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梁叶云,余倩,张道洪

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梁叶云,余倩,张道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支化聚酯,尼龙,玻纤复合材料,改性,流动性

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梁叶云,余倩,张道洪[1](2018)在《超支化聚酯制备高玻纤含量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的端羧基超支化聚酯(DCHP-n)改性尼龙-6/玻纤(PA-6/GF)复合材料,制备高流动性和高玻纤含量(50%(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的含量和分子量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的影响,包括熔融指数、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及耐热性等。结果表明,DCHP-n能使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从15g/10min提高到30.8g/10min,原因是似球形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容易分散进入尼龙分子链之间,促进尼龙分子链间的滑移;DCHP-n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从142.8和89.3 MPa增加到163.5和93 MPa,DCHP-n的羧基与玻纤表面的羟基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增大了尼龙与玻纤之间的界面强度和相容性,SEM分析也证实了DCHP-n能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和相容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刘华[2](2010)在《不饱和聚酯—异氰酸酯嵌段共聚高分子及其玻纤增强复合材料(GFRP)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设计提高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具较高强度、较高模量、较低收缩率以及较高浸润性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在热固性树脂中属于比较低端的产品,它有很多缺陷,如耐碱性差、成型后的体积收缩大、性脆且粘结性也不理想等,所以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为了降低树脂的脆性,本文采用调节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的用量比,以增加分子链的流动性,提高树脂的柔性,当丙二醇与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时,树脂的冲击强度有很大提高。为了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对玻璃纤维的粘结性,又采用二异氰酸酯TDI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在不饱和聚酯的分子链中引入氨基甲酸酯链段,以提高分子链的极性,增强不饱和聚酯链间的作用力和本征力学强度,且由于氨基甲酸酯链段的存在,可与玻纤表面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增强了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提高了其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又因苯环的引入使树脂的刚性得到增加,提高了树脂的模量和硬度,当TDI用量达到9%时改性树脂的强度达到最大值。本文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先合成了低平均聚合度的羟端基不饱和聚酯,经封端后再与异氰酸酯反应,首次合成了一种具异氰酸酯嵌段共聚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化学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异氰酸酯的反应程度和反应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异氰酸酯-不饱和聚酯,其浇注体的拉伸强度达79MPa,弯曲强度达140MPa;凭籍接触角测定仪和扫描电镜的表征,证明了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和粘结性有明显提高,制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达1050MPa,弯曲强度达1220MPa,显着地超越了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196)玻纤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12-27)

姜华贵[3](2009)在《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在水泥砼桥桥面防水粘结层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增多。目前,90%以上桥梁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推移、车辙、拥包、水损害等早期破坏现象,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和桥梁外观,导致桥面维修期大大提前。调查研究表明,桥面铺装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对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材料选择与施工不当。因此,开发、研究和推广新型、性能优良的防水粘结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依托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项目“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在沥青铺面防水阻裂中的应用研究”。聚酯玻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防水粘结性能,并在桥面铺装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首先,本文对西部地区水泥混凝土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形式进行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其次,通过剪切、拉拔、抗渗水、抗施工损伤等室内试验,本文研究和分析了酯玻纤复合材料、SBS改性沥青、GS-5型溶剂型粘结剂、AWP-2000F涂料纤维、水性沥青基防水粘结涂料的抗剪、抗拉拔、抗渗水及抗施工损伤性能;再次,本文综合分析了各试验影响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在各方面性能都相当突出,尤其在防渗水、抗施工损伤方面尤为突出。此外,本文采用了有限元力学方法,就桥面铺装构造、防水粘结材料参数等对防水粘结层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结合实体工程试验研究,对聚酯玻纤复合材料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完善了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从而更利于聚酯玻纤复合材料的推广。(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9-04-01)

汪水平,翁睿,吴志辉[4](2004)在《炭黑对不饱和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中填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炭黑、ZnO非导电填料及金属导电铝粉进行复合材料电学及力学性能改性研究 ,通过对体积电阻率和弯曲强度的变化研究 ,得出乙炔炭黑对材料电学和力学性能综合改性效果较好 ,非导电填料ZnO用量为 15份时改善的导电性能最佳 ,金属铝粉的填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既可提高电阻率 ,又可提高弯曲强度。(本文来源于《纤维复合材料》期刊2004年02期)

肖迎红,汪信,陆路德,杨绪杰[5](2001)在《玻纤增强热塑性聚酯复合材料湿热老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酯(PET、PBT)复合材料在加速老化条件下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老化是由水解和界面脱粘共同作用引起的。依据树脂基体不同,材料老化速度和老化后强度均有所不同;老化温度提高,老化加快。采用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测试、端基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探讨了PET、PBT复合材料的老化机理和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01年09期)

陈平,梁钒,张显友[6](1993)在《煅烧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对玻纤/聚酯拉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煅烧高岭土的主要作用,探讨了最佳烧煅温度和时间,研究了煅烧温度和时间对高岭土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了煅烧和偶联剂改性处理的高岭土填料对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拉挤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煅烧温度和时间使高岭土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增加.高岭土经煅烧和偶联剂改性处理使玻纤/聚酯拉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纤维复合材料》期刊1993年03期)

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设计提高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具较高强度、较高模量、较低收缩率以及较高浸润性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在热固性树脂中属于比较低端的产品,它有很多缺陷,如耐碱性差、成型后的体积收缩大、性脆且粘结性也不理想等,所以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为了降低树脂的脆性,本文采用调节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的用量比,以增加分子链的流动性,提高树脂的柔性,当丙二醇与一缩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时,树脂的冲击强度有很大提高。为了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对玻璃纤维的粘结性,又采用二异氰酸酯TDI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在不饱和聚酯的分子链中引入氨基甲酸酯链段,以提高分子链的极性,增强不饱和聚酯链间的作用力和本征力学强度,且由于氨基甲酸酯链段的存在,可与玻纤表面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增强了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提高了其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又因苯环的引入使树脂的刚性得到增加,提高了树脂的模量和硬度,当TDI用量达到9%时改性树脂的强度达到最大值。本文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先合成了低平均聚合度的羟端基不饱和聚酯,经封端后再与异氰酸酯反应,首次合成了一种具异氰酸酯嵌段共聚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化学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异氰酸酯的反应程度和反应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异氰酸酯-不饱和聚酯,其浇注体的拉伸强度达79MPa,弯曲强度达140MPa;凭籍接触角测定仪和扫描电镜的表征,证明了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和粘结性有明显提高,制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达1050MPa,弯曲强度达1220MPa,显着地超越了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196)玻纤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梁叶云,余倩,张道洪.超支化聚酯制备高玻纤含量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J].功能材料.2018

[2].刘华.不饱和聚酯—异氰酸酯嵌段共聚高分子及其玻纤增强复合材料(GFRP)的制备与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0

[3].姜华贵.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在水泥砼桥桥面防水粘结层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

[4].汪水平,翁睿,吴志辉.炭黑对不饱和聚酯/玻纤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J].纤维复合材料.2004

[5].肖迎红,汪信,陆路德,杨绪杰.玻纤增强热塑性聚酯复合材料湿热老化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1

[6].陈平,梁钒,张显友.煅烧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对玻纤/聚酯拉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纤维复合材料.1993

标签:;  ;  ;  ;  ;  

聚酯玻纤复合材料论文-梁叶云,余倩,张道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