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复合体论文-李丹,赵志曼,全思臣,吴磊,张毅

纤维复合体论文-李丹,赵志曼,全思臣,吴磊,张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磷石膏,天然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耐水性

纤维复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赵志曼,全思臣,吴磊,张毅[1](2019)在《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耐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磷建筑石膏纤维增强前后的耐水性能,并与天然建筑石膏的耐水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纤维增强的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耐水性能得到提升,接近甚至优于天然石膏。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的吸水率由15.42%降低至14.2%,软化系数由0.44提升至0.52;抗折强度由5.66 MPa增加至8.54 MPa;3种建筑石膏溶蚀率均呈现先增长较快后增长幅度趋于平缓的趋势,干湿循环在第6次至第30次,天然建筑石膏溶蚀率比磷建筑石膏和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高0.2百分点左右;3组建筑石膏试件在干湿循环养护30个周期后,强度及强度系数均呈下降趋势,磷建筑石膏和天然石膏均有明显下降,纤维增强后,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下降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9年04期)

王淑欣,季新,单文彬[2](2019)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可塑性玻璃纤维复合体在修复前牙缺损中的疗效和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诊治的前牙缺损患者53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均采用可塑性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的方式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修复前后患者牙齿的美观程度等指标评分。结果患者修复后前牙美观程度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能够较好的修复前牙缺损,改善患者的牙齿和面容状态,修复不良反应少,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捷[3](2018)在《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体外预应力索加固连续梁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桥梁建设速度已放缓,而旧有桥梁灾害频出,其承载力不足、疲劳损坏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我国桥梁建设基调已由建设转变为维护,在此背景下,旧桥加固问题已经是我国桥梁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外基于旧桥的维修加固案例颇多,关于加固后的承载力理论计算也较为完善。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以其主动加固、传力途径明确、可替换性方面的优势成为桥梁加固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体外预应力加固索主要使用高强度钢绞线或CFRP筋,但实际使用中这两种材料各自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情形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复合高强度弹簧钢丝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新型索体,其兼具钢丝的延性、侧向抗剪切和CFRP材料的耐腐蚀性优势。基于复合材料协同变形原理,预测了复合杆受拉过程的受力模型。完成了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杆张拉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杆的应力应变关系在纤维断裂前的弹性阶段与预期一致,但当应变发展到碳纤维的极限应变后,延性阶段并没有预期的明显,杆内钢丝相继断裂使得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剥离式下降,表明钢丝的掺入使得复合拉杆具有一定的延性。然后,本文针对国内某一出现承载力不足、多处裂缝灾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模分析旧桥承载力,运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运营监测灾害分析结果一致:主梁中跨跨中底部、中墩支点顶部出现主拉应力超限,墩支点、中跨跨中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在此情形下,使用直线型布置方案加固该桥,在墩支点上部、中跨底部分别布置8束15-φ15.24的高强钢丝-CFRP复合体外预应力索,经过计算分析,加固后该桥承载力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承载力及应力要求,并且实现了对中跨跨中的挠度控制。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体外预应力索体:钢绞线与CFRP体外预应力索,发现在相同的预应力张拉控制系数0.7的条件下,钢绞线、CFRP索、高强钢丝-CFRP复合索叁种材料加固旧桥后在预应力损失、挠度控制、抗弯承载力提升、应力控制上各有不同的效果。结果表明,挠度控制、抗弯刚度控制方面CFRP拉索性能最优,但在截面的应力控制上复合索与钢绞线更优。当预应力松弛导致预应力损失发生后,CFRP和复合索均呈现挠度变化幅度递增的趋势,而钢绞线增幅不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李娜,李崴嵬[4](2018)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前牙牙体缺损并且患牙根管粗、牙体组织薄弱,并且牙冠部缺损大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对患者而进行修复,并且对患者进行临床追踪观察,对比患者修复前后的牙齿美观程度。结果在患者修复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一年的观察,患者复查修复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患者修复之前的牙齿整体美观、牙体光泽、牙体外形、面容情况分别为(83.65±3.12)分、(86.91±3.26)分、(84.36±2.58)分、(85.15±4.20)分,患者牙齿修复之后的整体美观、牙体光泽、牙体外形、面容改善情况分别为(99.36±6.25)分、(94.36±2.95)分、(93.36±2.81)分、(90.36±4.29)分,以此表示患者修复之后的牙齿美观度良好(P<0.05);患者修复之后前牙并没有出现龈缘变色及牙龈发炎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牙齿及面容进行改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吴晓龙[5](2014)在《纳米碳纤维/碳纤维复合体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分别以碳毡以及短切碳纤维为基体负载金属Ni,以C2H4为碳源, Ar、H2为载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生长纳米碳纤维(CNF),制备得到纳米碳纤维/碳纤维(CNF/CF)复合体;同时以该CNF/CF复合体作为增强体,与酚醛树脂基复合、炭化得到炭/炭复合材料。考察了生长时间、反应温度和碳源气体含量对CNF/CF复合体的产率、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积的影响以及CNF/CF复合体对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CVD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时间、反应温度和气体比值对CNF/CF复合体的产率、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积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可以改变以上参数实现对CNF/CF复合体性能的调控。2.以碳毡为载体制备CNF/CF复合体,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CNF的直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CNF/CF复合体的产率开始时急剧增加,密度增大阻碍碳源的扩散导致后期的生长速率比较缓慢;反应温度影响着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较高的反应温度时可以得到直径较粗、表面光滑、形貌均一的纳米碳纤维;合适的碳源气体含量(80%C2H4)可以生长出直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碳纤维,当碳源气体含量较低时,生长出的CNF直径细小,当碳源气体含量较高时,则生成直径较粗的纳米碳纤维。3.以碳毡为载体制备CNF/CF复合体与酚醛树脂复合制备C/C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的密度随着浸渍-炭化循环次数的增加先是增大然后趋于稳定。CNF的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密度越大;CNF的引入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有大幅提高。当CNF含量较低时,在摩擦过程中会形成润滑膜,减小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而当复合材料中的CNF含量较高时,摩擦面变软,在硬质基体炭的摩擦下产生犁沟效应,反而会增加摩擦阻力。4.以短切碳纤维作为载体制备CNF/CF复合体,生长出的CNF平均直径为50nm;以此CNF/CF复合体与酚醛树脂复合经热压-炭化制备C/C复合材料,随着CNF/CF复合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加,而摩擦系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4-04-27)

李雅瑾,张磊[6](2010)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38例前牙牙体缺损且患牙根管较粗、牙冠部缺损较大、牙体组织较薄弱、美观要求高的患者,使用可塑型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外覆的金铂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并进行临床追踪观察。结果修复治疗后,观察3-26个月(平均10.5个月),修复体1年复查期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使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进行修复时,护士必须掌握其操作的特殊性,密切与医生合作,以达到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王海鑫[7](2009)在《桡尺远侧关节内叁角纤维复合体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叁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进行解剖研究,提供TFCC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及部分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对TFCC的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TFCC是由多种结构成分组成的复合体,包括腕关节盘、关节盘同系物、桡尺远侧掌背侧韧带、尺侧腕伸肌腱鞘、尺侧囊、尺叁角韧带及尺月韧带等。发现茎突前隐窝开口有叁个类型,即:窄开口型(74%)、宽开口型(13%)和闭口型(13%)。结论:TF-CC是由各组成结构纵横交错排列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复合体,是桡尺远侧关节的最主要稳定结构,是尺侧腕的支持结构。(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09期)

朱秀林,顾梅,路建美[8](1994)在《高吸水性纤维复合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含聚合引发剂的丙烯酸盐单体水溶液涂布到天然纤维布基材上,在微波辐照下聚合,制得高吸水性纤维复合体。该复合体吸去离子水80g/g,吸0.9%NaCl水溶液22g/g。研究了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微波辐照功率、时间及中和度等因素对复合体吸液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1994年06期)

陈新艳[9](1994)在《氮化硅基纤维复合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纤维复合体具有高断裂韧性,抗张强度高,它是一种由晶粒和晶界组合的纤维结构的复合陶瓷。通过对涂有石墨的未加工SiC纤维进行热压,将SiC石墨纤维复合体制备成由4μm的石墨晶界隔开,SiC晶粒宽为50μm的纤维状结构的复合陶瓷。弯曲试验表明,当应力最大时,荷载没有急骤下降。弯曲试件断裂时同时伴随有沿石墨晶界形成的分层裂纹和剪(本文来源于《国外建材科技》期刊1994年03期)

纤维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可塑性玻璃纤维复合体在修复前牙缺损中的疗效和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诊治的前牙缺损患者53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均采用可塑性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的方式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修复前后患者牙齿的美观程度等指标评分。结果患者修复后前牙美观程度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能够较好的修复前牙缺损,改善患者的牙齿和面容状态,修复不良反应少,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复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赵志曼,全思臣,吴磊,张毅.磷建筑石膏纤维复合体耐水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9

[2].王淑欣,季新,单文彬.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及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3].李捷.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体外预应力索加固连续梁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李娜,李崴嵬.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及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

[5].吴晓龙.纳米碳纤维/碳纤维复合体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6].李雅瑾,张磊.可塑型玻璃纤维复合体修复前牙缺损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0

[7].王海鑫.桡尺远侧关节内叁角纤维复合体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

[8].朱秀林,顾梅,路建美.高吸水性纤维复合体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

[9].陈新艳.氮化硅基纤维复合体[J].国外建材科技.1994

标签:;  ;  ;  ;  

纤维复合体论文-李丹,赵志曼,全思臣,吴磊,张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