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王鑫,邓云,冯镜洁,秦鑫,脱友才

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王鑫,邓云,冯镜洁,秦鑫,脱友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泥沙,粒径,水下休止角,冰

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邓云,冯镜洁,秦鑫,脱友才[1](2018)在《静水条件下冰冻泥沙水下休止角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冰冻泥沙在静水中融化后休止角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环境中泥沙休止角的差异,采用粒径为0~1 mm、1~2 mm、2~4 mm的泥沙试样,进行了风干泥沙在空气中的休止角、无冰泥沙以及冰冻泥沙水下休止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粒径范围的泥沙,风干沙在空气中的休止角最大,冰冻泥沙水下休止角次之,无冰泥沙水下休止角最小,叁种试验情景中休止角均随泥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泥沙水下休止角与风干沙在空气中休止角的差异,主要与水对泥沙的润滑作用以及泥沙在不同介质中的有效容重系数有关;泥沙在水下受到冰的影响表现为局部泥沙颗粒滑动,这更有利于斜坡上泥沙的堆积,相对于无冰泥沙而言,冰的存在使泥沙水下休止角增大。(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8年05期)

孟震,杨文俊[2](2012)在《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差异化初步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目前的泥沙起动及水下休止角的相关研究,得出滑动起动与滚动起动模型的矛盾,进而对泥沙界广泛认同的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等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提出质疑。本文分别进行了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的物理试验。试验表明:作为散粒体,泥沙颗粒的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小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吕亭豫,陈贤策[3](2012)在《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沙水下休止角反映了泥沙颗粒状之间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所发生的静态相互作用。本课题首先从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的基本概念出发,探求其产生的内在机理,并采用概率论方法和力学理论分析水下休止角,最后给出不同理论下水下休止角的表达式。(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20期)

孙小军,魏炳乾,周孝德,燕荔[4](2010)在《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叁角网的边、叁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灞河橡胶坝库区的淤积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可以剔除带有粗差的地形点数据,提高了淤积量的测报精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0年07期)

燕荔[5](2009)在《基于GIS技术暨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水库淤积量测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江河大多泥沙量大,所建水库淤积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库容损失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淤积上延影响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对航运带来不利影响;坝前泥沙淤积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因此,及时而准确地确定淤积量及淤积位置对工程措施的实施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水库淤积量测量进行了细致的评述,包括经纬仪测记法、SAR法等;然后,对淤积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如:基于等深线的计算方法、规则网格镶嵌法、断面法或地形法、基于泰森多边形的计算方法、基于库容曲线的泥沙淤积量计算方法、输沙量平衡法和水力模型法;针对传统库区容量和淤积量测量及计算方法的缺陷,依靠现代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提出了GPS-RTK+测深仪法进行水库泥沙淤积量测量,并针对测深时产生的误差设计了初始测深数据预处理系统。随后利用GIS技术中数字高程模型的不规则叁角网(TIN)法设计了水库库容和泥沙淤积量计算系统,计算每个叁角柱的水柱体积和淤积体积,并对所有叁角柱的水柱体积和淤积体积进行迭加,获得库区库容和淤积量的精密计算结果。最后,考虑到生成叁角柱时,由于换能器的不水平或者水中悬浮物的影响,观测的水深值失真,在设计系统中,加入泥沙水下休止角的限制条件,达到准确测算淤积量的目的。文中不仅考虑了水库淤积测量时的种种误差,设计了对原始测深数据模拟修正的子系统,而且考虑了建立水下数字高程模型叁角网时,两点连线坡度不能超过泥沙的水下休止角,设计了泥沙淤积量计算时粗差数据的剔除系统。与传统软件相比,该系统能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库区库容和淤积量。利用此系统对灞河C1#号库区及青岛某水库的已知数据进行计算,与已知结果相吻合,证明本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3-01)

石雨亮,陆晶,詹义正,黄长伟,余金燕[6](2007)在《泥沙的水下休止角与干容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泥沙干容重及水下休止角的影响因素,并且从极限浓度和干容重的关系出发,推导出干容重的计算公式.运用散体沙的楔入堆积模型,推导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计算公式,并结合干容重计算公式,计算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验证分析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詹义正,谢葆玲[7](1996)在《散体泥沙的水下休止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散体泥沙堆积的实际物理过程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平衡方程式,获得了水下散体泥沙休止角计算公式,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1996年01期)

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目前的泥沙起动及水下休止角的相关研究,得出滑动起动与滚动起动模型的矛盾,进而对泥沙界广泛认同的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等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提出质疑。本文分别进行了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的物理试验。试验表明:作为散粒体,泥沙颗粒的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小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参考文献

[1].王鑫,邓云,冯镜洁,秦鑫,脱友才.静水条件下冰冻泥沙水下休止角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8

[2].孟震,杨文俊.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差异化初步探索[J].泥沙研究.2012

[3].吕亭豫,陈贤策.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

[4].孙小军,魏炳乾,周孝德,燕荔.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及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5].燕荔.基于GIS技术暨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水库淤积量测算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6].石雨亮,陆晶,詹义正,黄长伟,余金燕.泥沙的水下休止角与干容重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7].詹义正,谢葆玲.散体泥沙的水下休止角[J].水电能源科学.1996

标签:;  ;  ;  ;  

泥沙水下休止角论文-王鑫,邓云,冯镜洁,秦鑫,脱友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