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利用率论文-白晓平,贾磊

无线利用率论文-白晓平,贾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利用率,话务迁转,GSM

无线利用率论文文献综述

白晓平,贾磊[1](2019)在《GSM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思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LTE网络发展,VoLTE话务持续迁转,GSM语音话务量和语音业务占比持续走低。同时,运营商将在GSM900MHz频段上部署FDD和NB-IoT网络,900MHz频段将出现GSM、FDDLTE、NB-IoT共存的局面,频率资源进一步紧张。本文研究了GSM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思路,通过实现GSM网络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为载频压降及频率压缩提供空间,为后续网络平稳演进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9年10期)

任智,严炎,周海东,葛理威[2](2018)在《一种可靠高时隙利用率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通信能够支持数10 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带宽无线通信的需求,作为太赫兹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的MAC协议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太赫兹无线通信固有的物理属性导致存在的时隙资源浪费及帧聚合不必要的重传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高时隙利用率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RHSU-MAC(Reliable and High Slot Utilization M AC protocol),减少了时隙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际验证,将提出的M AC协议与现有的能够应用于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的高吞吐量低时延MAC(high-throughput low-delay MAC,HLMAC)协议进行性能对比,为提出的M AC协议提供了支持.(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8年12期)

任智,田洁丽,游磊,吕昱辉[3](2018)在《高时隙利用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IEEE802.15.3c及高效公平(High Efficient Fairness MAC protocol,HEF-MAC)等相关接入协议涉及的标准聚合帧机制及时隙申请方式应用到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尚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时隙利用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HTSU-MAC)。HTSU-MAC通过采用帧聚合内容按需重传以及无确认时隙利用等新机制,使得信道时隙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网络吞吐量得以极大提升。理论分析验证了该协议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HTSU-MAC协议较其他协议具有更好的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李渊[4](2018)在《CDMA移动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及资源再利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常见的几种网络结构调整方案,同时阐述了某CDMA本地网络结构行之有效的调整策略,最后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围绕资源再利用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从实际出发,有效提升CDMA移动网络的无线利用率,实现资源再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07期)

王洪梅[5](2017)在《GSM网络无线利用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中国通信行业在持续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建设非常迅猛,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无线利用率一直是衡量无线网络资源配置情况的关键指标。过低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运营商的投资效益,导致出现投入和产出不均衡的现象。在网络的优化过程中,在确保网络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客户通话质量良好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提升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网络运营商的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网络优化建设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7年17期)

熊杰[6](2017)在《基于现有网络资源的LTE无线资源利用率提升办法》一文中研究指出LTE网络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指标逐渐成为通信运营商重点考核的网络指标之一。文中重点提出了5种在不新增主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基于现有网络资源的LTE无线资源利用率提升办法,有助于通信运营商实现针对无线资源利用率的集团考核目标。(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7年07期)

唐兆树[7](2017)在《无线网络中信道资源利用率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及移动终端的日渐普及,信道资源和用户需求的矛盾使得信道资源利用率优化问题成为无线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新技术的引入与资源调度策略的设计,是提高网络容量并优化信道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无线网络为背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究了无线网络中信道利用率优化问题,并在以下两点进行深入研究:(1)提出一种适用于定向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基于定向干扰模型的链路调度策略。调度策略为同信道传输时隙分配最佳的调度链路组合,降低传输链路间信号干扰以提高网络容量从而优化信道利用率。本文引入定向天线技术降低系统内部干扰,基于物理干扰模型设计了适用于定向天线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定向干扰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链路调度问题的近似算法。最后本文采用了数学分析和仿真实验的方式分析算法性能表现,并对算法正确性进行了理论证明。(2)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基于时间动态规划的用户调度策略。调度策略选择最佳的下行数据传输用户组合,降低系统损耗,增大化多用户MIMO技术带来的网络容量增益,并保障用户信道竞争公平性。本文首先引入多用户MIMO技术,通过并行数据传输的方式提高网络容量,基于有效信噪比反馈机制为用户调度策略设计了下行数据传输速率预测机制,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并采用时间动态规划的调度约束机制,提高传输时间资源利用率,优化网络吞吐量性能。本文采用了仿真实验的方式从竞争公平性和网络容量两个方面分析算法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3-20)

袁有励[8](2017)在《无线光通信频谱利用率提升与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流行,无线数据业务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趋势[1]。这导致了无线频谱的资源短缺,使得无线频谱成为了宝贵的商业资源。由于无线频谱的限制和高昂的频谱授权费用,无线光通信(OWC)成为了无线通信的互补技术。无线光通信既具有无线通信的灵活性,又拥有光载波的巨大带宽;此外,无线光通信技术还具有无需申请频段、环保节能、安全保密性好、部署灵活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根据应用的环境的不同,OWC可以分为室内通信和室外通信两种,其中室内通信包括可见光通信(VLC),室外通信包括紫外探测。在室内VLC系统中,作为信号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其3dB带宽为几MHz,存在可调制带宽受限制问题,不能满足高速的通信要求;在信号处理方面,缺少智能的信号处理算法,不能充分的利用信号的特性进行信号处理。在室外的紫外探测方面,紫外探测图像的去噪研究较少,缺少对于移动性的目标的图像去噪算法。本论文围绕无线光通信的需求和难点,重点探索和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的频谱利用率提升和智能判决算法以及紫外探测图像的去噪算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可见光通信与紫外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可见光通信技术和紫外光探测的基本原理。第二,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LED带宽受限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空间脉冲幅度迭加调制(SPAM)的可见光通信方案,搭建了8-SPAM的可见光实验系统,完成了实验测试,结果证明8-SPAM能将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升3倍。第叁,为了满足更高速率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波分复用和正交频分复用结合的WDM-DCO-OFDM可见光通信离线系统,完成了测试。系统在传输距离为25cm,误码率低于10-4的条件下,传输速率达到1.2Gbps。第四,针对目前判决算法缺少智能学习的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到可见光通信中,提出了 VLC系统接收端基于SVM的信号判决算法,利用该算法对8-SPAM和DCO-OFDM信号进行解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直接判决解调方法。第五,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阚值和滤波融合的紫外探测图像处理去噪算法。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噪声。(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12)

任智,游磊,吕昱辉,陈葱,曹建玲[9](2017)在《高时隙利用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公平接入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太赫兹无线个域网接入协议时隙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时隙利用率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接入协议—HSU-AP。HSU-AP通过自适应取消随机接入时段机制增加数据传输时间,采用基于请求量的有序公平时隙分配机制使可分配时隙不再剩余,并且在采用低时延帧聚合机制时利用子帧逆向聚合机制减少子帧重传个数,从而达到提高时隙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吞吐量的效果。理论分析验证了HSU-AP协议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高效公平的媒体存取控制(high efficiency fairness-media access control,HEF-MAC)等现有典型太赫兹无线个域网接入协议,HSU-AP协议的时隙利用率至少提高28.02%,MAC层吞吐量则增加了26.95%以上。(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李海生[10](2016)在《CDMA移动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及资源再利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提出室分信源替换、载波调整、信道处理单元调整等常用网络结构调整方式,再选取中国电信某CDMA本地网作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网络资源及某段时间内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关于冗余出来的设备资源进行再利用的问题,以期实现在用较小投资的情况下,满足CDMA网络近阶段内建设发展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6年21期)

无线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赫兹通信能够支持数10 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带宽无线通信的需求,作为太赫兹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的MAC协议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太赫兹无线通信固有的物理属性导致存在的时隙资源浪费及帧聚合不必要的重传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高时隙利用率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RHSU-MAC(Reliable and High Slot Utilization M AC protocol),减少了时隙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际验证,将提出的M AC协议与现有的能够应用于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的高吞吐量低时延MAC(high-throughput low-delay MAC,HLMAC)协议进行性能对比,为提出的M AC协议提供了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利用率论文参考文献

[1].白晓平,贾磊.GSM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思路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9

[2].任智,严炎,周海东,葛理威.一种可靠高时隙利用率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

[3].任智,田洁丽,游磊,吕昱辉.高时隙利用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J].电子技术应用.2018

[4].李渊.CDMA移动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及资源再利用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

[5].王洪梅.GSM网络无线利用率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

[6].熊杰.基于现有网络资源的LTE无线资源利用率提升办法[J].通讯世界.2017

[7].唐兆树.无线网络中信道资源利用率优化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8].袁有励.无线光通信频谱利用率提升与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9].任智,游磊,吕昱辉,陈葱,曹建玲.高时隙利用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公平接入协议[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7

[10].李海生.CDMA移动网络无线利用率提升及资源再利用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6

标签:;  ;  ;  

无线利用率论文-白晓平,贾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