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刘松国,于秀英,何勇,韩广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刘松国,于秀英,何勇,韩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诊断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松国,于秀英,何勇,韩广[1](2019)在《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FAI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FAI患者的MRI单髋关节检查和MSCT检查图像资料,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单髋关节检查法的诊断准确率为83.3%,高于MSCT检查法的53.3%(χ~2=6.24,P=0.012)。结论 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诊断FAI有较高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倪建龙,时志斌,周小倩,樊立宏,李涤尘[2](2019)在《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近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临床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髋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治疗FAI的主流方法。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髋)凸轮型FAI患者。所有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清理增生滑膜,缝合或者清理损伤盂唇,股骨头颈部"凸轮"状增生隆起磨削成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包括屈髋活动度及屈髋90°内旋活动度)、α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例患者出现会阴区麻木,1例出现大腿外侧麻木,术后给予消肿、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25个月,平均随访(13.6±3.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改良Harris10.4)°,(29.5±12.6)°vs(7.1±4.3)°,(81.8±7.6)分vs(51.6±5.4)分],α角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42.2±7.5)°vs(65.3±11.4)°,(1.5±0.8)分vs(6.3±1.5)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7、14.4、8.1、15.3,P均<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杰,李飞龙,冯文俊,曾建春,陈锦伦[3](2018)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短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头臼成形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左髋21例,右髋9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91岁。根据分型分别于关节镜下行股骨头成型术、髋臼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2月(34~51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65.7±6.3)分,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74.5±6.0)、(79.2±6.1)、(82.5±6.1)、和(83.1±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1年内Harris评分持续改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可有效消除或减轻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可成为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良好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李明,周健强,张英,李君[4](2018)在《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叁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其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构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并与正常髋关节比较,通过叁维有限元分析探讨其关节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建立正常髋关节叁维有限元模型+不同梯度股骨头包裹模型,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关节内构建的力学环境,进一步了解其病理力学特点。结果与结论:基于CT数据准确构建了包含关节软骨的正常髋关节和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髋关节叁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15期)

罗志环,陈霞光,陈少健,钱锐,肖诗梁[5](2018)在《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及其X线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髋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解剖形态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相关X线指标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FAI患者2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7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Harris评分均明显增加,同时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凸轮型患者髋关节的α角明显高于钳夹型,而偏心距、髋臼深度、髋臼覆盖率及中心边缘角(CE)明显低于钳夹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凸轮型患者的α角明显高于健康人髋关节、而偏心距明显低于健康人髋关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钳夹型患者的髋臼深度、髋臼覆盖率及CE角高于健康人髋关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者的髋臼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髋关节镜下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结论髋关节镜下治疗FAI可短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效果良好,且不同髋关节解剖形态的X线片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李飞龙,曾意荣,曾建春[6](2018)在《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头臼成形术治疗Cam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临床疗效。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Cam型FAI患者15例15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前HHS评分为(67.73±6.050)分,术后提高至(85.47±4.73)分,VAS评分由术前(5.13±1.30)分减少至术后(1.53±0.6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头臼成形治疗FAI有显着疗效,相对传统切开脱位成形手术有着损伤更小的优势,且疗效确切,可有效消除或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并延缓骨性关节炎发展。(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徐海涛,朱威宏,曹斌,柴志勇,唐剑锋[7](2018)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诊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凸轮型和混合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9例11髋,均采用"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行头颈交界成型、盂唇成形术。对9例11髋的术前及术后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56.4(22~70)分,术后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5(64~10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足背术后出现小水泡,治疗后愈合;1例大腿部肌间隙液体渗漏较多,处理后伤口愈合顺利,未对康复过程造成特殊影响;无神经血管损伤;无医源性软骨、盂唇损害。结论:"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戴智敏[8](2018)在《关节镜手术治疗整体和局部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整体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临床结局。方法根据术前X线检查,将患者分为整体钳夹型FAI(中心边缘角度≥40°)和局部钳夹型FAI(中心边缘角度25°~39°)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结果、手术操作流程、术后非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AHS)和满意度(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并发症和接受关节置换术情况。结果整体钳夹型FAI包括15例患者,平均年龄(37.2±11.3)岁。术前和术后第24个月NAHS分别为(51.5±22.7)和(74.1±16.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平均满意度为(4.2±1.2)分,1例患者(6.7%)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无翻修手术或并发症发生。局部钳夹型FAI包括125例患者,平均年龄(39.8±13.5)岁。术前和术后第24个月NAHS分别(55.5±17.1)和(77.3±18.5)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平均满意度为(4.2±1.3)分。8例(6.4%)患者接受THA,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4%)和2例患者接受翻修手术(1.6%)。两组患者术后第24个月NAHS(P=0.301)、满意度(P=0.926)和THA置换率(P=0.9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整体组和局部组患者术后24个月后的NAHS变化平均数分别为(22.2±6.9)和(21.5±8.8)分,两组NAH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结论整体钳夹型FAI采用关节镜手术安全有效,并且与关节镜治疗局部钳夹型FAI疗效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邓信昌,王楚,梁晓,吴茂聪,黄坚辉[9](2017)在《髋关节镜下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mt,FA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凸轮型FA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查体和X线片确诊。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和股骨头成形术,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1年后每年随访1次。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α角、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45.0%)髋臼盂唇损伤,17例(85.0%)髋臼软骨损伤(Outerbridge Ⅰ~Ⅲ级14例,Ⅳ级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1例阴囊轻度肿胀,2例患侧大腿根部麻木感,均自行消失,未见其它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1.4(13~32)个月,无失访病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屈曲90°内旋范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0.01);α角较术前变小(P<0.01);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髋关节镜下治疗凸轮型FAI近期临床效果显着,可恢复股骨头颈部正常弧度,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提高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白求恩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王郁豪[10](2017)在《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和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间接受诊治的80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础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均通过X线与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X线检查对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症特征的检出率为82.5%,CT检查对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症特征的检出率则高达至100%,组间差异明显(P<0.05);CT对HP的检测率为27.5%,X线为0%,组间相对比,差异较为显着(P<0.05)。结论对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实施X线与CT检查能够在早期的诊断中提供重要的价值,值得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心电图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1期)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临床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髋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治疗FAI的主流方法。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髋)凸轮型FAI患者。所有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清理增生滑膜,缝合或者清理损伤盂唇,股骨头颈部"凸轮"状增生隆起磨削成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包括屈髋活动度及屈髋90°内旋活动度)、α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例患者出现会阴区麻木,1例出现大腿外侧麻木,术后给予消肿、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25个月,平均随访(13.6±3.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改良Harris10.4)°,(29.5±12.6)°vs(7.1±4.3)°,(81.8±7.6)分vs(51.6±5.4)分],α角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42.2±7.5)°vs(65.3±11.4)°,(1.5±0.8)分vs(6.3±1.5)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7、14.4、8.1、15.3,P均<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松国,于秀英,何勇,韩广.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2].倪建龙,时志斌,周小倩,樊立宏,李涤尘.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近期疗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

[3].李杰,李飞龙,冯文俊,曾建春,陈锦伦.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4].李明,周健强,张英,李君.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叁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其力学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5].罗志环,陈霞光,陈少健,钱锐,肖诗梁.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及其X线指标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8

[6].李飞龙,曾意荣,曾建春.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徐海涛,朱威宏,曹斌,柴志勇,唐剑锋.“由外向内”髋关节镜技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

[8].戴智敏.关节镜手术治疗整体和局部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8

[9].邓信昌,王楚,梁晓,吴茂聪,黄坚辉.髋关节镜下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

[10].王郁豪.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

标签:;  ;  ;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论文-刘松国,于秀英,何勇,韩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