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地层年代论文-王琬璋,周良勇,段宗奇,姜兆霞,刘建兴

磁性地层年代论文-王琬璋,周良勇,段宗奇,姜兆霞,刘建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性地层年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河叁角洲,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沉积环境演化

磁性地层年代论文文献综述

王琬璋,周良勇,段宗奇,姜兆霞,刘建兴[1](2019)在《现代黄河叁角洲沉积物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及环境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黄河叁角洲Z07孔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环境磁学研究.通过结合沉积速率和古地磁长期变化数据,我们为该孔建立了较为精确可信的年代框架(1999-03—2006-06A.D.).环境磁学结果表明黄河叁角洲沉积物与中国黄土的磁学特征相似,主要载磁矿物为单畴(SD)磁铁矿,超顺磁颗粒(SP)含量也较高.整体上,该孔沉积物磁学参数的变化主要受粒度和含量控制.岩芯磁性参数在2003年前后发生了系统变化.我们认为,黄河自2002年起进行调水调沙工程,黄河下游河道冲刷加剧,形成新的物质来源,河流输入的沉积物粒度变粗,输沙量增加,这一新的物质来源是造成Z07钻孔磁性参数发生显着变化的主因.(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戴霜,许建军,刘博,赵振斌,雒君华[2](2018)在《酒西盆地新近系新磁性地层年代与祁连山西段隆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内、外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敏感地记录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后高原隆升历史,位于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属板块碰撞效应的最北响应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演化记录了高原扩展过程和阿尔金断裂活动历史。前人对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曹沟剖面和红柳峡剖面都开展过磁性地层及构造隆升过程研究。酒西盆地最西端红柳峡西剖面新近系(疏勒河组)厚1100多米,主要为河湖相沉积。本文(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八)——专题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期刊2018-10-21)

杨吉龙,胥勤勉,袁海帆,谢宁,白铭[3](2018)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钻孔岩心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于理解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干旱化乃至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构造运动及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尔勒地区的两个全取心钻孔ZK3(深500m)、ZK5(深300m)进行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ZK3孔中更新统底界为54.8m,下更新统底界为167.0m,上新统底界为432.0m,钻孔底部年龄约为6.2 Ma,属上中新统上部;ZK5孔中更新统底界为64.7m,下更新统底界为241.5m,钻孔底部年龄约为3.2 Ma,属上上新统.基于上述磁性地层年代标尺,通过沉积速率分析发现ZK3孔在3.0—3.6Ma之间沉积速率明显增大,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在此期间的快速隆升.通过东西部多个盆地地质剖面沉积速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这期构造活动在区域上具有准同期活动特征,在时代上与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时代一致,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效应有关.(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刘丽方[4](2018)在《汉江叁级阶地磁性地层年代及其古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是记录地磁极性倒转的良好载体,将磁性地层学应用于黄土研究,不仅可以获得地层的沉积年代,结合岩石磁学等磁学研究手段,还可以深入研究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在秦岭南侧汉江上游地区的山间盆地、河谷阶地之上覆盖有黄土-古土壤旋回清晰的风成堆积,这些风成黄土是研究古气候以及地貌演变的重要信息库。但一直以来对本区的古环境尤其是高级河流阶地的定年数据极少,仅有的几个年龄结果差异较大,使得汉江叁级阶地的形成年龄和成因机制一直都尚不明确,对研究长尺度的气候环境演变造成一定困难。在详细的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汉江上游郧县段和汉中段的叁级阶地(HPC和YSZC)两处剖面进行综合研究,主要采用古地磁定年结合光释光年龄以及古生物学确定了叁级阶地的形成年代,并构建了黄土沉积地层年代序列,应用岩石磁学确定了叁级阶地黄土的载磁矿物特征。此外,结合磁化率、粒度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常用气候代用指标获得了古气候演变信息以及古气候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两处剖面均记录了 B/M极性倒转界限以及Jaramillo极性亚带,HPC剖面同时记录了 CR1和BMP两次短期极性漂移。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汉江叁级阶地底部处于松山负极性期内,对比极性年表并以黄土沉积速率外推得出汉江上游叁级阶地开始形成的年代为1.05-1.10 MaBP,属早更新世晚期,开始形成时为冰期,对应黄土 L10堆积期。(2)汉江叁级阶地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部分含有赤铁矿等反铁磁性矿物,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基本一致,但整体磁性较弱,并且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的载磁矿物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和规律,这可能由于本区风化成壤程度高,或者物源与黄土高原迥异所导致。(3)汉江叁级阶地底部L10粒度较粗,S9以上地层粒度颗粒偏细,并且变化不明显,指示早更新世晚期气候相对寒冷,中更新世以来气候相对稳定,整体偏暖湿;此外,各项指标显示本区的风化成壤作用强烈。(4)结合前人的研究推断,汉江上游叁级阶地的形成机制为昆黄运动第一阶段和秦岭Q1以来的构造抬升作用为主,并以秦岭地区早更新世晚期气候由冷向暖的转型作用为辅,对青藏高原和秦岭的隆升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吴百灵,邓成龙,孔艳芬,刘素贞,孙蕗[5](2018)在《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陇中盆地会宁含小哺乳动物化石的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关公滩剖面沉积物记录了典型的原生沉积组构,沉积物沉积以后几乎没有受到后期的扰动.最大磁化率主轴方向与现今的古水流流向基本一致,表明区域西高东低的地貌至少在中更新世早期已经形成.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的矫顽力谱分析、叁轴等温剩磁退磁曲线等岩石磁学结果显示: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的磁性矿物有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其中磁铁矿和赤铁矿是主要的剩磁载体,但其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为主.系统退磁结果显示,在大部分样品中,磁铁矿和赤铁矿均记录了几乎相同的特征剩磁的方向,整个剖面呈现单一的正极性.另外,关公滩剖面底部河湖相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初步研究包括复齿鼠兔(Ochotonoides complicidens)、丁氏鼢鼠(Myospalax tingi)、方氏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变异仓鼠(Cricetinus varians)、大林姬鼠(Cricetinus varians)、复齿旱獭(Marmota complicidens)等六个种类,其中丁氏鼢鼠和复齿鼠兔是相对原始的种类,其时代跨越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其他都是我国北方中、晚更新世常见的种类,该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性质表明其时代很可能为中更新世早期.因此,综合磁性地层学和小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学结果,关公滩剖面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的沉积,剖面底部堆积及其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早期.(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许建军[6](2018)在《酒西盆地红柳峡西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内、外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敏感地记录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后高原隆升历史和变形机制。位于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属板块碰撞效应的最北响应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演化记录了高原扩展过程和阿尔金断裂活动历史。本文通过对酒西盆地最西端红柳峡西剖面新近系(疏勒河组)河湖相沉积物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结合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及前人在盆地不同位置的研究结果,明确了剖面疏勒河组磁性地层年代,探讨了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阿尔金断裂活动的关系,获得以下成果:1)红柳峡西剖面疏勒河组和玉门砾岩组地层发育,可划分为浅湖相、扇叁角洲相、河流相和洪积扇四种沉积相;2)热退磁和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岩石特征剩磁主要由磁铁矿、磁赤铁矿及少量赤铁矿携带,次生剩磁主要由针铁矿携带,部分绿色样品可能含胶黄铁矿;3)红柳峡西剖面疏勒河组记录了24个正磁极性带和24个负磁极性带,磁性地层年代为17.8-4.5 Ma;4)6.7 Ma以前红柳峡西古水流向南流,酒西盆地主要受北部阿尔金断裂控制,6.7 Ma后盆地主要受祁连山北缘断裂控制,并导致盆地自此逆时针旋转了6°;5)盆地不同位置地层沉积特征显示,中新世北祁连山西段并不是整体隆升,中中新世晚期(~13 Ma)中部老君庙开始逐步抬升,构造应力不断向西传播并于晚中新世(6.7 Ma)到达山体最西端红柳峡西,自此古水流向北流,北祁连山西段开始整体隆升,上新世(~5 Ma)起急剧快速隆升至现今高度。(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张大文,颜茂都,方小敏,杨一博,张涛[7](2017)在《呵叻高原东部沙空那空盆地含钾盐地层的钻孔磁性地层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呵叻高原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钾盐矿床之一,然而含钾盐地层的年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年代范围从早白垩世到早新生代不等。针对上述年代学问题,本研究在呵叻高原东部沙空那空盆地东南部老挝中部地区开展了钻孔岩心(ZK2893)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钻孔深度595.4 m,打穿了完整的含钾盐地层农波组,进入下伏砂岩地层。本次研究从钻孔岩心的383个泥岩层位获得了500个古地磁块状定向样品。岩石磁学如k-T曲线和磁滞回线分析揭示赤铁矿和磁铁矿是主要的载磁矿物。进一(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10-15)

裴艳东,Hus,J,田立柱,杨吉龙,姜兴钰[8](2016)在《渤海湾西岸CH500孔磁性地层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渤海湾西岸孔深503.22m的CH500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基于377个交变退磁样品分离出的特征剩磁,建立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并与标准极性年表相对比,确定了极性时和极性亚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孔年代地层划分及其区域构造意义。结果表明:本钻孔B/M界限深度119.5m,M/G界限深度为359.1m,钻孔底部位于C2An.2r内,其年龄应小于3.33 Ma。通过与渤海湾西北岸的其他钻孔对比,发现各钻孔的B/M界限深度和M/G界限深度存在较大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级次构造单元地层厚度的差异。这一研究为该钻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标尺,为渤海湾西岸第四系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曾永耀[9](2015)在《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成盐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晚侏罗世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北大西洋的开启以及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特提斯构造域从湿润气候转变为干旱气候,致使中亚的卡拉库姆、阿姆河盆地沉积了晚侏罗世巨型海相钾盐矿床。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毗邻卡拉库木盆地和阿姆河盆地,是中国侏罗纪海相地层分布最广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区域地质填图、油气和盐湖资源调查项目的实施,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大量石膏层、石膏丘露头,特别最近还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富含钾、钠异常的地表盐泉这一重要的找钾盐线索。然而,由于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羌塘盆地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迄今为止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系中未发现钾盐矿床,特别是对其蒸发岩形成的时代、气候、物源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等方面都没有开展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侏罗纪特提斯构造域成盐(成钾)背景为切入点,以控制成盐(成钾)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气候-物源等关键因素为主线,在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选取完整出露侏罗纪地层的雁石坪剖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侏罗纪雁石坪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合古生物宏观年代,建立羌塘盆地侏罗纪精细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然后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下,一方面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恢复该地区侏罗纪海平面变化,并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来揭示侏罗纪雁石坪地区海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古气候代用指标(CaCO_3、SO_4~(2-)、Cl~-、赤铁矿、针铁矿和磁化率),恢复羌塘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演化序列并捕获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古气候演化获取的干旱层位、海平面变化所揭示的海退背景、沉积相分析所识别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潮坪相沉积环境和K~+、Na~+、Cl~-离子等物源指标变化特征所指示的物源条件,综合分析北羌塘盆地侏罗系最有利于成盐(成钾)的层位,为今后研究羌塘盆地成盐(成钾)的潜力和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结合古生物化石年代,建立了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即雀莫错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71.2-165.5 Ma,属中侏罗世阿连期-早卡洛期(Aalenian-Early Callovian);布曲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5.5-163.9 Ma,属中侏罗世卡洛期(Callovian);夏里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3.9-160.2 Ma,属中、晚侏罗世卡洛期-牛津期(Callovian-Oxfordian);索瓦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0.2-157.6 Ma,属晚侏罗世晚牛津期(Late Oxfordian);雪山组<157.6 Ma。(2)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恢复了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的海平面变化,揭示出羌塘盆地侏罗纪雁石坪地区经历了二次大规模的海侵和二次大规模的海退过程,同时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表明雁石坪地区海平面变化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3)获得了羌塘盆地侏罗纪古气候变化序列:雀莫错组以较低含量的CaCO_3、SO_4~(2-)、Cl~-、赤铁矿和较高含量的针铁矿、磁化率为主要特征,指示雀莫错组气候相对湿润;布曲组以最高含量的CaCO_3、磁化率,次高含量的SO_4~(2-)、Cl~-、赤铁矿和次低含量的针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布曲组气候为半湿润-半干旱;夏里组下段以较低含量的CaCO_3、SO_4~(2-)、Cl~-,中等含量的赤铁矿和最高含量的针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夏里组下段气候相对湿润;夏里组上段以最高含量的SO_4~(2-)、Cl~-、赤铁矿,次高含量的CaCO_3,最低含量的针铁矿、磁化率为主要特征,同时Ca~(2+)-SO_4~(2-)离子相关系数从夏里组下段的0.2706递增到上段的0.985、Na~+-Cl~-离子相关系数从下段的0.146递增到上段的0.8974,共同指示夏里组上段气候相对干旱;索瓦组以中等含量的CaCO_3、SO_4~(2-)、Cl~-、针铁矿、磁化率,最低含量的赤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索瓦组气候相对湿润。(4)综合分析构造(侏罗纪羌塘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坳陷盆地)、气候(夏里组上段为干旱气候)、岩相古地理(夏里组上段为海退导致的半封闭潮坪环境)和物源(夏里组上段K~+、Na~+和Cl~-含量持续大幅度增加)条件,表明羌塘盆地晚侏罗世夏里组上段具备良好的成盐(成钾)条件,同时夏里组上段Na~+-Cl~-离子相关系数(R=0.8974)大于K~+-Cl~-离子相关系数(R=0.7269),表明夏里组上段成钠盐比成钾盐的可能性更大。(5)通过与中亚阿姆河盆地的构造、物源、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条件以及含盐地层的对比,表明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和阿姆河盆地具有相似的成盐(成钾)条件,这也进一步揭示了晚侏罗世夏里组上段是羌塘盆地可能成盐(成钾)的最佳层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12-01)

戴霜,闫宁云,骆玲玲,唐玉虎,许建军[10](2015)在《陇中盆地河口群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着下白垩统陆相沉积地层,保存了构造-气候演变的重要信息。但这些地层都发育在山前或者山间盆地中,大多由冲洪积河湖相碎屑岩组成,在不同的盆地地层中所含化石种类、数量不一,特别是缺失定年意义的化石资料,或者缺少能精确定年的火山岩夹层,这些地层的空间对比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少争议,严重制约着对白垩纪构造-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因而,对这些地(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5-10-10)

磁性地层年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内、外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敏感地记录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后高原隆升历史,位于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属板块碰撞效应的最北响应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演化记录了高原扩展过程和阿尔金断裂活动历史。前人对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曹沟剖面和红柳峡剖面都开展过磁性地层及构造隆升过程研究。酒西盆地最西端红柳峡西剖面新近系(疏勒河组)厚1100多米,主要为河湖相沉积。本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性地层年代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琬璋,周良勇,段宗奇,姜兆霞,刘建兴.现代黄河叁角洲沉积物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及环境磁学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戴霜,许建军,刘博,赵振斌,雒君华.酒西盆地新近系新磁性地层年代与祁连山西段隆升[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八)——专题16: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1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2018

[3].杨吉龙,胥勤勉,袁海帆,谢宁,白铭.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钻孔岩心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8

[4].刘丽方.汉江叁级阶地磁性地层年代及其古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吴百灵,邓成龙,孔艳芬,刘素贞,孙蕗.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8

[6].许建军.酒西盆地红柳峡西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D].兰州大学.2018

[7].张大文,颜茂都,方小敏,杨一博,张涛.呵叻高原东部沙空那空盆地含钾盐地层的钻孔磁性地层年代研究[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7

[8].裴艳东,Hus,J,田立柱,杨吉龙,姜兴钰.渤海湾西岸CH500孔磁性地层年代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9].曾永耀.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成盐条件研究[D].兰州大学.2015

[10].戴霜,闫宁云,骆玲玲,唐玉虎,许建军.陇中盆地河口群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意义[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5

标签:;  ;  ;  ;  

磁性地层年代论文-王琬璋,周良勇,段宗奇,姜兆霞,刘建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