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节点论文-段留省,周天华,苏明周

柱节点论文-段留省,周天华,苏明周

导读:本文包含了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边螺栓,节点转动能力,螺栓拉力,破坏模式

柱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段留省,周天华,苏明周[1](2019)在《高强钢芯筒-螺栓连接钢管柱节点静力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有钢管柱节点单边螺栓锚固不足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高强钢芯筒-螺栓连接副装配式节点,连接副由内置于钢管柱的高强钢芯筒和常规高强螺栓组成.为考察这种新型节点的静力性能,对6个1∶1足尺钢管柱框架边节点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变量为钢芯筒类型、筒壁厚度、螺栓直径、钢梁端板厚度.重点分析节点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变形能力、破坏模式、螺栓拉力和节点类型.结果表明:试件均为半刚性节点、梁端塑性铰破坏机制,封闭型芯筒厚度与螺栓直径相当时可以满足梁柱刚接的强度条件;节点域变形很小可以忽略,芯筒转动变形对节点转动影响不超过10%;钢梁端板与柱的间隙随着芯筒厚度减小而快速增长,螺栓有拔出趋势,连接副的抗拉设计值可按钢板螺纹抗拉承载力的70%取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董金爽,隋龑,薛建阳[2](2019)在《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影响参数灰色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1个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试件和1个单梁-柱节点对比试件,获得了试件的恢复力特征曲线。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件叁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轴压比、混凝土强度、上下梁间距及配箍率等关键参数为关联因子,对影响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的关键参数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出了各参数对其承载力影响权重排序。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柱节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较高,滞回曲线更饱满,但其位移延性略小于单梁-柱节点;总体上,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试件节点域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依次为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型钢强度、轴压比;所得结论为传统风格建筑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计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董金爽,隋龑,薛建阳[3](2019)在《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个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试件,其中包括双梁-柱节点系列及单梁-柱节点系列,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试件的弹塑性特性及试件在各受力阶段的刚度衰减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双梁-柱试件刚度衰减速率小于单梁-柱试件;附设黏滞阻尼器使试件的刚度及变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试件刚度衰减均表现出由快到慢的规律;获得了层间位移角的变化与刚度退化之间的关系;试件正、负向弹塑性性能接近,极限层间位移角大于规范规定的限值;附设黏滞阻尼器的试件抗倒塌能力增强;附设黏滞阻尼器的试件耗能能力优于无黏滞阻尼器的试件。由此表明,将消能减震装置与传统风格建筑相结合,可显着提高其力学性能。总体上,结构破坏时形成梁铰机制,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防要求。(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高利军[4](2019)在《基于约束混凝土柱节点区承载力加固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增大截面法对柱子节点区进行加固,通过对节点区域利用约束理论加强约束,形成有效约束区域,并在无搭接层的情况下,保证加固柱子上部荷载能顺利传递到加固区域,即加固区域新增混凝土部分能完全参与受力。通过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对各个影响节点约束区约束效应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在取消搭接层的前提下这些参数满足何种条件才能够实现,使加载端的荷载顺利传递到约束区下方的加固区域,保证核心柱与外围混凝土共同受力,为下一步试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5期)

邓明科,马福栋,叶旺,殷鹏飞[5](2019)在《局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变形及耗能能力,同时简化节点核心区构造避免节点核心区钢筋拥挤而导致的施工困难,在节点局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考虑轴压比和节点核心区配箍率的影响,进行了5个局部采用HDC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和1个钢筋混凝土(RC)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采用HDC,破坏由节点核心区转移到梁端,实现了强节点设计原则,有效提高了框架节点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节点核心区和梁端均采用HDC,梁柱节点的破坏转移到柱端,需对柱端适当加强;节点核心区采用HDC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可以减少甚至免去箍筋的用量。(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董金爽,薛建阳,曹宝珠,隋龑[6](2019)在《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枋-柱节点承载力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枋-柱节点的力学性能,本研究完成了2个典型传统风格建筑枋-柱节点试件的快速动力加载试验,分析了试件的恢复力特征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及延性性能等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传统风格建筑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与单梁-柱节点相比,双梁-柱节点的承载力较高,约为前者的1.47倍,且其滞回曲线更饱满,但其延性性能较单梁-柱节点的延性性能低16.7%;总体上,双梁节点与单梁节点的开裂特征点值相差较小.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叁维有限元模型,对试件进行了参数分析,对比分析了轴压比、钢管强度及混凝土强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轴压比增大,模型结构的承载力随之增大,而当轴压比较大时,模型结构的承载力变化不显着;随着钢管及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逐渐增大;本研究结果可为传统风格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金秀莲,周明,王新堂,秦乾虎[7](2019)在《梁端约束H形钢梁-柱节点的火灾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组考虑不同防护措施和轴压比的梁端约束H形钢梁-柱节点的火灾行为试验研究,分析了防护措施及轴压比对梁端转动约束的梁-柱节点的火灾响应特征的影响.试验分别考虑了无防护及节点区采用3mm厚松木板包裹、其他部位由硅酸铝棉包裹的两种防护类型,轴压比分别取0.3和0.1.结果表明:用松木板包裹的钢结构节点在受火后的10min内,包裹木材可以阻止试件的升温,且当木材燃烧后,只要包裹木材保持其整体性,包裹木材仍能阻止火焰对试件的直接作用并使试件表面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在同样的受火条件和承载条件下,有防护措施试件的火灾响应位移小于无防护试件;轴压比较小试件的火灾位移及冷却后的残余位移均小于轴压比较大试件.(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9年03期)

郭俊宇,徐忠根,周苗倩[8](2019)在《外传力式矩形钢管柱节点的空间框架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ANSYS对一种新型外传力式矩形钢管柱节点空间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空间框架两相邻钢梁截面高度相等和不相等时传统空间框架及中柱节点增设外传力件后空间框架模型的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延性性能、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刚度退化曲线以及应力分布等。结果表明:外传力式钢框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破坏位置从原来梁柱连接位置转移至与梁翼缘相连的外传力件及以外的地方,能够有效实现塑性铰外移;增加外传力件后的空间框架滞回曲线饱满,框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与传统的空间框架相比,新型框架的初始刚度更大,刚度和强度退化更缓慢,并且延性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增加外传力件可以改善梁柱节点的节点域应力分布,梁柱连接位置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且应力峰值位置外移,有效避免了梁柱连接处根部焊缝的应力发展过快从而导致过早出现失效,提高了空间框架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静峰,郭翔,张娜,郭磊[9](2019)在《单边螺栓连接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悉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文章进行了4个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单边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端板形式和柱截面空心率对此类节点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详细观察了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特征,分析此类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及刚度退化规律、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此类端板连接节点具有典型的半刚性特征,连接可靠,耗能效果良好;在相同空心率条件下,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要高于平齐端板连接节点;在相同端板形式条件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随着柱截面空心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半刚性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卜杰,张凡榛,胡其高,苏智博[10](2019)在《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动力效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遭遇爆炸风险较高。爆炸荷载对板柱结构支承柱产生向下的附加作用力,是研究其结构连续倒塌的重要影响因素。论文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ALE流固耦合算法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板柱节点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选取混凝土强度、剪跨比及配筋率参数,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附加力大小。以不同工况计算结果为训练样本,基于LM-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一种爆炸荷载作用下板柱节点支承柱附加作用力预测模型,可为板柱结构抗爆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1个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试件和1个单梁-柱节点对比试件,获得了试件的恢复力特征曲线。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件叁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轴压比、混凝土强度、上下梁间距及配箍率等关键参数为关联因子,对影响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的关键参数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出了各参数对其承载力影响权重排序。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柱节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较高,滞回曲线更饱满,但其位移延性略小于单梁-柱节点;总体上,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试件节点域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依次为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型钢强度、轴压比;所得结论为传统风格建筑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计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柱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段留省,周天华,苏明周.高强钢芯筒-螺栓连接钢管柱节点静力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2].董金爽,隋龑,薛建阳.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影响参数灰色关联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3].董金爽,隋龑,薛建阳.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9

[4].高利军.基于约束混凝土柱节点区承载力加固分析研究[J].河南建材.2019

[5].邓明科,马福栋,叶旺,殷鹏飞.局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

[6].董金爽,薛建阳,曹宝珠,隋龑.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枋-柱节点承载力及有限元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金秀莲,周明,王新堂,秦乾虎.梁端约束H形钢梁-柱节点的火灾响应研究[J].空间结构.2019

[8].郭俊宇,徐忠根,周苗倩.外传力式矩形钢管柱节点的空间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9].王静峰,郭翔,张娜,郭磊.单边螺栓连接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卜杰,张凡榛,胡其高,苏智博.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动力效应分析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标签:;  ;  ;  ;  

柱节点论文-段留省,周天华,苏明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