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苏胶囊论文-潘金火,杨建平,朱和平

醒脑苏胶囊论文-潘金火,杨建平,朱和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醒脑苏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醒脑苏胶囊,定性鉴别,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醒脑苏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潘金火,杨建平,朱和平[1](2010)在《醒脑苏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醒脑苏胶囊质量标准。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0.6mL.min-1),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为100℃,N2流速为2.4L.min-1,对3批中试样品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胶囊中的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3批中试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6 6,0.178 6,0.180 6mg/粒。结论:每粒胶囊中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不得少于0.14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为其下限)。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18期)

朱和平[2](2008)在《醒脑苏胶囊的药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醒脑苏胶囊是临床使用多年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风后遗症、脑梗死等。我们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全面阐述了本方的来源、研究概况及立题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处方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性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2.工艺研究:对处方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水煎煮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正交优选,得出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即将药材粉碎过8目筛,加10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5小时;地龙匀浆最佳工艺:加5倍量的水,浸渍2小时,在40℃匀浆6小时;地龙醇沉最佳工艺:药液浓缩至1:1,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30分钟,抽滤;水煎煮提取最佳工艺:加12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提取2次,一次2小时,一次1.5小时。醇沉的最佳工艺:药液浓缩至1:1,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静置8小时,抽滤。以颗粒的制粒难易程度、得率、吸湿性、流动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平行试验,优选了成型工艺中所需辅料的品种和配比,最后确定了制剂的成型工艺,并对按优化工艺制得的颗粒进行了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最后确定的成型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水提取物、地龙提取物等,均过80目筛。将几种细粉混匀,加入药粉量1/2的B-微粉硅胶(4:1)混合辅料,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制粒,50℃干燥,整粒,加入处方比例的挥发油,装胶囊即得。3.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以胶囊剂的崩解度、装量及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等为指标,建立了制剂通则检查项目。以黄芪对照药材、赤芍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桃仁对照药材以及红花对照药材为指标,分别建立了成品中黄芪、赤芍、川芎、桃仁以及红花五味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以制剂中的黄芪甲苷、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根据叁批中试产品的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颗胶囊含总皂苷不得低于1.08mg,每颗胶囊含黄芪甲苷不得低于0.1786mg。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醒脑苏胶囊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书。4.稳定性研究:醒脑苏胶囊属于胶囊制剂,根据其理化性质和使用目的,参考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L胶囊制剂项下相关的要求,及《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按质量标准草案上制定的方法,对叁批中试产品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经过叁个月的考察试验,证明各项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胶囊在此包装条件下基本上是稳定的。(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5-01)

醒脑苏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醒脑苏胶囊是临床使用多年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风后遗症、脑梗死等。我们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全面阐述了本方的来源、研究概况及立题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处方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性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2.工艺研究:对处方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工艺、水煎煮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正交优选,得出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即将药材粉碎过8目筛,加10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5小时;地龙匀浆最佳工艺:加5倍量的水,浸渍2小时,在40℃匀浆6小时;地龙醇沉最佳工艺:药液浓缩至1:1,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30分钟,抽滤;水煎煮提取最佳工艺:加12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提取2次,一次2小时,一次1.5小时。醇沉的最佳工艺:药液浓缩至1:1,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静置8小时,抽滤。以颗粒的制粒难易程度、得率、吸湿性、流动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平行试验,优选了成型工艺中所需辅料的品种和配比,最后确定了制剂的成型工艺,并对按优化工艺制得的颗粒进行了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最后确定的成型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水提取物、地龙提取物等,均过80目筛。将几种细粉混匀,加入药粉量1/2的B-微粉硅胶(4:1)混合辅料,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制粒,50℃干燥,整粒,加入处方比例的挥发油,装胶囊即得。3.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以胶囊剂的崩解度、装量及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等为指标,建立了制剂通则检查项目。以黄芪对照药材、赤芍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桃仁对照药材以及红花对照药材为指标,分别建立了成品中黄芪、赤芍、川芎、桃仁以及红花五味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以制剂中的黄芪甲苷、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根据叁批中试产品的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颗胶囊含总皂苷不得低于1.08mg,每颗胶囊含黄芪甲苷不得低于0.1786mg。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醒脑苏胶囊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书。4.稳定性研究:醒脑苏胶囊属于胶囊制剂,根据其理化性质和使用目的,参考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L胶囊制剂项下相关的要求,及《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按质量标准草案上制定的方法,对叁批中试产品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经过叁个月的考察试验,证明各项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胶囊在此包装条件下基本上是稳定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醒脑苏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潘金火,杨建平,朱和平.醒脑苏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

[2].朱和平.醒脑苏胶囊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  

醒脑苏胶囊论文-潘金火,杨建平,朱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