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化合物论文-田伟生

型化合物论文-田伟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化学,甾体皂苷元,天然产物,手性合成试剂

型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田伟生[1](2019)在《天然资源型化合物甾体皂苷元的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皂苷元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资源型化合物,它们已经被作为合成甾体药物的基本原料之一。为了能够实现高效、洁净并以"原子经济性"方式利用这类化合物资源,作者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甾体皂苷元的氧化降解反应。通过研究提供了用30%双氧水作为氧化试剂分别氧化伪甾体皂苷元和甾体甾苷元成为相应的孕烯酮醇、孕甾叁醇、甾体-22-酸内酯以及系列含甲基侧链的双官能团手性合成试剂的实用方法和技术,进一步还研究了甾体皂苷元氧化降解产物在甾体药物、天然甾体活性分子和非甾体功能手性分子合成中的应用。作者课题组研究了甾体皂苷元螺环缩酮的溴代开环、胺代开环、内酯化溴代等反应,为利用甾体皂苷元完整骨架高效合成一些具有胆固醇基本结构的中药活性成分和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甾体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程玉桥,杜婷婷,牛春荣,薛莉娜,晋战稳[2](2019)在《磷酸型化合物设计合成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元素作为"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而备受关注,磷化合物凭借优异的性能及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在磷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性能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工作,在高端日化、医药卫生以及生命科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原子经济性、产业化应用、环境友好性以及绿色产业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近年来研究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设计合成磷化合物的Kabachnik-Fields反应、Atherton-Todd反应、Abramov反应等及反应机理,为构筑新型磷酸酯型化合物、开发该类化合物的新功能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对含磷化合物在叁次采油、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3](2018)在《脱除烯烃汽油中硫醚型化合物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降低含有二烯烃、单烯烃和硫的汽油中硫醚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分2个催化反应阶段实施,在第一催化反应器中在60~150℃下二烯烃选择性加氢,然后以10~100℃的温度差ΔT加热第一步骤得到的流出物;在第二催化反应器中催化加氢,产生硫醚型化合物含量比起始汽油中低的流出(本文来源于《齐鲁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孙林颖,黄波,张伟雄,陈小明[4](2017)在《一例基于dabco的离子型化合物的结构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相变行为是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一种临界现象。材料发生相变时,某些物理性质如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电导率、磁化率或介电常数常会发生突变,从而使其在光学传感、信息储存、磁电开关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1,2]。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由于在温度变化中容易发生有序-无序转变从而引起结构相变,常被用来合成某些具有特定相变性质的功能型化合物[3]。本文使用dabco与溴乙腈合成具有一端取代的dabco衍生物,再与叁氟甲基磺酸构筑了一例新的具有结构相变行为的化合物[(Hdabco)CH_2CN][Br·CF_3SO_3]。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容(C_P)、变温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介电测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相变行为及相变机理。DSC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在264 K附近存在可逆相变,温滞为2 K左右。介电测试发现结构相变伴随着明显的介电常数变化。单晶数据表明该化合物从室温相的P2_1/m(a=9.2535(7)?,b=7.9967(5)?,c=10.2334(9)?,β=106.658(2),V=725.5(1)?~3,Z=2)转变为低温相的P2_1/c(a=11.5801(7)?,b=7.9542(4)?,c=15.5933(7)?,β=96.106(2)°,V=1428.2(1)?~3,Z=4)。通过单晶结构的对比发现该化合物主要是由于[(Hdabco)CH_2CN]~(2+)的扭曲和CF_3SO_3~-的有序-无序转变产生了结构相变,并引起垂直于b轴的镜面消失。与过由于同时生成了垂直于b轴的滑移面,该结构相变属于中心到中心转变,没有在低温相产生自发极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期刊2017-07-19)

李璕琭[5](2017)在《Sm-Mg-Ni系AB_3型化合物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全面综述了R-Mg-Ni系超点阵化合物作为Ni/MH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主要以AB_3型Sm-Mg-Ni系超点阵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XRD/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SEM/EDS、气态P-C-T曲线测试、恒电流充放电、动电位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恒电位阶跃放电以及循环伏安等表征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时的这些化合物的相结构、气态P-C-T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高频感应熔炼、球磨加烧结的方法制备出退火态Sm Mg Ni_4,Sm_2Mg Ni_9和Sm Ni_5合金,对其XRD图谱进行Rietveld全谱拟合分析,Mg Cu_4Sn型的单相Sm Mg Ni_4点阵参数为a=7.0693(5)?,Ca Cu_5型的单相Sm Ni_5点阵参数为a=4.9347(3)?,c=3.9675(4)?,Sm_2Mg Ni_9则具有Pu Ni_3(3R)型Sm_2Mg Ni_9主相与少量Gd_2Co_7(3R)型Sm_3Mg Ni_(14)相。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Sm Ni_5由于其在298 K时较高的吸放氢平台压导致其几乎无放电容量。相比于Sm Mg Ni_4和Sm Ni_5,退火态Sm_2Mg Ni_9以50 m A·g~(-1)的电流密度放电时,最大放电容量为283 m Ah·g~(-1),在第叁次循环就已达到最大放电容量,具有优异的活化性能。经历5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72.5%,同时具有更宽的放电电压平台,更好的抗腐蚀性能(E_(corr)=-0.911 V)。电极反应动力学方面,退火态Sm_2Mg Ni_9具有优于其他两种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更快的氢扩散速率(D=2.652×10~(-10) cm~2·s~(-1))。(2)基于上述研究,我们选择退火态合金中性能最优异的Sm_2Mg Ni_9进一步探索了其铸态的相结构特征与一系列电化学性能。我们发现,通过熔炼得到的铸态Sm_2Mg Ni_9合金由AB_3、A_2B_7、AB_2、AB_5型四相Sm-Mg-Ni/Sm-Ni化合物组成,经过拟合计算可知,各相相丰度分别为42%、23%、19%、16%。其P-C-T特性曲线相比于退火态合金,吸放氢平台斜率明显增大。SEM照片结合EDS能清晰观察到合金由四种相组成。电化学充放电测试表明,在50 m A·g~(-1)电流密度下放电时,其最大放电容量仅115.1m Ah·g~(-1),这与其含有较多的不放电相Sm Ni_5有着直接关系。而且经过9次充放电循环后方才达到最大放电容量,活化性能稍差。高倍率放电测试下,HRD_(800)的值为50.39%,极化曲线测得腐蚀电位为-0.965 V,极限电流密度值为354.04 m A·g~(-1),经拟合后的电化学交流阻抗为208.9 mΩ,电极反应动力学性能相比退火态合金略显缓慢。(3)考虑到铸态Sm_2Mg Ni_9合金性能的欠佳,我们又采用了10,30,50 m·s~(-1)叁种不同线速度甩带的方法对铸态合金进行快速凝固,其XRD图谱经Rietveld拟合分析可知,叁种不同甩速下形成的合金基本都具有AB_3、A_2B_7、AB_2、AB_5型四相Sm-Mg-Ni/Sm-Ni化合物结构。随着甩速的不断增大,AB_3型Sm_2Mg Ni_9主相的含量从49%增加至76%。SEM图片结合EDS分析表明,随着甩带速度的增加,合金的微观形貌呈越来越细的等轴晶,相分布更加均匀。从P-C-T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随凝固速度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倾斜程度越来越低。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相较于铸态合金,由于AB_3型主相含量的增加,快凝态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有所提高,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较为显着。随着合金冷却速度的加快,电化学反应阻抗值由201.9 mΩ降低至171.0 mΩ,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力不断减小,电化学反应催化活性不断增强。叁种合金的极限电流密度I_L值从367.74 m A·g~(-1)增至551.54 m A·g~(-1),氢扩散速率逐渐加快。循环伏安测试的结果与高倍率放电性能及恒流放电的放电容量变化规律相吻合。快速凝固处理后的合金比铸态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2)

安琴[6](2017)在《Sr_(2-x)Ba_xFeMoO_(6-y)N_y与Ca_(2-x)La_xFeMoO_(6-y)N_y系列双钙钛矿型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制备了A位和O位同时掺杂的双钙钛矿型系列氧化物,O位的掺杂是通过氨化作用实现,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振动样品磁电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文章具体研究了掺杂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磁电性能的影响。Fullprof精修结果显示Sr_(2-x)Ba_x Fe Mo O_(6-y) N_y(容忍因子t=1)系列样品的晶体结构是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mm,晶胞参数随着氨化时间的增长而呈现递增的趋势。室温下,样品的磁滞回线(M-H)显示其自发磁化强度随着外场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然后趋于一个特定的饱和磁化强度值MS。热磁实验显示样品的磁转变温度大于450 K,在1.0 T的外加磁场中,所制备的样品均显示出明显的负磁阻效应。对于氨化时间分别为0,1,3和5 h的样品,在外加磁场分别为零和1.0 T条件下,随着温度由450 K降低到80 K,样品的电阻率均逐渐降低,证明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样品具有金属导电行为。然而,在零场和80~250 K范围内,氨化7 h的样品表现出了半导体行为,室温下,该样品在1.0 T的外加磁场下的负磁阻效应可达-0.1053。Fullprof精修结果显示Ca_(2-x)La_x Fe Mo O_(6-y) N_y系列样品的晶体结构是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和键角β随着氨化时间的增长而呈现递增的趋势。室温下,样品的磁滞回线(M-H)显示其自发磁化强度随着外场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是并没有趋于一个特定的饱和磁化强度值MS。热磁实验显示样品的磁转变温度也大于450 K。对于氨化时间分别为1,3和5 h的样品,在外加磁场分别为零和1.0 T条件下,随着温度由450 K降低到80 K,样品的电阻率均逐渐降低,证明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样品具有金属导电行为。然而,在同样的条件下,氨化7 h的样品却表现出了半导体行为。(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晓波[7](2017)在《新晶型化合物DL1502抗骨关节炎症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L1502是一种提取自蓼科中药植物的单体化合物,有着显着的抗炎作用。但该药物经口服后存在着腹泻的毒副作用,这导致了DL1502成药的不可行性及已有药物的下市。通过转换药物晶型及给药方式,有可能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本文对获得的DL1502化合物5个晶型的颗粒度、平衡溶解度及DL1502与1%透明质酸混悬液性质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对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到了体内吸收效果相对有优势的F晶型。最后对DL1502的F晶型固体口服及注射给药的抗骨性关节炎的药效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固体口服给药及注射给药对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1.DL1502多晶型粒度检测晶型的改变可能会使得化合物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其中颗粒度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章检测了不同晶型的DL1502化合物的颗粒度,结果显示,新的晶型在颗粒度方面存在差异。2.DL1502多晶型水中平衡溶解度药物晶型对于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影响药物品质和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药物多晶型理化性质的研究也显得举足轻重。本章将所获得的5个新DL1502晶型溶于37℃、p H7.24的纯净水中,采用HPLC-DAD法检测DL1502化合物的水中平衡溶解度。结果显示,晶型的变化改变了药物的溶解度,颗粒度的大小与溶解速率、平衡溶解度成负相关,颗粒度较小的晶型溶解快,平衡溶解度浓度值较大。3.DL1502与透明质酸混悬注射剂质量标准检测本章将所获得的5个DL1502新的晶型溶于1%透明质酸,制成0.125,0.25,0.5,1.0,2.0 mg·m L-1 5个浓度的混悬液。我们检测了这5个晶型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配制标准曲线,检测仪器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及72 h稳定性,肉眼观察混悬的药物颗粒的混悬情况,以此对关节腔注射剂进行初步质量标准控制的研究。结果表明,DL1502的5个晶型与1%透明质酸混悬液,在0.125~2 mg·m L-1浓度范围内,仪器检测结果的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可靠,仪器精密度、方法精密度结果良好,72 h内稳定性好,对制造混悬注射制剂的质量标准控制有指导作用。4.DL1502化合物多晶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章采用HPLC-DAD法,检测了多个晶型的DL1502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固体灌胃DL1502的C,D,E,F和Y(与烟酰胺混晶)晶型(100 mg·kg-1)后,所得的Cmax分别为4.05±1.44μg·m L-1,2.77±1.17μg·m L-1和3.97±0.54μg·m L-1,7.45±4.49μg·m L-1,5.89±3.56μg·m L-1。五种晶型的AUC(0-t)为34.10±14.85μg·h·m L-1,18.34±10.51μg·h·m L-1,15.49±8.26μg·h·m L-1,61.07±36.43μg·h·m L-1和16.01±8.39μg·h·m L-1。结果表明:DL1502化合物F晶型,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明显优于其他晶型,这表明,晶型F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优于DL1502的C、D、E、Y(与烟酰胺混晶)晶型,是优势晶型。5.DL1502多晶型药物抗骨关节炎症作用研究本章采用经典的关节腔注射药物(注射4%木瓜蛋白酶)法制备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对动物进行自主活动、电子压痛、步态评测等行为学评分。测量大鼠膝关节直径评判其肿胀程度;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拍摄X-Ray平片测量大鼠造模侧膝关节的关节腔间隙变狭窄程度评判骨关节炎对软骨磨损、变薄的作用。造模成功后,给药两周,再次检测上述指标,评价药效作用。并且,设立注射给药组,研究将DL1502直接向病灶部注射给药的药效作用。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膝关节电子压痛阈值评分显着降低(P<0.05),而F晶型DL1502的口服给药组及注射给药组均可显着改善关节压痛症状(P<0.05)。F晶型DL1502的1.125和4.5 mg·kg-1剂量组和DL1502的注射给药组(DL1502混悬于1%透明质酸,浓度为1 mg·m L-1)可显着减轻由骨关节炎所引起的肿胀(P<0.0001、P<0.0001和P<0.05)。X-Ray平片拍摄结果显示F晶型DL1502两个剂量口服给药组(1.125和4.5 mg·kg-1)均能显着改善由骨关节炎导致的关节间隙狭窄程度(P<0.0001和P<0.0001),并且高剂量组的改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DL1502关节腔注射给药组,动物关节间隙狭窄情况有明显改善(P<0.05),间隙狭窄的改善效果优于低剂量口服组(P<0.001),与高剂量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本章采用经典的药物注射法制备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评价了F晶型的DL1502化合物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DL1502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所导致的大鼠膝关节关节间隙变窄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对骨关节炎所致的肿胀、疼痛症状有改善作用。新的给药方式对于以上各症状,同样有着显着的药效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7-03-23)

范玲玉,吕菁华,于凯,张鹤,苏占华[8](2016)在《一种由吡嗪二羧酸原位合成的双配体修饰的{P2W18}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_2W_(18)}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水热条件下,刚性配体吡嗪-2,3-二羧酸在过渡金属铜盐和K_6PW_(18)O_(62)的作用下,原位合成两种配体修饰的化学式为[{Cu_5(H_2O)(pzc)_5}{Cu(pz)}3{P_2W_(18)O_(62)]}]_3H_2O(pzc=吡嗪一羧酸,pz=吡嗪)。×-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是由金属铜与吡嗪一羧酸、吡嗪双配体配位形成3D MOF结构,有趣的是{P_2W_(18)}以№-高连接方式嵌入在MOF结构中,形成主客体分子。此外,该化合物具有电催化活性和高效率的光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宫丽阁,吕菁华,于凯,张鹤,苏占华[9](2016)在《dmap配体修饰的{BiW_9}夹心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iW_9}夹心化合物的研究已有报道,在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1,2]。我们利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基于{BiW_9}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通过元素组成分析及TG确定其化学式为Na_4[{Co_4(H_2O)_2}_2(BiW_9O_(33))_2](H_2dmap)·10H_2O。×-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43.399(17)A,b=18.242(7)A,c=17.078(7)A,α=90.00,β=103.322(5),γ=90.00,V=13157(9)(12)A,Z=8。该结构是由两个叁缺位的[BiW_9O_(33)]~(9-)阴离子通过包夹一个对称的菱形四核钴簇{Co_4(H_2O)_2}而形成,并通过四个钠离子相连形成一个二维平面,通过超分子作用、氢键与dmap配体形成叁维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田爱香,宁亚莉,应俊,侯雪,田妍[10](2016)在《调节悬臂式配体氮给体位置而诱导的单核及多核Keggin型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节苄基.1H-叁氮唑配体中N给体位置,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5个新的Keggin型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Ⅱ(2-btz)_4(HPMo_(12)O_(40))]·(2-btz)·2H_2O(1)、[Cu~Ⅱ(2-btz)_4(HPW_(12)O_(40))]·(2-btz)·H_2O(2)、[Ag~Ⅰ_4(2-btz)_4(SiMo_(12)-O_(40))](3)、[Ag~Ⅰ_4(2-btz)_4(HPW~Ⅴ_2W~Ⅵ_(10)O_(40))](4)、[Cd~Ⅱ_3(3-btz)_8(H_2O)_4]·(HSiMo_(12)O_(40))_2·2H_2O(5)(2-btz=1-苄基-1H-(1,2,4)叁氮,3-btz=1-苄基-1H-(1,3,4)叁氮唑),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5个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中多酸阴离子利用单核[Cu~Ⅱ(2-btz)_4]~(2+)亚单元共价交替连接形成一维直链结构;化合物2的多阴离子同样靠单核[Cu~Ⅱ(2-btz)_4]~(2+)亚单元交替连接,但形成的是"Z"字形链结构;化合物3与4同构,包含多阴离子作横栏的"梯子"型一维链结构,相邻一维链通过Ag-O键连接进一步形成叁维框架结构.化合物1~4中的单核结构是由2-btz配体中分散的N给体诱导形成的.我们选用具有两个连续N给体的3-btz,获得了具有直线型叁核镉簇的化合物5.通过调节同分异构配体中N给体位置,成功调控了多酸基单核及多核簇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6年07期)

型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元素作为"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而备受关注,磷化合物凭借优异的性能及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在磷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性能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工作,在高端日化、医药卫生以及生命科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原子经济性、产业化应用、环境友好性以及绿色产业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近年来研究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设计合成磷化合物的Kabachnik-Fields反应、Atherton-Todd反应、Abramov反应等及反应机理,为构筑新型磷酸酯型化合物、开发该类化合物的新功能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对含磷化合物在叁次采油、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田伟生.天然资源型化合物甾体皂苷元的化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9

[2].程玉桥,杜婷婷,牛春荣,薛莉娜,晋战稳.磷酸型化合物设计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9

[3]..脱除烯烃汽油中硫醚型化合物的方法[J].齐鲁石油化工.2018

[4].孙林颖,黄波,张伟雄,陈小明.一例基于dabco的离子型化合物的结构相变[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2017

[5].李璕琭.Sm-Mg-Ni系AB_3型化合物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D].安徽工业大学.2017

[6].安琴.Sr_(2-x)Ba_xFeMoO_(6-y)N_y与Ca_(2-x)La_xFeMoO_(6-y)N_y系列双钙钛矿型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7

[7].王晓波.新晶型化合物DL1502抗骨关节炎症作用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

[8].范玲玉,吕菁华,于凯,张鹤,苏占华.一种由吡嗪二羧酸原位合成的双配体修饰的{P2W18}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9].宫丽阁,吕菁华,于凯,张鹤,苏占华.dmap配体修饰的{BiW_9}夹心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10].田爱香,宁亚莉,应俊,侯雪,田妍.调节悬臂式配体氮给体位置而诱导的单核及多核Keggin型化合物[J].中国科学:化学.2016

标签:;  ;  ;  ;  

型化合物论文-田伟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