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街道中心校273300

摘要: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作为教师是培养孩子语言发展的主要引领者,新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对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的美细读品味积累运用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很重要,语文的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学科的真正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所以,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呢?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初步感知”阶段,让学生充分地从整体感受课文语言

面对一篇新课文,要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都是教师常采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读。这是篇的整体感受。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要求更高了,一般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感受。

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桂林山水的秀丽画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陶醉大自然之情。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引领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甚至流利诵读,学生心通其意,有身临其境之感,水到渠成地将自己与优美的文字联系起来,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加强了语言的训练。

二、“精讲点拨”阶段,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细读品味理解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是所有的内容以现代诗的形式出现,要引导学生弄清整首诗的主题、内涵就要反复朗读,在读中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祖国的幅员辽阔?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祖国的精神?对一些词语,如“巧夺天工、巍峨、浓妆淡抹”,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是祖国有代表性的风物;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的精神……当读到这些词语、句子时,应该表现出的是自豪、是骄傲,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然后让学生举例畅谈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班级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要让他们说说家乡的各种风俗、美景、特产等,让本地的学生说说家乡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最后以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等词来提纲挈领地串连全诗、复述诗句,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解词、以词概文的目的。

三、“内化吸收”阶段,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积累并运用课文语言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的意识。课文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规范的,背诵若干这样的文章,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有不少帮助的。除了背诵以外,还有听写、摘抄等,这些都是记忆性积累。另外,我们要适当地安排具有创造性积累的训练,如复述课文、改写等。复述课文时,不必要求学生非要用自己的语言,如果能将范文语言放在口头上来练,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那实际上已是学生在初步内化范文的语言了。改写也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改写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除了要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要动脑筋,要靠思维去创造。如果安排得当,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起到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能力拓展阶段,通过课外阅读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

博闻强识,能给大脑皮层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进而形成系统化。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充实语言仓库。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因此,我们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语言训练为轴心,不断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多读、巧记、乐说、善写,让记忆与感悟融合,与运用并重,储存与整合统一,趣味性与生活性兼顾,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安排方式,企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