导叶定位器故障致使进口导叶全关,造成机组防喘振阀全开,空分系统停车的事故,之后在公司领导、各专业工程师及当班操作人员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得以快速消除故障、快速恢复系统开车,最终在2小时内顺利开车成功并供气,确保客户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本文来源于《气体分离》期刊2018年02期)

贾浩,方祥军[10](2018)在《可调进口导叶前缘几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UMECA软件对具有不同前缘几何形状的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的二维叶型做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的叶型在不同的安装角和不同的来流马赫数下的流场和气动特性.结果显示对于前缘半径较大的叶型,在导叶安装角较小的工况下有较小的流动损失;对于小前缘半径叶型,在导叶安装角较大的工况下有较小的流动损失,且对来流马赫数更不敏感;但是过大的前缘半径则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说明可调进口导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况来选择前缘几何,使导叶同时适应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和安装角的调节.(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透平机械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18-04-12)

进口导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APU负载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疲劳失效故障开展了故障原因分析,采用定常与非定常方法研究了工作角度变化对导叶稳态与交变气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叶稳态应力和振动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及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可调进口导叶执行装置的"活塞杆"与"接耳"装配不到位,导叶角度严重偏离正常值,使得气动交变载荷显着增大,振动应力过大,从而导致导叶短时间内疲劳失效;导叶角度偏离提高了叶片的稳态应力水平,加剧了导叶的失效进程。建议完善相应的装配工艺,适当增大叶根圆角,以降低叶根的应力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口导叶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刚.可调进口导叶数据库开发及性能快速预测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9

[2].李荣华,袁巍,孟卫华,李坚.某APU负载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失效机理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9

[3].张世博.涡轮导叶弯曲对进口热斑效应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李平.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控制技术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5].周莉,刘东,王占学.进口导叶形式对核心机驱动风扇级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8

[6].辛建池,王晓放,周路圣,杨树华.离心压缩机进口可调导叶尾缘自诱导吹气数值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孙琦.离心压缩机节能型进口导叶调节装置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严天序,刘超,查智力,黄佳卫.导叶进口安放角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18

[9].周栓保.一起因空压机进口导叶定位器故障造成空分装置停车的事故分析及处理[J].气体分离.2018

[10].贾浩,方祥军.可调进口导叶前缘几何的研究[C].第叁届中国国际透平机械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上册).2018

标签:;  ;  ;  

进口导叶论文-张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