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病机用古方论治男科病

守病机用古方论治男科病

郑佑君(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红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8)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95-02

【摘要】本文从临床治疗学角度用古方治疗男科病。诊断上守病机抓主证;治疗上守病机祛主症;守病机活其法;虽遵古师古而不泥古。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中医/病机分析古方男科病/治疗

所谓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之机理,它是辨析病证的基础和论治的前提。中医的病机概念,实质上已涵盖了病因、病位、病势和病情等内容。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和症状的出现,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病机。不论是有证可辨之病,或是无证可辨之病,其病机始终存在。重要的在于如何探隐索微,在整体恒动观中加以揣摩,以明其理。本文不求理论之高深,只求临床之实践,以古方治今病,以示同道共勉且校正。

1守病机,抓主证

临床实际反映,任何一种病证或任何一个病人,其症状总是错综复杂,似是而非,有主有次,有兼有辅。甚之令医者无所适从,无证可辩。此时重要的则是善于从复杂的病症和变化中寻求主证。参与病机,灵活遣方施治。曾遇一阳痿患者,26岁,萧山人,2004年5月8日初诊,二年前与女友同居(未婚),初时房事尚能勉为之。近一年余房事不举,女友稍有怨言,本人亦甚苦恼,曾在当地医院查治用补肾壮阳类药微效,后经介绍来院。诊时见患者精神稍差,声低怯。诉平素腰酸、肢体困倦、少气懒言、头昏沉、稍动即汗、食欲差。近月余中午感胸郁闷不适,心空慌而烦,畏寒怕风。晨起咳而有痰(不嗜烟酒)。经查阴茎、睾丸、附睾均正常。阴茎血管检测排除血管性阳痿。舌淡苔薄白,脉细而沉。辨从阳虚水泛胸阳被郁。方用真武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用:桂枝9克,薤白15克,制半夏12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附子3克,白芍12克,枳实9克,陈皮9克,炙甘草9克,首服7付,后服10付(共17付)而愈。按:真武汤本为《伤寒论》少阴阳虚水泛而设,瓜蒌薤白半夏治为胸痹痰涎雍盛者而设。二方何以用治阳痿?今见患者肢体困倦,胸中郁闷而烦,晨起咳痰等症。阳虚水泛,流于四末则肢体困倦,遏阻胸阳则胸中郁闷不适或痞塞不舒。仅此二症,参与病机即可确立辨证。肾阳不足,水湿不化,上凌心肺。不温四末,不固肌表,而现诸症。治之以二方加减,温阳化气,振奋胸阳并祛痰湿而非专以温补肾阳,一矢中的,效如桴鼓。

2守病机,祛主症

主症者既是反映疾病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甚感痛苦之处。主症或主痛往往又能反映主要的病机变化。祛除主要症状或痛苦,往往可起到以下重要作用:①迅速缓解病人的痛苦。②密切医患关系。③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往往可以截断病机发展变化。而临床上对症施治之例,古今有之,用之得法,则速效。

3守病机,活其法

病机是动态的、变化的疾病反映,因而在治法的选择上,既要合病机,又要灵活立法,八法中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既有单法施治,又有合法为之,其目的“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一也。今举三例治验以述之。

案一:清泄肝胆治阳痿案(案略)

按:治阳事不举,古人多以治肾为要,多集温阳之类以补之。多选“右归”“赞育丹”诸方为用。而本证心烦胸郁闷,口苦而干喜冷饮,下体潮湿,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胆湿热无疑。取龙胆草上清实火,下祛湿热,与车前子、地龙、泽泻、滑石清热利湿,当归、生地养阴顾本。诸药合用,使湿热祛,气机通,精气来复。

评:阳事不举,非独补肾一法,谨守辩证施治的个体化治疗,广开古方之新用,造福病患,乃为我辈继承发展中医之要旨。

案二:通因通用治遗精案(案略)

按:遗精一症,虚实皆有之,本病饮酒无度而发。酒生湿热,流注下焦,扰动精室,故致人遗。从本证患者口苦而干,小便灼热,心烦胃脘不适,苔黄腻等均属湿热无异。此人病史不长,故无虑肾亏。遂投龙胆泻肝汤以通因通用,使湿祛热清而精自固。

案三:塞因塞用治疗不射精症案(案略)

按:不射精症,虚实有之。实者多由湿、痰、瘀;虚者多属气、阳、阴,在脏责之肝脾肾,与心有关。今患者术后继发,术后失于调养,多虚,面白光白,体倦懒言;形疲自汗属气虚无疑。给补益中气稍加补肾滋阴以助脾肾。中气虚,肾气失于充,精气不足,神不至位。补中益气汤加减正合塞因塞用之法,然本病之虽以补为通,但必须遵循辩证论治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之法也。非所有不射精症均以补为治者也。

案一、二为异病同治之例,一为阳萎、一为遗精,其病虽异,然其病机同属湿热内蕴,移聚下然,阻遏精气,扰乱精室,故其治同选清泄肝胆为法。案三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不射精症,实为塞因塞用之举。案二亦有通因通用之意。

4守病机,遵古师古不泥古

中医学渊古博今,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产生均既有时代背景,又有临床实践依据,但总脱离不了审病因,查病机。在古方或古法的应用上,同样也是既要在中医理论原则指导下,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趋势或结果。古方治今病,一方不可统万病,一病也不至于用诸方,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也必须在精读医典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结合于临床。此之谓,遵古师古而不泥古。

标签:;  ;  ;  

守病机用古方论治男科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